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屋脊——神農架之謎(一)

神農架位於我國湖北省西部了大巴山區.面積有3200平方千米,林地佔85%以上,海拔差不多都在千米以上,素有中華屋省之稱.神農架是個謎,神秘而博大:大量動物在此反祖變白,山溪之間出現大海獨有的潮汐,真假虛實的動物故事,怪異莫測的洞穴.......這些獨特贊解的神農架之謎,叫人眼花繚亂,浮想聯翩。

中華屋脊——神農架之謎(一)


謎之一:動物白化現象

我國許多城市的動物園裡都養有自熊。從外表看,它們實在沒有什麼區別,若注意到產地欄的記載,就會發現其中的大不同。原來多數白熊都是引進了北極熊,惟獨武漢動物園裡的白熊標記著“神農架”三個字,是地道的“國產貨”。關於神農架白熊是否真是白熊的問題,科學界在20世紀50年代就有爭議,至今餘波未了。

中華屋脊——神農架之謎(一)


20世紀50年代初期,在神農架山林裡捕到的第一隻白熊, 送到武漢動物四,引起了科學界的震驚。依照常理,白熊只能生活在北極圈內、北冰洋地區,神農架屬中緯度地區,是亞熱帶向溫帶氣候的過渡地帶,怎麼可能出現白熊呢?

中華屋脊——神農架之謎(一)


未過多久,在神農架又相繼捕到四隻白熊,而且雄雌老幼兼備。20世紀70年代在兩次大規模的“鄂西北奇異動物科學考察”過程中,科學工作者竟陸續見到、捕到了神奇的白蛇、白獐、白麂、白龜、白金絲猴、白蘇門羚、白鸛、白皮鷺、白冠長尾....當地百姓還曾目睹過白“野人”、白蟾蜍等,幾乎所有的動物物種都有白的。

在古代傳說中,白色動物直被視為修行 千載、始悟仙道的精靈或神物。《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述的曾幫助軒轅黃帝立下赫赫戰功的“黑”即為白熊,《白蛇傳》中的白娘子也是白蛇修成人身的。神農架的白色動物同非白色的同種動物相比,在生活習性方面尚未發現有多大差異。

通體白色的動物在當今世界上已為數寥寥了,非洲白獅、白人猿,印度白鹿,中國臺灣白猴等無不被人視為珍寶。在我國珍稀動物名錄裡,諸如白鸛、白冠長尾雉等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神農架被稱為“白色動物之鄉”的確當之無愧,而神農架所有白色動物均享受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的待遇也是理所當然的。不過人們至今還是不清楚,為什麼惟獨在神農架才會出現這麼大規模的動物白化現象。

中華屋脊——神農架之謎(一)


謎之二:山溪之間的潮汐

潮汐是由月球對地球的引力而產生的海水漲落現象。誰能相信,這海邊特有的自然現象竟也能出現在神農架的山溪間呢?流經紅花鄉茅湖村境內林區的潮水河就可以看到這種現象。

中華屋脊——神農架之謎(一)


觀察潮水河奇觀最理想的地方當數橫臥於上游的一座小橋。 橋不知建於何時,雖歷經修補,卻依然保留著原有的模樣,橋墩用石頭壘砌,橋身由樹幹架成,高丈餘。平時看來,這座橋似乎架得多餘。因為只有汨汨流水從橋下淌過,行人完全可以憑“石步 子”安全過往。惟有到漲潮的時候才可以認識到橋的必要,那時候水位陡升,波濤翻騰,下 子便漫上橋頭,需半個多鐘頭才會慢慢消退。溪水從觀音巖上的一個巖洞中湧出,滾坡直下,最初為一掛瀑布,降至谷底才形成一條小溪。 細觀瀑流,時粗時細,一晝夜三變,因而引起溪水三起三落。漲潮時波瀾翻滾,洶湧澎湃,落潮時水位銳減,露出岸邊卵石。這與海邊潮汐又不盡相同。

中華屋脊——神農架之謎(一)


民間將潮水河潮汐的起因解釋為犀牛翻身,講潮水河的源頭是口深淵,有一頭巨大的神犀終年睡在水裡修煉,神犀有個習慣,每晝夜要翻三次身,每當它翻身時就會激起淵水外溢,因而造成了河水漲潮。此說是否可視為對間歌泉的神話解釋呢?地質工作者曾探察過潮水河的源頭,發現觀音巖上的巖洞內通地下河,地下河的源頭遠在海拔2060米的“碗水”,“一碗水”又是一處間歇泉,因此認為潮汐為間歇泉所致。但“碗水”究竟有多大蓄水量2間歌泉是怎麼形成的?間歇泉有能量使下游的溪水如潮水般定時暴起暴跌嗎?潮水河還有許多令人費解的現象。譬如,它來潮時的水色因時節而不同。若逢乾旱時節,水色混濁,像暴起的山洪;若逢淫雨時節,則碧波盪漾,如奔騰的清流。為什麼如此涇渭分明呢?再譬如,它左右各有一條水溪,水色也因時節而異,不過恰與潮水河色相反,這是為什麼呢?這些問題誰能解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