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起降实战意义有多大,我国的歼20可以设计成垂直起降吗?

神风之主~罗


这个问题要从垂直/短距起降战机发展历程综合来看待,虽然看起来似乎很高大上,但歼-20设计成垂直/短距起降战机反而适得其反。

垂直/短距起降战机最早出现和航母起飞方式息息相关,英国人和前苏联分别设计了“鹞”式和雅克-38/141,法国人也曾意图在幻影-Ⅱ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垂直/短距起降战机,这项技术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风靡一时。

提出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的初衷在于解决传统战机起降极度依赖较长的飞行甲板,尤其是进入喷气发动机时代,战机起降距离增加至上千米,是螺旋桨战机的数倍之多;这对于航母这种飞行甲板长度极为有限的舰艇作用极为突出,同时可以极大增加航母舰载机数量,降低航母舰载机起飞的门槛。

对于没有安装弹射器的航母垂直/短距起降战机尤为重要,可有效解决舰载机航母起降能力。为此英过率先研发了“鹞”式战机运用于航母小吨位航母之上;前苏联航母发展有别于欧美国家,主推载机巡洋舰的发展,航母上安装大量的导弹设备占据大量宝贵的甲板空间,从第一代“莫斯科”级持续到第三代“库兹涅佐夫”级都有明显的载机巡洋舰特征;为了解决舰载机航母起飞问题,前苏联先后研发了雅克-38和雅克-141两型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美军F-35B的“三轴承旋转喷管”技术和前苏联雅克-141有诸多相似之处,上世纪90年代美国曾在俄罗斯获取过相关战机的技术。

由此可见,短距/垂直起降战机诞生的初衷主要还是运用于航母,至于现在的两栖攻击舰载机运用都是后话,是特定的作战需求所催生的运用拓展。

歼-20垂直/短距起降改装理论上可行,设计牵一发动全身

目前,国际上垂直/短距起降技术主要有“鹞”式和F-35B的“三轴承旋转喷管”两种。英国“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的技术原理实现主要得益于“飞马”发动机,将发动机的主轴延长,驱动可以倾斜旋转的四台离心式压缩机产生垂直升力,主发动机喷口也用百叶窗导流板,将剩余推力用于垂直起落,最终实现战机垂直起降。

F-35B的“三轴承旋转喷管”技术有别于“鹞”式和法国人曾专注的立式垂直起降战机设计。三轴承旋转喷管(3BSD)的尾喷管分成三段,接面都呈一定角度,通过三个密封圆形轴承连接起来。外部电机通过驱动旋转段上的齿轮来让尾喷管向下弯曲,在这个过程中前段和后段保持不动,只是中段旋转180度。最前端的轴承负责偏航控制,可以在垂直起降模式中对喷管进行横向偏摆,从而实现了垂直起降能力。

从技术角度来看,F-35B性能更胜一筹,歼-20要改装的话自然选用该项技术更符合歼-20的高大上,这种方案也是诸多军迷最想看到的。单纯的从气动布局这单一角度来看,歼-20使用的我国独创的“小展弦比升力体边条鸭翼式”气动布局,将鸭翼通过边条与机翼实现完美过渡融合,机身长宽比设计也是所有同类机型中最大的,修长的机身最大限度的考虑超音速巡航能力。

参照F-35B设计原理,除了尾部发动机舱需要改装之外,其机身前部需要在背部开一大口子安装F-35B类似的风扇升力结构,这将意味着歼-20现有的机身布局、进气道、内置弹仓都固有设计全部推翻进行重新设计,内部原有管道线路都需要重新布置,这个工作量不亚于一款新机型的设计;另外机身的隐形处理和发动机都需要进行相应技术改装,尤其是歼-20是双发战机,这就需要对两台发动机都进行改装,还会给喷口操纵带来远非单发战机可比拟的技术难度,整个现有的飞控系统也需要全新设计。

如此看来,歼-20改装垂直/短距起降战机就是颠覆原先所有设计,重头再来一次,更确切的说是设计一款新型战机,而且很难保证歼-20现在的技术特点能够保留下来,毕竟技术拥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存在。

