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铺乡马路市场“变形记”

张家界新闻网3月26日讯 (通讯员 向珊珊) 每月逢五逢十,是慈利县杨柳铺乡集镇传统赶集日。每逢赶集,街道两旁就摆满了交易货品,肉类、蔬菜、海鲜、熟食……应有尽有,可热闹了。但热闹过后,“占道经营”“跨门槛经营”导致集镇街道车水马龙、拥挤不堪,路面到处是丢弃的菜叶果皮和横流的污水,臭气熏天。“马路上的赶集文化”与现代文明治理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和街道环境像多年的顽疾,怎么都治不好。老百姓也怨声载道,到底该如何整治?

杨柳铺乡马路市场“变形记”

村辅警协助摊主搭建衣物展示架 经过近两年的调研和筹划,杨柳铺乡政府拿出铁腕政策,彻底整治马路市场的堵、乱、脏现象,“还路于民、规范经营”。3月6日,杨柳铺乡制定下发了《杨柳铺乡街道秩序整治工作方案》,向广大村民宣传街道秩序整治的意义。并决定从3月25日起,联合公安、交警、各村(居)村辅警等部门共计80余人开展集镇街道“马路市场”大整治行动。

杨柳铺乡马路市场“变形记”

文明劝导组协助街边商户将占用人行道的货物搬移 3月25日凌晨5:50,参与整治行动的文明劝导、市场管理、引导入市、巡逻执法、后勤保障等五组人员全部集合待发。6时整,各组人员按职责分工到岗到位。文明劝导组沿街逐户“地毯式”开展跨门槛经营、占道经营的整治,劝导摊主自觉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严格做到入室经营,严禁在门口乱搭挂、乱堆放杂物、设置广告牌、摆摊设点。对流动摊贩实行“引摊入市”。

杨柳铺乡马路市场“变形记”

街道整治初见成效 早上8点,大雨倾盆而至。幸而经过两小时的劝导,大部分摊贩都按区域划分搬进了农贸市场,“马路市场”整治初见效果。摊主入户经营,往日熙攘不堪的道路瞬间畅通不少。村民纷纷说道:“搞得好,路上就不能摆摊摊儿”。 上午10点,雨后放晴的街道干净整洁。农贸市场内热闹纷呈,到处是询价问货的乡音。“这个辣椒苗苗儿怎么卖的?”“香蕉好多钱一斤?”来自石门县的水果商陈老板说,他到杨柳铺乡赶场已经多年,今年第一次搬进农贸市场,感觉很安全。“搬到里面来,一是方便我们商户,遮风又挡雨;二是方便老百姓,按区域划分摊位,利于采购,又不用担心交通安全。”

杨柳铺乡马路市场“变形记”

水果区域 随着大量村民涌入农贸市场,市场管理组的成员强化了市场内部巡逻。“卖鸡苗的到哪里?”“家禽区到市场后面,老人家,我带你走。”他们是流动的“市场导购员”,负责处理市场内任何突发小事件。 中午12时,赶集的人们逐渐散去。杨柳铺乡马路市场整治第一次联合行动首战告捷。 为巩固整治成效,杨柳铺乡政府计划持续一个月时间,分阶段、有重点、保持高压态势开展马路市场整治工作。继续强化“引摊入市”,形成良性循环。对不服从管理商贩、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商品清离市场。同时建立长效机制,以“马路市场”整治为工作重点,推动交通问题顽障痼疾清除,还一个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街道给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