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近4600億美元

安防一週見 | 2027年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近4600億美元

安防一週見 | 2027年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近4600億美元


華為推出智能安防中文品牌華為好望


3月20日消息,華為機器視覺推出智能安防品牌Holosense的中文品牌“華為好望”,專門面向安防分銷市場。包括新的D系列SDC,後端智能NVR800,App軟件以及好望商城新產品四件套,聚焦零售商超、辦公樓宇、工業園區等十大場景。據統計,目前安防行業智能滲透率只有10%左右,分銷市場不足3%,但分銷市場在總市場中佔比超60%,規模超過千億。


安防一週見 | 2027年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近4600億美元


科技部發布首批283項疫情防控新技術新產品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企業復工復產對疫情防控新技術、新產品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按照中央決策部署,科技部於3月2日迅速上線科技抗疫——先進技術成果信息共享與服務平臺,啟動疫情防控先進技術成果和創新產品徵集和推廣應用工作。


目前,共徵集到超過2000項疫情防控新技術、新產品。第一批地方推薦的283項疫情防控新技術新產品已經發布,內容涵蓋了新冠肺炎診療、日常醫療工作、醫院建設、體溫檢測與監測、疫情防控、安全防護與消毒滅菌、醫療與生活物資配送、企業復工復產、社區管理與服務等九大方面。


安防一週見 | 2027年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近4600億美元


2027年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近4600億美元


據Grand View Research報告指出,在城市人口日趨增長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雙重影響下,城市管理者對於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需求將不斷上升,快速城市化、基礎設施老化、新技術運用、人們對於生活質量的需求將是推動市場增長的重要因素。


報告指出,預計到2027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4639億美元,2020-2027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24.7%。目前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囊括智能交通、智慧建築、智慧能源與智慧政務等服務,越來越多的國家與地區政府,正在採取數字化的方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為城市居民與企業用戶創造更高效便捷的服務。


安防一週見 | 2027年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近4600億美元


工信部:加快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基建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動擴大內需,培育新型消費,穩定汽車等大眾消費。促進5G技術場景應用,發展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等新業態新模式。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動工業通信業重大項目加快開工建設,加快5G網絡、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在建項目儘快投產達產。


辛國斌表示,工信部將繼續跟蹤一些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特別是一些重大外資項目的落地實施,進一步帶動原材料產業等消費需求。


安防一週見 | 2027年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近4600億美元


南水北調工程安防標準發佈,5月起實施


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提出,全國安全防範報警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00)歸口的行業標準《南北水調工程安全防範要求》GA/T 1710-2020,於2020年2月11日正式批准發佈,將於5月1日起實施。


據介紹,《南北水調工程安全防範要求》GA/T 1710-2020標準的制定,規定了南水北調工程安全防範的基本要求、防護部位和區域、防護要求、系統技術要求、系統檢驗驗收與運行維護要求。為南水北調工程中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安全防範系統建設與管理提供了標準支撐。



浙江省專利創造十強榜單出爐!海康、大華均榜上有名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2019年浙江省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十強榜單,濱江佔據8席。浙江省申請專利的企業共4.2萬家,企業發明專利授權2.2萬件,佔全省總量的64.9%,是大專院校及科研單位發明授權總量的3倍。


2019年,全省共申請專利435831件,企業專利申請量313041件,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分別位於第4名(1451件)和第7名(831件)


安防一週見 | 2027年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近4600億美元


華為遠程醫療視頻會議解決方案助力泰國對抗COVID-19


近日,華為向泰國醫院和疾控部門捐贈遠程醫療視頻會議解決方案,以支持泰國民眾對抗COVID-19。泰國總理巴育·佔奧差和副總理兼公共衛生部長阿努廷·參威拉恭參觀了該國疾病控制部的IT中心。總理通過遠程醫療視頻會議系統向Bamrasnaradura醫院、Banplee醫院和素萬那普機場的醫務人員表示敬意,並感謝他們的貢獻。


安防一週見 | 2027年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近4600億美元


海康威視測溫數據雲平臺在徐州上線


近日,在徐州移動辦公大廈,海康威視測溫數據雲平臺和測溫精靈APP的上線應用。據悉,辦公人員一走到紅外測溫儀前,設備就會自動監測溫度情況,上傳數據至雲平臺,整個過程用時兩到三秒。海康威視測溫精靈APP則實時監測著各個入口的測溫設備測量的溫度,一旦發現測溫異常,APP就會實時發出告警通知,協助值守人員快速定位高溫人員。


據悉,測溫數據雲平臺可以在線一鍵生成疫情統計報告。在徐州移動應用以來,雲平臺已採集到測溫監測總數上萬條。


商湯科技在南京成立新公司


3月16日,江蘇南京商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公司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楊帆,經營範圍包括智能控制系統集成;信息系統集成服務;數據處理和存儲支持服務等,由上海商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3月18日,外媒援引多位知情人士消息,商湯科技已經推遲了今年在香港IPO至多融資7.5億美元的計劃,轉而尋求在私募市場融資5億美元至10億美元。


對此,商湯科技回應稱:商湯目前沒有上市具體時間表及地點。去年9月,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徐立曾透露,商湯科技已完成超30億美金總融資,估值超過70億美元。


高新興AR 雲防進入校園 打造復學安全模式


為了開學後的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開展,高新興科技集團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第一時間研發升級七大AI抗疫產品,並在全國各地的醫院、機場、車站以及社區等場景中投入使用,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抗疫提供科技保障,最大限度地替代人工作業,以降低人們接觸頻次、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據瞭解,廣州市二中蘇元實驗學校(簡稱“二中蘇元”)引進了高新興科技集團研發的“校園AR實景防疫管理平臺”。


單日200萬人次,捷視飛通會議級教育互動錄播戰疫成績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開學時間一再推遲,數以億計的大中小學師生轉到線上,陸續開始網課教育教學,捷視飛通基於iFOS視訊操作系統,結合教育應用場景,自2月6日以來,成功為多地快速部署了會議級教育互動錄播系統。


截止3月1日,基於捷視飛通部署提供的會議級教育互動錄播系統與平臺,已在疫情期間無故障運行超過20天,累計線上開課時長超過600小時。其中,應用最多的網上教學直播課出現單日點擊超過200萬人次的情況,有效支撐了“停課不停學”、居家學習。


安防一週見 | 2027年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近4600億美元


武陵區所有小區將安裝人臉識別門禁系統


近日,常德市武陵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常德市武陵區社會治理指揮中心發佈《致武陵區全體居民的告知書》,將在全區所有小區安裝“人臉識別”智慧門禁系統。這是武陵區為進一步強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強化小區日常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又一強力舉措。


據瞭解,該系統設備性能高度穩定,具備國內最高等級的安全保障。而且,該系統不需要居民承擔任何費用,系統建成後,通過快速智能化身份認證,在疫情防控期間,可以實現嚴格小區出入口管理,杜絕外來人員隨意進出小區,減小輸入性感染的機率;對規範小區日常管理,強化小區安全防範,提升小區安全狀況等也具有積極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