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的缺陷明显,歼-20并不适合改装

理论上,只有战机推重比足够大或者而说发动机推力足够大就可以大幅缩短战机起降距离,对于诸多典型五代机都具有类似的特性;比如美国F-22的成名动作“旱地拔葱”就充分的将其强大的发动机推力和优异的短距起降性能表现的淋漓尽致;俄罗斯的苏-57使用两台产品-30大推重比发动机,其短距起降也缩短至300-400米。歼-20只要解决发动机推力问题,结合优异的气动布局设计完全具备类似的起降性能。

当前现役的“鹞”式和F-35B垂直/短距起降战机都有一个与身俱来的缺陷就是:太费油,导致作战半径太小。原本战机上天原理是主要借助空气动力学,通过机翼构造和加速度来实现,垂直/短距起降战机则不同,通过改变发动机喷口方向产生向下的推力以能量输出来实现这种类似直升机的起降能力,对于机载燃油的消耗是巨大,毕竟将一款二三十吨重的飞机垂直推上天,这种能量之巨大是可想而知的。起飞阶段消耗了大量的燃油,作战航程随之缩短是必然的。

战机发展到第三代,世界各国空军对于战机作战航程和载弹量的追求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除了绞尽脑汁挖掘战机自身载油和制造材料学潜力的同时,还研制了空中加油技术和相配套的空中加油机,并成为衡量战略空军的重要指标之一。垂直/短距起降战机与身俱来的短腿、小载弹量的缺陷变得尤为明显,最终沦落至部分国家两栖攻击舰载机也是必然趋势。

歼-20在同类机型中以作战航程大而著称,参照F-35B高大上的垂直起降改装,其技术部件大幅度占据了歼-20 机身宝贵空间,使得歼-20自身载油量大幅度降低是必然的结果,毕竟机身空间本身就是有限的;同时歼-20机身长度达20.3米,改装垂直/短距起降战机机身显得太长了,这显然不适合两栖攻击舰使用,也就没有了改装的先决条件。

此外,美国人研发F-35B的初衷主要是供其独立的海军陆战队来使用,也就是说主要是用于两栖打击群使用,作战任务也主要以战场前线支援为主,兼具一定的制空作战。这和其海军陆战队是独立军种有直接关系,美国海军陆战队是美军第四军种,并不属于海军作战序列,因此其海军陆战队独立作战就需要迫切的独立制空作战、前线支援作战需求,我国并没有类似的需求,我国两栖作战力量能够得到海军的掩护和火力支持。

综合上述,歼-20改装垂直/短距起降战机技术上有可行性,但实际操作中毫无意义。一味的追求所谓的技术高大上,反而会使一款较为成功的战机沦落为鸡肋产品。


鹰鸽分析


我国还没有垂直起降的战斗机,但不缺类似飞行器,如图,VD200,“朱雀”,“飞鸿”,成飞“旋龙”和“跃龙”等等,不管哪家,无论大小,都在寻求在无人机上有所突破,可见垂直起降无人机,成为我们无法绕过去的一型装备。如网友所想,歼-20也可展开相关实验,只有实验了才知道。说到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意义,可以方便部署未来小平顶,做为制空和制海利器,然在技术上存在过于复杂,不易操纵等难题。英国发展之路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鹞”式作为第一款真正投入使用的垂直起降型号,用了多年,退出现役,美国买去技术产权,仍在两栖攻击舰上使用,现在研制出第一款垂直起降的第五代战斗机,英国共购买了40多架,用于自已的女王级航母上。仿效者,如意大利、日本和韩国等,都有购买F-35B的计划。

前苏联的努力

西方垂直起降战机风靡,前苏联以其国力强大,先后研制出两款,一是雅克-38“铁匠”,已经部署使用,性能要比“鹞”式差一点;一是雅克-141,因遭遇帝国解体,项目无法进行下去,其技术被美国F-35B有所借鉴。垂直起降战斗机,世上能研制者不多,目前只有美国一家。印度买了20多架“鹞”式用于航母,现在摔得几乎一架不剩。美国购买“鹞”式以后,一直在改进,驾驶风险有增无减。可见这种机型并不好捣鼓。F-35B如何?也是百病缠身,正在坐困愁城。

