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水源陶岔附近山上的古寨 河南南阳淅川县 @真实探索


汉江楚长城与古山寨08:南水北调水源陶岔附近山上的古寨 河南南阳淅川县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16年


南水北调水源陶岔附近山上的古寨 河南南阳淅川县 @真实探索

汉江楚长城与古山寨08:南水北调水源陶岔附近山上的古寨 河南南阳淅川县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16年


南水北调水源陶岔附近山上的古寨 河南南阳淅川县 @真实探索

汉江楚长城与古山寨08:南水北调水源陶岔附近山上的古寨 河南南阳淅川县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16年

历史上,楚首领熊通曾趁东周衰败,诸侯兼并之机,请求周王室加尊未成便自称楚武王,来与周朝开国的周武王对称,摆出了与周王朝分庭抗礼的架势。楚熊通之所以敢作出如此让周人吃惊的举措,有三个因素,一是楚国这时已经拥有了相当规模的军队;二是楚国本身的中央统治集团已经形成;三是楚国已经控制了汉水中上游和武当山左近地区,其中包括汉水南的白河、竹山、房县、保康、南漳所在地区。并做好了向东、向北扩张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楚为了巩固既有的地盘,为防西周利用蜀、巴等国势力的东侵,便在白河,竹山县之间修筑了这段“边墙”。“边墙”亦指边界之墙。在此,蜀、巴与楚国界算是有了明确的界限之分。”

南水北调水源陶岔附近山上的古寨 河南南阳淅川县 @真实探索

汉江楚长城与古山寨08:南水北调水源陶岔附近山上的古寨 河南南阳淅川县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16年


南水北调水源陶岔附近山上的古寨 河南南阳淅川县 @真实探索

汉江楚长城与古山寨08:南水北调水源陶岔附近山上的古寨 河南南阳淅川县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16年


有人认为:楚国曾把南阳盆地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经济基地而苦心经营,进可与中原的晋、郑及齐、秦诸国争锋,退可据险以守。发源于河南西峡县东南部的丹水河东南流,经八里岗后汇入湍水,该河在西峡境内叫丹水,交八里岗后叫长城河。八里岗以南约2公里的岗下有一村庄,叫长城铺。长城铺村西有一废墟叫长城驿,在这么小的范围内三次出现“长城”二字,不是偶然现象,当与长城有关,说明长城就在附近,这个长城应是楚长城,而这些名字皆源于楚长城。


南水北调水源陶岔附近山上的古寨 河南南阳淅川县 @真实探索

汉江楚长城与古山寨08:南水北调水源陶岔附近山上的古寨 河南南阳淅川县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16年


南水北调水源陶岔附近山上的古寨 河南南阳淅川县 @真实探索

汉江楚长城与古山寨08:南水北调水源陶岔附近山上的古寨 河南南阳淅川县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16年


其他相关现场视频请参阅:

(敬请各位提供相关线索,以利进一步探查拍摄,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