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要穩產、增產,灌溉方法是關鍵,這些要點需牢記

芝麻較玉米、小麥、高梁等作物是需水量較小的作物,但並非芝麻不需要灌水防旱,也並非芝麻越旱越好,在其不同的生長髮育時期對水分也表現為特定的生理需求,正如西漢《汜勝之書》中就指出芝麻要“區(漚)種,乾旱常灌之”。尤其在芝麻盛花期是對水分敏感的時期,此期缺水,將造成芝麻大幅度減產。

芝麻要穩產、增產,灌溉方法是關鍵,這些要點需牢記

我認為芝麻不同生育期的正確灌水措施,需要先了解芝麻整個生育期的需水量和環境的關係。只有瞭解清楚了才知道芝麻不同的生長髮育時期對水分特定的生理需求。因此,一是要了解與當地氣候的關係;二是要了解與當地土質的關係;三是要了解與當地農民栽培管理措施的關係;四是要了解與芝麻生育期長短的關係。詳情如下:

一:芝麻需水量與環境條件的關係

①氣候特性 陽光明媚,氣溫高,天氣晴朗少雨,空氣乾燥多風,芝麻需水量就增多;相反,陰雨寡照、無風、蒸發量小,則需水量就少。

芝麻要穩產、增產,灌溉方法是關鍵,這些要點需牢記


②土壤質地 土壤質地對芝麻需水量的影響主要是土壤毛細血管孔徑大小與土壤團粒結構的好壞。比如,死板硬結土壤質地黏重,遇乾旱時土壤結構會產生小裂痕,致使毛管水被切斷,不利於蓄水保墒;沙土土壤質地疏鬆,透水透氣性好,但保水能力差;壤土質地介於黏土和沙土之間,兼有黏土和沙土的優點,通氣透水、保水保溫性能都較好;在黏土和沙土地上種芝麻,需水量相對就會大。

③栽培管理措施 在高產栽培條件下,增施農家肥作基肥,合理密植、植株高大,相對土地面積上的葉面積係數也大,植株蒸騰耗水量相對較多;當栽培管理措施不當時,植株發育不良,葉片數目少,單葉面積小,相對土地面積上葉面積係數也小,植株蒸騰耗水量相對較少。

生育期 一般春芝麻生育期長,芝麻高大、葉片蒸騰量也相對較大,需水量就多;相反,夏芝麻生育期較短,需水量則相應減少。

芝麻要穩產、增產,灌溉方法是關鍵,這些要點需牢記


除了上面講到的芝麻需水量與環境條件的4點關係,我認為芝麻生育期內正值高溫多雨天氣,在正常年份,芝麻生育期間的降水量,可以滿足其一生對水分的要求。但各地的氣候各不相同,雨量往往分佈不均,局部旱象歷年都有發生。例如,2011年我種植的春芝麻播種後久旱70天,盛花期灌一次水和蕾期、盛花期各灌一次水的畝產65.8公斤和69.9公斤,比未灌水的增產24.63%和28.49%。

由於芝麻各生育時期對水分的需求不同,因此,在乾旱情況下,要把好灌溉時期,促使灌水發揮最大效應,尤其是長期少雨、空氣乾燥和土壤乾旱時,適當增加灌水次數促使芝麻穩產、增產的效果會更好。下面根據我種植芝麻的經驗,詳細講解苗期灌水、花期灌水和終花期灌水的正確方法,最終使其達到穩產、增產的效果。

芝麻要穩產、增產,灌溉方法是關鍵,這些要點需牢記

二:芝麻各生育期正確的灌水方法

1:苗期灌水

芝麻苗期需水量較少,如果播種時土壤墒情好,一般不需要灌水。比如,我在2013年播種芝麻後(苗期)遭受嚴重的乾旱,芝麻生長髮育受到很大的抑制,但是在花蕾期後,天氣特別好,結果當年芝麻仍然獲得每畝單產60-75公斤的好收成。現蕾後,如果天氣乾旱,土壤水分下降到土壤相對含水量的60%以下時,即使幼苗未呈現明顯旱象,為了促進花序的生長髮育,以利花芽分化,仍需合理灌水。

芝麻苗期灌水方法:灌水量不宜過多,每次每畝灌水10立方米左右為宜。若是採用微噴管,細水慢噴20-30分鐘為宜。苗期土墒墒情以土壤相對含水量的60-75%為宜。

芝麻要穩產、增產,灌溉方法是關鍵,這些要點需牢記

2:花期灌水

芝麻從初花至終花這一階段對水分非常敏感,此期缺水,植株生長緩慢,生殖生長停止或提前終花,芝麻落花落蒴現象嚴重,黃梢尖延長,嚴重影響芝麻產量的形成,並且芝麻品質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此階段是芝麻需水量最大的時期,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5-85%,此期如遇乾旱應及時灌水保豐收。農諺常說:“芝麻旱小不旱老”,而且含油量也會降低。如能及時補充水分,使植株得到正常的生長髮育,就能大幅度增產。

花期的正確的灌水方法:各地因年份間降水量往往分佈不均,應根據乾旱情況而定灌水次數,原則上每次灌水量應控制在20立方米/畝左右,保證了旺長不徒長、壯苗早發不早衰,促進籽粒飽滿。花期土壤墒情以田間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5-80%為宜。

芝麻要穩產、增產,灌溉方法是關鍵,這些要點需牢記

3:終花期灌水

芝麻終花以後,植株高度不再增加,葉片逐漸脫落,灌漿接近尾聲,此期植株蒸騰量逐漸減弱,需水量逐漸減少,在雨水充足或花期灌水的基礎上,一般不需要灌水。終花期灌水容易造成芝麻貪青早熟,粒色變暗等情況發生。

終花期正確的灌水方法:

終花期後,一般不澆水,土壤墒情以土壤相對含水量的65-75%為宜。若遇乾旱,可視情況提早收穫。

總結:芝麻雖是耐旱作物,但並不是越旱越好,在其苗期、花期及終花期應根據對水分的特定生理需求,合理灌水才能使其穩產、高產。

我是留守傅姐,以上根據自己栽培經驗所寫,希望供您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