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 書單推薦 值得反覆讀的好書

《非暴力溝通》

預計閱讀時間:3h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4

治癒 書單推薦 值得反覆讀的好書


這本暢銷書在我的書櫃裡已經有三四年了也沒有認真翻開,因為光看書名一直認為這是暢銷的雞湯文。我對通篇大道理的書不是很買單(不要為我當初為什麼買了它,可能就是喜歡買一些暢銷的書堆著[笑哭R])

書名可能會讓人自然聯想,暴力溝通是吵架或者不善意的對話,甚至嘲諷,挖苦,偏見,敵意,懷疑。但實際上,讀完本書發現自己深陷暴力溝通,暴力溝通無時無刻不存在於我們生活,包括對於我們的伴侶、孩子、父母、同事以及不熟悉的人。

本書的作者是一位美國猶太人,作者的書很好的體現了美國的實用主義風格,將他的方法簡單明晰的步驟化,有工具書的務實和效用:重要觀點字體變化,頁眉有提煉,章節結束後有練習反饋小結,邏輯清晰,案例生動易懂且貼近生活,閱讀感很流暢。

我們東方人對於自身感受的表達和自己內在需要的表達較為內斂,甚至很多人根本沒有發現自己的需要和感覺,轉而替代為遇事不順時的憤怒、不滿、焦躁甚至是衝突。

作者用非常實操的方法教會讀者改變這一狀態,從而和自己和解,與他們和解。生活不是一場辯論賽,目的不是爭對錯,而是活的更好。不是教會你厚黑學的手腕或者各種花哨的技巧,以期在爭辯是非中“贏得”勝利或是在與他人交往時取得利益。而是感激生活的賜予,主張積極進取,而非消極無為。可以起到一些緩釋自己的作用。沒有雞血,沒有修煉,一些方法讓我們脫離情緒和慣性,培養一些理性和真誠的觀察,感受,傾聽,表達,請求。

例如:

  • 我們容易對他人進行道德評價,而並非直接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 作者提出了關於“請求”和“命令”的區別,提出了“觀察”和“評論”的區別,“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觀察他人及其行為,而不評判、指責或者以其他形式進行分析是很難做到的”
  • 如何在溝通中,積極面對生活中的責任,而非消極抱怨
  • 如何充分表達憤怒
  • 在聽到不中聽的話時,如何選擇面對方式——別人的行為可能會刺激我們,但並不是我們感受的根源。
  • 如何“聽懂”對方表達的真正需求,
  • 如何充分表達自己的感激,而不是看上去“傲慢”地評價。

這本書中的許多內容還需要經常溫習和回顧,需要自己的實踐去真正的掌握其中的精妙。

總之,值得多讀幾遍,並且需要在生活中實踐從而慢慢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