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康熙传位不考虑八阿哥?

自成方圆66


康熙帝在继承人的选择上是谨慎的,他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八阿哥胤禩,之所以传位给了四阿哥胤禛,是因为康熙帝权衡了利弊后认为胤禛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从出身看八阿哥胤禩继位就很难

太子胤礽的母亲就不说了,康熙帝原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顺治帝留给康熙帝的辅政大臣首辅索尼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索额图之侄女,这出身也是非常高了。

再来看看八阿哥胤禩的生母是良妃卫氏,辛者库出身。历史上从未有妃嫔用良这个字,只有八阿哥胤禩的母亲使用,可见康熙帝对其出身的态度。

最后看看四阿哥胤禛的母亲是德妃乌雅氏,参将威武的女儿。虽然德妃的出身也不算高贵算是包衣之后,但是德妃生育的子女比较多,因此受到了康熙帝的礼遇。

德妃位列康熙帝四妃之首,在后宫也是混的是风生水起。

拉拢人心结党营私,八阿哥集团权势最重

八阿哥胤禩被称为八贤王,这个称号不是随便就叫的。正是因为自己出身的先天不足,八阿哥更喜欢结交大臣拉拢人心,同时他有非凡的处世能力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

由于母家地位的衰微,八阿哥不得不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争夺太子之位。在这个过程中也成就了他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也让自己数次受到父亲康熙帝的打压仍不改对太子之位的执着。

枪打出头鸟,康熙帝对八阿哥非常厌恶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黜后,四阿哥胤禛选择韬光养晦并积极支持太子胤礽复位,这样的行动得到了康熙帝的大加赞赏。而八阿哥胤禩却组织大臣集体上书力保自己登基太子之位,对于这样的僭越行为康熙帝厌恶至极。

康熙帝本就对结党营私非常的痛恨,以至于曾打击明珠、索额图等两党集团以震慑群臣,而此时的八阿哥再次结党还积极的冲上来,这种行为极大的惹恼了康熙帝。康熙帝将八阿哥胤禩圈禁并严厉的打击了其所部党羽。

此次事件严重影响了康熙帝对八阿哥的态度,其对太子之位的觊觎之心也令康熙帝厌恶不已,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八阿哥基本失去了争夺太子之位的机会。

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黜是因为失人心,而八阿哥却在积极的收买人心

太子胤礽虽然被复立,但是他依然不知道改正自己,收敛锋芒。太子同康熙帝的矛盾并没有因为太子被废黜而消除反而变得越来越尖锐,随后失去耐心的康熙帝将胤礽第二次废黜,储君之位顿时空缺下来。

八阿哥胤禩明白太子胤礽已经没有了翻身的可能,因此他积极的行动拉拢人心并谋划争取太子之位。胤礽就是失人心而导致的丢了太子,而八阿哥却在积极的拉拢人心,这种高调的行为让康熙帝内心十分的不爽。

康熙帝晚年国家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但是他已经没有能力去解决,他希望自己的继承人有雷厉风行的手段和风格硬朗的作风,在这方面四阿哥胤禛就是最佳人选。八阿哥虽然人缘好名声在外,但是处理起事情来过于圆滑,也是康熙帝认为其难实现乾纲独断的重要原因,因此稳重的康熙帝还是决定传位给了四阿哥胤禛继承了皇位。


秋雨鲁北说历史


答题主:康熙不传位给八阿哥,是因为他排不上号。当时老大、老二都被康熙给废了,老三又一心读书,根本担不起大任,一圈看下来,就是老四能力、年纪皆可了。从这个角度看,老八是不可能有机会了。


zmd77354349085


康熙皇帝一生强健,子嗣也是众多。

据统计,康熙一生共32子,除去8名夭折的,排上序的阿哥共24名,其中,长大成人的共20名。

在这些阿哥中,参与夺储的主要是前十几名,后期的阿哥因为年纪较小,在康熙朝大多默默无名。

通常来说,康熙朝的“九王夺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年龄最长的大阿哥胤褆与太子胤礽的争夺。

而其中,权臣明珠、也就是胤褆的舅公又组织演化了一个“大阿哥党”,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太子胤礽的外叔公索额图组织了一个“太子党”。

由于两党相争太不像话,康熙皇帝为了保住太子的地位最终将大阿哥党给打下去了,这些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都得到了体现。

