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诗经》微解之《甘棠》

《甘棠》,《诗经·国风·召南》里的第五篇诗歌。全诗原文如下: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读经典:《诗经》微解之《甘棠》

杜梨花

蔽芾甘棠,所谓甘棠

其中,“蔽芾甘棠”句,在诗歌中反复出现并位于每章开头,属于各章诗歌的总领句,意在强调整首诗歌的写作对象都是“甘棠”,而且是长得高大又茂密的甘棠。具体来看,“蔽”的意思是荫蔽、遮蔽,指甘棠树高大可遮风日;“芾”的意思是枝叶茂盛的样子,指甘棠树茂盛。两者联合起来,就是形容甘棠树高大又茂密。但是,甘棠是一个比较陌生、比较遥远的名字。鉴于古今风物在名称上的差别,甘棠为今之何物还需进一步甄别。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大多数注解《诗经》的文献典籍中,都把甘棠明确指认为如今的杜梨,又名棠梨、白棠、海棠梨等。注意,这些名字都是同一种树木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中的称呼。从现代生物学上看,杜梨(甘棠)是一种蔷薇科梨属的落叶乔木,树高可达近10米,树冠展开面积大,枝干附着尖刺,确实称得上是一种高大茂密的树木,足以用“蔽芾甘棠”来形容。

读经典:《诗经》微解之《甘棠》

至于它名字的由来和变化,倒是有两个比较有趣的说法。关于甘棠,据说正是由于它果实的味道甘酸,所以叫甘棠。又说,因为它刺枝的刺伤性强,古人常用其枝充当院门,堵塞门洞,故又名杜梨。要知道,在《尚书》、《国语》等古书中,常用“杜”来表示“关闭、堵塞”。现如今的例子也有,如“杜门谢客”、“防微杜渐”等。不过,古人为事物命名的习惯大抵也就那些,无外乎性状、内涵、寓意、属地、典故等。

直写甘棠,实美召公

尽管如今我们很难搞清楚甘棠变杜梨的详细过程,但并不妨碍我们理解《甘棠》诗。实际上,我们只要知道它是一种树木,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果树,就够了。因为,在这首诗中,甘棠只是浮于表面的写作对象,而不是诗歌意旨的最终回归。也就是说,此诗中的甘棠并不是泛指所有的甘棠,更不是纯粹的甘棠,而是某棵或某几棵特定的甘棠,它必然与其他一些事物或人物联系在一起,如《甘棠》诗的“美召伯”。

试想一下,若本诗所歌颂的对象就只是纯粹的甘棠,那必然会和后世诗文中的“咏物诗”一般,竭尽全力去凸显所咏之物象征的精神与品质,如梅花的凌霜傲雪,竹子的不屈不挠,兰花的清幽高洁,菊花的淡泊恬远等。很明显,《甘棠》诗的作者意不在此。否则,也不会通篇诗文只是反复劝告人们勿要砍伐、伤害、折损这甘棠树了。

读经典:《诗经》微解之《甘棠》

但毫无疑问,《甘棠》诗的直接写作对象又确实是甘棠树,可这并不能代表其意旨就是甘棠树本身。况且,从文化意义上讲,甘棠树着实也没什么特别值得深挖的精神品质。你看那些文人,不论古代还是近代,都没有发掘甘棠自身文化价值的冲动,大部分不都是在“贩卖”《诗经·甘棠》么?后人援引“甘棠”最多的情况,自然还是《诗经·甘棠》诗中的意义,甚至形成一系列广泛传播的文化故事,比如“甘棠遗爱”。在许多民间传说和地方志的资料中,也都留存有“召公听讼甘棠树下”的故事流传。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根据有关文献资料显示,在古代众多解读《诗经》的人们眼中,《甘棠》诗所颂赞的本质对象一直都不是树木本身,而是与甘棠树有联系的召伯。具体是什么联系呢?根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有一回在巡行所辖乡邑时,遇到一棵甘棠树,便在树下断案,处理政事。他处事公正严明、遵循法度,深受百姓爱戴。以至于召公死后,该地的人想到召公的贡献,都不忍心砍伐这棵甘棠树,反而作《甘棠》诗来歌颂它。