曙光就在前头

我国研制垂直起降战机,并没有公开的消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接触英国“鹞”式,因价格昂贵,我们无福消受。传说中的4号任务,实现难度过大,也以下马了事。以后就再没有类似消息。香港媒体曝料,我们购买了雅克141的发动机,也从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不过,魂舞大漠倒在是2018年的珠海,看到了加装了矢推的歼-10B验证机,如果技术成熟后再做进一步发展,向F-135矢推努力,并非遥不可及,当然要视我们需要而定。致于是否以歼-20为基础,就不是我们所能想到的了,没有歼-31就可以。只是要研制此种机型,做为第一次,为求稳妥,不妨全新来打造一款,以免影响到其它机型进展,不失为一个可靠的办法。


魂舞大漠


垂直起降,网上已经说过它们的利弊啦。看上去好像是很先进很高大上的样子,其实就是前半部分加一个超大型的风扇,可以在慢速升降的情况下,保持跟后面的发动机推力一致,但是这种设计还是会有一定的弊端,造成现在这种垂直起降的战绩还没有普及。

第一个,垂直起降的战机,要在前半部分加一台大型的风扇。这样子确实是可以让航母可以容纳更多的战机,有限的空间,减去长长的跑道,理论上如果每一台战绩都可以垂直起降的话,就不需要起飞跑道了。但是大家想一下,在前面加装一台超大推力的风扇,占用了战机太多的空间,也会增加了重量,战机本身重量的每1斤每一两都是相当珍贵的,这样的设计在真正的战斗中会严重拖慢战机的速度和战斗力,占用了太多的空间,而这些空间只是在上升和下降的时候有用,其他的时候都是没有用的。

价格这种战绩设计起来在本土短程战斗中还是有点用的。但是设计太过复杂,也让他的推力有所减少。有报道分析说,当年英国带着这些战机到马岛去参战的时候根本就不敢明目张胆的跟美国战机抗争,因为过于笨重,不够灵巧,而且耗油量过大,飞不远,根本就不敢随便跟传统的战机正面对抗。


中小学英语精修


垂直和短距起降飞机,简称垂短起降机,现在对我国来说,价值还是很高的!但是,与主战装备,比如最重要的歼-20,去共用一个平台,这实在太不合适了。前车之鉴,就是F-35!具体如何呢?




垂短起降战机,曾经还被认为,是未来战机重要发展方向!毕竟他可以垂直或短距起飞,航母或者机场,跑道可以节省出来,所以航母、机场可大大缩小!经济成本和战备保障,控制很好!但是,一分钱一分货,垂短起降机弱点也明显,尤其为了多快好省的起降性能,在载弹、载油、极速、设备等方面,性能代价太大了!换句话说,带弹少,飞不远,飚不起速度,雷达、电子战系统能不带就不带……这还能剩点啥战斗力?这真的不是施瓦辛格,在《真实的谎言》里,开个"海鹞"垂短战机,耍的那么帅!


举个例子,比如苏联雅克-38(ЯК-38)飞机,油少作战半径小,而且连雷达都带不动,只能使用P-60M红外格斗导弹;飞行性能就这样,还是很差,仅相当于在他10多年前出现的,米格-17ПФ型轻型歼击机。除了在低空转圈圈,跑到其他地方,速度也上不去,眼睛也瞎,根本不是当时美国海军的二代机对手,比如F-4型重型战机,以及F-8型轻型战机。碰上更加先进、强大的F-14,就更别说了!下面就是雅克-38!



虽然垂短起降机不堪大用,但是作为一种支援武器,还是不错的。滩头平坦暴露,敌军防御不足,垂短起降机去打也很容易。而且距离近,方便!更重要的是,美军和英军陆战队,都有"机场工程分队",在先头部队登陆后,使用预置钢板,在滩头附近铺设小型机场,让垂短起降机从此出击,由此滩头阵地更巩固!美英军战斗条令里,这种要求很重要,所以,美国陆战队干脆又搞了个F-35B,垂短起降的隐形4代机!而且阴错阳差,这种飞机又衍生出A/C型,又被美国国防部,选成四代中型飞机通用平台!




