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佛系的老妈咋办呢?她认为小孩子不需要上补习班(好坏),而且认为人不需要管教,都是天生的性格?

张文瑶


这说的是我吗?我就是这样的呀,别人眼里我家娃是放养的,实际上也是,只要孩子不偷不抢不骗不走歪路,我一直让他随心所欲的成长,还好还好,孩子性格还称得上开朗阳光,有礼貌爱学习,唯一一条就是爱玩游戏,高三都没断,现在更是爱玩,暑假回来问他挂科没,说不可能玩到挂科,我又不管了!不知道我家孩子对我这佛系妈妈可有意见?我家孩爹比我更佛系,难为孩子自力更生自我教育啦!


不和智障论短长


孩子跟孩子的性格天生不一样。有些孩子不用你操心。有些孩子你不操心就毁了。我家是,我盯着点成绩就很好。我不盯着就会下滑。自觉性不够。朋友老大是儿子,从小没操过心。考大学前有些数学问题,找了个家教上了几节课。大学考的很好。闺女还小,在小学就经常被请家长。学习一塌糊涂。躺教室地上就是不作功课。老师家长都头痛得要死。不过她学习好的大儿子情商不算高。不知道离家去大学会不会遇到问题。每个孩子性格都不一样,一套方法不能适用在每人身上。只能父母自己用心观察了


阿斯特里滴


很开心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赞同佛性妈妈的一个观点,不需要上补习班。因为孩子确实没必要去补习文化课。因为知识点都很简单,只要孩子认真学就能学会。

有的家长也许会说,就是想让孩子改掉学习不认真的坏习惯才上辅导班。现在确告诉家长,不让上怎么回事,我解决不了孩子不认真的态度啊。

在这里我想说,孩子要想改掉不认真的态度。还真得家长去做,才能实现。那么需要家长做什么呢?那就是请停止你的唠叨,停止你的说教,就如题中的佛性妈妈。在学习上,说该说的话,不评判,不指责。

但是佛性就是真的不需要引导,放养吗?非也。放养孩子那叫不负责任。

孩子毕竟是孩子没有是非观念,没有自律性,没有主动性。所以家长要在孩子的成长中,学会倾听,体会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孩子打气,并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办法。

在孩子学习倒退时,观察到孩子的悲伤。理解孩子,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怀抱,引导孩子走出失败。

真正的佛性是分清和孩子的界限,做该做的事,和孩子共同成长。


暖萌肉肉


我经常和妈妈们调侃:孩子分为两类,报恩型孩子和讨债型孩子。报恩型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及事情该怎么做。这种孩子的家长就很省心。讨债型的孩子往往心很大,对事不怎么上心,很多事情都需要家长的提醒和督促,这种孩子的家长就需要多操心了。我家两个孩子,老大带的很操心,他的玩具需要你提醒他整理,他的作业需要你帮他制定计划并监督他完成,你如果不管他,他就拖拖拉拉。老二就不一样,家长老师说的什么,他记得很清楚,也知道什么事情该怎么办,所以,带他就很省心,我就不需要怎么管他。


王家小哥俩


这个问题表面看是关于孩子需不需要上补习班这样的问题,真正背后是一个沟通问题。


从问题的文字描述看,最大的可能这个老妈应该指的是孩子的姥姥吧,不论角色是什么,问题的核心是一致的,即:


家庭里面不同的孩子养育者之间如何沟通。

在一个家庭里,孩子的不同身份的养育者之间的沟通最核心的,也是他们的利益共同点,其实是关于这个孩子,换句话说,没有人是真心要害他,都是为了孩子好。在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抓准这个点。


因此,在任何时候家庭内部沟通的时候,先要做的第一步并不是统一观点,而是认可情绪感受(充分肯定对方为了孩子着想的那份心),放到问题的环境中,可以回应老妈:“哦,老妈我听懂了,您是不喜欢孩子上补习班,怕他太累,想让他童年过得更开心……”(诸如此类,从之前肯定她为孩子好)


理念可以不一致,观点可以不赞同,但是情绪可以被接纳,心思可以被理解。


这一步通常一句话是不够的,可能要一次两次反复的表达自己能够理解对方的心情。

然后才是下一步:尝试表达自己的看法。


比如问题当中的这种情况可以根据老妈的脾气秉性,如果她重视实例,那么就多搬几个有效说明观点的例子;


如果她相信权威,信任专家,那就找几个专家的话或者讲解视频给她看,尝试在这个基础上沟通。


特别注意,千万不能硬碰硬,不要想着说服对方,也千万别想着一次解决,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家庭教育孙丽


你老妈这样挺好,无为而治

不上补习班挺好的

1、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2、有充足的时间娱乐、游戏,访友、旅游,对精神健康有好处。

3、劳逸结合,对下一周的学习状态有好处。

4、将家长从频繁的接送当中解脱出来,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5、有更多的时间跟家人在一起,对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有好处。

周末不上补习班的好处太多了,孩子会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吧!

