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死后头颅为什么被历代皇室收藏了三百年,收藏他有什么用?

别酒流年


王莽死后头颅为什么被历代皇室收藏了三百年,收藏他有什么用?


我们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爱好收藏的传统,不论是帝王世家,还是平民百姓,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对一些珍宝、文物、古玩、字画等收藏,既是爱好也算是投资。但令人奇怪的是,在历史上有一个死人的头颅被历代皇室收藏了三百年,并且是“新朝”开国皇帝王莽的头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收藏它有什么用呢?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小编认为,收藏一个皇帝的头颅跟收藏一个普通死人的头颅没什么区别,都是很不吉利的,但既然收藏了三百年,肯定是有特殊目的的。具体原因是:

一是为了起到警示震慑作用。我们知道,王莽只是西汉的一个外戚大臣,他依靠他的姑姑孝元皇后,利用姑姑的信任,精心布局谋划,最终废弃了两岁的小皇帝,成功篡位。虽然成功,却被称为乱臣贼子,是历代帝王所不容的。因此,当王莽被杀掉之后,后世皇家便将其头颅保存下来,目的是警告后世皇帝,对外臣不得过分重用,避免外戚干政,以免再次出现像王莽这样外戚夺权的事件。同时,也警告震慑刘氏宗亲,谋乱的下场,比死还可怕,这主要是因为刘秀虽然在推翻王莽政权中功劳最大,但由于血统问题,刘秀坐上皇位,使其他刘氏宗亲多有不满不服。此外,王莽谋朝篡位,最后落得一个身死的下场,不得善终,保留他的头颅也是对臣子们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时刻警示臣子们要安守本分,做乱臣贼子下场就是王莽这样。所以,王莽的头颅成为了历代皇帝们的实物教材了而被收藏。二是皇帝为了炫耀战绩。我们知道古代战争,不管是农民起义,还是两国交战,一直有斩首示众的传统。并且还有以砍掉敌军人头数量作为战功封赏的依据。能砍掉一个皇帝的脑袋更不容易,所以王莽作为一个皇帝,能砍掉他的脑袋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尤其是王莽篡夺汉朝江山,实为窃国大盗,而刘秀作为汉室后裔,推翻王莽政权,杀死王莽,取得了胜利,虽被称为东汉,但是延续了汉室江山,并且王莽是历史第一个被砍头的皇帝,所以王莽的头颅作为刘秀的战利品,被汉朝收藏,起到向后人宣示自己功绩和神勇的作用。

三是皇家收藏王莽的头颅,用巫法镇住,平息民间乱神怪力的传说。我们知道,民间传说,刘邦斩白蛇起义而建立汉朝,刘邦所斩白蛇是白帝的儿子也即白莽,他将白莽斩为两截,白莽就在汉朝的中间篡朝。王莽就是白莽转世而来的,所以杀了汉平帝,篡了汉朝。民间认为,王莽篡汉是天意,所以大都接受了王莽的统治。但王莽被刘秀推翻后建立东汉,刘秀把王莽的头颅砍下来,用巫法镇住,并被历代皇室收藏,就是想告诫世人,刘氏子孙才是真命天子,王莽不论是什么转世而来,被镇压之后永世不得超生,让世人百姓永远臣服历代皇帝的统治。

四是为了告诫后世历代皇帝,要传承祖宗制度,不要随意创新改革,弄不好就是天下大乱,落得一个像王莽一样身死国灭的下场。我们知道,王莽虽是个篡位者,但也是个改革者。他实行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在当时看来,他的这些改革措施是相当的离经叛道,比如将土地收为国有,严禁随意买卖,再比如废弃奴婢制度,取消买卖奴隶等等。他的改革触动并损害了大多数贵族的利益,最终导致天下大乱,民间纷纷起义,最后落得个被砍下首级的下场。历代皇室收藏王莽的头颅,其目的就是告诫历代皇帝要做一个墨守旧制,守护江山的君主,而不要轻易创新改革,即便想改革必须立足于实际,不能天马行空,异想天开,更不能实施一些不切合实际、离经叛道的为政之举,要维护大多数贵族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坐稳江山,否则就身死国灭。

