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鼓励多生孩子:别人的苹果,对你来说,可能是毒药

3月17日,俞敏洪在直播中鼓励大家多生孩子的一则视频,引得一片哗然。

俞敏洪鼓励多生孩子:别人的苹果,对你来说,可能是毒药

俞敏洪谈到:

"生两个孩子成本太高,其实只是你想象的难"。如果可以的话,他愿意生四个孩子。

第一个孩子用过的东西,第二个孩子接着用。吃普通的饭,上普通的学,不会花费很多钱。所以也鼓励大家多生孩子。

听上去跟老一辈的观念差不多。一个也是养,四个也是养。可是孩子当猪养的时代已经过去。

现代社会的生养不是简单一句话那么简单,他是众多复杂因素构成的难。

十月怀胎的漫长等待,生产分娩的生不如死,哺乳期间的性别歧视,是女性的难。

婴儿期间的人员照顾,培养教育的费心费力,从小到大的抚养费用,是夫妻的难。

俞敏洪鼓励多生孩子:别人的苹果,对你来说,可能是毒药

俞敏洪鼓励多生孩子:别人的苹果,对你来说,可能是毒药

某网友说:别人的苹果,对你来说可能是毒药。

身份不同,地位不同,阶层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家庭成员不同,所以你以为的好的轻松的,对他来说,可能很艰难很艰难。


没有经历过怀孕分娩,体会不到十分之一的痛

《生门》导演曾讲到:"对于生育,看似是一个家庭一整个社会的事情,可真正面对一切的,是女人。"

人们心目中的生育,无非就是怀个胎,然后去医院一趟,一群人围观着抱了个大胖小子出来。一天天的,婴儿变成儿童,再变成成人。

而想象中的女人,能够轻松的怀孕分娩,就像是娃娃机,一摁,孩子就呱呱坠地般。然后女人跟个魔术师似的,分分钟把自己的小腹抹平,妊娠纹疤痕淡化。还能一边把孩子带的健康乖巧,一边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一边把男人公婆服侍得妥妥帖帖。

天,你真以为这是你自导自演的剧么?

事实上,女人从怀孕、分娩、养育,一边咬紧牙关,一边勇往直前。

十月怀胎,宝宝在肚子里好吃好喝的,从直径几毫米的受精卵,慢慢长成50厘米的庞然大物。妈妈就像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还不一定能顺利取得真经。

孕早期的孕吐,往往是一天两三次,幸运的三个月就结束了,不幸的,得四五个月,甚至吐完全程。试着想想,你喝醉酒吐得稀里哗啦是什么滋味,那么你试试一连几个月,每天都吐两三次。你就能体会孕吐了。

孕早期的没胃口,伴随着孕吐结束才会结束。你一周不吃肉就饿得慌?我们相当一部分妈妈在孕早期长达几个月时间里,不能看见蛋、奶、肉,一看见就恶心,更别说吃了。也因为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导致胎宝宝偏小,还得挨骂。男人和公婆不但不体恤,还指责:不管你吃得下吃不下,你都得吃!你不吃孩子怎么长?

随着宝宝开始长大,肚子大得像个西瓜,晚上不能平躺不能趴着,侧着还得讲究姿势,随时担心辛苦孕育的宝宝因为自己的一不小心就前功尽弃。腿肿胀,腿抽筋,连系鞋带都困难。

终于,迎来了即将胜利,也是最可怕的时刻——分娩。

50多厘米的宝宝第一出口,是1厘米的宫颈口。

就像是肚挤眼里强塞西瓜。整个生产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长则一二十小时。时不时的内检,你以为跟自慰一样享受?不,比强奸还痛苦。

一阵一阵的宫缩,像是肚子上砸大锤,又像是肚子里一台作业的搅拌机。并且频率越来越高,无法暂停。

因为痛得麻木,连侧切也无知觉。

最要命的是手剥胎盘,医生通过产道,把手伸进子宫,一手按住妈妈肚子,一手剥离胎盘。那真的是活生生的被人一块一块撕扯掉身上的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是怎么撕心裂肺的疼。

就像网友 @说,没生孩子之前,手上割破一个小伤口都会让我疼得龇牙咧嘴。生完孩子之后,医生没打麻药在我的肉肉上穿针引线,我都没有感觉了。

生一次孩子,就能让女人挣扎的痛不欲生一次。你们提倡的多生几次孩子,就是让女人不断的孤身往返地狱与人间。你们只看到了有孩子的好处,没看到为人母亲的难处。


有钱人体会不到穷人的苦

前段时间看到过一个新闻,特别心酸:

一对在汕头打工的父母,因为孩子出生后负担加重,花光了所有积蓄,又因为疫情难以找到工作。

在毫无收入、难以维持生计的情况下,他们把男婴遗弃在了医院,留下一张纸条:

"如今我俩身无分文,走投无路,不想带着孩子一起饿死。留下玉佩作为信物,如果一个月内能生存下来,再来领回。"

俞敏洪鼓励多生孩子:别人的苹果,对你来说,可能是毒药

不是所有人在生养孩子的上,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

一对人均收入月薪4000的夫妻,房贷2500,如果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就只能丈夫工作,妻子全职在家带孩子,生活还很拮据,全家老小还不敢轻易生病。老人不带孩子的理由很多:比如小儿子小女儿还在读书,比如老人要给其他兄弟姊妹带孩子,比如老人身体条件不允许,比如老人偏就不乐意带。

虽然现在互联网时代,挣钱法子还多。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还是没有跳出自己的牢笼,仍旧挣扎结婚必须有房,那是家的归属,工资只比房贷多一倍的现状之中。

蔡康永在《奇葩说》里说:不要假装现代社会金钱不重要,不要误导年轻人,没有钱也能很好养育孩子,这不诚实。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能好好说着,正是需要钱。

当富人在纠结给孩子买1000块钱的奔驰玩具车还是挖掘机的时候,穷人的孩子在工地干活儿的母亲的背上睡着。

当富人在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品的时候,穷人的孩子吃得最贵的营养品就是奶粉。

当富人在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早教班的时候,穷人在清点一学期的学费是否凑齐。

看到知乎上@计算的养娃费用,顿觉亚历山大。

俞敏洪鼓励多生孩子:别人的苹果,对你来说,可能是毒药

早已过了父母那辈的养娃方式,生四五个孩子,养得活就行。读书学习全靠自觉。

现在的孩子,虽不说比拼,但是我们总是竭尽全力,想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多挣钱,在给孩子买衣服、买玩具的时候,不会犹豫;我们努力学习育儿知识,是为了跟孩子相处起来得心应手一些。

有人说,我们努力生活,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下一代。

虽说观点有点不正,但是却反映了大多百姓的心声。

小时候,以为长大就能好好孝顺父母;结婚后才知道,连照顾自己孩子都已精疲力竭,照顾父母是雪上加霜。

富人和穷人的差距在于,富人的的孩子一出生就在罗马,穷人的孩子要历经千辛才能到达罗马。

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我们自己会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家庭情况来衡量。

所以不要把你的好心,用来捆绑我们的幸福。因为你认为甘甜的苹果,可能对我来说,是致命的毒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