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草珊瑚的抗炎作用效果到底怎么样?

中药草珊瑚的抗炎作用效果到底怎么样?

草珊瑚,又名肿节风,为常用中药,草珊瑚多为全草入药,味辛、苦、性平,归心、肝经。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有“中药抗生素”之美誉,同时具有活血止痛,清热解毒,抗肿瘤,祛风除湿,通经接骨等功效,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等,本章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为模型,确定草珊湖的最佳起效浓度点,进而比较不同剂量草珊瑚抗炎作用,从而为草珊瑚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1 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起效剂量的研究

1.1实验动物、试剂

实验动物:KM雄性小鼠,18-22g,由北京大学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阳性对照药:醋酸泼尼松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20911,每片含醋酸泼尼松片5mg。

化学致炎剂:二甲苯,AR级,(苏州市绿森化工有限公司)。

实验药材:福建不同地区的3批草珊瑚药材。

实验仪器:THC_300型数控超声波提取器(济宁天华超声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千分之一电子天平(梅特勒)。

1.2供试品的配制

受试物的制备:取草珊瑚药材粗粉(福建),用3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溶液干燥的总提物。参考《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的草珊瑚的人的常用量剂量为9-30g,取最大剂量30g,按人平均体重60kg计算,则人的常用剂量约为0.5g/kg。小鼠的给药剂量为1.5g/kg、3g/kg 、6g/kg 、12g/kg 、24g/kg。

阳性对照药:醋酸泼尼松片,每片含醋酸拨尼松5mg/kg,给药剂量20mg/kg。使用前配制成为1mg/ml的混悬液,冷藏,备用。

空白对照:为生理盐水。

1.3实验操作

取70只KM雄性小鼠,18-22g,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分为空白对照、阳性对照、草珊瑚不同剂量组。给药1天3次,连续给药3天。于末次给药后,在小鼠左前后均匀涂抹二甲苯致炎,右耳不涂作为对照。1h后将小鼠颈椎脱白处死。

1.4实验结果

不同产地草珊瑚提取物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的情况见表1和图1。

表1草珊瑚提取物对小鼠耳肿胀抗炎活性(n=10)


中药草珊瑚的抗炎作用效果到底怎么样?

中药草珊瑚的抗炎作用效果到底怎么样?


图1 草珊瑚抗炎活性量效图

由表1和图1的实验数据可知:草珊瑚提取物的质量浓度在1.5-12mg/kg的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抗炎作用越明显,超过此范围后,草珊瑚提取物对小鼠肿胀抑制率反而下降。根据不同给药剂量与肿胀抑制率作回归方程,得出最佳的起效剂量点约为13.40mg/kg。

2草珊瑚药材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的研究

1.1实验动物、试剂

实验动物:KM雄性小鼠,18-22g,由北京大学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阳性对照药:醋酸泼尼松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20911,每片含醋酸泼尼松片5mg。

化学致炎剂:二甲苯,AR级,(苏州市绿森化工有限公司)。

实验药材:福建地区的草珊瑚药材。

实验仪器:THC_300型数控超声波提取器(济宁天华超声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千分之一电子天平(梅特勒)。

1.2供试品的配制

受试物的制备:取草珊瑚药材粗粉,用3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溶液干燥的总提物。由上述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可知草珊瑚提取物的质量浓度在1.5-12mg/kg的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抗炎作用越明显,超过此范围后,草珊瑚提取物对小鼠肿胀抑制率反而下降。根据不同给药剂量与肿胀抑制率作回归方程,得出最佳的起效剂量点约为13.40mg/kg。以此剂量为中剂量,小鼠的给药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分别为6.70g/kg、13.40g/kg 、26.80g/kg。

阳性对照醋酸泼尼松片,每片含醋酸拨尼松5mg/kg,给药剂量20mg/kg。使用前配制成为1mg/ml的混悬液,冷藏,备用。

空白对照:为生理盐水。

1.3实验操作

取110只KM雄性小鼠,18-22g,随机分成11组,每组10只。分为空白对照、阳性对照、草珊瑚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三个剂量组。给药1天3次,连续给药3天。于末次给药后,在小鼠左前后均匀涂抹二甲苯致炎,右耳不涂作为对照。1h后将小鼠颈椎脱白处死,将其耳朵剪下,用打孔器直接在小鼠左右两耳同一位置打下圆片,称重,记录。

1.4实验结果

草珊瑚提取物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的情况见表2。

表2 草珊瑚提取物对小鼠耳肿胀抗炎活性(n=10)


中药草珊瑚的抗炎作用效果到底怎么样?

