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地挖出一顆“玉白菜”,文物販子出80萬收購,老農:無償上交了

翡翠,也稱為翡翠玉、翠玉,是玉的一種,被稱作“東方瑰寶”,翡翠傳入我國已經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而在這幾百年的時間裡,翡翠成為了王公貴族追捧的器物。有人說,翡翠,白色為翡,綠色為翠,要是把一塊綠白相間的玉石,雕琢成一顆小白菜,那還真是巧奪天工,獨具匠心。這樣的創意在歷史上還真的出現過,而這樣的玉白菜就保存在臺北博物院中,要了解“翠玉白菜”的故事,就不得不說到我國曆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慈禧太后。

菜地挖出一顆“玉白菜”,文物販子出80萬收購,老農:無償上交了

翡翠做成的玉白菜,據統計,世界上也就只有6顆,臺北故宮博物院中有三顆,北京故宮博物院一顆,天津博物院一顆,剩下的一顆下落不明。而臺北博物院三顆玉白菜中,有一顆據說是光緒帝瑾妃的嫁妝,在慈禧死後,這顆玉白菜也和慈禧一起放入陵墓中了。而後來慈禧的墓被軍閥孫殿英盜了,玉白菜也就這樣流落民間,輾轉之下到了臺北故宮博物院。而今天要說的不是臺北博物院中的玉白菜,而是河南一個農民從自家地裡挖出的翠玉白菜。


菜地挖出一顆“玉白菜”,文物販子出80萬收購,老農:無償上交了

河南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在河南的土地上,有些人一不小心,就挖到了前塵舊物。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河南的一個村民在自家的菜地裡幹活,鋤頭一挖,發出了清脆的響聲,農民原本以為自己不小心碰到了石頭,就想將石頭拿出來。沒想到這偶然的經歷,竟是自己挖到了寶貝,他挖出了一顆“小白菜”,但又不是白菜。村民將這一件挖到的東西拿回了家,將上邊的汙泥洗乾淨,展現在他眼前的,是一顆玉做成的白菜,青翠欲滴,咋一看與自己菜地中的小白菜沒什麼區別。

菜地挖出一顆“玉白菜”,文物販子出80萬收購,老農:無償上交了

“撿到寶貝了”,他心裡想,並且已經開始盤算,這顆小白菜值多少錢。鄰里之間沒有什麼秘密,很快的,老農撿到寶貝這件事情就傳了出去,不少文物販子開始上門詢問價錢。一開始,村民也不知道這顆玉白菜的價值,某一次來了一個古董商人,說這顆玉白菜和臺北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相似。這下子,老農心裡也有了個底,知道白菜肯定是價值不菲,再有人來問賣不賣,給出的價錢不合理,他就拒絕。文物販子一般都會使勁的壓價,村民一開始還質疑文物的價錢,原本都打算五萬塊賣了,沒想到來的人給出的價一次比一次高。


菜地挖出一顆“玉白菜”,文物販子出80萬收購,老農:無償上交了

人家已經給出到20萬的價格了,村民還是沒有賣,有人點醒他,說再不賣出,文物專家就要上門了。村民思前想後,決定80萬賣出這顆玉白菜,且要是協商好了,馬上就可以出手。80萬在當時不是一個小數目,很多文物販子一聽到這個價格,就不再上門了,但還是有人願意出80萬買下。村民已經和文物販子說好了,打算80萬賣出,沒想到小白菜還沒賣出去,專家就已經上門查看了。


菜地挖出一顆“玉白菜”,文物販子出80萬收購,老農:無償上交了

專家首先是假裝古董商人,來看這一件玉白菜,在驗證這一件文物為真的之後,就亮出了自己文物專家的身份。村民本不願將文物交給專家,專家給他普及了文物保護知識,說建國之後地下的所有文物都是國有的,不上交可是要負法律責任的,且這一件文物還十分的珍貴,判刑肯定不少。村民思前想後,終於答應將文物無償上交,專家也沒有就這樣離去,而是給了他500元的獎勵。對於文物來說,這是最好的結局了,而對於村民來說,500塊雖然不是什麼大數目,卻也是小小的撫慰了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