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曾經誕生過電影《牧馬人》、《大話西遊》、《紅高粱》、《關中刀客》等眾多經典影片,被譽為“中國一絕”的西部影城,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西郊鎮北堡,距銀川市區38公里。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西部影城(攝影:馮贛勇)

2007年10月2日下午,記者隨北京愛車陽光國慶自駕遊車隊在瞻仰了賀蘭山岩畫後前往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這座著名的西部影視城尋訪觀光。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古老的城牆(攝影:馮贛勇)

車隊從賀蘭山出發,經過大約半個多小時的車程,順利抵達了西部影視城。只見這裡的遊客如織,停車場裡停滿了各種車輛。這是車隊自出行以來遇到遊客最多的一個景區。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清城”街道(攝影:馮贛勇)

此次,自駕車隊所選的這條觀光線,沿途先後所去的西夏王陵、沙湖、賀蘭山等幾個景點的遊客,相對節日來說,尚都不算太多,而在這裡,卻明顯地感受到了國慶黃金週旅遊景區的熱烈氣氛。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地方劇團演出(攝影:馮贛勇)

西部影視城所在的寧夏銀川鎮北堡歷經數百年滄桑,以其雄渾、古樸的風格,已成為賀蘭山東麓風景旅遊的著名景觀;同時,它那特有的神秘韻味,亦引起了中國許多著名電影藝術家的濃厚興趣,故被藝術家們稱讚為“神秘的寶地”。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候場的演員(攝影:馮贛勇)

銀川西部影視城名為鎮北堡西部影城,這裡原為明清時代為防禦賀蘭山以北各族入侵府城(銀川城)而設置的駐軍要塞。鎮北堡也因此得名。當地群眾分別稱之為“老堡”和“新堡”。據地方誌記載,老堡始建於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新堡始建於清乾隆五年(1740年)。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拍攝電視劇(攝影:馮贛勇)

1961年著名作家張賢亮勞改釋放,翌年的春天,他在一次偶然的趕集中,發現了已被歲月和人為破壞摧毀的殘破不堪的兩座古堡,並寫進了小說《綠化樹》,稱之為“鎮南堡”。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明城”內一角(攝影:馮贛勇)

從此,兩座古老的城堡與中國的電影電視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這兩座廢棄的邊防城堡成了聞名海內外的著名影視城,享有“中國電影從這裡走向世界”的美譽。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清城”的“繡樓”(攝影:馮贛勇)

鎮北堡影視城所在的這兩座一南一北的古堡均坐西朝東。緊鄰沿山公路東側的老堡已被風蝕殆盡,僅存殘牆斷垣,形制尚存。城東西長175米,南北寬160米。向北穿過城中黃土路,是老堡甕城遺址。這裡現為影視城先建的“明城”。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清城”門首(攝影:馮贛勇)

再向北行200米便是新堡。新堡城池較完整,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50米,牆體用黃土夯築而成,高10餘米。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影視城一角(攝影:馮贛勇)

東面闢有半圓形甕城,城門南側有一斜坡可登上城牆。城牆寬5米,牆上築砌有1.8米高的堞牆垛口。城牆四角原建有角樓,角樓基址依稀可見。新堡為影視城後建的“清城”。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牧馬人》外景地(攝影:馮贛勇)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自上海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謝晉執導的由叢姍、朱時茂主演的影片《牧馬人》在鎮北堡拍攝成功,榮獲“百花獎”後,影視奇才張藝謀又在這裡執導了影片《紅高粱》,該片首次登上了“柏林金熊獎”的領獎臺。從此,鎮北堡西部影城的魅力也隨之揚名天下。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紅高粱》酒作坊(攝影:馮贛勇)

如今,鎮北堡西部影城迄今為止拍攝了80多部影視作品,而鞏俐、姜文也幸運地從這片古堡廢墟中崛起,成為著名影星。滕文驥導演的影片《黃河謠》,又以古堡神秘魅力捧回了國際大獎--“蒙特利爾金獎”。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群星圖一角(攝影:馮贛勇)

此後,中國著名作家張賢亮在古堡開創了華夏西部影視城,先後有西影、臺灣合拍的《五魁》、《五個女人與一根繩子》;北影、香港合拍的《方世玉之英雄出少年》、《東邪西毒》;謝晉導演,謝添、斯琴高娃主演的《老人與狗》及《荒原女神》、《征服者》等40部影片相繼在此拍攝成功,轟動了國內外影壇。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大話西遊》外景地(攝影:馮贛勇)

