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壓藥可作為肝癌患者的輔助治療方案?

肝細胞癌(HCC)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是全球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此外,高血壓仍然是癌症患者常見的共病,是癌症治療常見的不良反應,也是癌症治療療效的預測因素。


在以前的報道中,HCC患者的高血壓發病率14.3%~63.7%。無論原發性高血壓或繼發性高血壓是否與腫瘤相關,它都會增加癌症死亡率。


降壓藥可作為肝癌患者的輔助治療方案?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S)不僅在維持血壓的穩態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且還可直接調控腫瘤生長或間接重塑腫瘤微環境影響腫瘤的生物學行為。


在臨床上,某些腫瘤患者暴露於RAS抑制劑(RASIs)【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s)和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ARBs)】可能比沒有暴露的患者有更好的預後,在接受化療或射頻消融術的HCC患者中也報道了類似的有益作用。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s)代表藥物有:卡託普利、依那普利、賴諾普利、福辛普利;

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ARBs)代表藥物有:氯沙坦、纈沙坦、厄貝沙坦、坎替沙坦、依普沙坦、替米沙坦。


關於RASIs是否可以降低癌症風險和改善腫瘤患者的預後仍存在爭議。因此,研究人員評估了原發性高血壓的HCC患者在治療性肝切除後的復發時間(TTR)和總生存期(OS)方面是否可以受益於RASIs。


臨床數據


對患者進行隨訪,試驗的主要觀察終點為復發時間(TTR)和總生存期(OS)。TTR的計算從手術之日起至診斷為復發或轉移之日止,OS持續時間被定義為從手術到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時間間隔。隨訪期間,對復發或轉移患者給予最佳治療方法。


試驗總共納入387例具有完整臨床病理和隨訪資料的HCC患者。根據降壓藥的種類,將研究人群分為兩組:RASIs組(144例)和非RASIs組(243例)。


RASIs組中105例(72.9%)患者口服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39例(27.1%)患者口服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此外,有56例患者同時服用其他降壓藥(β受體阻滯劑=10,鈣通道阻滯劑 =53,利尿劑=4)。


在非RASIs組中,鈣通道阻滯劑(n=152,62.6%)為主要降壓藥,其次為其他降壓藥(如利血平、二氫丙嗪、中成藥)(n= 75,30.9%),21例(8.6%)患者服用β受體阻滯劑。


鈣通道阻滯劑代表藥物有:維拉帕米、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尼莫地平、地爾硫卓、氟桂利嗪、利多氟嗪、普尼拉明;

β受體阻滯劑代表藥物有:普萘洛爾、美託洛爾、阿替洛爾、比索洛爾等。


該研究中,共有3名患者死於非腫瘤因素,其中帕金森病死亡1例(RASIs組);肺感染性疾病死亡2例(RASIs組和非RASIs組各1例)。


研究的中位隨訪時間為78.8個月,所有患者的1年、3年及5年的複發率分別為15.8%、36.9%及49.6%;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別為95.6%、83.7%和70.3%。研究表明,RASIs的使用與更好的TTR和OS顯著相關


RASIs組患者的1年、3年、5年複發率分別為10.4%、27.4%、38.2%;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別為96.5%、90.2%、82.3%。


非RASIs組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的複發率分別為19.0%、42.5%和56.5%;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別為95.1%、79.8%和64.2%。


降壓藥可作為肝癌患者的輔助治療方案?


出現肝外轉移患者23例(肺轉移21例,骨轉移2例),其中4例為RASIs組(2.8%,4/144),其餘為非RASIs組(7.8%,19/243)。


在RASIs組中,使用的藥物在TTR和OS方面沒有明顯差異。


降壓藥可作為肝癌患者的輔助治療方案?


小結


研究數據顯示, RASIs的使用與原發性高血壓肝癌患者治療性肝切除後更好的生存有關。相比於使用其他降壓藥的患者,使用ACEIs/ARBs類降壓藥的患者,5年腫瘤複發率從56.5%降低到了38.2%5年生存率從64.2%提高到了82.3%


雖然研究有一些侷限性,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結果,但我們仍然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接受RASIs治療與治療性肝切除後肝癌患者的復發風險降低、肝外轉移率降低和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生存期延長有關,在HCC高血壓患者中,RASIs可能優於其他降壓藥,可能是HCC的一種輔助治療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