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依恋”角度去看成年人的爱情

几乎每个咨询师在看一个婚恋案子的时候,都会从多个层面的角度来了解从访客哪里了解到的和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并设定目标和拟定咨询帮助的策略。

从心理学的“依恋”角度去看成年人的爱情

我们经常会问自己所观察到的问题问自己:

1.这个案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问题是出在了哪里? 现在这个处境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2.访客要做怎么样的改变?对他们而言,什么是健全的功能运作? 他们之间的模式破坏了什么导致这个结果?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3.双方或者是单方需要做什么改变才能解决问题,建立更加健康的关系?我们怎么去促成这样的改变?

我们需要一个成人亲密关系的理论,来理解成人爱情的本质。这就是我们要讲的依恋。

依恋理论最早是有约翰.鲍比提出之后薛佛等社会心理学家和越来越多的婚姻与家庭治疗师继续发展。最后将这个理论用于了成人关系。

关于依恋的类型方面我就不一一去讲了。因为这个在网上有很多这类的资料。很容易可以找到。而我要讲的是关于依恋的十大核心概念:

1.依恋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驱动力:

寻求和维持和重要他人的接触,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动力。人们为了活下来需要持续的保持和重要他人的接触和链接。以保持可以有资源可以让自己活下来。这是早期婴幼儿为了存活下来的本能。虽然人长大了,但是这样的本能还是会依然存在。

2.安全的依附和独立自主的互补:安全的依附有助于建立自主和自信心。安全的依附和独立自主是一体的两面,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儿童需要感受到与重要联系人的安全链接才会有能力去做别的事情。而成人关系也是如此,当依附安全的时候才能做到独立自主。而当没有得到安全的依附那么就会相对执着于寻找安全的依附。如果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过安全的依附那么在成人关系里。就会需要更多的安全依附去满足,如果没有察觉到这点则会一直要而一直得不到满足。

3.依附提供一个不可或缺的安全庇护所:接触依附对象是人类生存的本能,而依附的对象通常会指父母,子女,配偶或爱人的存在提供了安全和舒适的感觉,缺乏依附的对象则会变得痛苦和焦虑。亲近爱的人会使人的神经系统恢复镇静的状态。在人生遭遇无可避免的紧张和伤害的时候提供天然的庇护所。缓和压力和变动带来的冲击。

4.依附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基础:安全的依附也提供个人探索世界和回应环境的安全基础,这样的一个基础能让人有信心的对讯息保持好奇和开放的态度。让人有信心去冒险和尝试学习以及调整自己,别人和世界的看法。然后针对新环境而产生适应的方法。安全的依附让人更有能力站在一个比较超然的立场去看自己,审查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况。当关系让人感觉到安全的时候,就能向外开展和支持别人,积极的正向的处理冲突和压力。这样的关系会比较幸福和安定。让人感觉到满意。对于与伴侣的安全情感链结需求,是因为对这种连结提供安全的庇护所和安心的基础,这是婚姻困境的核心问题和有效的修复关系的过程。

5.情绪的接触和反应建立连结:情绪主导了依附的行为。如果依附的对象心不在焉,关系中的另一方会因为无法接近对象而感到分离的痛苦。所以情绪的投入会很重要,相信一旦有需要的时候,依附的对象就会在哪里。任何的反应或者是生气都会比没有反应好。如果依附的对象保持距离,没有情绪的反应,那么这个所传递的信息就是:我不在乎你要什么,我们职之间没有情感连结。(冷战) 情绪告诉我们,也向比人传达,我们的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要是什么。所以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去了解我们的情绪到底在传达一些什么信息。这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伴侣传达的信息是什么。

6.恐惧和不确定性所引发的依附需求:当人感觉到了威胁,像是遭遇创伤事件,经历日常生活中的不幸,或是依附连结本身受到攻击,都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寻求安慰与连结的需求会变得格外迫切。依附的行为,例如寻求接触,就会开始运作。感觉和所爱的人连结。是人们与生俱来一种调节情感的机制。依附他人是使我们免于无助与无意识的保护伞。这会让我们知道和理解为什么一个不起眼的小事情。会对关系产生严重的威胁并想是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7.因分离而产生痛苦是可预测的过程:如果依附行为无法帮助个人从依附对象的身上得到安慰与接触,就会出现下列几种典型反应:生气的抗议,紧抓不放,忧虑,绝望,终至情感抽离。忧虑是失去连结的自然反应。在关系中,愤怒是代表想跟无法接近的依附对象接触的企图,而在愤怒中是否含有希望的成分,对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没有希望的愤怒会演变成绝望和逼迫对方。在安全的关系中。抗议会被接受和理解。

8.几种不完全的投入形式是可被指认的:

我们在处理依附对象不回应的方式有几种。当一个无可取代的重要关系出现危机但还没有决裂的时候。依附行为就会变得激烈和明显。

第一种是焦虑地紧抓不放,紧追不舍,甚至会用比较强烈的手段控制对方和逼对方做出回应。在关系困境中大部分的一些批评,指责和情绪性的要求。都是为了解决依附伤害和降低心中恐惧所做的无效挣扎。这种就是焦虑型的依恋

第二种是试图撤销依附系统和压抑依附的需求。比较常见的做法就是将心思放在其他地方。限制或者是避免和依附对象有任何情绪上接触或者是比较接触。而这种就是回避型依恋

第三种就是一方面寻求亲密的接触,另一方面却在接触的时候害怕而逃避。依附的对象是寻求安慰的对象,同时也是曾经造成伤害和令人害怕的对象。而这种就是混乱型或者是恐惧症依恋

第四种是当依附出现问题的时候会调节自己的焦虑,能够表达他们的痛苦和寻求依附对象的安慰和支持。也会接受依附对象的安慰和接触。并相信在下一次提出需求的时候可以得到满足。也会为安全的依附关系困境寻求合理的方法。而这种就是

安全型依恋


从心理学的“依恋”角度去看成年人的爱情


9.依附包含了对于自己和别人的看法:我们会在最亲密的关系中去找到关于自己的定义。在安全的依附中对自己的看法是:我是值得被爱和关心的,我对自己有自信,觉得自己是能干的。而不安全的依附则是相反的。安全依附在看待亲密关系中的问题比较趋向于乐观,而不安全的依附看待亲密关系中的问题比较趋向与悲观。而安全的依附会坚定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从内而感觉到有安全感。而不安全依恋则会向外寻求安全感,会比较容易通过外界和往期的经验中寻求支持以确定是否处于安全的依附中。

10.孤立和失落必然会造成创伤:依附的理论本质上也是一种创伤理论。一开始是研究剥夺母爱和跟母亲分离对孩子的影响。依附理论描述和说明我们被最需要的人剥夺,失落,排斥和抛弃所带来的伤害一起对后期所带来的一些影响。所以早期和重要依附对象的相处模式会对后期成人后的人格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一个人爱需要时有信心所爱的人会在哪里,和没有信心的人比,会比较不容易有强烈或慢性的恐惧。依附理论让我们了解到在遭受排斥和认为被抛弃时,对情绪和身心所造成的伤害会有多严重。

所以对依恋理论的了解无论是对咨询师展开工作或者是成人维系亲密关系都会有比较重要的意义。而依附的人格状态并不是会一直影响到我们。通过咨询师的帮助或者是伴侣的帮助,又或者是自我有意识的去调整都会在后天可以得到改善。但无论是通过谁去帮助自己去改善自己的依恋状态。都需要自己去有改变的意识才能得到改善。


从心理学的“依恋”角度去看成年人的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