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石岛:乘风破浪 向海图强

2019年3月,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威海调研海洋经济发展时,实地考察了石岛管理区部分涉海企业及村居,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统筹联动,深化改革创新,做优做强做大海洋经济,推动海洋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石岛管理区不负深情厚望,勇于担当作为,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吹响加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号角。

一年来,石岛管理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省委书记刘家义经略海洋嘱托,攻坚突破、担当作为,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石岛答卷”。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

作为海洋装备制造的“巨舰”:2019年3月14日,黄海造船建造的第二艘用于中韩航线的豪华客滚船“群山明珠”下水;同年11月4日,所建造的亚洲最大邮轮客滚船“中华复兴”号交付……黄海造船去年完成各类船舶下水上百艘。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6亿元,现手握订单50余艘。

2019年12月18日,由石岛重工制造的总重1400吨的两台大型压力容器交付,石岛重工进入国内大型压力容器制造第一方队。去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达27.6%。

船舶脱硫改装是鑫发控股旗下的鑫弘重工有限公司的创新项目,2019年产值突破4亿元,跻身国内规模修船企业行列。

向创新要动力,向智造要活力。石岛海洋装备制造这艘船正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航道。

2019年10月,荣成船宝发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这是石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缩影,以船宝发电机、隆泰石油装备等为代表的石岛百家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科技创新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路上领航奔跑。

“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是石岛管理区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发展目标。全区150家规模以上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30%,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快速“生长”,源于巨变的“种子”。目前,石岛管理区已拥有威海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2家,入选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企业占我市企业的三分之一。一年来,通过实施“龙头倍增”带动“工业倍增”计划,2019年全区主营收入过亿元企业、过5亿企业、纳税过千万元企业增数明显,新一轮冲击新目标的“石岛方阵”,向着新时代的春天阔步走来。


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共振


省委书记刘家义到石岛管理区调研时,强调要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引进。一年来,管理区努力打造“引进一批人才、发展壮大一批产业、培育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链式效应,着力在石岛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

2019年,泰祥集团引进华南理工大学赵谋明教授、福州大学汪少芸教授两名国内行业顶级人才,这让致力于开发功能性食品和海洋生物医药保健品的泰祥集团如虎添翼。鸿德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我国长期从事猪氨基酸营养代谢与调控研究的印遇龙院士团队合作,共同研究适合牲畜养殖的鱼蛋白饲料,还把柔性招才引智的目光放到国际目标上,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终身教授肖特尔就生物刺激素和激动素研发达成合作协议。

石岛重工集团与李阳院士工作站达成战略合作,加快向航空航天、炼化核心装备等领域发力,今年一季度新增订单上亿元。山东船舶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从全国各地引进各类专业人才60多人,组建国内外顶尖研发和技术两大团队,打造省内重要的船舶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

人才集聚,厚积成势。目前,全区拥有院士工作站4个,引进和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千人计划、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及核心成员等高层次人才30多人,40多家重点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度产学研合作关系。实力雄厚的人才“大本营”,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


全链融合走向“深蓝”


今年春节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但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了石岛管理区向海图强的铿锵脚步。

面对疫情大考,石岛水产业从容高效运转。鑫发控股有限公司80多条各类捕捞船于2月20日前全面恢复生产;海都海洋食品产业园,在疫情防控下突击生产2000箱“赤山鱿鱼”,驰援黄冈;投资18亿元的南极磷虾高端生物开发产业园,在战“疫”中按下建设“加速键”。

3月1日,石岛管理区泰祥生物制造集约式加工项目等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这是今年全区当年投资137.8亿元的21个市级重点项目中的4个,其中投资2800万美元的文星海洋食品国际交流中心项目,是威海市“省重点外商投资集中签约项目”。

逐梦深蓝,律动蓝帆。远洋捕捞是石岛的“深蓝”特色。目前,石岛管理区拥有远洋渔船200多艘,占全市的三分之二,从事远洋渔业的企业十余家,并在海外建设4处远洋基地,年完成远洋捕捞量20万吨,运回比例超过75%;全区大宗渔货交易集散量600多万吨。

让世界餐桌为石岛食品“站台”。以去年底获批的省级海洋特色产业园为加工集群,以鲅鱼、金枪鱼、鱿鱼“三条鱼”为产业链的“捕全球,卖全球”大格局已经形成。去年,全区食品加工业进出口额64.3亿元,增长12.7%,产品通过石岛新港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洋食品做出了“全球口味”。

做强基础产业,开拓新兴产业。去年以来,以鑫发海洋生物科技园、赤山南极磷虾高端生物项目、蓝润蔚蓝谷产业园为代表的“大体量”海洋生物科技项目,建设的如火如荼。一个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的海洋生物科技产业正在石岛管理区崛起。

“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高质量发展优势、可持续发展优势。”石岛管理区正沿着这条发展之路疾驰。


绘好百里海岸山水画


“百里海岸线,一条风景链”。这是石岛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描述。

鸥鸟悠闲逐浪舞,船点日边云幕。3月的东楮岛,近岸海草床修复项目刚刚通过威海重点项目评审。在镆铘岛片区,宁津街道正对海上非法养殖设施开展集中清理行动。

碧海蓝湾也是金山银山。去年以来,管理区对桑沟湾南海岸带、石岛湾北海岸启动新一轮环境综合整治大行动,向精致海湾为主线的湾区经济转型升级。构筑“立体防线”,下好保护生态“一盘棋”。石岛管理区对西王门河等13条河流进行立体化综合治理;建立全区排污企业专业化智能平台,实现污水达标处理全域覆盖;全区173个村全部实现垃圾分类;2万户完成厕所改造,“四清”中拆除违章建筑613处……

“把美丽资源变成美丽经济”,是石岛管理区落实省委书记刘家义要求的“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突破路径。石岛管理区打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牌,以“钉钉子”精神,着力建设山水人文共生、生态绿色共享的区域生态样板。

阳春3月,石岛渔家风情样板片里一片忙碌景象。片区是石岛百里海岸线上的一颗颗“明珠”。2019年12月16日,石岛管理区大手笔引进省属大型国企鲁商乡村发展集团,该集团规划投资20亿元,将石岛管理区范围内山、海、湖、岛、林、村等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元素进行深度整合,实施山、海、村、岛、滩等一体式全域旅游综合开发,打造中国沿海乡村振兴生态带的标杆和旗舰。该项目将于今年5月启动陆上建设。

春天信步而至,盎然的春风吹去疫情的阴霾。踏访省委书记刘家义在石岛走过的调研路线,处处澎湃攻坚突破的热潮。向海图强风帆劲,风卷红旗过大关。石岛,这艘时代的航船正劈波斩浪驶向光辉的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