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衣柜:一寸缂丝一寸金,一缕金丝一分权

黄袍加身,鱼肉相伴,来去如风,掌管人民温饱,你以为是说皇帝吗?这话放在现在,也有可能说的是美团的外卖小哥。来,带你盘点一下皇帝的衣柜。

自古我中原就是礼仪之邦,夏、商、周三代,特别是西周时期,我国的礼乐文化就已经形成。周朝伊始,周公旦就在形态领域进行革新,将上古至殷商的礼乐进行整理改造,创建了一套包括饮食,祭祀,丧葬等方方面面的礼制,史称周礼。

古人,尤其是文人,更是看重礼仪,作为一国之君,不仅仅是掌权者,政治领袖,在那时等级森严的礼制中,天子之服都讲究些什么呢?



那华丽的衣服,究竟绣了什么?

说起龙袍,首先就要说说十二章纹。十二章纹是中国古代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规定,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

十二章内涵丰富: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之意;

山,取其稳重、镇定之意;

龙,取其神异、变幻之意;

华虫(按孔颖达的解释,即是“花“和“雉”,“华虫者,谓花和雉也。花就是花朵……雉是鸟类,其颈毛及尾似蛇,兼有细毛似兽”。---《礼记·王制》),美丽花朵和虫羽毛五色,甚美,取其有文彩之意;

宗彝(老虎和猴子,南宋以后作尊形画在杯子上),取供奉、孝养之意;

藻,取其洁净之意;

火,取其明亮之意;

粉米,取粉和米有所养之意;

黼(fu,三声,左黑而右白的斧形图案),取割断、果断之意;

黻(fu,二声,古代礼服上半青半黑的花纹),取其辨别、明察、背恶向善之意。

帝王的衣柜:一寸缂丝一寸金,一缕金丝一分权

十二章纹图


十二章纹自东汉确立,后世各朝各代都将它作为舆服制度的重要组成制度。同时衍生出九章,七章,五章,三章之别,当然等级递减。

天子十二章;根据公爵八命故公爵八章;侯爵七命,伯爵五命,故用七章,五章。衣冠也有指世家大族的意思,这也说明古人在礼制观念的影响下对衣物服饰的重视。足以见得,古代人的服饰是可以说明他们的地位的,所以就有了“观其服而知贵贱”之说。


那些纹饰,有什么意义?

皇帝的主要活动就是上朝听政理事, 天子的十二章主要就体现在天子朝服上。受《周易》的影响,人们崇尚“九五至尊”,所以古代皇室建筑,家具陈设和生活容器多用九,五二数。

天子朝服上就有九条金线织出来天龙:前襟三条,后襟三条,两肩两条,里襟一条。

而且根据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前胸和后背的龙叫正龙,或坐龙;两袖各一条就叫做行龙,这样一来,前面后面看都是五条。那么,为什么要在里襟也要绣一条呢?

这是因为九是一个奇数,古人崇尚对称,这一思想使得九龙布局比较难办,所以就在里襟设一条,这一通身九龙,前后各五,照应“九五至尊”,还有许多别的样式的龙比如:团龙,云龙,升龙,降龙等等,全方位体现天子的威严。而龙袍下侧配有水纹,名谓“水脚”,寓意着“山河统一”。水脚之上,水浪翻滚,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涯”,寓“万世生平”。

帝王的衣柜:一寸缂丝一寸金,一缕金丝一分权

龙兖正面


帝王的衣柜:一寸缂丝一寸金,一缕金丝一分权

龙兖背面


那么,制一件龙袍,自然不是什么寻常针法都可以的,龙袍的工艺,讲究“通经断纬”。通经断纬又称挑花结本,是缂丝制造工艺的艺术特点,生丝作经,熟丝作纬。坊间流传“一寸缂丝一寸金”,足以体现缂丝作品的珍贵。

究其原因,一则其耗费工时,万丝万缕成其工巧,终岁方成。二则缂技易学难精,此工艺并非简单的照葫芦画瓢,除了需要娴熟技艺,还得有较高的书画艺术修养,因此缂丝书画还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另史料有记,织造一件鹅黄缎细绣五彩云水全洋金龙袍,需用绣匠608工,绣洋金工285工,画匠26工,每件工料银合计为392两2钱1分9厘。