五是可能是被历代皇室遗忘的收藏品而已。刚开始出于某种目的,东汉皇室把王莽的头颅放进武库,是想起到震慑警示镇压的作用的,但时间久了容易遗忘,尤其是从汉朝到魏晋,他们的武库储存了历代帝王藏品和百万人武器的大仓库,一代代被继承,历代帝王刚开始确有拿王莽的头颅做警示的考虑,但到了后来很可能早就被忘记,只是堆积在某个角落的藏品罢了。只是最后在武库被焚毁后,人们才想起王莽的头颅也被焚毁了而已。

俗话说“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所以,综合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小编认为,王莽的头颅被历代皇室收藏三百年,其目的就是为了对后世皇家起到炫耀、警示、震慑、告诫等作用。


葛大小姐


历史上脑袋被收藏的皇帝,一共有两个

一个是宋理宗赵昀,南宋灭亡,妖僧杨琏真伽盗取了他的陵墓,脑袋被做成了法器酒杯,说是用此饮酒能延年益寿。这事被忽必烈知道后,直接弄死杨琏真伽,没收了酒杯。忽必烈自己到也没用这个酒杯喝酒,但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就一直收藏在元朝皇宫。后来朱元璋攻破大都,宋理宗的酒碗脑袋才得以帝王之礼重新安葬

另外一个就是新朝皇帝王莽了。新朝破败,王莽被分尸后,脑袋让人辗转献给了最后的胜利者光武帝刘秀,刘秀收下后本打算寻个地方埋了拉倒。不过当时帮助刘秀得到天下的群臣建议说,王莽乱臣贼子,以大臣身份篡皇帝位,理应做成标本醒世后人,刘秀想想也对,索性藏入皇宫大内

也有人说,王莽做皇帝妄图收归天下土地归国有,惹怒了天下“百姓”,所以百姓们把这个皇帝脑袋做成标本,送给新皇帝。言下之意就是警告呗,做皇帝,就老老实实做,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否则王莽就是下场……

到底是原因一还是原因二,谁也不知道,反正光武之后,一直到头颅被毁时的晋惠帝,将近三百年,中原都没有什么了不得的皇帝


灵石蕴珠宝


王莽被现代人戏称为“穿越者”“发明家”,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被认为是超越了当时那个时代,超出了当时人们的理解力,而关于他的传说也层出不穷,最常见的就是王莽杀光了自己所有儿子,以及死后头颅被后世皇帝收藏300年。

王莽杀光自己的儿子

这个其实是极度夸大的说法,甚至是造谣。

王莽一共有6个儿子,其中2个是病死的,1个被绿林军擒杀,剩下3个被王莽所杀,当然,杀了半数的儿子,也足够令人胆战心惊了。

细数一下王莽儿子被杀的原因,一个因为在王莽门前泼狗血,涉嫌诅咒王莽;一个因为杀了一个奴隶,被王莽大义灭亲,一命抵一命;一个因为和王莽的侍妾偷情,被王莽处死。

用巫术诅咒自己、滥杀无辜、给自己戴绿帽子……试想一下,类似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汉武帝、唐太宗、朱元璋、朱棣、康熙,等等这些皇帝身上,他们会对自己的儿子宽宏大量,既往不咎吗?恐怕不会吧?

王莽的头颅被收藏

王莽的改革因为太过超前,不但触犯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也导致百姓利益受到侵害,加上土地兼并、赋税沉重、天灾人祸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被绿林军推翻,王莽在混乱中被一个叫杜吴的商人所杀。

一个叫公宾就的校尉找到王莽的尸体,一大群士兵一拥而上,把王莽碎尸万段,公宾就又斩了王莽的首级,悬于宛市之中公开示众,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对王莽的痛恨,当地百姓们听说后,竟把王莽的舌头切下后“分而食之”。

但自此以后,王莽的头颅消失了,下落不明,没人知道去处。

到西晋时,王莽的头颅竟然又出现了,但这次是被彻底焚毁。

根据《晋书·张华列传》记载,公元295年,晋朝“武库火,华惧因此变作,列兵固守,然后救之,故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屐等尽焚焉。”

看来晋朝的武库收藏了不少好东西,像汉高祖刘邦斩白蛇的剑、孔子穿过的鞋,以及王莽的头颅,都是举世无双、堪称国宝级的文物。

令人奇怪的是,王莽一向以篡夺者的负面形象流传于世,他的脑袋何德何能,为何得以和刘邦斩白蛇的剑、孔子穿过的鞋一起,被皇室收藏呢?

