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怎么界定?一些美文辞藻华丽、内容空洞,你怎么看?

云山烟水


美文的美不只在于语言的表达,更在于思想与真情。


年少时喜欢看小说,如今却对美文散文情有独钟,它符合中年的心境。平和开阔,辽远静谧。

也看到了很多所谓的美文,辞藻华丽丽,犹如鲜花堆叠,华服在身,但言之无物,灵魂空洞。这样的文章是不能称其为美文的。美文要有情绪的流动,真情的诉说,即便语言平淡如汪曾祺的文,一件事儿说的清清爽爽,语言平实普通,读罢却让人感觉是美的享受。

真正的美文使作者与读者心意想通,读到某处会心一笑,或者拊掌赞叹,让人在一段文字面前,盘桓良久,宛如一只鸟围着一棵白杨恋恋不去,然后诘问自己:为何我就没能抢在她之前,说出这样的情意,真是白吃了这么多年的饭。


真正的美文有如作者给出了上联,风中绿树,旷野繁花,带着作者的心心念念、恋恋不舍,像在夜间从屋外经过的人招兵买马,只等有着相同体验的人,给出下联,并加入她的队伍。


好的美文让我们可以追随作者,在四季之路隐身,共同的心意是秋实冬雪感喟赞叹,又有着深夜平原的静气辽远;好的美文除了语言也许是美的,但不至于华丽浮躁,像穿着不合气质的袍子,掩盖内心的空洞。

美文是丰美的,其丰美是因为有理有情:“理”不是论理说教,而是对生命的贴肤体恤;“情”不是煽情滥情,而是对万物对天地有情。


所以,美文并不是单纯表现为语言的华美唯美,更要有思想有内容有真情,文章有美的灵魂。



小道可观


小丁认为:“真情实意”与“文辞华丽”相生,成就美文。

罗素曾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乏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在等待着我们去寻找和发掘。

“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司马光这段表述言、文、诗关系的古训,其在我国传统文论当中是有学理依据和历史渊源的。

美文是如何界定?文之美者为诗,何意?简言之,美的文字、美文就是诗,就是文学。因为,诗,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意味着人类文学的原初形式或文学的代表,所以有《诗经》,有《荷马史诗》,又把文论、文艺美学称作“诗学”。

“好的作品字词句章无不彰显着超凡的文化底蕴。”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已尽人皆知,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论的先河。

美文是何种感情?著名作家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如一道闪电划过寂静的长空,字字肺腑、句句衷肠、段段刻骨铭心,这种情文并茂的优秀作品我们最好还要反复咀嚼。它一方面是语言文字的熏陶与感染,另一方面启迪学生去理解父母拳拳的爱子心切。

古人是如何看待?美的散文是诗,美文即诗,而诗是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 也就是说,美文是可以“兴观群怨”的散文。如此,美的散文,必然是“大散文”,否则,它只可能是具有单一或局部功能的“小散文”,而非美文,非诗,非真正文学。

怎样算是美文?《毛泽东诗词选》让我们领会伟人生命的乐观和大气;杨绛的散文让我们欣赏去留无意的淡定与从容……种种美文如同精神的楷模、道德的典范如一座座不朽的丰碑高耸于天地之间,指引着无数迷途者前进的路径。

由此看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唯有真的心才会写出美的文,“情到深处文自工”,我们只有真情打造,文辞华丽同样意蕴深刻,文章才会活色生香、魅力无限。

苏德拉勃卡伦说:“读完一本好书,人会感到自己更坚强、更聪明、更正直。”愿你我共勉[送心]





小丁故事会


美文怎么界定,我觉得不难。应该和人差不多,美不美,大家心理有数。

辞藻华丽的,就是穿龙袍不像太子。你以为你穿好衣服了就出身高贵了?呵呵,你还是庶民吧?这种人呢,只要正常人都看得出来,倒是没什么,哗众取宠而已。

内容空洞呢这个就更容易了,那个喜不喜欢你难道你心里没数吗?好吧,你情商低,傻傻分不清。你看她的眼睛,哎哎,不要让她把眼睛躲开,板正她的脸,让你们对视。怎么样,是不是想哭?很伤心吧?嗯?还不死心?!你们上床!木偶有什么好玩的。正所谓,食之无味也。

美文就和美女一样,应该是多一分则嫌肥,少一分则嫌瘦。容颜清丽,言语温浓,眼含秋水,鹅面齿白,双眉若飞燕,双唇如玉兰……

只见:

墨瞳星星点点,

凤眉曲曲卷卷,

我心凄凄切切,

此情年年月月。

奈何,奈何……

好吧,跑题了。不过也说完了。


李慢镘


形式之美与内容之美永远是文学此消彼长的一对冤家,对他们的追求也贯穿文学的始末,是文学大家才子精英们穷其一生追逐的命题,有的人拎得清,有的人也迷失其中迷失自我,我个人觉得是为我写我心的真实和快感,一个是责任一个是动力,缺一不可,二者关系密切,缺了形式内容无法被表现,缺了内容形式又是空穴来风,因而维系二者的微妙平衡至关重要,写理与写实同样缺一不可,过分追求哪个都会导致文学的“灾难”,美文肯定是既有美又有文,美来源于感受的共鸣,文则根植于我们真实的时空和由此生发的所思所想,以及对美的真实判断感受和追求,推陈出新,缺一不可,过分亦不可。



