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域过去常见的小鱼:“趴地虎”,现在价格不菲,为啥却很少见了?

农夫也疯狂


说起趴地虎这种小鱼,小丫一点也不陌生,看到它时还倍感亲切,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光。在我小的时候没少捉过。



趴地虎名副其实,头扁,不灵活,伏在水里一动不动,整条鱼看上去后半部分圆鼓鼓的,头部扁蹋蹋的,身上还有一些花纹。

这种鱼水田,河内,沟底,小溪里都有,因它住在水里的深浅位置不同,身上的花纹有的趴地虎偏黑一点,有的偏浅一点。

前几日我在河边等人,看到一个开小卖铺的老奶奶门口盆里就有几条趴地虎,老奶奶告诉我说,是她的孙子用小笼子在河里支的,我一看觉得非常喜欢,还拍了张照。

趴地虎在以前还是经常见的,只是太小,很少有人要,但现在已是今非昔比了,小小的爬地虎在市场上可以卖到三十多元钱一斤呢,那为什么价格不菲,却很少见了呢?


一,捉的人太多

在以前,小小的爬地虎捉到以后,懒得挤肚子,都是扔了喂鸡喂鸭,很少吃。其实,不吃是个幌子,主要是那个时候家里穷,没有过多的油来炸,鱼虽小还是挺费油的。

农村里的水田,小溪里,虽然养有鸭子,但对于我们来说,依然可以捉到,多的时候可以捉到一大碗呢。

捉得多的时候呢,给鸭吃又感觉可惜,就挤挤内脏,在大锅里撒点盐,用火碳慢慢的炕,两面金黄有香味时,放到臼里放入花椒辣椒面舂细,好吃得舔鼻子。

只是最几年来,出现了许多人下地笼,用捉鱼器捕鱼,慢慢的才看不到的。说起这个地笼和捉鱼器也是坑鱼的器物,太破坏生态了。

只要两种捕鱼器所到之处,大大小小的鱼,不管是小如米粒的小米渣,还是小如钉子的螺丝,指甲壳大的歪蚌都统统收入私囊,你说这爬地虎不绝种才怪。

二,污染

在一个问题就是污染,田里有农药污染,河里有工业污染,小溪里也有各种各样的垃圾污染,这样的环境是不合适鱼类生长的,况且是小小的趴地虎,它也承受不了这种污染啊!



三,溪流干涸

我发现以前很多有水的小溪都干涸了,这些小溪曾经水很清,也很大,是我们捉鱼的好地方。在浅水的地方,只需用肉眼一看,就可以看到趴地虎伏在溪底,双手一捧,稳妥妥的就捉到了一条趴地虎。

现在啊,别说小溪干涸,有的水库连水影子都找不到一滴,到底是干旱引起的,还是水土流失,树木减少的原因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啊!

图三来自好友,图一,二自拍,文字原创


泥糖小丫


"趴地虎"我们小时候称呼它为"老实头子"这小鱼比起其他的鱼算是比较老实,一直趴在河底,不怎么游动,翻来石头一伸手基本就能抓到,不用费太多力气,乡下的小村庄,基本都有条河经过,80 90年代大人们在河边洗衣服,小朋友们在河里抓鱼,这应该是最美好的童年生活了,我们小时候的河里经常能看见"趴地虎",近些年回家之后没怎么看见了,艳子想想应该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河水污染严重

最近几年农村自主创业的比较多,在农村大多数都是搞养殖的,鸭棚几百米一个,猪圈一排排,养鸡 场 特别多,在没治理之前很多都是直接排到河里,造成水质的污染,一些河道的水颜色都变了,所以很多鱼类基本全部死亡了,很长一段时间都看不见鱼。

2.连年干旱河道干枯

艳子的家乡今年将近四个月没有下雨,近几年山东是连续干旱,农户家吃水都跟不上,很多人家的100米的机井都抽不上水,除了一些比较大的水库,河道都干枯了,小水汪都没有没水所以就没有鱼了,连续干旱里面,鱼苗也没了。

3.电鱼的比较多

经常有水的河道,很多人下地笼 用电鱼器电鱼,大大小小全部捡走,造成了很多小鱼死亡,好多小时候经常见到的雨类,现在都看不到了。

物以稀为贵,价格高说明现在这类鱼越来越少了,环境的污染,过度的电鱼,造成很多鱼的消失。希望合理捕鱼,多多爱护家乡环境。


沂蒙艳子


趴地虎这种鱼在我们这边原来真的很多,捉它也特别容易,浑身都是肉,肉特别紧实,苦胆特别小,都长不大,最大的也才10厘米左右,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池塘,小溪渠、水沟里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属于小杂鱼,在我们这边的家乡话叫着——土麻奶。


