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次啟用“高科技”查封房屋 專治各種“不服”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孫科/文 記者 鄧萬里/圖 視頻 通訊員 徐曉豔 郭思楚

法院查封完房子,前腳剛走,後面封條就被撕毀,仍有人繼續住在房子裡,對抗執行。碰到這事,你說氣人不?

不過,這事以後將有更好的解決辦法。3月26日,鄭州市管城回族區人民法院啟用“電子封條”查封一處涉案房產,這也是河南省法院首例啟用“電子封條”的法院。與以往紙質封條不同,“電子封條”可對被執行人房產實行 24 小時不間斷監控和取證。

河南首次啟用“高科技”查封房屋 專治各種“不服”

【現場】

紙質封條容易撕毀,我省法院啟用首張“電子封條”

3月26日,管城法院執行局政委楊躍慧帶隊來到鄭州市航海東路70號正商新藍鑽的一處房產,加裝“電子封條”。

據介紹,該房產所涉案件為一起借款合同糾紛,經管城法院主持調解,李某、郭某向周某支付借款157萬多元及利息,後因李某、郭某未履行還款義務,周某依法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在執行過程中,法院依法對郭某名下房產進行查封,並加裝“電子封條”。

在執行現場,執行幹警將“電子封條”加裝到了所涉房產的門上。與以往傳統封條不同,該“電子封條”整套系統外觀呈長方形,覆蓋面積近2平方米,上面有字體超大的“封”“法院查封”“嚴禁破壞”等字樣。

“電子封條”上還印有二維碼,用手機掃碼就能閱讀相關法律文書,瞭解房屋被查封的原因以及解封方法。

“電子封條”加裝完成後,執行幹警進行了現場測試。在測試中可以看到,輕輕觸碰,“電子封條”毫無反應,用拳頭重擊,“電子封條”的攝像頭立即啟動拍攝,並自動播放警告語音,告知破壞封條的後果,同時會把信息及破壞者的影像及時傳送至執行幹警的手機上。

河南首次啟用“高科技”查封房屋 專治各種“不服”

【優勢】

運行時間最長可達5年,還能對房產實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取證

“電子封條”在執行中,都有哪些優勢呢?

對此,管城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馬新平表示,“電子封條”全稱是“智能電子封條監控系統”,它是基於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領域相關信息化技術研發而成,由硬件部分和系統平臺兩部分構成,相較於傳統紙質封條,其使用更方便、固定性極好,能夠避免自然脫落或遭到人為損毀,是利用雲科技實現對查封房產的不間斷監控,能夠有力提升執行權威,強力震懾失信被執行人,最大限度維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

啟用“電子封條”後,好處多多。據馬新平介紹,“電子封條”外觀醒目,牢固耐用,可多次反覆使用,整個安裝過程只需幾分鐘,運行時間最長可達5年。如果查封不解除,任何人都不能進入房屋。

河南首次啟用“高科技”查封房屋 專治各種“不服”

“電子封條”設備還可以對被執行人房產實行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和取證。它既能做到對被查封房屋有效“鎖定”,又能夠對企圖破壞設備的行為進行同步攝影取證,從而方便採取相應的懲戒措施。

【意義】

撕毀封條、讓老人小孩“霸佔”房屋對抗執行……以後,這事幹不了了

談到“電子封條”的意義時,馬新平稱,“電子封條”一方面是解決司法實踐難點問題的需要。在司法實踐中,一些被執行人極度不配合,採取撕毀封條、讓老人小孩“霸佔”房屋的方式對抗執行工作。而“電子封條”對於解決對抗性較強的執法難題,起到了治標治本的作用,避免法院重複騰房。

另一方面,是現行技術條件下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需要。目前,智慧法院建設是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抓手。“電子封條”的啟用,是管城法院開展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為主的智慧法院建設的有益探索,它以“司法+技術”手段,融高效、精準、強力、善意的執法行為為一體,充分起到了震懾失信老賴、彰顯司法權威、提高執法效果、勝訴群眾滿意的辦案效果,助推縮短執限,提升執行效率,為優化轄區營商環境提供司法保障。

河南首次啟用“高科技”查封房屋 專治各種“不服”

【釋疑】

申請人可自願申請租用“電子封條”,費用為2000元

“電子封條”這麼好,申請人怎麼才能使用?據管城法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電子封條”一般由申請人自願申請租用,費用為2000元,可以使用到房子解封為止。

河南商報記者瞭解到,“電子封條”雖然在我省是首次啟用,不過,國內其他城市已有使用的先例。

今年1月份,湖南長沙芙蓉區人民法院啟用“電子封條”查處一處涉案房產,這也是全國範圍內首次使用“電子封條”;3月16日,山東省青島市市南法院對一處房產加裝了“電子封條”,該措施在青島基層法院系統內尚屬首例。

此外,擅自撕毀法院封條後果也是很嚴重的。法官提醒,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故意毀損、搶奪人民法院法律文書、查封標誌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求刑事責任。(首席編輯 華麗娟 編輯 吉倩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