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這3類房子便宜也別買,開發商已“露餡”,要有心理準備


今年起,這3類房子便宜也別買,開發商已“露餡”,要有心理準備

尤其是今年以來,不管開發商再怎麼佯裝淡定,再大勢宣揚市場“開盤火爆”、“激烈買房”也好,如今的樓市,早已捅破了那層“遮羞布”。據國統局2月數據,1-2月,商品房銷售面積8475萬平米,同比下降39.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39.2%。商品房銷售額8203億元,下降35.9%。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4.7%。這種斷崖式下跌,是近二三十年不曾出現的,而開發商的處境也越來越難熬,超200家房企破產不止,某大型企業還爆出裁員消息。照這樣的形勢,整個行業的停頓必然會進一步拖累房價,即便開發商已“露餡”,但購房者還是要有心理準備,今年起,這3類房子再便宜也別買,不然就砸手裡了。

6成消費者買房有質量問題,房子質量太差?高週轉的惡果,還是建築耐久年限本就如此?

今年起,這3類房子便宜也別買,開發商已“露餡”,要有心理準備

據《2020年中國購房者消費調查報告》,超6成消費者買房出現質量問題。交房後,物業服務質量差,房屋出現問題維修不及時,是購房者最為不滿的地方,六成消費者吐槽物業服務質量差,超40%消費者吐槽房屋維修不及時。無獨有偶,2019年第三季度,各地共下發監督執法檢查整改單154996份、行政處罰書8469份,處罰單位達到7403個。房說君認為,可見樓市進入冷凍期,各種各樣的質量問題也越來越多。無論是 “塑料人工湖”,還是劣質混凝土施工,都不是憑空想象的黑色幽默,而是你我身邊正在上演的事實。

雖說市場上漲期,房屋質量只要問題不大都容易被忽視,話說回來,建築壽命本就幾十年,似乎房價不漲,或是漲的少了,就會被頻頻曝光,為什麼? 按照《民用建築設計通則》規定,重要建築和高層建築主體結構的耐久年限為100年,一般性建築為50-100年。顯然,住宅不屬於“重要建築物”之列,而且大部分的耐久時間最短就只有50年,而且從實際出發,大部分房屋質量或許扛不到50年之久。

今年起,這3類房子便宜也別買,開發商已“露餡”,要有心理準備

房說君認為,首先是高週轉、高槓杆的惡果,在2015-2017年間,幾乎所有房企都奉行快速拿地開工的策略,並不是借到錢就萬事大吉了,樓盤無論施工、拿地,或是營銷、融資,每天都在計算著高額的利息,雖然快週轉並不與質量差成正比,但在利益促使下,各類質量問題的發生率更是越來越高。其次限價收縮了房地產開發的利潤空間,導致大部分房企不求產品,只求完成任務,小區設施減配,精裝標準越來越低,一些企業在建築材料和裝修質量上“耍手段”,從而導致問題樓盤的接連出現。

總之,無論是高週轉,還是限價帶來的問題,都將“房子史上最差”的輿論推到了風口浪尖。基於這樣的事實,作為購房者,如果今年買房,這3類房子再便宜也別買。

今年起,這3類房子便宜也別買,開發商已“露餡”,要有心理準備

人多密度大的高層住宅

要知道,我國是擁有23.5萬棟高層住宅的國家,幾十層高的住宅,層數越高,小區居民就越多,一個多層住宅或許只能容納幾百戶家庭,而同樣土地面積上蓋的高層房卻能容納上千戶家庭甚至更多,而且一層兩三部電梯十幾戶人用,居住體驗非常差。在這樣的環境下居住是以透支健康為前提的,長遠來看,也透支著住宅的價值。更重要的是,現在買的高層房,與原來的房子相比幾乎是兩種概念。因為房企高週轉的原因,不僅精裝縮水,捆綁車位裝修,再加上風波影響,各地工地延遲復工,所以未來幾個月交房的樓盤,為了降低成本搶工期,出現質量問題的可能性會大概率上升。這讓本來就面臨高額維修、拆遷成本的高層房,極有可能會降為“白菜價”。

今年起,這3類房子便宜也別買,開發商已“露餡”,要有心理準備

三線以下的“老破小”

當然,質量除了住宅品質,小區管理也是重要的輔助項。大家都知道,任何一個城市,都是中心城區的人口密度最高,其次是外環,再來便是郊區。而小城市來說,本身待開發的面積就大,當地的發展方向也多以新城為主,人們更偏愛新房。換句話說,三線以下的二手房,都是不少房齡較長的老破小,門口都是五六十歲的“爺爺級”保安,不是房屋結構老舊,電梯加裝困難,連停個車都費勁,經過這次風波, 試問,那些物業缺失的二手房,哪裡來的安全感?

今年起,這3類房子便宜也別買,開發商已“露餡”,要有心理準備

一層幾十戶的商住公寓

公寓雖然有總價低,地段好的優勢,可還是那句話,能不碰還是別碰,開發商物盡其用,把每個角落設計到極致不說,商業用水用電,住進去還不能享受到學位學區,種種劣勢都非常明顯。細分來看,梯戶比不同,居住體驗,採光戶型相差甚遠。更何況,公寓幾乎沒有小區,背後都是容積率高企的現實,居住條件又怎能和住宅相提並論?

今年起,這3類房子便宜也別買,開發商已“露餡”,要有心理準備

房說君有話說,歸根結底,樓市出現如今這樣的局面,絕非表面上的風波衝擊這麼簡單,過去這些年,房地產金融化的趨勢增長過快,居民槓桿率也持續推高,目前為止,房產佔據了6成的國民財富,空置率達到22%以上,之所以影響這麼廣,是因為投資虛火造成的。而曹德旺對此一語道破,他表示很多炒房企業的錢都是按揭的,他們負債率已經達到70%,根本沒有資本再去融資。

總之一句話,房地產存在著過多虛假過剩的投資。同時今年以來,高層也是三令五申房住不炒的定位,要求保持房市的穩定一致性。在此提醒即將買房的朋友,千萬別被幸福衝昏頭腦,經驗告訴我們,你以為的開發商降價“自救”,背後可能還有更大的坑等著你,繞開套路,不買到“質量最差”的房子,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