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同天 命运与共,善的力量始终同行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让高速运转的“流动中国”突然按下“暂停键”。

春节前夕,如新中国善的力量总监赵金本想带着家人,自驾去江浙周边体验一下当地的年味儿,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就像干柴里溅落了一个火星儿,几乎在一夜间就“引燃”了大半个中国,将包括他一家在内的千千万万个家庭抑留在了家里。

1月23日上午10时,武汉开始封城。1月24日,北京、上海、天津、安徽等省市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当天除夕夜,随着上海136名医疗队员紧急驰援武汉,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疫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疫情应急防控,他们的春节是在忙碌工作中度过的

公司的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部门早在春节前就预见到后续可能会产生防疫物资短缺的影响,所以第一时间寻求中国和美国总部多种渠道,果断出动,力求为员工们备好节后复工所需的口罩等物资,并在武汉“封城”及各地交通管制之前将第一批支援武汉员工的物资成功寄出,并得以在春节假期之初成功送达武汉。

在筹备物资的同时,由公司各相关部门牵头,在春节前也就是1月22日,成立了大中华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小组。

对内,为了确保员工和事业伙伴能平安度过疫情,如新紧急制定了《群发性疫情防控工作预案》等5项完善的疫情防控方案,将防控预案由上至下全面落实到人;并开通了信息申报通道,每日跟踪员工身体情况。同时,公司还安排专人线上对接湖北员工打消顾虑,积极协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对外,如新中国也在民政部除夕夜出台《湖北抗击肺炎捐赠指引》之后,第一时间行动起来。

从大年初一启动捐赠流程开始,赵金和他带领的善的力量团队(下称FFG团队)和其他相关部门一直忙碌到次日凌晨3点半。直到第二天即大年初二下午,经FFG团队多方协力和沟通,如新快速响应,决定通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资金和物资,驰援武汉。

风月同天 命运与共,善的力量始终同行

如新中国捐赠的物资整装待发

作为青基会首批响应疫情的爱心企业之一,如新中国捐赠的资金和物资成为助力湖北抗击疫情的及时雨。其中,100万元现金根据湖北防控指挥部的安排主要用于采购医用口罩和防护服,援助给金银潭、火神山等武汉一线抗疫医疗机构。而400台空气净化器,则直接捐助给武汉之外疫情最严重的黄冈市,随后,如新追加定向捐赠了20万元现金和75台空气净化器给黄冈用于防治疫情。

小年夜,他们将一个先心病患儿从死亡线上拽回来

对于如新善的力量团队(下称FFG团队)而言,应对类似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是工作的常态。他们90%以上的日常工作,是确保儿童健康、教育、扶贫等相关的公益项目能顺利实施。

就在疫情最紧迫的小年夜,赵金突然接到一个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紧急电话。电话那头语气急促地说,有个12岁的患儿,心脏快衰竭了,原本一直没有合适的供体,但非常巧合的是,有一个匹配的小孩子脑死亡,其心脏可以移植给那个12岁的患儿。但这次心脏移植的费用高达二三十万元,该怎么办呢?“我们马上开启了绿色通道,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开会,紧急给出了一个方案,确定可以从项目资金中调拨出费用给予资助。”

幸运的是,在如新方面确认可资助之后,复旦儿科医院的贾兵主任和中山医院专家一起实施心脏移植手术,最终将那个12岁的患儿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风月同天 命运与共,善的力量始终同行

医护人员悉心照顾患儿

“前几天,我还特地去医院看了那个小朋友,他已顺利出院,是一个来自重庆的孩子。”赵金说,“从医学意义来讲,这个年龄的孩子进行这样一个复杂的心脏移植手术,也是非常难得的一个成功案例。”这样的“小奇迹”,只是如新善的力量(FFG)团队众多小case中的一个。

自2003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如新就将传递善的力量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根植于企业文化,并在之后十几年稳健成长的过程中,将两者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2004年,如新集团将运作了两年的“受饥儿滋养计划”引入中国,之后陆续推出的“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基金”、“如新小学”、“如新春蕾计划”和“集善如新创星计划”等项目,都秉承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而这一系列公益项目的幕后工作,包括所有的内部沟通、合作谈判、项目实施和现场探勘等等,都由FFG团队小伙伴们一一付诸实施。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尚未完全终结,而且还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肆虐。在这个世纪灾难面前,全球化和命运一体化的议题变得如此真切,也如此现实。正如“善的力量”内涵所彰显出的,危机中更需要守望相助,更需要大爱、勇气和责任——可以预想到的是,谁能在这场严峻挑战中展现出大爱和责任,谁就一定可以在未来之路上走得更稳健、更悠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