然而,在康熙三十八年前往热河行围途中,十八阿哥突然生病夭折,包括太子在内的诸阿哥对此漠不关心,康熙一怒之下废黜太子,并严惩诸阿哥。

在此过程中,太子被废,大阿哥被禁锢,其他年长阿哥也受到惩处。

在大阿哥出局、太子地位动摇之时,八阿哥胤禩开始崭露头角,在一次群臣推举中,他被推为太子的候选人,但遭到了康熙的否决。

众所周知,八阿哥的出身是比较低的,其母亲卫氏因为家族犯罪而被罚入宫中做苦役,大概因为其年轻时姿色身材出众,由此被康熙看中,并进而成为妃嫔。

应该说,这种机遇是极其难得的,而这这个角度而言,在整个清宫史上,八阿哥母亲的出身大概也是最低的,因为她完全不是通过正规的选秀进入,甚至连宫女都不如。

然而,康熙皇帝并未因为其母亲的出身而看低八阿哥。事实上,八阿哥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善解人意,自幼为康熙皇帝所喜爱。

如在征讨噶尔丹时,诸年长阿哥均派往各旗,唯独八阿哥胤禩被康熙留在中军,随同左右,这也说明八阿哥善于与人打交道,康熙有意让他做联络的工作。

而且,八阿哥胤禩能够得到众多大臣的支持,主要也是因为他为人温和,待人有礼,在性情和人品方面相当不错。

可惜的是,八阿哥的这种特点却被康熙认为太过阴柔,而且,八阿哥患有“妻管严”,子嗣稀少,仅只有一个儿子,这在夺储过程中十分不利。

最终,在漫长的夺储斗争中,八阿哥虽然得到不少的支持,但最终落败。而在四阿哥胤禛继位为雍正皇帝后,他的苦日子也就开始了。


坑爹史册


八爷顺势而为,觉得萧规曹随更加稳妥,也是康熙所想,所求,名声所望。四爷透过现象看本质,觉得吏治需要革新,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不固步自封。都是道理,都有道理,但道是道,非常道。关键取决于康熙,康熙之所以称大帝,不但活着时扭转乾坤,死了依然能指点江山,找到可以代替他的代言人,显然,是八爷站错了队,看错了方向,所以……高度才能成就大师


Robert依然


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大戏,早已成了小说家、编剧们最爱的题材之一。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后来的野史传闻里,八阿哥胤禩都是相当悲催的一位,看似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实际上却没有半分胜算。

(电视剧里的胤禩)

那为什么康熙不考虑将他立为继承人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清朝很看重血统,胤禩的生母出身不高

看了清朝历史,我们会发现,清朝很看重血统,当父系血统相同的时候,母系血统必然要被拿来比较。

胤禩的生母卫氏家族不显,是包衣管领,也就是俗称的辛者库。虽然辛者库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低贱,但和满州贵族们还是没法比的。康熙怒极时曾骂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可见在他心里,辛者库的地位很低。

清朝的继承者们,母家的出身基本都很高。只有嘉庆是个例外,他的母亲魏佳氏(令妃)也是出身辛者库,但魏佳氏宫斗技巧一流,深得乾隆之心,还活着时就封为皇贵妃。

(电视剧里的良妃)

反观胤禩之母卫氏,进宫时是宫女,偶然被康熙临幸,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名份,后来好不容易被升为嫔,直到胤禩27岁了才被封为良妃,论宠爱和魏佳氏没得比。

所以康熙选继承人,皇子的母家是一大影响因素。他中意的太子胤礽,生母是赫舍里皇后,最后选定的四阿哥胤禛,生母是德妃乌雅氏,还曾被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过,这些都是胤禛的加分项。

第二、胤禩从来不懂康熙的帝王心思

但是,和出身比起来,胤禩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从来不懂得康熙的帝王心思。他只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上去想父亲需要什么样的继承人,却从没站在康熙的角度去思考。

康熙年老,不再像年轻时那么圣明,担心儿子们长大了会夺自己的权,就连此前最为心爱的儿子胤礽都被猜忌,此时最明智的做法,是像胤禛那样不争风、不冒头、不结党,安安分分的做好本职工作。

(贤王胤禩)

但胤禩是怎么做的呢?结成了“八爷党”,和朝中大臣密切来往,跟王公贵族相交甚厚,形成一张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传颂着他的贤德之名。就连康熙的兄长裕亲王福全,都在康熙面前夸奖过胤禩,说他为人谦和,聪明能干。

不只在朝中,在士林间胤禩的名声也非常好,江南文人对他交口称赞。

如果康熙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肯定会为儿子感到高兴,但康熙不只是父亲,还是帝王,此时他只会想一件事:胤禩想干什么?