这样一来就尴尬了!本来美国陆战队,自己搞一个小型号,自娱自乐挺好。但是,这下忽然通用了,美国空军和海军大航母,跟你陆战队两栖攻击舰要求又不一样,用一样的型号基础,哪能好受呢?但是,这次就是国防部的硬性要求,没有办法;而且,F-35很快又成了北约通用,把美国盟友都坑了!性能上,F-35是陆战队垂短起降飞机出身,体格太小了,专用性又太强,搞通用以后,马上就出现各种问题,而且无法解决——"机载设备密度,人类飞行器历史上第一","机舱内温度,人类飞行器历史上第一",飞行性能达不到要求,供氧系统三天两头故障……



所以,这就是个前车之鉴,F-35飞机,强行海、空、陆战队通用,再把盟友坑了(虽然美国这次,本就是想坑盟友)。这种操作,我们真不能学美国,歼-20可是国之重器,该干啥干啥去,就别"强行通用"了!


军事作家陈曦


改造垂直起降飞机,还不如重新研制一款,上世纪60年代开流行的垂直/短距起降机型,一度成为世界航空大国追捧的方向。冷战开启,面对第一波核武进攻或大规模常规进攻,机场成为第一轮重点打击对象。如果有一款能够实现垂直/短距起降机型,对于首轮攻击之后的反攻作战尤为重要,所以成就了英国鹞式战斗机。以及后来者苏联米格-21PD、雅克-38、雅克141和美国F-35战斗机,还有我国的四号任务等。

大家会发现,只要是在原有机型上改型的最后都失败,成功的都是从一开始设计就明确目标定位。其实垂直起降飞机原理很简单,难就难在如何有效实现,特别对于飞控系统的要求相当高,而且还得拥有成熟稳定、高效大推力发动机。从下面几个方面概括:

首先,对于发动机的要求偏高,垂直起降飞机和常规起飞战机相比。没有长跑道可用于助跑上升,而是直接通过改变发动机喷口方向垂直升空,这对于发动机的动力以及可靠性等提出很高要求。

其次、飞行控制系统相当复杂,在垂起起降过程需要控制发动机喷口合适方向,难度不亚于航天火箭发射的姿态调整。在早期电子计算机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由人工参与会发生很多不确定因素。包括上面提到的鹞式战斗机,实际服役过程就有多起坠机事故,问题就来自过于复杂的操控系统。

最后,垂直起降飞机和常规起降机型之间存在很大不同,在燃油以及载荷方面受到极大制约。因为垂直起降要消耗大量燃油,虽然起降方便了但滞空时间和弹药携带量下降,战斗力自然受限制。还是以鹞式为例,英国人除了垂直起降作业外,还以短距起降作为备用,可以适当提高作战性能。

回到主题中的歼-20战斗机,这是一款定位于隐身大型四代机,包括设计思路,以及航电设备、武器配备都有其对应位置。就算改为舰载机都有难度,更不用说改为垂直起降战斗机,包括升力风扇、主发动机偏转(喷口)、姿态调整飞控系统等,无一不是难题。未来最现实的作法,就是有客观需要那就从头研发。


河东三叔


实战意义可以说是非常的大,垂直起降技术可以让战机垂直起降。

这在战时尤其是机场跑道被敌人轰炸后,战机仍可以升空作战。

并且可以在一些其它的地点升降,灵活性,效率和适应性都非常强。

世界上的航空大国从很早就开始着手研制垂直起降技术,因为它们很早就意识到了恶劣战场下战机如何确保作战能力。



如英国的鹞式,苏联的雅克38,雅克141,德国的垂直起降运输机,美国的f35都采用了垂直起降技术。



不仅可以在简陋机场起降,甚至可以在直升机停机坪和两栖登陆舰上起降。

这大大增加了作战的灵活性,甚至增加了战场生存的机会。

那优点过后肯定就会有缺点,垂直起降技术现在可以说非常不成熟。

短距起降时耗油大载重有限都是缺点,甚至作战半径也不及普通战机。



如果说这些都可以克服,那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动机的寿命以及机身的稳定性能。

以现在的技术来看,偏转发动机尾喷口以及结构的开口都会极大的损耗整机寿命和稳定性。



那么歼二十到底能不能设计成垂直起降战机呢?