作者认为,王莽的脑袋当然没有经济价值,但他作为一个“邪恶野心家”的反面典型,很有警示教育意义,后来的皇帝们收藏他的头颅,是为了牢记“王莽篡汉”那段历史,提醒自己要时刻提防王莽这种伪君子、野心家,同时警告臣子们以王莽为反面镜鉴,恪守君臣之道,做一个忠诚老实的忠臣良将。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严格来说,这里用“收藏”不够恰当。另外,保存了三百年的,应该是头骨,不可能是头颅。

在解释保存头颅的作用之前,我们先把这件事的头绪捋一捋。

先看看王莽的脑袋是怎么掉的。

地皇四年,长安大乱,乱军攻入宫苑,王莽被杀,割取首级,尸体被乱军肢解。王莽的首级被一位校尉献给了王宪。十月六日,更始帝的军队进入长安,王宪被斩。随后,王莽的首级被送往更始帝那里,公开悬挂示众,“百姓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百姓们提着王莽的脑袋乱打一气,胆子大的人,还分吃了他的舌头。如此一番折腾,就算王莽的首级能够保存下来,估计也是血肉模糊,不成样子了。

再后来,东汉开始,史书中没有提到王莽脑袋的下落。到了西晋,这东西再次出现,《晋书·五行志》中是这样说的:“惠帝元康五年闰月庚寅,武库火……累代异宝,王莽头,孔子屐,汉高祖断白蛇剑及二百八万器械,一时荡尽。”

在八王之乱的一次宫廷大火中,保存在武库当中的王莽的头颅被烧毁。此时,距离王莽死去已经快到三百年了。

第二,从几个相似的例子,看如何长时间保存头颅。

史书中这方面的例子还真有一些,特别是在《南史》中。

南朝宋武帝刘裕的皇后姓臧,有个侄子名叫臧质,相貌丑陋,秃额卷发,从小不务正业。因为他是宋文帝刘义隆的表兄弟,而且颇有才干,做过雍州刺史等。

孝武帝刘骏登基之后,臧质鼓动南谯王刘义宣起兵,结果很快兵败,五十五岁的臧质逃入武昌的南湖之中,被乱箭射死。他的的首级被送往京城,有人建议把他的首级保存到兵器库中,以警示后代的乱臣贼子。

具体保存的方法,就是在头颅外表涂上一层漆,如此一来,即可以显露出人物的面貌状态,又可以隔绝空气、水汽、细菌、虫蚁的侵蚀,让首级在很长的时间内不会腐烂。

南齐大将王敬则起兵失败,也是一样的下场,“朝廷漆其首,藏在武库”。

最典型的一例是有名的侯景。侯景兵败被杀之后,首级被送到江陵,示众三天之后,先被放入锅中煮过,再涂上一层漆,也是放入武库之中。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特定地点保存这些头颅,是为了厌镇乱臣贼子,并儆诫后来者。

首先注意,王莽、侯景等人在当时的定性都是相同的,即乱臣贼子,当然,有些人后来被恢复了名声,但在保存他们头颅的当时,他们是乱臣。

第二个相同点,他们的头颅都经过同样的处理,即涂上一层漆。这层漆即是隔绝,也带有原始的诅咒和禁锢的意味。

第三个相同点,他们头颅的保存地点都是武库。

武库是存贮禁军兵器的地方,是国家武力与威严的象征,充满力量。把乱臣贼子的头颅放在这种地方,与森严的国家力量放在一起,是希望借助这些威力,厌镇邪恶的力量,并警示后来者以此为戒,以求太平。

当初保存王莽的头颅,应该是这类做法的首例,所以《南史》中记载,在处置臧质时,刘义恭等人建议,参照西汉时王莽的例子,把臧质的头颅放进武库:“依汉王莽事,漆其头藏于武库”。

