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每班20人,每节课30分钟。会明显提高学习效果吗?

知音葫芦丝


根据研究的结果看,小班化对学习效果的提升帮助不大,可以说几乎是无效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研究的结果显示,小班化对提升教学效果其实帮助并不大,也就是说这是我们常见的一个认识误区,觉得小班化人数少了就可以有效的提升课堂效率。



一般来说我们实施小班化,一个班级的学生也有20~30左右的学生,老师授课的方式不会有根本性的转变,唯一可以改变的是,可能每一个学生得到老师提问的机会会小幅上升。我们现行的教学模式对老师本身来说,其实面对20个学生和60个学生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差别可能会班级的管理难度会增大,毕竟学生人数多了,需要老师耗费更多的精力放在班级秩序的维护和管理上。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授课模式、教学方式不发生比较大的改变,那么通过小班化来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基本是不太现实的。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研究的结果显示,我们大量的教育投入其实并没有投入在关键的点和环节上,可能我们的教学设施更好了,教学环境更好了,教室更漂亮,学生也没那么拥挤了,但是真正对我们学生起到很大帮助的非常少。我们现行的把大量的资金投入着教室、教学楼等的建设上,投入大,其实产出并不高。希望以后国家的教育资金更多的投入到教学的研究以及教学模式的试验、教师的培养和提升等更有效的方面。

一个国家的教育发达并不体现在教室的现代化上,而是整体教师水平、素质的提升。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也不体现在城市建设的漂亮和现代化上,而是体现在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上。外在的东西很容易改变,而内在的东西提升却非常的困难。


学习力教育视点观察


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硬件设备、学校对教学的管理水平、教师的责任心、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班额大小、每节课学时等等。现就班额20人及每节课时长30分钟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回答分析如下:

1、小班化不同过去的教学模式,它以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固定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育时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估等环节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绝非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简单减少学额,而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课堂教学环节、班集体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教育形式。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建立师生感情。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取得更优良的学习成绩。“小班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教育,其最大特点就是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这里接受到的是独一无二、量身定制的教学。因此,“小班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能够在各个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而就读私立寄宿学校的学生能更明显地反映出这一点,当他们回家后,家长往往会惊叹他们如此“迅猛”的成长。

2、每节课40至45分钟是有科学依据的,不是谁拍脑袋想出来的。教育心理学有个重要观点是,一般青少年的注意力持续集中只有10―30分钟左右,成人注意力持续集中只有30-50分钟。这就是为什么一堂课只有45分钟,中间包括作业时间,成人课堂不超出1小时的缘故。科学研究显示,颈部疲劳极限为45分钟,也就是说,从小到大的45分钟一节课是经过科学家验证的。全神贯注做任何一件事,45分钟后都应该站起身活动一下。有些人可以长时间的集中精力,有些人只能短时间集中精力。为什么一节课的时间安排为40分钟--45分钟?一个重要原因是,超过这个时间,大部分同学都不能集中精力了。学生在课堂上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很辛苦,需要在课间10分钟进行生理、心理的调整,这有利于上好下堂课,喜欢上满堂课或拖堂的做法就更不可取了。


创客学习


肯定滴!现在有的班级里四五十个学生,老师能顾过来吗?尤其是小学生布置的作业任务都是微信发给家长,无语了😓!


属七和弦43576669


一定会堤高效率,必定老师精力有限


刘老师数学微课堂0913


这可不一定,实际情况实际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