顺着这个思维一发散,胤禩就成了居心叵测之徒。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第一次被废之后,皇长子胤禔以为皇太子之位是他的了,蠢蠢欲动,被康熙痛骂一番。胤禔自知继位无望,就推荐了胤禩,还说很有名气的相士张明德也看出胤禩是大贵之相。

(并不聪明的胤禩)

其实,胤禔是在陷害胤禩,自己不成了,想拖胤禩也下水。但当时康熙不知道啊,勃然大怒,骂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胤礽”。从其话语就能看出他对胤禩早就不满了。

胤禩却没看出其中的危机,澄清上面那件事情后我行我素。

当年的十一月十四日,康熙召集群臣,让他们推荐太子。其实他此举是为了看清朝中势力,根本不是真心选太子。

结果八爷党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联名保奏胤禩为储君,向来和胤禩关系好的那几位皇子皆附议。

这是在以“大势”逼康熙立胤禩为太子,是对皇权的挑衅。康熙的愤怒可想而知,从这一刻起,胤禩就彻底失去了继承大统的资格。后面的那些事情,都只是此事的延续而已。

(下场不好的胤禩)

总之,胤禩太急了,如果他慢一点清醒一点,说不定能看清康熙的帝王心思。但是,皇位诱惑太大,他没能稳住,输得一败涂地。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八阿哥胤禩失败的原因有两点:1.走到了太子胤礽的对立面,2.母家出身卑微。前一点是康熙帝后期厌恶他的根本原因,后一点是康熙帝不给他皇位的重要原因之一,两点结合,就是历史上的局面,康熙帝既不给他皇位,也厌恶他。



笑尽往事108


九子夺嫡是清朝康熙年间非常著名的一起皇子夺权事件,在太子被废之后,八皇子可是新任继承人的热门人选,可他却是第一个被康熙否定的继承人,这是为何呢?

其实,一开始,八爷就没戏。

出身卑微

清朝是一个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划分的这么一个王朝,对于康熙而言,他更希望二阿哥继承皇位,因为二阿哥是嫡出,是正妻孝诚仁皇后所生,其背后更是索尼家族,背景很深。

并且皇后因为难产而死,这在康熙心里很愧疚,所以二阿哥当未来继承人没什么大问题,只要按部就班,不出差错,皇位铁定是他的,可坏就坏在,他二阿哥当了十几年太子,有些坐不住,跟其他皇子争宠,最后把皇位给玩丢了。


而八阿哥呢?他的出身十分卑微,我们来看众大臣推荐八阿哥时,康熙是怎么说的吧:“立皇太子之事关系甚大,尔等各宜尽心详议,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尔等其再思之。”

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可见八阿哥在康熙眼里,是不适合当这个太子的。

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既然出身卑微,那八阿哥如果通过自身努力,争取到皇位,改变自己在康熙心中的地位,也是有可能成为继承人的,但八阿哥做的事却让康熙寒心,大骂其心可诛!

此事还要从九子夺嫡的序幕开始说起,那天八大山庄被围,而调兵手谕是嘱名太子,这表明太子有造反之心,但细心的康熙发现手谕是假的,太子可能是被陷害,为了揪出假冒太子手谕的幕后凶手,康熙上演了一出好戏。

他先废除太子,稳定局势,然后让大臣们推举新太子人选,谁得,票数最多,谁最有可能是凶手。最终,八阿哥得票最多,再加上之前八阿哥之前上奏折说肖国兴举报太子一事败露,更加让康熙觉得八阿哥就是这背后的主谋。

综上所述

康熙之所以不考虑传位给八阿哥,第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八阿哥出身低微,第二个重要原因在于他心术不正,阴险狡诈。


品史知兴


康熙年间,曾发生过最著名的宫廷斗争“九子夺嫡”,这场政治斗争可为中国封建社会宫廷斗争的最高峰。在争夺皇位的这九位皇子之中,其实一开始最受康熙帝器重的阿哥,应当是八阿哥胤禩。胤禩被封爵位时仅有17岁,是康熙帝众多皇子中封爵年龄最早的一位。

由于胤禩聪慧过人,被封贝勒以后,他曾多次受康熙指派协理三阿哥一同处理政务。不仅如此,朝中许多大臣都夸赞八阿哥为人亲切,毫无皇子骄纵之气,甚至可以立为储君人选。既然八阿哥有如此贤名,康熙又对八阿哥青睐有加,为何不将皇帝之位传给八阿哥胤禩呢?

