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刀、真槍、真練家,演戲的祁縣武秧歌

祁縣武秧歌是在祁太秧歌向戲劇化發展中派生出來的一朵獨具特色的小花。它既不屬於梆子戲。也不像秧歌劇,而是祁太秧歌、晉劇和武功拳術有機結合的一個藝術品種。它的主要表演手段是武打。其劇目大都是取材於我國古典名著《水滸傳》的武戲,由藝人自編自演,著力歌頌我圍古代見義勇為,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

一、源流、沿革和分佈概況

藏書拾萃|用真刀、真槍、真練家,演戲的祁縣武秧歌

清乾隆年間祁縣溫曲村,有一名叫賀大壯的財主,他在本村佔有土地,又在全國幾大城市開設商號。為了讓自己的子孫後代謀取功名,應考武狀元,在河南經商時從少林寺中學會一套舞劍、盤刀等武術,回來後特地購買武器,在他家開設弓劍房,開闢練武場,讓他的子孫後代,每日晨練武,晚習文,整日研究武術。為了鍛鍊武術的臨陣應用,他們常常以梁山英雄為楷模,虛擬各種陣勢,使用各種兵器練習對打。因而,在練武場上就出現了《水滸傳》中某些描寫武打的情節、場面,甚至在武打中出現了不同性格的角色。為了渲染激烈緊張的廝殺氣氛,便加進了晉劇武打的鑼鼓經。後來,還覺得氣勢不足,就按照古代武士的形象,進行了化裝,還僱傭民間藝人,自制武士服裝,穿戴起來進行表演,在表演中出現了一些簡單的戲劇情節。起初,他們並不登臺演出,只是在逢年過節時邀請良師益友,到家裡觀看武功表演,求得指點。以後,為了顯示他一家的文成武就,便在逢年過節用鬧社火的形式,化裝上街串巷進行表演。這個階段的代表性劇目是《吃瓜》。它的特點是,全劇沒有一句唱腔,都是武打加敘述情節性的道白。這是武秧歌的初級階段。

到了清嘉慶年間由於他們練武套數的進一步發展,情節進一步向戲劇深入,需要大量的演員。光賀家一戶人手不足了,從此將本對郭、呂二姓的子孫後代逐漸擴充了進

來,人員壯大,人才增多,這種武打表演便向表達人物性格、感情方面發展,他們採用祁太秧歌的民間曲調,安排了少許唱詞,有了故事情節,有了角色行當,又有說,有唱,

於是就搬上了簡陋的舞臺進行表演。這就脫離了賀家原來練武求功名的宗旨,走上了健身、娛樂的道路。這時由賀大壯的後裔賀慶年擔任班主,在村上自行組織了“同樂班”,

開始了有組織的演出活動。這一階段的代表性劇目是《翠雲樓》。其中有一場叫《大觀燈》,能單獨上演,一直流傳到現在。

武秧歌原來只是賀家謀取功名的一種練武形式,他們規定武術不許外傳。這種練武形式發展為別具風格的劇中後,也是溫曲村獨有,仍沿襲舊規,根本不讓去外地演出。因而,這種劇種發展的十分緩慢。

藏書拾萃|用真刀、真槍、真練家,演戲的祁縣武秧歌

二、代表性劇目和演員

武秧歌的主要代表劇目有:《翠屏山》《武松打店》《吃瓜》《賣藝》《翠雲樓》《神州會》《昊天關》《術蘭從軍》等。

民國初期的代表演員有:昌保川(二黑)、二圪奴(武旦),韓老五(武生),呂俊良(全把式)等。

解放初期至今的名演貝有:範海珍(生、旦、黑),郭王明(醜),郭二福(武生)、段雙柱(黑)等。

藏書拾萃|用真刀、真槍、真練家,演戲的祁縣武秧歌

三、藝術特點:

武秧歌除了以武打為主外,還有以下兒個特點:

1、表演武打時,實打實,不採用戲曲武打中虛擬的程式套子。只有經過嚴格武術訓練的人,才能登臺表演。

2、有的劇目全劇沒有一句唱腔,全部是念白。有的劇目有時出現少量的唱腔,也是採用祁太秧歌的曲調稍加改革進行演唱的。

3、武打場面的音樂伴奏,是採用中路梆子的鑼鼓經。如:“四股頭”,“五錘子”,“七錘子”,“亂傢俱”等。

4、臉譜近似中路梆子,服裝全部“小打扮”,不頂盔披甲。如:《翠雲樓》點將一場,跑龍套的頭戴娃娃們的虎頭帽,身穿武士坎肩,手執旗牌就上了場。其它武將則身著緊身衣,手執各自的兵器上場。

5、武打道具,全部是真刀真槍,不使用戲曲中專制的道具。

(溫曲大隊老藝人範海珍口述,祁縣文化館高翔、王躍棠蒐集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