读经典:《诗经》微解之《甘棠》

召公何许人也?那可是与周公旦一般的存在。作为周初的重臣,他辅助过文王实行教化,协助过武王灭商建周,辅佐过成王康王巩固政局。尤其在周公旦去世后,更是挑起了国家的大梁,为周朝初期国家的安稳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无论是在周朝时期,还是在后世社会,召公的影响力都巨大且深远。尤其是《诗经·召南》的广泛流传,更是极大地加深了这种影响力。

据说,孔子在整理《诗经》时,特地将《周南》、《召南》置于国风开篇,就是认为它二者是“民风之正、风化之正”。这多少证明了孔子对周召之道的重视,以及对周召二人的推崇。在一些关乎礼仪的文献古籍中,也有记载证明周召所论及的教化之道是可以作为诸侯榜样的。如《礼记》、《周礼》中就有关于周南、召南之乐使用场合的记载。总之一句话,召公其人,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后人心中,都是德高望重的先贤圣哲。

读经典:《诗经》微解之《甘棠》

综上所述,《甘棠》诗所写的对象表面上是甘棠树,实际上却是与甘棠树有关的召公,属于周朝时人对召公“爱屋及乌”的深情流露。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还是很容易理解的。它一方面是理所当然的偶像崇拜,另一方面是对政治清明、国家安泰的祈愿和祝福。

召公之德,仁爱贤明

那此诗中的召公是因为什么而备受人们尊崇呢?他与甘棠又何干系?

根据相关文献,历代研究《诗经》的学者在前一个问题的论调上基本保持一致,无外乎召公的德教、贤明、仁爱、节俭等品德和操守。比如司马迁就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评价召公说:“召公奭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意思是说,司马迁认为,召公是因为他的仁爱而受人尊敬的。再比如郑玄所作《〈毛诗传〉笺》则指出:“召伯听男女之讼,不重烦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显然是表现召公德化的说法。

至于召公和甘棠的关系,基本都是认可“召公听讼于甘棠树下”的说法,也就是召公在巡视所辖之地时,曾经在甘棠树下断案的事迹。因此,召公死后,国人为了纪念他,就爱护这甘棠树,并作诗歌颂他。至于细节差别,有的说召公此举是不劳民的行为,是节俭、仁爱的表现;有的说召公断案决政遵循法度,不偏不倚,使得百姓都各得其所,是贤明的表现;也有的说召公亲赴一线,勤勉处事,是德行良好的表现。诸如此类,都是些大同小异的溢美之词。

读经典:《诗经》微解之《甘棠》

如此一来,这《甘棠》诗的主旨便很简单,就是要表现周朝人对召公的敬爱之情,以及召公的德高望重。表述的基本逻辑为:即便是召公停留休憩过的一棵树,都能让百姓如此敬爱,舍不得砍伐损坏一片枝叶,那对召公本人的情感自然如江水一般绵延不绝。

注意:此诗炼字一层轻过一层,感情却越发珍重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甘棠》诗在抒情时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即每章诗歌后两句的动词变换。它的整体表现是:炼字一层轻过一层,感情却越发珍重。

先来看每个诗章第二句的三个动词——“伐”、“败”、“拜”,它们分别是砍伐、损害、弯折的意思,翦是剪除的意思,所以三个中间句表述的内容依次是劝人不要砍伐甘棠树,不要剪它的枝叶,不要损害它,不要弯折它。几个动作之间有明显的伤害减弱关系,但表达的感情却在逐渐加深。诗文到最后,对甘棠的爱护一层胜过一层,从不要砍伐发展到连弯折都不许的地步。相应的,人们对召公的情感也逐层加深。

读经典:《诗经》微解之《甘棠》

再来看每个诗章末句的三个动词——“茇”、“憩”、“说”,它们分别是露宿、休息、停留的意思,同样有减弱的关系,具体为召公与甘棠树的关联减弱。但即便召公与甘棠的关联减弱,人们对甘棠的爱护却不减反增。如此一来,自然就显示出人们对召公敬仰之情的加深。

所以说,虽然这几个动词在表达的内容上一层轻过一层,但实际情感反而增强。这种写作方法,虽然看上去繁琐絮叨,但也不失为一种表现细腻情感的好方法。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