具体操作时,还要在头颅上标注相应的文字,比如南朝宋时,雍州刺史袁顗兵败之后,首级被送往建邺,涂漆之后,藏入武库,并且“以漆题顗名以为志”。


于左


王莽一度被大家认为是现代人穿越过去的,其王莽的新政中很多都和现在雷同,其禁止私人奴隶买卖、均田制、盐铁酒官营、对百姓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是王莽却因为黄河改道、农民起义而失败,王莽死后王莽的头就被东汉列为国宝,并且将其保存了270年,我们看看保存王莽头颅的意义何在。

第一就是纪念意义啊,秦朝两个皇帝,汉朝15个皇帝,除了秦二世是被逼而死,其他都是正常死亡。而王莽是第一个被砍头的皇帝啊,那就是以后吹牛的资本啊,没事的时候显摆显摆,让大臣们看看乱臣贼子的下场。

第二就是王莽的争议特别大,王莽在没当皇帝的时候,他在人民的名声还是很高的。他服侍母亲和嫂子,抚养兄长的遗子。对外结交贤士,对内侍奉叔伯。在当时浮躁的王家,王莽就是一股清流。被认为当代的道德楷模,挽救危局的不二人选,被誉为“周公再世”。

第三就是警示后代的皇帝,王莽是极少数头颅被砍下来的皇帝,自然要好好供着,如果将来皇帝失德那就是王莽的下场。这就是封建皇帝的思想,将乱臣贼子的头颅保留下来,不仅可以震慑朝中文武,更是对皇帝起了勉励作用。


江郎说史


王莽死后,为何头颅会被历代皇室收藏272年?它有何价值?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称“始皇帝”开始,我国历史上共出现过494位皇帝。而在这494位皇帝中,有一位却被后人称为“穿越者”,此人便是开创了“新朝”的王莽。之所以说王莽是穿越者,是因为他的很多想法都很前卫,甚至领先世界上千年。他的一些想法和政策,现在看来很具有实用性,但在当时那个社会却显得离经叛道。最终,王莽的改革引起了社会的暴动,他本人也被起义军所杀。但令人奇怪的是,王莽死后,他的头颅竟被历代皇室珍藏了272年之久,这又是为何呢?今天小编就跟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为了震慑有狼子野心的臣子。王莽出身世家大族,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家族中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可谓是西汉最显赫的家族。汉成帝阳朔三年,24岁的王莽开始入朝为官。因为他平时最听大司马王凤的话,所以王凤在临终前拜托王政君照顾王莽。在王政君的关照下,王莽一路扶摇直上,也做到了大司马的位置。

因为他为官期间礼贤下士,所以很快名声便超过了他的伯父们。后来他又通过拉帮结派操控朝政,让朝廷授予安汉公、宰衡、假皇帝等爵位给他。等一切都准备就绪后,王莽便利用符命来篡汉,建立了新朝。后来因为他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所以王莽被起义军所杀。据《汉书·王莽传》记载:“传莽首诣更始,悬宛市,百姓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王莽作为一个篡位者,死后不仅被人分尸,而且脑袋还被人挂在宛市,当球一样踢来踢去。历朝皇室珍藏王莽头颅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提醒那些野心勃勃的臣子,叛臣没有好结果。

其次,为了辟邪。《汉书·王莽传》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穷他极恶,流毒诸夏。”古代封建统治者认为,王莽这人是极其凶残可怕的,用他的头颅可以震慑其他宵小、奸邪,保证国泰民安。毕竟中国有句话叫:“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他们就是要以恶制恶。有王莽的头颅在,可以起到心理安慰作用。

最后,为了彰显功绩。秦国从商鞅变法之后,便开始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度。而统计军功的标准,便是敌方将领的脑袋。而能拥有一个皇帝的脑袋,岂不是无上的荣耀?历朝皇室留着王莽的脑袋,就是想告诉乱臣贼子:“你们再怎么作乱,皇室也一样有办法砍了你们的脑袋。”但可惜的是,在晋惠帝元康五年,洛阳武库发生一场大火,王莽的头颅遭到焚毁。同时被毁去的,还有孔子屐和汉高祖斩白蛇的剑。