九子夺嫡剧照

早些年的时候,胤禩确实备受康熙信任、器重,但是在九子夺嫡的风云沉浮中,八阿哥暴露了太多缺陷,导致他最终夺位失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决定了胤禩难以成为皇位继承人。

第一点:胤禩的生母虽受康熙宠爱,但是出身极低。据《清史稿》记载,八阿哥的生母为良妃卫氏,乃是辛者库奴才出身,她也是整个清朝后妃中出身最低微的一位妃子。八阿哥出生后,卫氏身份低微,不具备抚养阿哥的资格,胤禩只能交由惠妃纳喇氏抚养。

史书中也有记载,“毙鹰事件”发生后,愤怒不已的康熙责骂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由此可以看出,八阿哥生母身份低微,也是康熙心中难以迈过的一道坎。

良妃卫氏剧照

第二点:八阿哥高调争夺皇位,四处拉帮结派,令康熙无法容忍。皇太子被废后,皇子们都开始对皇位蠢蠢欲动,其中对太子之位觊觎已久的大阿哥胤褆,更是在康熙面前表现出舍我其谁之意,他的做法却遭到康熙怒斥,康熙帝认为他秉性愚钝,绝不可能是立为皇太子之人。

遭受此次重创后,胤褆又在康熙面前提了一嘴,有个名为张明德的江湖术士,曾经预言八阿哥日后必有大贵,应当被立为太子。据说胤禔的这番话,是八阿哥有意借他之嘴传到康熙耳中。

胤禩剧照

只可惜江湖术士的一番话,不仅没有令康熙龙心大悦,反而让他反感不已。虽说胤禩自己没有出头,争过皇太子之位,但是自此开始,康熙开始对胤禩有了防范之心,为了警告那些对皇位蠢蠢欲动的阿哥不要再假借他人之口,来争夺皇太子之位,康熙下令将张明德处死,与此事相关之人都受到了一定的惩罚。张明德之事发生后,也令八阿哥的党羽元气大伤,尽管如此,胤禩也没有放弃过继续争夺太子之位的意愿。

胤禩剧照

没过多久,胤禩又犯了一个弥天大错。康熙本有意复立太子胤礽,所以他召见了满汉文臣,提出了重立新太子之事,谁知事态的发展完全超出了康熙预料。他本以为文武百官对于他复立太子之事了然于心,但是那些大臣却联名上奏希望立八阿哥胤禩为太子。

康熙从这件事上得知,原来八阿哥早已经笼络了群臣之心,他的这一做法不就表现出了弑父夺位之意吗?更何况他所结交的那些大臣,都是一些贪污受贿之人,将祖宗家业交到这样的一位皇子手中,想必清朝基业难以长久。出于以上原因,康熙根本不可能将皇位交到胤禩手中。


鸢飞九天2018


特么的本来是吾的,吾没要。


手机用户52450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话说康熙传位这事,这都几百年了,但架不住咱大华夏那导演就不喜欢拍别的,玩命的搬他这事,闹腾到现在几乎是尽人皆知。

毕竟但凡来个历史剧,基本上满屏幕的大辫子,晃的咱都烦,而这一大半演的就是这帮子闲着没事干的皇子,天天的九子夺嫡,咱不知道,这都不成。

这帮人当中,那最为活跃的跳的最高的就是这老八。就他这人搁朝堂上,那都有着八贤王的美誉,除了雍正就没有人说他不好的。

那么就是这么个人人喜欢,人人瞅着顺眼的贤王,咋就落不到康熙的眼睛里边?咋就弄了刻薄的雍正?难道就是因为乾隆这小娃娃?康熙觉得乾隆这小娃娃好,最后忍痛割爱的把皇位传给了雍正,就是为了给乾隆铺路?

这您可就想多了,康熙自己个的事都没弄明白呢?还操心儿子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的事,这就有点咸吃萝卜淡操心的架势了。

就乾隆这事,压根就是他修书的时候,给自己个贴金,贴上去的。咱要知道乾隆这人说道根子上,这就是要面子要的紧的主,不然那十全老人的名号是咋凑出来的。

再说乾隆改东西,整文字狱的时候,那是整个满清最为严重的时候。所以就这档子事当不得真。

那么康熙选择雍正,必然会有他的思量。

那么是啥思量呢?

