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酒茅臺作為醬香型代表,為何醬香型市場份額卻不大?

在我真正接觸白酒之前,我是隻聽過濃香型、清香型白酒的。小時候聽大人們說的就是:這酒真香。

我試著努力地去吸著感受那種他們說的很香是怎麼個香法,雖然我覺得它的味道是有點香,但是對於我來說那只是有一股特別大的味道而已,我想,可能是隻有會喝酒的人才覺得它香吧。

之後我就一直認為這種酒香味越大的就越是好酒。後來長大後,需要經常應酬,自然要接觸白酒,我才知道濃香型和清香型的並不算最好的酒,其實醬香型的酒才是人間極品。

國酒茅臺作為醬香型代表,為何醬香型市場份額卻不大?

但是我發現,好像身邊的朋友喜歡喝醬香型的比較少,這是為什麼呢?

難道是因為我口味獨特嗎?

其實不然,我們引以為豪的國酒茅臺酒就是醬香型。下面我給大家淺聊一下醬香酒。

2014-2016年醬香型白酒以不到全國白酒5%的產量創造了15%左右的產值和近28 %的利潤。為什麼產量那麼小,市場份額卻不低?

一、地域的限制導致產量低

真正的醬香型白酒是隻有在茅臺鎮赤水河附近才能釀造的,這是千百年來茅臺鎮的天靈地寶決定的。上世紀60年代,茅臺酒廠遷址遵義,在遵義無論怎麼試驗,都無法達到在茅臺鎮生產出來的醬香酒的品質,後來又把廠址遷回茅臺鎮。

國酒茅臺作為醬香型代表,為何醬香型市場份額卻不大?

二、特別的釀造工藝導致酒的成本高,時間長

傳統的茅臺鎮醬香酒釀造需要遵從“三高兩長”、“2987”使用純糧食釀造的工藝。兩次投糧、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蒸餾。三高: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酵、高溫餾酒。兩長:基酒生產週期長(1年1次)基酒儲藏時間長(至少3年)。

從釀製到出廠,成型的茅臺鎮醬香酒需要歷經5年時間。具體的流程,我就不說了,有興趣的可以私聊我,或者自行百度。

國酒茅臺作為醬香型代表,為何醬香型市場份額卻不大?

正是以上的原因導致茅臺鎮醬香酒產量低,價格高,所以導致喝的人群比例小。但是,醬香型白酒卻又供不應求,像醬香白酒的代表——茅臺,本來官方價是1299一瓶,年前某些地域已經飆升到1800的價格,卻還是一瓶難求。

可想而知,醬香型白酒在高端市場有多麼受歡迎。這也就導致醬香型白酒產量低,產值高,利潤高。

國酒茅臺作為醬香型代表,為何醬香型市場份額卻不大?

除了醬香型白酒,其他香型白酒簡單概括一下其特點。①發酵週期短,貯酒時間短,生產成本低,資金週轉快,生產廠家多;②因為使用清茬曲,原料出酒率高,節約糧食,符合產業政策。③採用地缸、低溫發酵,生產環境衛生,酒的組成成分簡單,口味醇和、綿甜,適合現代飲用者的口感與保健要求。

這些特點,致使其能在市場佔有大比例份額。

國酒茅臺作為醬香型代表,為何醬香型市場份額卻不大?

其實喝過醬香酒的人,如果能細細地品味,必然會喜歡醬香酒的幽雅細緻,酒體醇厚,回味悠長。

要喝上真正的醬香美酒,不一定要喝茅臺。在茅臺鎮上,真正的純釀釀造的醬香白酒,50塊算是有錢價,100塊可以買到口感相當不錯的醬香酒,300塊左右的酒,可以喝上非常好的近似飛天茅臺口感的醬香美酒了。

國酒茅臺作為醬香型代表,為何醬香型市場份額卻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