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月子的時候是什麼感受?

崢嶸餘生


生娃在2011年的七月底,那年特別特別熱,因為有側切坐月子時坐起來餵奶撕裂刀口,導致側切刀口一直化膿,傻傻的還塗了紫藥水,結果發現是錯誤的,老媽最後用土方法,100瓦大燈泡每天讓我烤燈,堅持半個月才好,這種痛感,真的不要太酸爽哦。。。

坐月子最開始幾天漲奶痛得要命,感覺胸漲得跟石頭一樣,也沒有奶,只能求助通奶師,記得當時在網上查到一家專門做月子護理和通奶的,找的首席通奶師,一次1280元,來吧,神器的阿姨,用高度白酒點燃手指,在我身上點穴位,感覺自己就要煉成九陰真經了,通穴後按摩乳房,順產生娃都沒哭,通乳哭到沒力氣,最後真的每側挨個通開七個奶眼兒,瞬間像噴泉一樣湧出,也不疼了,頓時感覺~沒有花錢的不是,哈哈,笑出淚,我兒有奶吃了,第一次感受到媽媽的偉大。

家裡人一天準備四到五頓飯,這無鹽無味的湯湯水水,忍吐喝下,就希望奶水足足的,孩子吃的飽飽的。

坐月子時不許洗澡,連自己都嫌棄自己,最終一週後還是偷偷洗了澡洗了頭,認真的在衛生間把頭髮擦到乾乾的,穿好睡衣出來,繼續窩在臥室看娃。感嘆,什麼時候可以出去放放風啊~

每天溢出的奶水,不停的汗液,宮縮的疼痛,有的時候真的有快抑鬱的感覺,需要強大的內心支撐自己,也是每一天讓你深深的體會為人父母的不容易,一點點一天天的把孩子拉扯長大,看著孩子也告訴自己,她能這麼依賴你的時光也就十年八年,等孩子大了,都是看著她們背影的時候,就不覺得心煩意燥了。


Lily玥


答:我們那一代的月子——

1、早上一邊上課,一邊等候代課老師,10:38孩子在生產隊食堂誕生(因無錢去醫院分娩)

2、第三天,洗床單;第四天,到自留地挑菜;第五天開始包攬所有家務;四十五天,帶著孩子去上課(寶寶放在宿舍,下課“百米衝刺”去看一眼,轉奶,滿臉白茫茫……)

3、說明:一、雙方父母都在上班。二、先生在中學當“赤腳教師”。三、我們那一代,從無半點念頭想麻煩父母,只是掏心掏肺對父母好,心裡只有一個念頭—— 千方百計要孝敬父母、厚愛祖輩。


綏格格


有的翻譯不過來,做月子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注意保暖,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08000b24a8f98fb812\

中國女排永遠愛你們


月子裡一定要對自己好點,多糖多吃點營養的食物,把自己身體養好才是本錢,雖然40天的月子裡比較難過,但是我還是熬過了能看到寶寶一天一天的長大,我覺得在月子裡是件很開心的事情。


虎牙小吉


雖然寶寶現在已經七歲了,那種恐懼和無助,在我心裡,一點都沒有消退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eab5d48e8f641f3a80a06db03d90df6\

曉英老師


昨天剛剛刮宮流產,今天就看到這個問題,身體的疼痛和躺在那渾身痠痛的感覺無法比喻,關鍵是啥也不能幹還哪裡也不能去,難過加鬱悶


可惜人生沒有如果


生老大的時候在最熱的八月,感覺每天都在瘋狂流汗,就是熱[捂臉][捂臉][捂臉]


初夏琴音


坐月子不好坐天天都不能吃,那個不管吃那個不管吃好像罪人的


娟娟農村生活記錄


在醫院的時候、婆婆把孩子遞給我、讓孩子吸吮,當時想的是孩子滿月就出去工作,所以內心是拒絕母乳親喂的,再加上遞給我之後一幫人站門外聊天去了、每一個人管我們娘倆,當時因為憋尿插著尿管、加上傷口,側身躺著特別難受、種種原因讓我一狠心、不喂孩子了。選擇了奶瓶。

回家當天堵奶堵的要死,於是找開奶師,疼的死去活來。月子裡幸虧有我的姐姐過來陪我一個星期,晚上她幫我看著寶寶,我可以睡整夜地覺、白天我要每隔兩個小時坐直吸奶,那個時候坐簡直是折磨,腰疼、下部疼、每一次吸奶簡直是折磨,但為了孩子有抵抗力,無論如何也要堅持,吸出來、溫熱了餵給她。