有了它,如果你想在池塘里用蚯蚓钓鱼的话,那就麻烦了,蚯蚓是它的最爱,可以咬钩不停。它的咬口动静大,都以为是大鱼,拉出水就是它。但是只要不用蚯蚓,其他的饵料对它没用吸引力。这鱼特别傻,在浅水区发现它,就用一根绳子,绑住一条蚯蚓,放在水里去钓,它咬到蚯蚓是不会松口,直接提出来就完事了。

趴地虎不太爱动,捉它特别容易,就拿个撮箕,沿着水沟边上慢慢地移动,就可以把它收在撮箕里。看到也可以用手直接捉,它特别懒,用手就可以把趴地虎抓出来。



趴地虎在农村人的眼里是美食,可以用来煎炸、红烧、煲汤就是非常不错的食材。但在钓鱼人的眼里,都是非常可恨的,用蚯蚓喜欢闹窝,咬钩动静大,以为是大鱼,提出水来还不到十厘米长。


前些年农村的大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水质严重破坏,在水里可不止这种鱼没有了。还有青蟹、中国斗鱼、鳑鲏鱼、青虾等等,很多鱼都不见踪影。虽说这几年的农村对农药,对环境有所控制,水质也慢慢地好了起来,趴地虎的身影就在也回不到以前了,在水沟、池塘里偶尔发现几条,那也是非常幸运的。

我是小赵,在你们那边,像趴地虎、青蟹等之类的鱼蟹类还多吗?欢迎一起来分享一下!


常德农村小赵


趴地虎属于虾虎鱼的一种,学名是子陵虾虎,是一种掠食性鱼类,主要食物是小鱼小虾。它体呈黑褐色,带有黄色光彩,头大而阔,稍扁平,腹部浑圆,后部侧扁。生活于河沟及湖泊近岸多水草、瓦砾、泥沙的底层。

我们小时候上学要经过一条小河,在清澈的浅滩上能看到成群的趴地虎趴在那里,看起来呆呆的,但你伸手去抓,却溜的挺快的。

趴地虎个头小,只有手指大,其肉质鲜嫩,没有腥味,可以油炸,爆炒,也可以做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趴地虎是一种没有人工养殖的野生的美食,成为餐桌上一种独特的美味,自然价格不菲。

以前农村的生态环境比较好,每年到耕种或收割的季节,在农田里都能抓到各种各样的小鱼小虾和螃蟹等,晚上能炸出一大碗。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农药化肥的滥用,河流和土壤受到了污染,以及人们过度的捕捞食用也使得小河里的鱼虾数量大量减少,直至消失。



大粤妹


现在人们吃法越来越怪了,以前有些东西没人吃的,比如青蛙,蟾蜍,还有很多说不出名字的。或者说对于有些太小的,不入眼的东西不太想去抓来吃的,就象所说的爬地虎,马蜂等这些。现在吃货的嘴可谓是刁钻,只要能入嘴的都想尝一尝。再加上电鱼的诞生,更是一破坏根源,所以很多东西是越来越难寻了。价钱也就越来越贵啰。


无敌


这玩意是钓鱼人最恨的家伙,我们这最多的就是它了。


引力墙绘


我们这叫沙里趴,很漂亮的小鱼


东兴6282


趴地虎水质好的河里有,但是经常有电鱼的不法分子,已电小鱼和鱼籽就都死亡了,见意执法部门要严判电鱼者。


武影556


农村水域过去常见的小鱼:“趴地虎”,我们称之为沙里趴,是一种野生的小鱼,在过去农村河流里确实非常多见。当时晏子还是孩子的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下河抓小鱼,基本手法是当泥湾,然后把水慢慢舀干,竭泽而渔。当时河流里的小鱼,除了这种沙里趴,更多的是花里板、麦鲤穗,再就是野生的小鲫鱼和野生小虾。

现在这种趴地虎,是否价值不菲,晏子不知情,因为我们这里这鱼已经见不到了,就是过去非常多的时候,也没有大人抓来吃,只是小孩子捉来玩就是了。小孩子偶尔有用火烧来吃的,但那是过去饿草鸡了没办法,条件稍微改善,就没人再吃了。

但现在这种鱼确实非常少了,其实不光是这种鱼很少见了,以前所有的野生小鱼,基本上是都见不到了。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野生小鱼很少见了呢?

