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苑
【临空港警枫桥创建故事之四十七】
民警“牵线”社区与渔户,既改善特殊战“疫”时期居民的生活质量,又使渔户的鱼得以顺利销售,正是枫桥经验“以民为中心,竭诚服务人民”的优良体现。
婆婆想改善生活
3月20日,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长青街派出民警丁其刚、辅警肖梦洁在华星社区展开巡逻。随着疫情的形势好转,静静的小区里偶尔从飘来音乐或电视的声音。
突然,一个戴口罩的婆婆,出现在小区旁的侧道上,丁警官急步迎上去提醒道:“婆婆这是要去哪里?眼下,武汉处于阻击新冠肺炎疫情攻坚期,还是不要出门!”
“我想出去买点东西。”婆婆道。
“你是三栋的王婆婆吧?”丁警官听声音、看身形,认出了婆婆,“你想买什么?现在的门店都还没有开门,你跟我们说一下,我们可以让志愿者帮你代购。”
“我想买菜。”
“我们前两天送的那袋‘爱心蔬菜’你家吃完了?”丁警官耐心地询问着,“那可是咱们华星社区民营企业家刘兴义特意从湖北云梦无公害蔬菜基地长途运输来的。”
“那么多,当然没吃完。”婆婆不好意思地道,“过年准备的腊鱼腊肉都吃完了,我想出去买些新鲜鱼,改善一下生活。”
“婆婆是想喝新鲜鱼汤啊!”丁警官和肖梦洁劝阻了婆婆,答应她会及时向志愿者反应买鱼的事情,“等志愿者买到鲜鱼了再给你送上门,到时你满意了再付钱。”
渔户的忧虑
丁其刚和肖梦洁在社区外围巡逻着,碰到志愿者向他们打听卖鲜鱼的情况,但普通反应鲜鱼的供应量欠缺。
“王婆婆要吃鲜鱼,这可让我们为难了。”丁其刚正与肖梦洁说着,看到不远处还有两个正在送蔬菜的志愿者,便又连忙走过去打听。
“说到鲜鱼的事情,我倒想起辛安渡农场的渔户,他们一年辛苦养殖的鱼丰收了,却因为这场疫情,都买不出去。”志愿者道,“武汉人都爱吃鱼,但现在家家户户都宅在家里,哪里有销路呢?根本卖不出去。一个个渔户,都闷在家里愁眉不展的。”
丁其刚沉默了。一方面,社区的居民急需各类生活物质,特别是鲜鱼等鲜活产品缺乏;另一方面,渔户手中有大量鲜活的鲜鱼等产品急待销售,却缺乏销售渠道,眼看渔户一年的辛苦投入白费,能不能有更好的办法,将这条“产供销需”进行有效对接呢?
民警“牵线搭桥”
丁其刚思索到这儿,眼前一亮:何不将疫情封控期间农村渔户与社区居民“牵线”对接?只要协调区防疫部门,组织有序,给社区居民提供鲜活的鲜鱼产品,既可解决渔户的销售问题,又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对物美价廉鲜鱼等鲜活产品的需求,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丁其刚将自己的想法,与志愿者商量了一下,志愿者高兴地说:“这是好事啊!我给社区相关部门反应一下,再联系一下渔户!”说着,骑上摩托,“我把这菜送回了,立即去协调!”
一举两得
3月21日,经过社区协调,办好相关手续,辛安渡一家渔户开着装载一千多斤的新鲜鱼来到长青街。得到消息的丁其刚和肖梦洁赶来帮忙。
丁其刚和肖梦洁引导货车停在华星社区一个宽敞位置,安排社区警务室辅警协助社区党员志愿者分装鲜鱼和维护秩序,然后通知预定鲜鱼的居民到指定位置提货。
“终于可以吃到新鲜鱼了!”居民们井然有序地购买鲜鱼,“

快两个月了,家里囤的年货都吃完了。”
“看,我买的两条鲜鱼,活蹦乱跳的,价格又便宜,我一家人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了!”华星社区65岁的王婆婆高兴地说。
民警在社区与渔户之间“牵线搭桥”,使农村渔户千余斤鲜鱼得到及时销售,既为渔户解了燃眉之急,又为疫情封控期间社区居民改善了生活质量,真可谓一举两得、皆大欢喜。
閱讀更多 方勝香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