警惕!中国人在国外成了“特权阶级”,这并不值得高兴

【军武次位面】: TDK

警惕!中国人在国外成了“特权阶级”,这并不值得高兴

我们干的是好事,不能坏在宣传上

随着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在全世界的扩散,中国对海外的各项援助也源源不断地自国内发出,意大利、伊朗、日本、塞尔维亚等国都先后得到了中国的援助。(中国援助世界的理由可以参见:中国的疫情尚未结束,为什么已经开始对外援助了?)

警惕!中国人在国外成了“特权阶级”,这并不值得高兴

▲欧盟委员会主席感谢中国支援

中国于危难之中的对外援助,是一件既可以帮助世界走出经济低谷,又可以促进中外友谊,增强各国人民情感的好事,但越是好事,就越要注意在宣传时的方式方法,“既要会做也要会说”。不能让好事因为宣传变了味道。

昨天有这样一则新闻,在国内某社交平台上蹿红,吸引了不少中国人的关注,这则新闻是这样的:

塞尔维亚因控制疫情的需要而颁布了“宵禁令”(禁止夜间外出),因此几位中国电视台的记者在夜间驾车返回时遭遇了塞尔维亚警察的拦截,塞尔维亚警察在得知眼前的人员是中国记者之后(未做详细询问),立即后退敬礼,并用对讲机给前方同事说:“这是中国国家电视台,前方请放行!。”

警惕!中国人在国外成了“特权阶级”,这并不值得高兴

看完这则新闻之后,很多网友都纷纷留言表达了自己的高兴喜悦之情,一些网友写下了表达“自豪!”、“骄傲”和“这是祖国强大的证明”之类的留言……

警惕!中国人在国外成了“特权阶级”,这并不值得高兴

▲这则新闻下部分网友的评论

这条新闻乍看上去确实容易产生类似的想法,

“其他人都因为宵禁命令而不能行动,我中国人可以,还专门敬礼放行,真优越,这个塞尔维亚警察够义气,够朋友”。

但是如果我们再动一动脑子,再仔细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这则新闻不但不值得骄傲,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有负面作用。

警惕!中国人在国外成了“特权阶级”,这并不值得高兴

▲有些新闻,多想一步就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一、不要让自己成为“洋大人”

为什么说这样的新闻不但不值得骄傲而且还有一定程度的负面作用呢?

1、记者夜间行动,本质上是破坏塞尔维亚防疫规定的违规行为,如果记者一行人中存在新型冠状肺炎患者呢?(除了中国人外还有一些当地员工随行)一旦造成疫情扩散,那这个舆论影响就很坏了。

2、记者显然不是防疫必须人员,这个塞尔维亚警察在执法时“徇私了”,他没有做到“执法必严”,如果记者确有紧急任务,或因其他原因必须在夜间活动,那这个警察至少也要详细询问、核实,并进行必要备案(备案之后就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追踪),而不是简单的一句“中国人,放行”就完事了。

警惕!中国人在国外成了“特权阶级”,这并不值得高兴

▲2019年,中国及塞尔维亚警察在贝尔格莱德

举行的首次联合巡逻启动仪式

说句不好听的,中国人当中还是有坏人的,很多其他亚洲国家的人长得和中国人也差不多,警察对自称中国人的人,不核实不备案,那么就造成了“是中国人就放行”的执法漏洞,如果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了这个漏洞,那么一旦造成不良影响,全体在塞尔维亚的中国人都会在声誉上受损。

据法新社报道,近年来前往塞尔维亚的中国游客增加很快,中国已经成为了塞尔维亚最主要的游客来源国,仅2019年前8个月,前往塞尔维亚旅游的中国人就达92000人次,在塞华人的增加也是中塞两国警方在塞尔维亚展开联合巡逻的原因。

人讲情份,病毒可不讲,这个塞尔维亚警察无论在做决定时有何种理由,都在事实上制造了执法漏洞。

3、在其他人都受封锁令约束,遵守当地法规的情况下,这些中国记者没有受到约束,没有遵守当地法规,

这显然是在塞尔维亚享受了超出当地普通居民待遇的“超国民待遇”。尤为关键的是,这个“超国民待遇”还不是物质上的,而是法规上的。

在了解了这件事的本质之后,再回看这条新闻我们还能感到骄傲吗?

