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父亲去钓鱼

我从六岁起就学会钓鱼了,在上初一的时候,就成了远近闻名的钓鱼好手,我的师傳就是父亲。

父亲是一位石匠,青年时代吃过很多苦,一九三八年的一天,正在稻田里插秧,狗保长突然领着几个人不由分说地就把父亲走抓了壮丁,从此就再也没有回过四川老家。

解放前夕,他随陶峙岳将军的部队到了新疆,后来起义加入到了王震的部队,成了一名第一代军垦战士。

刚到新疆那会,日子异常艰苦,白天挖地开荒,晚上住地窝子,吃的是玉米馍,经常还吃不饱。长年累月的辛勤劳动,熔炼出军垦人特有诚实本份,明白做人的好品质。

六十年代中期,生活比较贫困,为了改善生活,父亲就经常带着我去钓鱼。

记得是七月份吧,有一天五点钟天还没亮,他就带着我扛着鱼杆出发了。走在戈壁滩上,碱土很厚,脚一踏上去,就是几公分深的一个坑,十来公里的路不知道要走几小时才能到达钓鱼的地方,我都累的要哭了,但又害怕父亲说我娇气,不像个男娃娃,只能忍着一步一步地踏着他的鞋印朝前

。头上星星一颗一颗亮晶晶地眨着眼睛,周围还有狐狸在不远处跑动的声音……

天刚刚有点明,我们就来到了一个引洪渠的放水闸跟前。刚到前,我眼晴一下放出光来,禁不住地喊了一声:爸,快来看,好多的大鱼,咱们不用钓了,扛一条回去就够了。父亲走上前来,看了看几十条五六公斤重的大鲤鱼,又看了看闸门上悬挂的一长溜鱼网,沉静地说:这是水库打渔职工捞的,咱们不能动,动了就是偷,一辈子背上个贼的名声,以后咋做人?要吃,咱们自已钓,要用自己的手去钓,光明正大,别让人瞧不起,走!说完就拽住我的胳膊头也不回地向钓鱼的地方走去……

几十年的时光,像流水一样流走了,父亲也在二十多年前告别了人世,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这个家。

不过,我时常都会想起他来,瘦弱的身板,一双慈祥和严肃的眼神,想起那次钓鱼,想起那天我们辛辛苦苦钓了小半盆鲫鱼的高兴场景……

想起他教导我的那番话,让我在人生的路上,面对便宜和诱惑,毫不动心,挺起腰杆做人,绕过了一个又一个可怕的泥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