一週後姐姐因為店裡要忙、回家了,媽媽留下,媽媽不識字、我又心細,凡事都想親力親為,她也不怎麼感情上手,於是婆婆只負責做飯、我媽負責洗尿布,我自己看孩子,基本白天一整天都是每隔兩個小時孩子醒了、餵奶,換尿布,睡著後吸奶。沒有躺著的功夫。晚上老公看孩子、不然要熬死。大概兩週媽媽能幫我帶孩子了,自己輕鬆了些。

第三週婆婆看了孩子四夜,白天醒來六點我把孩子抱走,他們睡到九點,吃完飯兩個人去逛街、逛到下午兩三點回來。第四夜、孩子夜裡醒了四次,因為婆婆沒有餵飽她,早上婆婆睡到九點起來就說@“啊呀 熬死我了!一夜醒四次!”然後她就病了、說自己起來四次凍的、我心裡說你剛把二姑娘的孩子帶到七個月、我臨生前十五天過來的、你閨女家孩子不熬夜嗎?這一病病了十幾天、難熬的十幾天,媽媽早起要做飯、喂孩子、洗尿布、媽媽也熬的上火,但她仍堅持忍著牙疼照顧我、在這十幾天裡、婆婆整日的關著門睡覺,餓了就自己起來做自己的飯,吃完回去繼續睡覺,美其名曰別傳染給寶寶。尿布放在衛生間盆裡,她去衛生間也假裝看不見。我想說你給你姑娘看孩子七個月也沒見你生過病啊,做了爸媽後真的不敢生病、怕沒人照顧孩子。

回想起來這些,心裡很痛,一輩子都忘不了的痛。人都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我想我能理解。可能是因為我生的是閨女吧、如果是兒子婆婆也不至於這樣、整個月子、以至於現在也很少抱寶寶,我也不稀罕她抱。我家寶寶很乖。


MXE時尚迷彩


疫情宅在家,我陪著坐了兩個月子

01

坐月子

因為席捲全國的新冠疫情,在剛過去的這幾個月,全國人民都宅在家裡,人們稱這是在“坐月子”。

但生哥哥的時候,孩子她媽的月子是這樣過的:

  • 整個月不能下冷水,所以不能洗頭、洗澡,頭髮結成一團又一團,氣味大得常人無法靠近;


  • 每隔2~3個小時就要餵奶一次,如果娃不吃還要吸出來,不然漲奶痛的懷疑人生;


  • 黑天白夜休息不了,加上缺少關懷和理解,偷偷抹眼淚還會被說太矯情,分分鐘產後抑鬱;

月子裡的媽媽沒有形象,從早到晚就是吃吃吃,各種雞湯魚湯排骨湯豬腳湯,苗條細腰的姑娘最後都成了膀大腰圓的大媽。

我們宅在家過的這個所謂的“月子”,有手機在手、有各種技能傍身;或跑或跳,亦靜亦動;能照著抖音做各種網紅料理,還可親歷久未實現的從臥室到陽臺再到廚房的短途旅遊,舒服的不要不要的。

02

妹妹誕生了

我曾是網上流傳的“逃離北上廣”的那一撥人之一,當初走的非常決絕,我拒絕了同事和朋友的挽留,發誓再也不回來了。

去年媳婦懷了二胎,由於胎位後置,醫生建議她不要上班回家休息。在綜合考量了家裡的財政狀況後,扇了自己一記耳光,偷偷回到那座生活了七八年的城市,繼續重複那上班朝氣蓬勃下班半死不活的日常。

2020年的開頭,新聞裡零星的報道,在武漢出現了一種類似非典的病毒,我們沒有太在意。因為,我們家的小公主出生了,這才是我家的焦點。

這個小傢伙的到來給我家再次帶來歡樂和光亮,家裡的每個成員都相信接下來的一整年都將順順利利的。

也確實,媳婦老早就準備好了齊整的待產包,就等著小傢伙的到來。我也老早就跟公司打好招呼,提前一個月回來了,一邊照顧家裡一邊工作,也算是最早體驗“雲辦公”的人之一。

小公主6斤4兩,母女平安。妻子生產很順利,晚上8點鐘進產房,10點鐘就生下來了,也沒有經歷生哥哥時的窘迫慘狀。所以第二天,醫生就趕我們回家了。

03

在哪坐月子

關於在哪裡坐月子的問題,我和媳婦有過誠懇但又不做作的交流。之所以沒有上升到正常討論的高度,是因為我選擇了無條件服從。

她說要到丈母孃家去,因為有她媽媽照顧她,這個月子會更順利,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女人的月子千萬不能馬虎。