马小司maxs


其实关于美文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并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界定,著名作家周作人、贾平凹以及梁启超等都对美文进行了界定,但说法不一。百度百科上写到:“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美文的概念已经不限定于某种文体,或某类内容。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文化,给美文的概念也赋予了更多的开放自由的元素”所以美文的表达可以是自由的。

很多人认为美文就是很“美”的文章,是一种很片面的看法。不可否认,众多美文中会有华丽的辞藻,但美词、美句、美段只是美化文章的工具,给文章润色。就好比给人穿上华丽的服装、配上精致的妆容,会给人焕然一新、分外美丽的感觉。

我个人认为,写文章最基本的就是词汇的积累与表达,要对生活体察入微、看事物不流于表面,多思考其内涵和内在逻辑,多经历生活,去感受不同的文化,然后用心感悟,写出能够表达自己真挚情感,又能引起大众共鸣的优质文章才能称之为美文。

只堆砌辞藻,却不能精准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徒有其表,却没有内在精华,这样的文章不能称之为美文,因为它失去了美文的灵魂。好的文章是既有华美的辞藻、又有深度的思想,还能传达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给人智慧的启迪的。

所以在创作美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会用好辞藻工具,给文章添姿增色,而且还要深度思考,写出发人深思,启人心智的文章;在阅读美文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会鉴别优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总之,我认为只堆砌辞藻,内容空洞的文章,不能称之为美文,美文应该是篇幅短小、文质优美、表达自由、感情真挚,具有审美性的白话散文。

让我们一起写美文,悟人生,读美文,启心智吧。


摘星河入梦


我觉得美文是能够让人从文字中引发自己的遐思,拥有对万事万物的感悟的文章。美文读者看起来读的只是静态的文字,但是因为美文之美,总是能够让读者体会到言外之意,境外之旨。

对于辞藻华丽却内容空洞的美文,我个人是不喜欢的。这种“美文”,虽然通篇看起来很“优美”“华丽”,但是思想上却是让人感到十分苍白的,我不建议读这样的“美文”。


有酒辛烈


中国现代美文词始于周作人在一九二一年发表《美文》,将它界定为“记叙的,艺术的抒情散文”。

这个说法界定了,同时也限制了美文,视野狭隘。在中国古典散文史上,从先秦到明清的散文博大精深,不入此说者,并不减损其文学价值分毫,如孟子的雄辩担当,如司马迁的跌宕恣肆,如苏海韩潮,如《庄子》中诸多超逸的寓言故事。美文从性质上讲诗化了散文,我们不禁要问那非诗化的散文难道就不美?《读孟尝君传》不足一百个字,但是文气流转自如,逻辑张力饱满,他所带给我们的感受难道比诗化的文章差?那将那些偏情趣的散文,偏理智的散文,偏谐趣的散文置于何地?

因为美文的界定,一些作家一开笔就走纯感性的路子,下笔就是风花雪月,矫揉造作,陈词滥调,雕琢堆砌,作品往往缺乏知性和结构的支撑,完全不忠实于自己。文章过分修饰,就造成了空洞无物,那不仅伤害了作品,也伤害了语言。而作者到了某个阶段,没有了知性的支撑就难更上层楼,实在可惜。

一早就意识到文章华而不实,无病呻吟的空洞,那就不要站队,“白沙在涅,与之皆黑“避免被同化,是件大好事。想学就去读经典。

喜欢美文就去亲近美文,在文字中成就自己!


司运


美文,就是一种美的体验。所谓美,表现在形形色色上,美文的意义就是用一种美去衬托它中所含的精华。

辞藻华丽、内容空洞,往往是美文的雷区,那些看似美而实则虚,就好比是一张白纸远远的望去看可以有欣赏价值,但拿起来近看就是空白什么也没有。

所以美文的界定我认为得从四方面来看:一方面是整体美;二方面是句意美;三方面是表达美;四方面是内容美。只要含有以下特征就是美文了。

美文的领悟又包括:诗歌、散文等,而我通常喜欢写散文和现代诗,我知道我也是个初学者,并不能表达的完美至极。因为,美女固然提现“美”一说,所以说界定美文容易,写好美文很难。

但无论怎样,写好美文前一定要懂得美文,要多赏美文,久而久之那些所谓的辞藻华丽、内容空洞也会很容易辨别的!





执迷的星星


词藻华丽只是美文的一小小部分,真正称上美文的,应该是谋篇布局、结构层次的奥妙,的功力。要么短小精悍,一气呵成,环环相扣,一扣到底。要么前后照应,首尾圆合。要么插叙倒叙,插进插出,游刃有余,不露痕迹。要么寸水尺波,一波三折。结构天地真的是藏龙卧虎,玄机奥妙,这才算得上是美文。


你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


美文的界定其实应该是没有界定的,但是如果“所谓的美文”过于体现辞藻上的华美而忘记内容,这不异于舍本逐末。读者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可以因为作品的文字而与作者产生精神上的共同交流,这需要的不仅仅只是辞藻华美,更应该是字句间既附有美感,又能让读者读懂文章中的世界,文学作品所能体现的本就应该是创造一个世界,让读者体味其他人的百怪人生,为自身知识,思想填补空缺。

可如果一篇美文只是美于辞藻,内容空洞无物,那这应该只是一篇“美词美句集”而已,这就显得毫无意义,毕竟AI也可以做到。但是人不一样,人之所以高于AI就是因为人是富有情感世界的,可以有属于自己的小宇宙,甚至可以书下纸间,邀请他人一起畅游其中。

所以美文是不应该只注重辞藻而摈弃内容,真正的美文不局限于辞藻之华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