答案是不能。因为歼二十是重型歼击机,所有的设计都围绕着常规和重型战机来设计。

改成垂直起降无异于重新设计一架新战机,并且新战机围绕着垂直起降设计性能和质量要比歼二十改更好。



歼二十的设计都是经过数据采集的,而这些数据是根据机型设计的模型。

改动的话就等于推倒重来,结构开口,发动机甚至材料都要更换。

重要的是要平衡性能,这些理论数据都要重新建立。



航空发动机大国美国也没敢把f35设计成重型战机,中国的发动机要弱于美国,所以更不会把歼二十这么大的家伙弄成垂直起降。



所以不会改的,有这种重新设计的工作量和资金投入,还不如参考歼二十的性能重新设计一架战机。



而且要考虑发动机和载重,所以未来的垂直起降战机肯定要小于美国的f35。


南极爆冰


垂直起降技术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军事界认为在战争爆发的初期,己方机场很可能会因为受到敌方导弹的突袭而无法使用,如果飞机可以垂直起降的话,飞机不需要在跑道上滑跑就可以进行起飞和着陆。这样飞机对机场条件的要求就会变低,可以部署在前沿地区或大型航母等军舰上,便于及时给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掩护和近距离支援。垂直起降飞机的热潮在50-60年代到达了高潮,英国率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实用化垂直起降战斗机,随后它被美国引进,部署在两栖攻击舰上,而且苏联也推出了自己的垂直起降战斗机——雅克38以及雅克141。如今,美国也专门为海军陆战队设计了F35B垂直起降战机。

(英国海鹞战斗机是世界第一种实用化的垂直起降战斗机)

垂直起降战机的优点在于可以不依赖跑道就能完成起飞和降落,特别适合部署在前线野战机场或军舰上。不过它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动机技术复杂。垂直起降战机之所以可以做到垂直起飞和降落,主要是通过改变发动机的喷口方向。这对发动机技术的要求很高,发动机技术本就有工业皇冠之称,这种垂直起降用发动机技术则更为复杂。例如,英国的海鹞战斗机采用的是罗罗公司研制的飞马MK104涡扇发动机。垂直起飞时,发动机的前后四个喷管转到垂直方向,以便产生向上的推力,达到飞机垂直起飞的目的;在需要短距滑跑起飞时,发动机喷管水平向后喷气产生向前的推力,使飞机向前加速,随后再将喷管向下转动60度,使飞机获得上升的推力,进而达到飞机短距起飞的目的;此外,发动机喷管还可以向前偏转8度,从而产生反推力以刹车,甚至在空中可以使飞机倒退飞行。由此可见,这种垂直起降发动机的技术非常复杂。

(海鹞战斗机采用的飞马发动机使用示意图)

第二、飞行控制技术会变得复杂。由于垂直起降战斗机需要控制发动机的喷口方向,其控制系统也会变得极为复杂,毕竟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坠机事故。例如:海鹞战斗机在进行垂直起飞时需要进行一系列复杂操作,来改变发动机的喷口位置,一旦操作顺序有误,就可能引发机毁人亡事故。英国飞行员一度将海鹞称为“寡妇制造者”,当然类似的问题在雅克38上也时有发生。

(海鹞战斗机操作比较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坠机事故)

第三、飞机的整体性能与常规起降飞机存在差距。由于采用垂直起飞方式,飞机的重量会受到严格的限制,武器载荷和内部携带的燃油也会受限。然而垂直起飞阶段会大量消耗机内燃油,这直接的后果就是影响飞机的航程和留空时间。例如:海鹞战斗机在起飞阶段会消耗机内近三分之一的燃油,这使得飞作战半径要短上很多。此外,由于重量的限制,它不能携带大量武器弹药,而且在降落时如果重量超限,也需要丢弃部分武器。同样,苏联的雅克38为了达到垂直起降的目的,也牺牲了作战半径和飞行性能。其作战半径仅为100 公里,载弹量仅有2000千克,部署在苏联航母上的作用非常有限,是名副其实的“桅杆保卫者”。

