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鼓励农民多种粮食,农村好多家庭都没存粮,大家看法怎么样?

抛砖引玉者


这是个大问题,本人觉得,国家应该鼓力农民种粮后存一年粮够自用,各户做完铁质仓囤,国家朴贴百分之五十,有利保障农户不会受粮价影响,家有余粮心自安,别外国剩出仓库多囤战略粮,八亿农民,每人囤五百斤,这是个天文数字,国家国库充足,由军队管理,价格国家控制,这叫大库满满小库流,国库两年吃不空。


谈古论金923


亏本买卖怎么鼔鼓励,你知到农民吗?你了解三农呜?连年的一号文件还是那个样,老农青春献城市,老了回乡领几十元,还能种多少粮


用户8367510482694


农民不是傻瓜,种一年粮,不如到外面打一个月工,加之老无所依,老无所靠,难道等死在田里?


财宏农夫


其实农民种粮食不需要鼓励,如果粮食比矿泉水值钱的时候,农民自然会种粮食


手机用户7017964931


就目前国内粮食价格,鼓励农民种粮就是把农民往贫困的道路上赶。


用户992849799628


存粮有什么好,易回潮、易生虫,存久了不好吃。


用户1627978047804


输血太多造血难,五脏依赖吃偏饭。外粮便宜多进口,农民种地喝稀粥。


用户9594073853760


用的着你鼓励吗?不重地吃什么!


用户4046367859226


政策有问题


三高留不柱平地鸟


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单纯靠鼓励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这些年从国家到地方,也出台了一些配套的鼓励政策,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小麦玉米等补贴,还有农机的扶持、土地深耕和化肥补贴等,但是这么一些利好政策,仍然无法调动农民种粮热情,原因在哪?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根源就是四个字“粮贱伤农”。

真正在农村种地的农民,都有笔明白账,种地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对应的粮价却一直比较稳定,数十年了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但是良种、播种、化肥、耕种、浇灌、收粮等各个环节的费用却大幅上涨,一亩地统算下来,风调雨顺的时候还能小有余富,也不过是三瓜两枣的收获,如果天气稍有不顺,或旱或涝,都会导致欠收赔本。这还是在不算人工成本的基础上,如果算上人工成本,根本就是赔钱的。

老百姓现在都会算账,出去打个工,一年下来还得剩个几万块,手里有个整钱儿,但要在家种地,真的没有任何希望,维持个开支平衡就不算了。即便不外出打工,在周边干个忙工,一天也得赚个百八十块,随便干几天就比种一亩地的收成高,而且还不需要任何成本。

中国的粮食发展,最终的目标还是走集化化、规模化的道路,控制成本,科学种田,丰产丰收,而单纯靠散户单打是根本行不通的,代价太大,附价值太低,这不是一个鼓励就能解决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