按照现在的物价人工费用,龙袍搁现在也并非是寻常之物,依旧的价值连城。

这么看来,放开皇帝下令臣子百姓不得穿龙袍之外,这能穿的起龙袍的,绝对有了当皇帝的资本。



盘点完花纹工艺,接着来看看颜色

五行学说中将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附上了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于是龙的家族中有了五方龙,五色龙之说。其中,最尊贵的就是黄龙。 “黄龙者,四龙之长,四方之正色,神灵之精也。能巨细,能幽明,能短能长,乍存乍亡。”《史记 · 五帝本纪》中就有黄帝居中央,是黄龙的记载:“黄帝得土德,黄龙见”。

帝王的衣柜:一寸缂丝一寸金,一缕金丝一分权

花花绿绿的四海龙王


秦朝时,秦始皇自认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百姓故曰“黔首”,始皇尚黑,就表现在了龙兖(龙兖:龙袍的别称)上。


帝王的衣柜:一寸缂丝一寸金,一缕金丝一分权

黑色龙袍,帝王英气


帝王的衣柜:一寸缂丝一寸金,一缕金丝一分权

再放一张,多方位欣赏


也有尚火德的王朝,比如宋朝,明朝,这些王朝就有红色龙袍的存在,还不少。宋代皇帝就有绛纱袍。传说刘邦是“赤帝之子”,既有传说,汉朝亦是尚火德,所以汉家帝王的红色龙袍,应该也是”一沓一沓“的吧


帝王的衣柜:一寸缂丝一寸金,一缕金丝一分权

红色的皇帝,你喜欢嘛


元代龙袍,出现了白色的。按《元史·舆服志》记载有:“服白粉皮则冠白金答子暖帽,服银鼠则冠银鼠暖帽”。


帝王的衣柜:一寸缂丝一寸金,一缕金丝一分权

元朝的龙袍,奶油小生系的皇帝呢


龙袍也有蓝色的呢,各大清宫剧中的深情帝王倾情代言呢。

帝王的衣柜:一寸缂丝一寸金,一缕金丝一分权

这算是清秀皇帝了


说完小众的颜色,正文开始。赵匡胤在陈桥兵变时,部下为他披上黄袍,拥为天子,从此”黄袍加身“就是发动政变取得成功的代名词, 说的就是夺取政权,登上九五。

这黄色就是最大众的龙袍颜色了,几乎在各朝各代可以见到。

黄色又经常用黄金所制的金线来刺绣,这更显得华丽,高贵,自然就成了皇家的“心头好”。隋唐的皇帝,就是黄色的头号铁粉啦。为“黄袍”的流行做出了巨大贡献。到了宋朝,皇帝太过于喜欢黄色,直接下令不许百姓穿黄色,这真是昭告天下的爱了!



帝王的衣柜:一寸缂丝一寸金,一缕金丝一分权

明朝黄袍


帝王的衣柜:一寸缂丝一寸金,一缕金丝一分权

黄袍+1


帝王的衣柜:一寸缂丝一寸金,一缕金丝一分权

黄袍+1再+1


小小的题外话

据《礼记》记载,西周、东周时期“天子着青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争,袍服更是五花八门。进入封建社会后,皇帝所穿的“龙袍”也并非都是黄色的。那么好多人都认为皇帝穿黄袍还有一原因:受到戏剧的影响。

戏剧本来是在露天场地演出的,他们画脸谱,衣着明艳,都是夸张,为了引人注目,而黄色明亮,戏剧中的皇帝扮相讲究“黄团龙蟒”,这样的走南闯北的演出,就给百姓留下了黄袍皇帝的印象。


帝王的衣柜:一寸缂丝一寸金,一缕金丝一分权

京剧《打龙袍》剧照


看到这儿的看官,不要吝啬你的言论,评论区里见啊!欢迎点赞,指正。

图源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