由表2实验数据可知:草珊瑚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三个剂量组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肿胀程度抑制程度不一样,中剂量的草珊瑚优于高剂量草珊瑚组和低剂量草珊瑚组,但均弱于醋酸泼尼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实验讨论与结论

草珊瑚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中成药,效果相当不错,可以用于抗炎作用,抗炎是指抑制炎症因子产生或释放的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使炎症得以减轻至消退,同时使炎症引起的疼痛得以缓解。草珊瑚的主要功能是疏风解热,利咽止痛,可改善咽喉干灼,疼痛,等病症,草珊瑚针对这些症状,选用肿节风,金银花,薄荷脑等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中药,加上科学合理的配方,制成草珊瑚含片后,使草珊瑚的抗炎疗效发挥的十分显著。草珊瑚确有疏风解热,利咽止痛的良好功效。相关文献研究报道了草珊瑚的主要成分之一草珊瑚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祛讽通络、活血止痛功能的中药,能治疗发热、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疮疡肿毒、牙龈肿痛等症。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消炎止痛效果,所以是为草珊瑚的最主要成分。将草珊瑚与其它具有消炎解毒作用的药物配伍制成草珊瑚含片,具有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清利咽喉的功效,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具有良好的消炎止痛效果。

3.1本研究实验数据与实验结果讨论分析

本章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研究草珊瑚抗炎活性,由起效剂量研究得到的结果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研究草珊瑚抗炎活性,由起效剂量研究得到的结果草珊瑚提取物的质量浓度在1.5-12mg/kg的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抗炎作用越明显,超过此范围后,草珊瑚提取物对小鼠肿胀抑制率反而下降。根据不同给药剂量与肿胀抑制率作回归方程,得出最佳的起效剂量点约为13.40mg/kg。

表明:草珊瑚提取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抗炎的作用表现剂量依赖效应,但超过一定剂量,随着剂量的增加,抗炎镇痛的效果反而降低。该实验为临床使用草珊瑚剂量应该控制在较合理的范围内,剂量太小,效果不佳,剂量太大,则效果反而更差。

草珊瑚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三个剂量组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肿胀程度抑制程度不一样,中剂量的草珊瑚优于高剂量和低剂量,但均弱于醋酸泼尼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不同剂量草珊瑚抗炎作用不同的原因分析

本研究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了不同剂量草珊瑚样品的抗炎镇痛作用存在差异,较大剂量类型的的草珊瑚样品的抗炎镇痛的作用明显强于中、低剂量的类型,笔者分析不同剂量草珊瑚抗炎作用不同的原因在于不同草珊瑚成分含量的不同,余峰,付菊琴,梁敬钰在文献研究中对比了三个类型产地的抗炎镇痛的作用与7个成分的含量结果发现,抗炎镇痛效果最好的产地其7个成分的含量均较高。不同剂量的草珊瑚提取液及6个已知成分的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大。其中三元岩前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IC50为96.78/zg/mL和142.53#g/mL。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迷迭香酸均具有极强的清除能力,而异嗪皮啶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差,其中迷迭香酸与绿原酸的DPPH清除能力优于阳性药VC,ABTS的清除能力与VC相近,6个化合物的清除DPPH及ABTS能力大d,ll颐序为:迷迭香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新绿原酸>落新妇苷>异嗪皮啶,且随着草珊瑚使用剂量的增大,这些有效成分的浓度会随之增大,清除能力也增大。由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不同使用剂量的草珊瑚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及总黄酮的含量均有极显著正相关,而以总黄酮的相关性最高。