送历史个救生圈



西汉末年的大汉天下早已满目疮痍,不复前朝的繁荣昌盛。王莽取代西汉而立,建立新朝。可以说王莽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他如果能够采取休养生息、循序渐进的治理方式,他所建立的新朝命运可能不会太差。

可能王莽生来就喜欢标新立异吧,他在位时大兴土木,出兵四方征讨,把本来就空虚的国库烧得没啥了。王莽这时候就想到了进行政治革新,他亲自起草颁布了一批新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史称"王莽新政”。改革本身没有错啊,错就错在王莽的方式太过激进,步子迈得太大,整个从上到下水土不服,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反应,最主要的是支持他的贵族利益受到损害,王莽的统治阶层出现了裂痕。加之这个时期地方上瘟疫肆虐、黄河决堤、蝗虫成灾等一连串的天灾让王莽新朝无力救援,天灾逐渐演变成为人祸,各地盗贼蜂拥,饥民纷纷揭竿而起。


话说王莽新朝时期各地起义此起彼伏,其中以赤眉军和绿林军两大阵营实力最为雄厚。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逃跑途中被商人杜吴杀死。校尉公宾问了杜吴以后,知道了王莽所在位置,公宾就去斩了王莽首级,悬于宛市之中,军士争相戳戮王莽的尸体,更有百姓们把王莽首级"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王莽新朝覆灭,王莽的头颅被保留了下来。当时的绿林起义代理,更始政权皇帝刘玄收藏了王莽头颅。后来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汉室后裔刘秀不断壮大,击败了更始政权和各地武装,建立了东汉王朝,王莽的头颅被刘秀所得,刘秀把王莽头颅安放于洛阳皇家武库。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遇大火,人们才发现这个历经更始、东汉、三国曹魏、西晋几个朝代,放置了272年之久的头颅被焚毁了。



那么为何王莽的头颅会被收藏这么久呢?

炫耀武力

王莽的死亡,预示着以王莽为代表的统治势力灭亡,同时代表了新生势力崛起的更始帝刘玄直到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他们拿王莽这颗头颅当作战利品,有向外界炫耀武力的意思。

警示后人

更始政权也好,东汉政权也好,他们都是汉室后裔,因为王莽篡夺了大汉江山,他们要留着王莽的头颅,想让一代一代的大汉天子看到这个窃国大盗,就会想起汉室江山是怎样没落了,想让后人避免同样的悲剧上演。

警告权臣

王莽的头颅之所以被保留下来,另一层意思就是想要给那些图谋不轨的权臣有一个威慑作用。时刻在警告一些手握权柄的权臣,看吧,这就是谋逆篡位者的下场。

王莽是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前半生是人们交口称赞的道德楷模,后来又篡夺汉室江山。有人说他是企图复制周朝制度的复古者,有人说他是锐意改革的穿越者。从客观的历史角度来说,王莽的新政作用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没有必要进行抺黑或者夸大。至于王莽的头颅,其实啥作用也没有起。当初留下这件“宝贝”的帝王们,注定会失望了。东汉统治下的外戚还不是照样干政,董卓、曹操、司马懿还不是照样篡权。至于那颗久远的头颅,要不是一场大火,恐怕早就被人遗忘了。

本人头条号《走着聊着》,历史领域创作者,欢迎点击加关注!欢迎转发、留言!

走着聊着


王莽是一个十足的异类,他号称是封建历史中唯一的“民选皇帝”,胡适更称之为超前了1900年的“社会主义者”。一路走来,王莽向当时世人唱的诺、画的饼可谓不计其数,所以他的头颅被砍下来后,随即就被人们抢去“切食其舌”,头颅然后被悬于宛市示众。

这是王莽头颅踪迹在正史中的倒数第二次出现,时间是公元23年10月,出处是《汉书·王莽传》。

王莽头颅踪迹的最后一次出现是两百七十多年之后的公元295年,出处是《晋书·张华列传》,内中记载:“(洛阳)武库火,华惧因此变作,列兵固守,然后救之,故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屐等尽焚焉。”

晋朝洛阳武库相当于“皇家博物馆”,王莽的头颅与汉高斩蛇剑、孔子屐等珍宝存放在一处,确实是被历代皇室收藏了近三百年,而且若是张华及时救火的话,说不定还会被收藏更长的时间,那么王莽头颅的收藏价值到底是什么?