雅克38战斗机是名副其实的桅杆保卫者

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英国“无敌号”和“竞技神”号航母搭载的海鹞战斗机,在性能上完全不是阿根廷“幻影”战斗机的对手。不过由于阿根廷缺乏远海作战能力,“海鹞”反而击落了21架阿军战机,一时名声大噪。但大家对垂直起降战机的缺陷还是看在眼里,与常规起降战机相比,垂直起降战机的载弹量、航程和整体性能都有着比较大的差距,而且对技术水平的要求又很高。所以除了美国外,其他国家都已经放弃了研制新型垂直起降飞机。

(阿根廷空军的幻影3战斗机)

美国的F35B在研制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它甚至号称是设计难度最大的飞机。F35B的体积和重量都比“海鹞”大,采用两级对转升力风扇提供垂直升力。它安装在驾驶舱后部,可提供附加推力。但由于技术过于复杂,F35B战机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投入使用。

(F35B战斗机)

我国在1968年也曾设想在歼6的基础上开发一款垂直起降飞机。但由于技术问题,该项目没有进行下去。我国虽然有垂直起降战机的需要,但我国没有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使用经验,也没有相关的设计经验。垂直起降战机不仅要解决发动机喷口转向问题,还要保证推力、飞机的控制及性能满足实际需要。这些对我国来说,其中的技术难度和风险非常高。对于歼20来说,它从设计上就是一款常规起降战斗机,因此要改成垂直起降战斗机,其难度已经接近于重新设计一款战斗机了。目前,我们需要的是可以同世界一流空军看齐的空中作战能力,从这方面来看,将歼20改装为垂直起降战机也是得不偿失。

(歼6垂直起降型战机模型)

(歼20战斗机)

综合来看,垂直起降技术带来的好处远远不能抵消它的缺点和风险,因此没有必要将歼20设计为垂直起降飞机。


战情解码


世界上目前正在装备使用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只有两款,这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AV-8B和F-35B闪电II战斗机,AV-8B也被意大利和西班牙海军当作航空母舰的舰载机使用。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F-35B和AV-8B是用于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通常情况下是作为两栖登陆作战的支援作战任务。

实际上F-35B是被称为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他在正常操作的时候是实现短距起飞和垂直降落的模式,当然这款战斗机还可以实现常规的起降。如果硬要让这款战斗机实现垂直起飞的话。,这就意味着燃油携带量的减少,或者根本就没有办法携带武器。



短剧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作战能力与相同吨位的战斗机相比是差了不少的,从F-35B与F-35A和F-35C的作战能力上也看得出来,F-35B明显要弱了很多。这是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使用F-35C这款舰载机的一个原因。


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可以实现在大型水面舰艇诸如两只攻击舰上的起降和作战。当然英国皇家海军别把F-35B当作航空母舰的舰载机使用,这个是为了节约航空母舰的建造成本的折中的方案。同时英国皇家空军也使用这款具备短距/垂直起降能力的战斗机,唯一的好处就是在机场被摧毁的时候能勉强起飞而已。

目前国产歼-20战斗机已经在作战部队批量服役,但是这款战斗机是无法改进成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需要使用发动机来调整推力的方向,或者通过增加升力风扇来帮助垂直起降的功能。在目前歼-20战斗机的结构上是无法进行类似的调整的。


航空视界


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的价值还是很大的,但是过高的技术门槛和研发成本导致如今世界上的新型垂直短距起降战机只有F35B这一款。至于歼20,已经无法设计成垂直短距起降了。 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的最大优势就是起飞场地要求低,哪怕是很小的场地,也能完成起飞,这对于战时机场损毁或者海上部署时有着很大的优点的。而常规战机,一旦机场受到攻击而损坏,就不能起飞了,只能任人宰割。 而像两栖攻击舰等特殊舰种,通过装备垂直短距起降战机,也能获得更强有力的打击能力,同时也能让两栖攻击舰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型航母。美军早些年就从英国引进了鹞式战机,用来装备到两栖攻击舰上,如今也测试过将F35B部署到两栖攻击舰上,使其瞬间成为了准航母。

