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女神”——天水

常常吟诵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总会被诗仙的豪放、浪漫所折服,黄河之水被诗人想像着是从天上而来的,这样气势磅礴的夸张,彰显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胸怀和气魄,描述的又是怎么样一幅雄伟壮丽的奇美景象?八月中旬,我有幸走进了这座叫“天水”的城市,亲眼目睹了“天水”的神奇与不凡,使我禁不住猜测着,诗仙的创作灵感不会就来自“天河注水”这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吧?

在我原来的印象里,天水虽是丝绸之路重要的驿站,但却位于西北的戈壁滩上,荒凉之地无疑。但当我真实地踏入这个城市时,眼前所见,今非昔比,俨然是一个全新妆扮的青年——街道整洁,树木葱茏,山青水秀,犹如走进了江南水乡。汽车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绿化带里鲜花竞开,盛情欢迎各方宾客的到来,旁边流淌的河水生机勃勃,远处一望无际的大山,青翠苍秀,真的就像引来了九天银河的“天水井”,这水“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把这里的土地滋润得如同翡翠一般,一条条涓涓不壅的河流,一片片水草丰茂的绿洲,纵横交错,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犹如绘出的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夕阳西下,天水湖是如此的宁静、安详,耀眼的红桥横跨藉河两岸,漫步湖畔,路旁桃树上挂满水蜜桃,阵阵的凉风微微吹来,空中的水雾慢慢移动,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那里是西北的荒漠之地,这分明就是天上的蟠桃园。第二天,我走进麦积山石窟时,又一次被震撼了。这里的石窟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用凌空栈道连接,蜿蜒曲折,有的几乎直上直下,在惊心动魄之余,又观赏到面容和蔼、精美绝伦的凿窟和造像,既是学习历史文化,也是欣赏艺术作品,把清俊秀美、雄伟壮观和惊险刺激同时完美地体验。站在石窟高处眺望,一座座山峰层峦叠嶂,郁郁葱葱,在千山万壑之间到处密布着苍松翠柏,我觉得在四大石窟中,唯有麦积山是翠山绿水,自然景色为最佳。

走进天水博物馆,我才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天水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地湾遗址是距今8300多年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遗址面积之大,文化层厚之深,出土的珍贵文物之多,刷新了全国六项考古之最,有目前已知最早的“水泥”地面大厅,最早的地画,最早的宫殿……早于半坡文化、仰韶文化上千年。还有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佛教石窟文化,不仅谱写了中华文明的序曲,也是华夏文化一部辉煌灿烂的乐章。伏羲庙现存的六十多颗千年的松柏,国内唯一的伏羲塑像;玉泉观保存完好的元代四面道流碑,被誉为“中华一绝”的古树“辨柏”;南郭寺里2500多年的春秋苍柏,伴随着诗圣的作品,映衬着整个古城,流传至今。

有人说:“三千年历史看北京,五千年历史看西安,八千年历史看天水”我感同身受。拿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这座有“羲皇故里”之称的城市最中国。

走进天水,我深深地感受到天水人不仅有着西北人豪迈奔放的性格,也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听这里的老人讲:过去这里是流放之地,有许多文臣武将被贬到这里,也有到这里经商的波斯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都荟聚在这里,这些精英的后裔在这里形成了大融合,所以天水人大都温文尔雅,很有绅士风度。形成了天水人深沉旷达、幽默睿智,坚毅刚强的性格。走在这里,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落后、落伍,甚至老土,这里的人们衣着小伙整洁潇洒,姑娘时髦大方;老人稳重得体,孩子活泼可爱,与一线大都市比起来毫不逊色。这里的人们言谈举止风度翩翩、彬彬有礼。这里的男人大多都很高很帅,女人都眼大脸圆,皮肤白皙,还有许多头发自带卷儿。就像这里不冷不热,不燥不湿的气候一样,他们走路不紧不慢、四平八稳,说话不温不怒,心平气和。这是源于天水深厚的文化内涵,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还是源于四面八方的移民,我想可能兼而有之吧!

丝路“女神”——天水

昔日,秦汉的赫赫军威,魏蜀的金戈铁马,北朝的渭水梵音,隋唐的繁华盛典,宋金的商贾云集,元明清的人文蔚起,谱写出了天水华美的乐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如今,天水就像静静伫立在“一带一路”上的一位女神,从8000年的记忆中走来,她依然是那样的淳朴而美丽,期待着你掀开她神秘的面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