晏子以为,首先是因为气候的改变,导致农村的小河流全部成为季节性河流,大部分河流半年以上断流,导致这些小鱼没有了繁殖之地。即使雨季这些小鱼有可能滋生出小鱼苗,未等长得让人上眼,河水又干涸了,小鱼又都消失了!这应该是野生小鱼减少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环境污染的问题。在农村,各种农药和化肥的广泛使用、过度使用,雨季随着地表水混流,造成了严重的地下污染,渗透到水系中,使河水和地下水都受到严重污染。这种情况下,使野生鱼类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破坏,自然就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随意滋生了。

总之,农村野生鱼类的减少,主要是气候原因,同时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这些野生鱼类失去了生存基本条件。其实,野生鱼类的生存能力很强,只要有了水,鱼就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但是经常断流的水,又如何能养得住鱼呢?


齐东晏子


过去的农村,池塘遍布,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水塘、水坑,有的还是常年有水,村边的河水、溪流也是终年流水不断,鱼类资源也是相当的丰富,过去钓鱼根本不需要价格昂贵的钓具,也不需要购买商品饵料,鱼多才是硬道理,使用竹竿,绑上鱼线,使用蚯蚓不一会就能够收获满满,过去钓鱼的少,鱼也多,而且是钓鱼的地方也多,找个水坑里面就会有鱼,现在情况却大不一样,很多河流都是多年干涸,很久很久都没有流过水,村里的水塘也变得稀少了很多。

钓鱼的时候,有一种小鱼是特别的讨厌,很多钓鱼人是最讨厌这种小鱼,别看个头小,力气和吃相却是极其的凶猛,能够把你的漂给拉黑,让你心中狂喜,安耐不住的赶紧拉杆,心想这肯定是一条大鱼,但拉上来的手竿,是跟空杆没有什么区别,因为这鱼也太小了,小的根本就没有一点拉鱼的力度可言,这种最大十来公分长的小鱼,拥有一个硕大的头,鲶鱼一样阔大的嘴,身体上斑斑点点,看上去透明状,能够从外部就能够看到这鱼的内脏,而且它吞食的鱼饵蚯蚓,能够看到吃到了哪一个部位,这种鱼就是:“趴地虎”。

这鱼也被叫做傻鱼,经常趴在水底一动不动,也不怎么怕人,在岸边也经常能够看到,傻傻的一动不动,用小网兜一扣,就能够捉住,这是一种喜欢在水底活动的小鱼,别看个头不大,但性情凶猛,尤其喜欢吃肉,对于蚯蚓是没有抵抗力,钓鱼时候遇到这货,使用蚯蚓的话,哪肯定是连杆上鱼,只不过上的鱼都是趴地虎,其他鱼是根本钓不上来,过去这种趴地虎非常的多间,只要是水体清澈的水域,都能够有这种鱼的存在。

趴地虎学名叫做沙塘鳢。也被叫做虎头鲨,这些厉害的名字跟趴地虎小小的体型很不符合,但趴地虎确实性情凶猛,个头虽小,战斗力却是不弱,所以即便是个体很小,依然能够存活于各种大鱼的水域,照常的繁衍生息,趴地虎繁殖能力很强,过去多的,使用一根蚯蚓,不一会就能够钓上来一大盆,别看趴地虎貌不起眼,也是一种美味的食材,不用去除内脏,放置在清水里面两天之后,让它吐出污秽,就可以制作成为美味的菜肴。

趴地虎可以油炸,爆炒,也可以炖汤,肉质鲜嫩,而且没有腥味,口感嫩的是其他鱼类不能比拟的,随着我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对于食材的追求愈发的极致,这种过去没人要的趴地虎,这几年价格不菲,而且由于没有人工养殖,并没有真正的形成供需市场,野生的趴地虎,到城里一种独特的美食,价格不菲,还很难寻觅,趴地虎之所以变少,跟我们的环境改变,是有直接关系的,水域的减少,以及水体污染,都是趴地虎变少的主要原因

随着这几年环境的明显改善,现在只要有水域的地方,基本上又有了趴地虎的活动,相信不用多久,这种过去常见的小鱼,又会像过去一样的多,味道鲜美的趴地虎,你吃过吗?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