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周恩來總理《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詩歌隨感


讀周恩來總理《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詩歌隨感


這首是周恩來與好友張蓬仙1916年在南開中學分別時所作,一共三首,今天記錄閱讀他的第一首隨感: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一)

相逢萍水亦前緣,負笈津門豈偶然。

捫蝨傾談驚四座,持螯下酒話當年。

險夷不變應嘗膽,道義爭擔敢息肩。

待得歸農功滿日,他年預卜買鄰錢。


(二)

東風催異客,南浦唱驪歌。

轉眼人千里,消魂夢一柯。

星離成恨事,雲散奈愁何。

欣喜前塵影,因緣文字多。


(三)

同儕爭疾走,君獨著先鞭。

作嫁憐儂拙,急流讓爾賢。

群鴉戀晚樹,孤雁入寥天。

讀周恩來總理《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詩歌隨感


青春相逢且珍貴,萍水相逢亦是前世之緣,重情之人善於將一切遇見化為緣說,帶有偶然與必然的存在,在歷史的時間長河裡給予美好的情感一定的位置,跳躍出狹隘的一隅時空。遇見之所以珍貴,源於心心相惜的思想意念同感的碰撞,在知識觀點的交流火花中發現了生命理唸的珍貴與人性的高貴,這是青春時期的生命遇見最為美好的。

讀周恩來總理《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詩歌隨感


歷史與人物,一切英雄主義的內容都成為青春少年討論的內容,只因他們都胸懷大志,心繫國家和人民的命運。在歷史中尋求借鑑的支點,以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責任與擔當,承載君子之胸懷,在單純熱烈的愛國之心裡錘鍊著堅定初心的革命者。

讀周恩來總理《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詩歌隨感


謙卑,虛懷若谷。縱然青春的世界有著捨我其誰的狂傲,但也有虛懷若谷的謙卑,慎獨與反思,仰慕他人的優點,反省自己的缺點,在學習與比較中不斷沉澱自我,堅定豐富完善自我的心性。

讀周恩來總理《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詩歌隨感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真情不捨,友情珍貴,歲月深處且深記,求索路上可守住生命彼此鼓勵的溫情,以消解追求真理的孤獨,一切終會明朗,待到那時,再見終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