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卫星侦察,我们的区域隐私保障


反卫星侦察,我们的区域隐私保障


卫星的总体构成?

卫星的结构系统,其基本组成通常都是由专用系统和通用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专用系统的组成将视卫星担负的任务而定,如通信卫星有无线电接收和转发设备等通信专用系统,侦察卫星必须有高空照相机、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辐射仪等遥感设备,科学探测卫星必须装有相应的探测仪器等。照明发电类卫星则必须有太阳光反射与接收等聚能转换系统等。而通用系统则是各类卫星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结构、温度控制、姿态控制、无线电遥测、遥控、跟踪和能源等分系统。

1965 年制定中国卫星系列规划时,就把返回式侦察卫星确定为我国卫星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并于 1975 年获得首次飞行试验和返回成功,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的国家。

利用侦察卫星实施空间侦察是和平时期一种主要侦察方式。在建立可靠的侦察卫星轨道预报系统的前提下,对侦察卫星的区域干扰技术,特别是对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和混合型卫星的干扰技术,对重点区域的反卫星侦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反卫星侦察,我们的区域隐私保障

掌握卫星运行规律,实施机动规避。

当侦察卫星飞越某区域过境时,地面行动如何隐蔽,就是当它飞过地面可视范围之后,利用侦察监视的“空白”时间,地面行动可以利用这个空隙大胆行动。

对抗电子侦察卫星的治本之策,是采用新体制雷达和通信系统,以及运用频率捷变、脉冲编码、超低旁瓣、旁瓣消隐等雷达反侦察技术和跳频、扩频等通信反侦察技术,它们均可降低电子侦察卫星的效率。

地面设置假目标,以假乱真;对电子侦察卫星,可以设置假发射阵地,示假隐真等。

反卫星侦察,我们的区域隐私保障

打击卫星的主要方法有三种:
一是利用地面武器系统,如激光炮和动能武器系统等来摧毁敌方卫星。2010年5月,美军曾在试验中使用舰载激光炮击落一架无人机。
二是以卫星拦截卫星。这种卫星不同于一般卫星,它本身就是一种攻击性武器,通过机动变轨飞行,跟踪接近目标后,能以自爆或撞击的方式来摧毁敌方卫星,或者利用卫星上装载的激光器摧毁敌方目标。美军目前在研的X-37B轨道飞行器或将具备此种功能。而网络曝光的中国“神龙”无人空天飞机据传将具有对抗X-37B的能力。
三是利用航天站或航天飞机来俘获敌方卫星为自己服务。

2007年陆基SC-19反卫星导弹首次进行测试并成功摧毁了一颗废弃的风云一号C卫星,反卫星武器的研制走向正轨。还发展了DN-1型(动能)、DN-2型以及DN-3型等一系列动能反卫星武器。

通常反卫星(ASAT)攻击指的是干扰、削弱、拒止或摧毁卫星遂行任务能力的所有进攻性行动的总称,采用的方式不同,所达成的目的也不同。临时性地、可逆性地或非毁伤性地阻止一颗卫星遂行其任务的攻击通常称之为拒止攻击,而永久性地使卫星失效的攻击则称之为摧毁。目前典型的杀伤方式包括射频干扰与欺骗攻击、定向能武器攻击、动能武器攻击、核能武器攻击、在轨捕获卫星攻击等。

在微小卫星反卫星方面,美国曾实施过XSS系列卫星计划和微卫星技术试验卫星(MiTex)计划。目前XSS-10、XSS-11卫星及以其为基础的ANGELS卫星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型卫星具备轨道机动能力,能够对目标进行机动靠近。


反卫星侦察,我们的区域隐私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