著名導演黃建新,著名演員王玉梅、王馥荔、周裡京和臺灣金馬獎得主張世等眾多影視演員,都在中國一絕的“西部影視城”所在地的鎮北堡展示過藝術風采。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關中刀客》外景橋(攝影:馮贛勇)

現在影視城保留的“鐵匠營”、“酒作坊”、“紅高粱.九兒居室”、“月亮門”、“三不洗澡堂”、“比武臺”、“龍門客棧”、“塔林”、“大話西遊.牛魔王宮”、“豆腐房”、“都督府”、“神秘山洞”、“觀音廟”、“繡樓”、“酒樓”、“多部影視一條街”等40多處著名影視片的主場景和100多處附屬場景,分佈在明清兩堡內常年供遊客們觀光遊覽。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參觀外景地(攝影:馮贛勇)

此外還有“文革時的農村”場景,並配備老式電影放映機放映“文革”時期的新聞記錄片,讓遊客彷彿進入“時光隧道”回到往昔歲月的情景。“電影海報展”、“圖片道具展覽廳”和“古代傢俱展覽館”不僅為演員提供了最佳的表演環境,還收藏有珍貴的古董傢俱以供遊客欣賞,讓其領略中國傳統家居文化的精緻和美感。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電影銀幕(攝影:馮贛勇)

在“文革時的農村”場景區,記者看到在這裡觀光的一些同行遊客們模擬起“文革”時期的批鬥場面,雖然遭“挨鬥”的一位老同志脖子上掛著牌子,但是站在臺上仍然開心地笑個不停。真是時過境遷,當年嚴肅的階級鬥爭如今已被演化為人們娛樂的遊戲,看來,現代化時代的飛躍早已將歷史的某些塵埃遠遠地甩去了。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自娛自樂(攝影:馮贛勇)

特別是中國首創的“動態圖片展覽廳”--“百花堂”更是令遊人驚歎。 其外表是藏式的土堡,而內部是由100部電視機組成的電視牆,牆上的每部電視機裡分別播放著在此拍攝過的不同影片的畫面,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充分展現了影視藝術的視覺衝擊力。同時,“百花堂”也是一座中國影視藝術家的紀念館。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百花堂”(攝影:馮贛勇)

在“明城”內新增的景點“遺址廊”,採用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可逆性”保護措施,不僅將整座遺址罩起來,使其不再遭受人為破壞和風化,而且漫步其中,還能讓人們透過腳下的玻璃長廊看到遺址的原貌。真可謂匠心獨具。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影城宣傳牆(攝影:馮贛勇)

如今的鎮北堡西部影城已成為中國最佳的體驗性遊樂景區。不僅可供遊客參觀遊覽,還為遊客提供場景、服裝、道具,為遊客拍攝旅遊紀錄片、MTV、模仿秀表演、自編自演短片等,讓其“來時是遊客,走時成明星”,將自已表演的影視作品攝製成影碟,作為人們永久的珍藏來紀念。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城內躍馬疾馳(攝影:馮贛勇)

與此同時,鎮北堡西部影城還開設了古裝拍照、影城駝鈴、塞上馬隊、牛車驢的、陶藝製作、幸運射箭、千禧顛轎、戲曲獻唱、繡樓招親、吉祥迷宮、皇家靶場等參與性較強的娛樂項目。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影視城玩耍(攝影:馮贛勇)

很多車友在此紛紛躍躍欲試,有的策馬疾馳,有的靶場獻藝,有的上妝留影,更有的拿道具刀槍相互開心地玩耍“格鬥”,大家其樂融融,在西部影城度過了國慶節中的一個無比愉快的下午。

寧夏旅遊:尋訪銀川西部影視城(圖)

西部影城留影(攝影:張寶文)

導遊介紹說,將來的鎮北堡西部影城將會成為中國古代北方的一個小城鎮的投影。新建的“展覽館”將再現我們先人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和遊樂方式。讓廣大遊客朋友來到這裡就像穿過了一條“時光隧道”,回到人們已經消失了的過去,以此喚起我們民族的記憶,從而展開人們的無限想象力……(圖文:馮贛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