警惕!中国人在国外成了“特权阶级”,这并不值得高兴

▲一些深入思考之后的网友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不要忘记,中国人民最近几年最为深恶痛绝的一种现象就是中国某些地区在执法及提供服务上存在的“洋大人”现象,这些仗着自己是外籍而享受种种特权的“洋大人”们,不但没有促进中外友谊,反而增加/激化了国内社会的很多矛盾。

警惕!中国人在国外成了“特权阶级”,这并不值得高兴

▲比如这种仗着自己是“洋大人”而无视规定的事件

(该女子现在已经被遣返)

中国老百姓对这种内外有别的现象感到愤怒,外国老百姓也一样,这样的“中国人不受防疫法规约束,享受通行特权”的新闻如果被塞尔维亚当地民众看到,想必一部分塞尔维亚人一定会感到十分不平:我本国公民都要遵守的法规,中国记者只凭一个身份就被警察放行了,这不是“洋大人”行为吗?

大家不妨想一想,是《中国记者关键时刻坚定遵守塞尔维亚法规以实际行动和塞尔维亚人民同甘共苦》这样的新闻能促进中塞两国友谊呢?还是《关键时刻中国记者因中国身份而被防疫警察放行》这样的新闻能促进中塞两国友谊呢?军武菌认为一定是第一种的效果好。

警惕!中国人在国外成了“特权阶级”,这并不值得高兴

▲近期的塞尔维亚街头,塞尔维亚已经

出动军警禁止了不必要的聚集活动

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中国人在国外享受特权的事,那件事也不仅没能起到促进中外友谊的作用,反而起到了“负作用”,这件事情很多网友应该都听说过:

一个中国女孩因工作需要前往巴基斯坦,巴方为了保证安全,派遣了士兵保护她,后来这个中国女孩在巴基斯坦商店买裙子,在挑选时她问随行保护的巴方士兵:“哪条裙子好看?”

然后巴方士兵端起AK步枪跟当地老板说:“你(指老板)买(卖)一条送一条,她,中国人!”

警惕!中国人在国外成了“特权阶级”,这并不值得高兴

▲这件事情,仔细想想太不合适了

这个故事和上个故事一样,乍听上去感觉很爽,但是仔细一想就不对了,就因为顾客是中国人,所以老板就要被AK指着卖一条送一条,这种行为真的能促进中巴友谊嘛?这种事情真的适合拿来炫耀嘛?这和“明抢”有什么区别吗?

我们天天在网上痛恨国内的“洋大人”,在上面这种事情当中,我们自己不也变成了“洋大人”吗?

这种事情发生的多了,那么中国人在巴基斯坦某些老百姓的眼里会是个什么形象呢?护卫中国人的巴基斯坦士兵又会是个什么形象?中巴友谊再怎么牢固,巴方士兵也不能为了让中国人占便宜就拿步枪对着巴方商人吧……

警惕!中国人在国外成了“特权阶级”,这并不值得高兴

▲中巴联合军演

二、任何时候,特权都是被人民所反感的

“中塞友谊”也好,“中巴友谊”也罢,它们不但建立在中塞、中巴双方共同的国家利益上,更体现在中塞、中巴人民在日常交往中的互相尊重上,我们既然讨厌那些在中国不守规矩的外国人,既然我们反感中国的某些地区给予外国人超越本国公民的特殊待遇,那么我们就不能在国外,谋求这些不合适的特殊待遇,即使遇到了也应该婉言谢绝。

因为这种行为看似一时占了便宜,但从长远来看,一定是对全体华人不利的,这种行为很容易给“中国人”这个群体引来类似“不守规矩”的标签。

警惕!中国人在国外成了“特权阶级”,这并不值得高兴

▲之前发生的一些个别中国游客破坏外国文物的事件

就造成了很多外国群众对中国游客整体上很不好的观感

军武菌坚信,世界上不管哪个地区的人民都一定喜欢守规矩的人,而不喜欢不守规矩的人。

无论哪个国家的哪个部门,在日常行政/执法当中,能做的最好的优待就是“秉公执法”、“一视同仁”。

警惕!中国人在国外成了“特权阶级”,这并不值得高兴

▲像这样清退不合格留学生的举动

不但会让中国学子感到舒适,也会让那些

真正想学好的来华留学生感到舒适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文凭才真的有含金量

向某个特殊群体给予某项或某几项特殊权益,不但不能换来普遍认可,反而一定会引发普遍不满,只要法律法规有漏洞,那么就一定会有人利用这些规则漏洞来占便宜,长此以往,享受特殊照顾的群体和当地本土群体之间的裂痕也就越来越大了……

因此军武菌觉得,日后的我们,无论是在宣传当中,还是在实际工作当中,都千万不要再将“特殊化当作宣传卖点了,这样只能收到反效果!

“一视同仁”、“尊规守法”不给外人便宜占,不占外人便宜,才是正确的中外交往之道,才是真“正

能量”的宣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