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中,“溫度”與“尺度”該如何把控?你怎麼看?

基層治理中,“溫度”與“尺度”該如何把控?你怎麼看?


熱點概況

近日,一個關於“允許臨時佔道經營”的短視頻登上熱搜榜。視頻中,成都保和街道辦城管隊員告訴小區門外的攤販,疫情防控期間允許擺地攤,臨街餐飲店可在人行道上擺放桌椅招待顧客。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當下,成都市針對臨時佔道經營商戶施行的“新政”,贏得廣大網友的點贊。不少商戶表示:有信心把疫情期間的損失找回來。



基層治理中,“溫度”與“尺度”該如何把控?你怎麼看?


各方觀點

中工評論:疫情防控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打贏這場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既要靠在前線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也要靠切斷疫情傳播渠道的社區。社區是社會治理體系的“末梢”,這個環節對切斷病毒傳播渠道、防止疫情擴散蔓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深網觀察:民生問題繁雜、治理難題眾多,是基層治理內容的“通病”。抗擊疫情時期,只有進一步實事求是、釐清關係、標本共治、匠心獨具,基層治理舉措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新華網:基層治理採取怎樣的服務態度、怎樣的方式方法、有怎樣的創新思路這都歸根於有沒有把人民群眾的幸福作為根本價值取向。根植於基層沃土、匠心獨具的基層治理態度,才能建立人民群眾幸福感逐步增強的基層治理典範。


基層治理中,“溫度”與“尺度”該如何把控?你怎麼看?


深度分析

(一)什麼是“基層治理”

基層治理是對基層地區(如城市社區、農村等)的治理。基層是社會治理的基礎,國家治理現代化離不開基層治理現代化。城市的社區治理、農村的村落治理,都屬於基層治理範疇。基層治理涉及面寬、量大、事多,直接面對群眾,在整個國家治理體系中佔有重要位置。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基層治理是否有效,直接決定著經濟社會是否能持續發展、繁榮和穩定。

(二)特殊時期,有溫度的“基層治理”的價值所在

1.是提高社會治理效能的客觀要求。

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繫、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後一公里”。戰疫的勝利,有賴於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有賴於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加強社區防控措施落實,使所有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緊緊依靠人民,深入細緻做好群眾工作,發動群眾構築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線,打通疫情防控戰線的“最後一公里”,凸顯了中國戰疫的“人民戰爭”屬性,是中國製勝的法寶。

2.能夠彰顯社會治理價值。

社會治理的對象不僅是社會整體,更是一個個鮮活而真實的個體;甚至社會治理的理想境界,乃是“明明德於天下”,使每一個個體都彰顯其道德與治理上的主體性。疫情防控中社會治理的價值目標,突出體現在“以百姓心為心”的“感而遂通”,體現在“各得分願”“皆得其宜”的“絜矩之道”。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要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3.戰疫故事須呈現“人民戰爭”的人民價值屬性,呈現出其應有的溫度和質感。

在推進“社會再組織化”時,我們更應著力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顯著優勢”等重要論述,不斷完善對社會特殊群體的關懷,提升治理“末梢”的溫度與活力。既要立足當前,更要放眼長遠,從體制機制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措,使結構性與功能性的社會領域進一步挺立,以發育發展健全的社會協同解決日漸凸顯和日趨複雜的社會治理問題。


基層治理中,“溫度”與“尺度”該如何把控?你怎麼看?


參考文章

讓基層社會治理更有溫度

非常時期行非常之策。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商戶的經營遭受無妄之災,一些資金儲備少、融資能力差的中小微商家更面臨著生存的考驗。儘快恢復經營是商戶的夢之所盼,更是降低疫情影響的當然之策。非常時期的基層治理,既要追求效率,又要讓群眾滿意。讓基層社會治理更有溫度,考驗基層管理者的智慧。

城市,終歸是人的城市。“特事特辦”彰顯著基層治理的溫度。一個路邊小攤,可能維繫著一家人的生活,也可能是社區街道的便民窗口。但出於維護市容市貌、維持市場秩序、保證交通順暢等原因,佔道經營往往成為各地有關城市管理部門整治的對象。市容環境整潔有序固然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但維護每一個市民及商戶的生存權益才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允許攤販商戶臨時佔道經營,正是為了儘快恢復生產經營秩序,早日重現城市往日的模樣。這樣的“特事特辦”彰顯著基層治理的溫度,值得點贊。

“事急從權”需要人性化措施,但也需要規範化管理。我們看到,成都市城管委也發佈了《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許一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助力經濟發展措施》,就設置臨時佔道攤點攤區、臨街店鋪臨時越門經營、流動商販販賣經營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為執法者提供了基本依據。同時,允許臨時佔道經營也不等於“一放了之”,對於市民關心的是否佔用盲道、是否隨意拋棄垃圾、是否阻礙路人正常出行等問題,有關部門也應周全考慮、綜合治理、加強監管,寫好非常之策的“下半篇文章”。

更重要的是,要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防範疫情風險仍不能有絲毫鬆懈。我們理解,蟄伏太久的企業期待“補償性恢復”,居家賦閒的市民想念充滿煙火氣息的忙碌生活。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仍是第一位的。有關部門在執法過程中,應注意避免攤點過於集中,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指導經營者做好健康管理,力保復工防疫兩不誤。

基層治理是一個細緻活。基層治理要想 “人性化”、有“人情味”,就要善於傾聽每一個群眾的訴求,就要了解每一家商戶的願望,而後根據千差萬別的情況、不斷變化的實際進行精準施策。從包專列接員工返崗,到利用“健康碼”跟蹤健康狀況,再到為勞動者提供防護物資,唯有把工作做得更精細、更精準,復工復產的實效才會越顯著、越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