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饱经风雨八百年 照亮海丝路

元朝,是泉州最为繁荣的时期。刺桐港被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时人称:“泉本海隅偏藩,世祖皇帝混一区字,梯航万国,此其都会,始为东南巨镇,或建省或立宣慰司,所以重其镇也。”


六胜塔,又名万寿塔,俗称“石湖塔”。位于石狮金钗山上,建于宋政和三年(1113年),是一个比较经典的元代建筑物,与“姑嫂塔”遥遥相对。


六胜塔似一位守望者,笑看云舒云卷,静看潮起潮落。日出日落中,它棱角分明,如久经沧桑的老人,沉稳。塔身上每个小门,都像是会走出一个传说。


朴实的外表,精细的构造,和凝聚在身上的历史,让它的光彩盖过身边的一切,依旧是泉州湾生活的人们最崇敬的航标。


天然石做的外表与周边环境相融,自然和谐,纯朴无华。在蓝天白云下,映衬地更加肃穆庄重,明亮生辉。


石狮:饱经风雨八百年 照亮海丝路


六胜塔坐落在石湖村金钗山上,古代每到夜晚塔顶都会点上几盏灯笼,让远方的商船找到航向。


因此六胜塔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航海灯塔。


那时候的泉州港(俗称刺桐港)是东方第一大港,海外贸易非常繁荣。相传泉州港共有18个渡口,停泊着数百艘东南亚和波斯等国的商船。


金钗山位于泉州湾的外滩口,是来往商船的必经之处。六胜塔建在山上,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是泉州港的航标。


石狮:饱经风雨八百年 照亮海丝路


六胜塔另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每层塔的横梁上都刻着建造者的姓名和时间 。底层南面拱门的门额上悬一块“花带碑”,刻着“万寿宝塔”四个字,右偏旁则 刻着“至元丙子腊月立”(1336年12月),“檀樾锦江凌恢甫建”等字样。


六胜所处的石湖,是泉州沿海的一个小港,在泉州海外交通贸易发达时期,它和安海一样,都是外国商船的寄泊之处。


据说,当时这里曾围筑城墙,有渡口十八个,所泊的船舶常常近百艘。它不但显示了海外贸易的繁荣,同时为六胜塔的建造, 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和条件。


石狮:饱经风雨八百年 照亮海丝路


每当朝阳雾色,染万顷碧波,五彩缤纷,游人至此,如临蓬莱仙阁,确实是处值得游览的好地方。


石狮:饱经风雨八百年 照亮海丝路


岁月在梦境的缝隙里流过,凝望你沉睡的轮廓。看海天一色,听风起雨落,你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灯塔,饱经风雨八百多年,照亮了海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