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拆家,奶奶淡定躲陽臺,隔代教育的弊端父母要留心

最近有一個奶奶佛繫帶娃走紅,面對兩個孫子肆無忌憚地搞破壞,奶奶淡定地躲在陽臺

,任由孩子自己快樂地“表演”拆家。

“熊孩子”拆家,奶奶淡定躲陽臺,隔代教育的弊端父母要留心

“熊孩子”的破壞能力就跟核爆炸一樣可怕,稍微一不留意,孩子就能把整個家給拆得面目全非。

好多經歷過的爸爸媽媽,直呼頭疼,血壓直升,這位奶奶淡定自如的心態真是讓人羨慕啊

“熊孩子”拆家,奶奶淡定躲陽臺,隔代教育的弊端父母要留心

兩個熊孩子把家拆得亂七八糟,佛系奶奶淡定躲陽臺

孩子的精力好像是用不完的,拆起家來更是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巴不得把家大卸八塊的。

近日網絡上有媽媽拍了個孩子拆家的視頻;

視頻裡孩子正在肆無忌憚地搞破壞,沙發、茶几難逃被拆的厄運,平時裡的玩具也被撒滿地,家裡似乎成了孩子的戰場,各種傢俱都成了孩子的武器,最終家裡已經被拆得面目全非了

“熊孩子”拆家,奶奶淡定躲陽臺,隔代教育的弊端父母要留心

看到這樣的場景,大部分爸爸媽媽估計巴不得把孩子關起來,狠狠地揍上一頓。

畢竟收拾孩子的破壞現場,也是讓人心累,可是視頻裡右上角卻有一個淡定的奶奶,正躲在陽臺裡,玩手機,看著孩子“表演”

“熊孩子”拆家,奶奶淡定躲陽臺,隔代教育的弊端父母要留心

奶奶淡定帶娃,任由孩子放肆拆家,不知道奶奶是管不住,還是想要好好消耗孩子的精力呢?不過這種見怪不怪、淡定自如的做法,還是讓很多家長感到不可思議。

面對孩子破壞式拆家,有些爸爸媽媽焦慮又生氣,覺得孩子一點也像樣,總是給自己惹麻煩,有些家長卻選擇視而不見,任由孩子“作妖”。

“熊孩子”拆家,奶奶淡定躲陽臺,隔代教育的弊端父母要留心

孩子總是喜歡搞破壞,父母該怎麼引導?

在育兒道路上,如果碰到喜歡搞破壞的孩子,爸爸媽媽是心累又頭疼,一方面,孩子愛搞破壞,總是會惹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另一方面,孩子搞破壞後的現場,收拾起來也是非常耗費精力的。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孩子在3歲左右就進入自我意識敏感期,懂得區分自己與他人的區別,但因為自己的認知能力不足,在以為自己受到侵犯時,容易受情緒驅使

所以面對孩子喜歡搞破壞的行為,爸爸媽媽要多與孩子交流,瞭解孩子的想法,並把握孩子自我意識敏感的關鍵期,培養孩子物品所有權觀念,改正孩子行為

“熊孩子”拆家,奶奶淡定躲陽臺,隔代教育的弊端父母要留心

隔代教育的弊端父母要留心,2步搞定“拆家娃”

  • 1、多溝通和觀察,找到孩子喜歡搞破壞的原因

孩子喜歡搞破壞是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爸爸媽媽不能簡單粗暴地制止孩子或打罵孩子,這對孩子的行為沒有改善作用。

爸爸媽媽要多與孩子溝通,觀察孩子搞破壞時的表現,瞭解孩子為什麼搞破壞的原因,是因為精力過剩,還是心情不好等,這樣才能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糾正孩子的行為。

“熊孩子”拆家,奶奶淡定躲陽臺,隔代教育的弊端父母要留心

  • 2、幫助孩子認識物品所有權,學會對行為負責

孩子愛搞破壞還有另外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容易破壞別人的東西,讓爸爸媽媽不僅難堪還花費不少金錢。

3到6歲是孩子行為習慣跟性格品質養成的關鍵時期,爸爸媽媽要在這個黃金時期,幫助孩子認識物品所有權,讓孩子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隨意亂動,讓孩子學會對破壞行為負責

“熊孩子”拆家,奶奶淡定躲陽臺,隔代教育的弊端父母要留心

“熊孩子”搞破壞的能力非常驚人,常常做出一些讓人難以想象的動作;

面對孩子喜歡搞破壞的情況,爸爸媽媽可要非常重視,不能像視頻裡的奶奶眼不見為淨一樣,佛系對待,否則會使孩子的破壞行為變本加厲,這就是典型的隔代教育的弊端。

“熊孩子”拆家,奶奶淡定躲陽臺,隔代教育的弊端父母要留心

當然爸爸媽媽也不能痛打孩子一頓就認為管教了孩子;

爸爸媽媽應該要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愛搞破壞的原因,在孩子行為習慣跟性格培養的關鍵期,幫助孩子建立所有權的認知,讓孩子對自己的破壞行為負責糾正孩子的做法

“熊孩子”拆家,奶奶淡定躲陽臺,隔代教育的弊端父母要留心

黎黎媽分享

黎黎媽媽為6歲前的寶寶們推薦一套非常棒的早教繪本,《陪你長大》共30冊,裡面包含社會、健康、語言、科學、藝術五方面的啟蒙。

科學中有關於讓孩子認識季節的科普內容,幫助寶寶保持自己的好習慣,從大圖插畫裡明白拆家是不對的,會給家人帶來煩惱。

還能引導孩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語言發展,讓孩子學會社交,增強想象力多個方面,個人認為這套早教書籍很全面

“熊孩子”拆家,奶奶淡定躲陽臺,隔代教育的弊端父母要留心

還有一套《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也值得推薦,兒童繪本故事寶寶情緒早教,2-5歲寶寶一站式生活養成,讓孩子從懵懂無知到自理懂事,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會控制情緒,從而塑造健全的人格。

“熊孩子”拆家,奶奶淡定躲陽臺,隔代教育的弊端父母要留心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