每一个孩子有自己成长的规律和节奏,拔苗助长可以一时见效,可是我们不应该有点长远眼光吗?

那么多教育专家用数据和实例一再强调抢跑没用,为什么大家就是不相信呢?

也许是“专家”这个名词在我们这个社会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可信度。但是,是否可信有时候还是可以自己判断的,反正我一直相信,不是因为他们说得多,而是因为这确实是常识!

孩子毕竟是孩子,当他所有的时间都被塞得满满的时候,他能不讨厌这个挤掉了他玩乐时间的东西吗?

周末让他喘口气放松一下休息一下难道不应该吗?其实我们观察孩子,会发现爱玩爱学习本来都是天性,而我们大人硬生生地用一个天性挤掉另一个天性,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两个天性都没了,得不偿失!

实际上现在学校里本身就已经抓得很紧了,光完成学校老师的任务都疲于奔命,再上补习班,再做补习班的作业,没有留白的学习哪来思考的时间?

不能劳逸结合,最终会让孩子痛恨学习!

上补习班最糟糕也是最直接的结果,那就是恶性循环烧你家的钱。

课堂不是学习的唯一途径,有那时间和金钱,不如多看点书,多出去走走,可能学到的东西更多。

你妈这种心态真的挺好,也估计你家有矿,压力不大。





上海阿娘和小句头


您好,对于这种情况,我已经司空见惯。真正的问题,还是出在了妈妈身上,而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为了孩子着想,我们做的第一步还是要给妈妈提建议。不管能不能成功,你要从孩子的长远发展角度吧来劝说妈妈,因为补习班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在空闲时间把不熟悉的知识掌握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巩固旧的知识,对于孩子的学习帮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妈妈认为补习班都是因为赚钱,而起不了多么大的作用,那么就要举一些积极例子去说服她。如果妈妈在根源上就认为孩子的命运已定,学不学习无所谓,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举一些通过学习而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


第二步,如果妈妈还是不愿意,那么你就不要再浪费时间,你应该去做孩子爸爸的工作。既然妈妈这么佛系,那么爸爸可能和妈妈互补的性格,对待孩子非常认真。一般来说,只要人的思维逻辑正常,家里条件合适,为了孩子,家长都是愿意去投资教育。

第三,如果你的爸爸妈妈都这个样子,那么你就动用老师的力量去说服他们。如果还不行的话,你就自己在家里好好学习,虽然可能效果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学总比不学好,难道不是吗?


李苏破


1、这个观点您是怎么看的,对您造成什么样的困扰了,听起来您有点无奈?

2、“很佛系的老妈”她怎么“佛系”了,除了认为孩子不必上补习班、人不需要管教外还有哪些具体的观点吗,这些观点听起来您不太认同,对您的一些行为决定产生影响了吗?

3、困扰您的问题是什么?

是您不认同她的一些观点,想纠正她吗?

还是因为她的一些观点影响到了孩子的成长和您遇事的决定呢?

我想澄清这些问题,再根据具体情况看看怎么应对对自己更舒服、有利一点,可能让一个人马上改变观念很难,但不是没有可能,需要耐心和时间。还有就是调整自己,不和她的那些观点对抗(毕竟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她有那样的观念和她的个性、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有关,并没有对错之分),但在行为上如果您不认同她的观点,您可以自己做决定,不要受到过多的影响。


春丽心理空间


这个妈妈的说法也不算全错,关键在于家长遇到的是什么类型的孩子。

曾经在补习班工作过,身边的朋友很多也是教师,对补习这件事还是有点经验~

站在老师的角度,学生与学生资质相差太大了,有些孩子秒懂的问题,另一个孩子可能花几天时间都不一定能搞明白,这中间的差距不是靠努力和补习可以逾越的。

对于学霸和学渣而言,补习对成绩影响不太大,尤其是学渣,他们需要的是找到学习兴趣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能某个时间他们就突然“开窍”了,也可能永远不会,这种顿悟单纯靠补习可做不到!

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略偏上的学生而言,补习还是很有效果的,只是效果大小可能因人而异。

至于性格,感觉天生的和后天的影响一半一半吧。有些孩子很有主见和智慧,大概率人生不会走弯路。也有些孩子很容易受别人影响,这部分孩子家长就要多花时间教育了,要避免他们在叛逆期和坏孩子接触。

家长的教育理念是重要,但是孩子是什么样的人也同样重要~

如果遇到一个又聪明又懂事的娃,家长躺着孩子就成才了,这种事情别人不好比的呀~


萌萌圈


我也是老妈,老公佛系,我总觉得他不负责任,孩子玩手机不管,晚睡不管,没人烧饭也不管,真不知这老爸能管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