3.3总结与展望

草珊瑚为金粟兰科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或亚灌木。草珊瑚味苦、辛、性平,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等功效。临床上草珊瑚主要用于治疗肿瘤、胃溃疡、细菌性痢疾、骨折及各种口腔疾病。通过对草珊瑚用药剂量的研究,我们发现草珊瑚提取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抗炎的作用表现剂量依赖效应,但超过一定剂量,随着剂量的增加,抗炎镇痛的效果反而降低。该实验为临床使用草珊瑚剂量应该控制在较合理的范围内,剂量太小,效果不佳,剂量太大,则效果反而更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草珊瑚中所含的倍半萜类化合物(主要为乌药烷型和桉烷型,结构类型明确),草珊瑚中含有的这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可通过进一步的提取分离和合成一系列的化合物,结合药理实验,进行构校关系的研究,有希望开发出治疗肿瘤等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通过计算机模拟筛选发现,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有可能具有抗炎方面的作用。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不但要从宏观方面研究不同剂量草珊瑚的不同药理作用,更需要对草珊瑚尽兴有效成分的分离,根据相关文献调研结果,将分离得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抗炎方面的研究,建立符合草珊瑚抗炎作用的筛选模型,进行抗炎活性筛选,进而为草珊瑚的抗炎作用提供物质基础支持。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草珊瑚中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的活性研究。发现草珊瑚中生物活性组分并建立对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检测的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多指标的控制方法,从而达到全面、有效控制草珊瑚及其制剂质量和疗效的目的。根据计算机虚拟筛选的结果,应对筛选出的靶点与可能有活性的化学物质结合研究,以期对倍半萜类化学成分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药理实验以对计算机虚拟筛选结果进行验证,从而对草珊瑚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活性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林培玲. 草珊瑚品质评价及相关药效学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

[2]李鹏,陈阳,陈根顺. 草珊瑚药材最佳采收期考察[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04:44-46.

[3]谢勇,曾建伟,郑燕芳,林培玲,梁一池. 基于炎症细胞模型的草珊瑚抗炎活性部位筛选[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5:35-38.

[4]郑少华,郑可利,鄢紫红. 超声波法提取草珊瑚中总三萜的工艺研究[J]. 三明学院学报,2010,04:364-368.

[5]周文富,许冰婷. 草珊瑚黄酮硒药用物的固--液相转移合成及结构分析[J]. 合成化学,2010,S1:186-193.

[6]胡晓茹. 草珊瑚的化学成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

[7]宋杰云,罗桂英,莫艳珠,钱定刚,郑邦英,罗冬秀. 复方草珊瑚的抗炎作用[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85,00:69-70.

[8]宋杰云,岑燕飞,方玉珍,谢达莎,曾万玲,罗桂英,莫艳珠,胡菊英,罗冬秀. 复方草珊瑚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实验研究[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8,02:58-62+30.

[9]徐艳琴,刘小丽,黄小方,葛菲. 草珊瑚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草药,2011,12:2552-2559.

[10]李媛. 草珊瑚,紫荆和小叶石楠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

[11]邵佳. 草珊瑚总黄酮提取纯化及药理作用研究[D].贵州大学,2008.

[12]蓝祖栽. 草珊瑚人工栽培及其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概况[J]. 大众科技,2008,10:137-138.

[13]包侠萍. 草珊瑚不同部位及不同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的考察[J]. 海峡药学,2014,12:42-44.

[14]何惠,李春梅,郁建平. 草珊瑚配方颗粒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5,04:88-91.

[15]余峰,付菊琴,梁敬钰. 草珊瑚的化学成分研究[J]. 生物技术世界,2012,07:5-6+8.

[16]雷丹,王文凯. 草珊瑚干燥工艺的研究[A].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8:3.

[17] HORTELANO S,CASTRILLO A,ALVAREZ A M,et al. Contribution of cyclopentenone prostaglandins to the resolution of inflammation through the potentiation of apoptosis in activated macrophages[J]. J Immunol,2000,165(11):6525-6531.

[18] AVA R,SEVERINE N,JERRY R S,et al. Panax notoginseng attenuates LPS-induced pro-inflammatory mediators in RAW 264.7 cells [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6,106 (1):121-128.

[19] YANG F,CONTOIS A S,FANG L. Nitric oxide derived nitrate anion contributes to endotoxic shock and multiple organ injury[J]. Crit Care B,Actin Med,2002.30(3):650.

[20] MANIMTIM W M,HASDAY J D,HESTER L,et al. Ureaplasma urealyticum modulates endotoxin -induced cytokine release by human monocytes derived from preterm and term newborns and adults[J]. Infect Immun,2001,69 (6):3906-3915.

[21] YOU Y H,LIN Z B. The effects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peptide(GLPP) on the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in mice peritoneal macrophages[J]. Chin Pharmacol Bull,2004,20(12):1398-1401.

中药草珊瑚的抗炎作用效果到底怎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