咱今天就借着题主的一亩三分地就掰扯掰扯这事。

首先一点,作为帝王,尤其是一个有能力的帝王,最讨厌的就是这朝堂上有结党营私的。

而老八能获得一致好评,这当中间要是没点啥结党啥营私的,康熙说道死他都不信,

你这都结党了,这是要把康熙搁到哪?老八这么做,可有点子过火了,不合适。

再说康熙一直认为自己个就是个贤君,你老八都贤了,康熙这要怎么个贤法?这就相当于,拿着根棒槌往康熙的眼窝子里杵吗?你还不自知,越不理你,你还越来劲,康熙不怒才怪呢?

所以总的来说第一点,你这老八太高调了。

这第二点,咱老说母以子贵,母以子贵的,但在争抢皇位的时候,子以母贵这更加合适,不然咱历史上也不会有啥嫡长子继承制。

而老八母亲的身份就比较尴尬了,出身辛者库,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康熙五个妃子最末一个,但架不住她这位分着实有点子低。

老八的外公也就是个正五品的内管领,这一家伙就把老八的地位又拉低了一层。

而康熙这人其实说道根子上,他很重视皇子们母亲的身份,这也是他选继承人的一个标准,不能太低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雍正的母亲不也是个妃子吗?位分他也不高。”

这您就不懂了吧!妃子和妃子他不一样。人家雍正的母亲那是康熙最得宠的四个妃子中的一个。

而您这老八的母亲是五个妃子中的最后一个,瞅出来不同了吗?再说雍正的养母那是佟佳氏,有着康熙唯一亲封的皇贵妃的位分,而且还顶着康熙亲封的最后一位皇后的位分。

你老八的养母是四妃之首的惠妃,咋样?低了吧!这就没的比。

那么第三呢?

整个康熙朝,那几乎是天天的打仗,压根就没有消停过。咱就说了这大炮一响那就是黄金万两啊!这战争压根就是吞金巨兽,所以到了康熙后期,他那国库已经快到了饿死耗子的级别了,这都亮红灯了。

而康熙对满人和爱新觉罗家的宗室那实行的是宽松的政策,不然他的号里边咋有个仁字呢?搁满清的时候一说仁皇帝,这指的就是康熙。

说的就是康熙对满人和宗室这帮子人,那叫个好,这也造成了一个腐败的局面。

但凡是个满人他就想着占满清的便宜,占不了便宜的,就从国库里边借银子,这借了基本上就不还了。

康熙开头仗自己个腰身粗,不在乎这三瓜两枣的,但架不住人多啊!

大家伙瞅那电视剧的时候,雍正不就主持过追缴国库银子的事吗?几乎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个遍。

其中一个最可气,他本来就不缺那三瓜两枣的,瞅着同事都借,自己个不借,这就脱离了群众基础,这就意意思思的搁国库里借了一两银子,也就不打算还了,结果雍正查到他的头上。

“一两!一两就不是国库的钱了!还!”

一句话好悬没把老头子给吓哭了,哆哆嗦嗦的给还上了。

所以康熙他就知道自己这一朝的弊端,就这形式继续发展下去,您别说一百年,往后能撑个三五十年这就不错了。

所以这事就必须得改,这不改不成啊!

那么下一任皇位的继承者,这必须刻薄,而且搂钱袋的本事就不能差,这就得紧,不能松!

所以一堆皇子比较起来,还就是雍正比较符合要求。

而老八顶着个八贤王的头衔,就知道想要这家伙紧,这辈子都办不到。

他这是拼命的在学康熙,把康熙当做了榜样。

殊不知康熙要的下一位可不是像他一样的人。

那么雍正其实也办到了康熙的要求,整个雍正朝国库是充实的,接手康熙八百万两,到了雍正走了之后,那是六千万两,这真没的比。

您要是选老八,你可以拿乾隆做参考,这就是个处处学习康熙的主。

结果就是把雍正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六千万花了个底掉不说,满清走向下坡路就是从他这开始。

咋说呢?乾隆好歹还有个雍正遗留的财产,老八要是上去了,这康熙的窟窿都填补不了不说,新加入的窟窿,就够满清喝一壶的了。

所以有这三点,老八压根就没有机会当皇帝。

这不后来在康熙晚年的时候,他瞅着老八跳的太活跃了,这不就弄了所谓的毙鹰事件(不是电视里边的毙鹰事件,是历史上真实的毙鹰事件大家伙要分清了),借着这件事不仅羞辱了老八,顺道还把他的母亲给骂了:“一个贱妇生的儿子也嘚瑟!”

好吧,这话可就重了。但事后也没有圈禁他,这何尝不是提醒他,皇位这事你就别想了,悄摸兮的该干嘛干嘛去吧。

结果老八假装没听见还在跳,康熙憋着没有下手,但上来的雍正可不手软,老八这不就倒霉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