但其實私下裡,我覺得在家坐月子取熱水會更方便些,小孩子屎尿屁多,如果沒有保護好的話容易感冒,當然這一條於無形中的被輕而易舉的解決了。

事實證明,妻子的選擇讓我們在這場全民大隔離中,多出了兩個院子的活動空間。生活必須品樣樣齊全,還有人帶娃,所受影響著實不太大。

孩子外公家和老婆的大伯家是挨著的,兩家的院子中間雖然隔著一堵牆,但中間設置了一道單門,小孩子們在兩個院子中間來回穿梭,如入無門。

小侄女和哥哥年紀相仿,正好一起瘋玩。平時極度依賴他媽媽的大寶,一時放飛了自我,除了來要吃的,基本不會來找我們。

為了給媳婦和孩子補充營養,老丈人特地提前2個月養了幾十只雞。月子期間,這批雞正好嗷嗷待宰,有幾隻還兼顧下蛋。

每隔一天丈母孃都會殺一隻雞,開水去毛,清洗乾淨,剁成小塊,放大片的老薑,掂兩小勺鹽,用柴火灶慢燉。

每天撿到的雞蛋,則作為孩子和他們媽媽的日常口糧,或帶殼水煮、或去殼清蒸,方法多種多樣。

雞湯鮮美異常,雞蛋營養豐富。

分享吃“雞”日常已經成為我們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連更新的朋友圈內容都是“在家喝雞湯的第X天”之類的。

每天盛湯、拍照、喝湯、拍照,程序規律,儀式感十足。

04

再坐月子

1月底,在我們吃完了第8只雞和第45個雞蛋後,妹妹滿月了,月子裡的嬰兒不要太乖,吃飽了就睡,睡醒了就吃。拉臭臭或者尿褲滿了,她都會大聲提醒你,只要護理及時,她絕對配合。

這時,春節的氣氛正濃,我們全家都在準備過一個歡樂又祥和的新年。

只是沒想到,這種新型病毒無比兇猛,武漢成為疫情的最中心。為了戰勝這次疫情,全國上下自動自我隔離,進入全員宅家的狀態。

而我們剛陪著寶媽度過了一個月子,又進入了另一個月子。

宅在家的生活比較單調,但勝在有充足的活動空間,所以並不會顯得無所適從。只是,突然發現,很多必需品買不到了,甚至用來發面做包子用的安琪酵母也已經被一搶而空。

出了月子的妹妹,變得不那麼“乖”了,也不配合了。肚子脹氣產生了消化不良,吃不下排不出,這導致她變得異常煩躁,整夜整夜的開始哭鬧。

全家人輪番上陣,我守上半夜,媳婦守下半夜。第二天再由老人接手,而我們則集體補覺。

得空看看手機上關於新冠肺炎消息,得知全國醫護人員馳援湖北。而作為作為普通老百姓,宅在家裡不給國家添亂就是做貢獻。我們鄭重其事的告訴哥哥,不能走出院子大門,外面有病毒,哥哥鄭重其事點點頭。

然而當我們吃完第12只雞,第63個雞蛋後,全家人已經開始聞“雞”色變了,曾經最美味的東西,現在已經最嫌棄了。

好在,農村家家都有自留地,各式各樣的新鮮蔬菜統統不缺。

封村不能到鎮上買東西,大家靈活多變集中在隔離點交易,賣家稱完包裝好,買家掃碼付賬拿貨走人,全程無接觸。

靠著這種方式,我們購進了1只白鵝、2箱牛奶、3筐子草莓、4只鴨子、5斤麵粉。

2月底,湖北之外的地區,疫情稍緩,湖北之內,確診人數也在下降,更多人通過康復痊癒,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

05

父母心

3月份,市裡開始局部復工,我們住的小區也接受非疫區的人返回。

接連的這兩個月子裡。我們吃完了17只雞,102個雞蛋;包了6次餃子、蒸了5次包子、發了4次饅頭。卻只去鎮上採購過2次,還是在第二“月子”開始允許掃碼通過的時候去的。

我們準備回家了。

父母永遠是最疼自己子女的,他們永遠希望將所有的吃的、用的全部給你,能搬的全部都往車上搬。外婆拔的蔬菜、外公買的吃的、二寶的衣服、大寶的玩具,收拾的東西擠了滿滿一後備箱。

一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度過了兩個月,現在只剩下兩個老人在家了,惆悵湧來,沉重心間。剛才老婆給家裡打電話,孩子外公說:不知道是小孩子不在身邊,還是中午的菜不合口味,感覺沒有胃口。

好在距離不遠,會常回去。

在更遠的武漢,人們依然禁足於家中。但好消息是,疫情已經控制住了,形勢向好的方向轉換,很多的重症患者正在康復,更多的輕症患者已經痊癒。

看到方方日記,最近武漢是大好晴天,那裡陽光明媚。春天來了,灰色的城市戴上了些許春色,綠翠紅粉。

希望我的孩子茁壯成長,希望我的家人健康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