不过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的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往往需要在战机原始设计阶段就进行考虑,F35项目一开始就有F35B这个垂直短距起降型,甚至为此让A型和C型有了一定的牺牲。而歼20早已研制成功并已进入部队服役,已经不可能改为垂直短距起降,只能从头设计一款全新的型号。


战争之王


垂直起降战机还是很有意义的,但是现阶段对我国来说需求不强,之前我们现在更紧迫的任务是隐身舰载机上舰,之前也是美国F-35C这种弹射起飞/拦阻着舰的五代舰载机,而类似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这种短距起飞/垂直降落(STOVL)战机则并不迫切,至于完全的垂直起飞/垂直降落(VTOL)战机则更不迫切了。

研制垂直起降战机的目的

一开始研制垂直起降战机,是为了解决冷战年代或者更早时候的战时机场跑道遭受打击损坏的问题,这种情况意味着这个国家面临强大的军事威胁,国土纵深比较狭小。这类国家的典型代表就是英国,当年英国研制“鹞式”战斗机就是因为面临苏联强大的军事压力,而苏联的打击能力和战术核武器的发展使得英国的机场已经相当不安全,如此根据需求和技术发展,英国就决定发展一种不依赖机场跑道的飞机,这一点从鹞式战斗机最初的用户是英国空军就能看出来,其最初使用的GR.MK1编号也能看出是用来取代空军“霍克P.1127”战斗机的。

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垂直起降战机上舰(航母或者两攻舰)不同,世界上第一款有实战化能力的此类战机,“鹞式”GR.MK1是空军型陆基使用,而当时的英国航母“皇家方舟”还在使用“掠夺者”重型舰载机,所以一开始垂直起降战机的发轫就不是为了上舰。

此后鹞式没够上舰也全靠英国工党“帮忙”,在砍掉所有“正经”航母项目以后,又不想完全丧失航母能力,只得开始建造价格低廉、吨位有限的“全通甲板巡洋舰”来冲当航母,这种舰船也就能够“鹞式”这种垂直起降战机,能够作为固定翼舰载机上舰,因此英国在鹞式GR.MK3的基础上改出了上舰版的“海鹞”FR.S1。

从这个角度讲,实战化得垂直起降战机一开始就跟海军没关系,只不过是英国空军出于特殊需要才在这个项目上获得了成功,后来又因为没有大型航母可用无奈上舰。所以垂直起降战机从某种意义上讲,只对国力有限或者航母技术不足,又想要具备一定航母固定翼舰载机的国家才有用。说起苏联的雅克-38战斗机,也是因为当年缺乏大型航母研制能力才修成正果。至于意大利、泰国更是想要低成本的轻型航母、又想有固定翼舰载机的战斗力,也引进了类似鹞式的AV-8型舰载机。

诸如此类,我国并不属于这类国家,我们既有能力又有实力建造大型航母,而且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当然最需要的还是具备完整作战能力(航程、载荷、战斗力)的弹射型起飞固定翼舰载机了。

另外一种需要垂直起降战机的国家则与上述国家完全不同,不存在经济(如英国)、技术(如泰国)、政治(如日本)等各方面限制,海军实力世界顶尖,连海军陆战队都约摸着想吊打一般国家海军,不仅具备制海权更想追求“由海向陆”的打击能力,所以就弄个4万多吨的两栖攻击舰,先是玩“AV-8B”后是玩“F-35B”,其他国家拿来当航母舰载机的东西,人家只是给“四等人”马润用作两攻舰上的玩具。说到底,现阶段而言这种国家也就美国一个。从这种角度讲,我国显然也不迫切需要“两攻舰+垂直起降固定翼战机”的模式,即使造了两栖攻击舰,那也是搭载直升机的传统两栖作战模式,毕竟我们还在进步阶段,主要精力还是在航母+弹射战机上。

J-20改STOVL可能性

至于利用J-20改装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机的可能性则完全不存在。首先,J-20自研制之初就是一款空军专用的空优战机,对标的是美军F-22,无论是机体结构、航电、材料使用等技术条件都没有考虑上舰需求,更别说垂直起降战机上的“升力系统、飞控软件和耐海洋盐雾腐蚀材料使用”了,这种改法比重新研制一款STOVL战机的工作量只多不少,何必白耽误功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