要说历史上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也不在少数,之所以只有王莽的头颅受到了珍宝级的待遇,无外乎是他的两大价值。

一是警示价值。王莽用八年时间从安汉公坐上皇帝,中间用自创的“宰衡”、“假皇帝”两大封号作为过渡,把封建帝制的权力把戏玩弄于股掌,这个人实在是太能搞,一套把戏把辅政、改良、改革、篡位等等事情一股脑地干了,让人防得了第一件防不了第二件,防得了第二件防不了第三件……不知道他最后会搞出什么花样。

所以,没有哪一位皇帝能自信防得住王莽这种人,所以就收着他的头颅时刻给自己提个醒。当然,这对于皇室的臣民也同样是个警醒,如此能搞的王莽尚且头颅搬了家,自然是不折腾要比白折腾强得多。

二是驱邪价值。班固对王莽的评价是“穷凶极恶,流毒诸夏”,“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所以在古人的意识里,王莽完全就是邪恶的化身。那么按照以毒攻毒、以邪驱邪的原则,王莽的头颅大概就是辟邪驱邪的法宝了。


读历见闻


王莽绝对是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大佬!甚至有人说王莽是现在穿越到西汉的现代人,他的头颅被收藏会不会与此相关呢?他身上有太多未解之谜,他虽然死于乱军之中,但是他的头颅却被割下来被后世收藏进300年!在历史上,能够得到这样殊荣的,除了王莽外没有任何人!

那么王莽的头颅为何会被后世收藏300年呢!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和他的死因密不可分。


提醒刘家子孙谨记外姓窃国

我们都知道,王莽是趁着汉哀帝荒淫无度,不理朝政的时机篡汉自立,建立新朝,那么推翻王莽的又是谁呢!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这刘秀亦是西汉刘家子孙。

所以当刘秀成功称帝后,很有可能砍下王莽的头颅,用来提醒以后的刘家子孙,刘家的汉朝天下不能让其他人给窃取了。


恨之入骨,万世不得全尸入土

当然砍下头颅后,王莽始终也得不到全尸,不能如图为安。在中国古代,迷信色彩比较浓厚,动不动就诅咒人:不得全尸,不得好死等。


所以将王莽的头颅砍下来,永远不能不能留他个全尸了,也不能入土为安,可以说这是古人表达切齿之恨的方式。


青梅煮史


王莽,西汉权臣,后篡夺皇位,成为新朝开国皇帝,在位15年(公元8年-公元23年),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百姓们“切食其舌”,其头颅被汉光武帝刘秀收藏于武库之中,为历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公272年),洛阳武库大火,头颅被烧毁

(王莽篡权)

王莽在位期间,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由于其改制政策,有点社会主义的影子(事实上,新政不符合当时国情,并未解决事迹情况,反而加剧了社会动荡),被现在好多人称为“穿越者”,这也是好多人觉得收藏其头颅,类似于爱因斯坦,是用于研究

此观点忽视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那时候没人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也没有这么先进的科技)

小编觉得之所以收藏王莽的头颅,是为了“勉励”及“警示”

首先,勉励

王莽死后,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此头颅成为他的战利品,天下又回到刘家人手中,在此之前,没有哪一个王朝覆灭后,又重新掌权的,这就给了汉光武帝一个天下永远是刘家的错觉,以此来勉励后世刘家人,黑暗时期总会有,但天下始终是刘家的

(汉光武帝刘秀)

其次,警示

古往今来,权臣太多了,臣子一旦权倾朝野,就会想着更进一步。王莽就是这么做的,但他的结果如何,就摆在这里。收藏其头颅,没事干拿出来让大家伙看看,以警告他们这么做的结果(毕竟光靠嘴说是很苍白的)

事实证明,这方法没什么用,因为权利会让人疯狂,失败后身首异处,也是人人能想得到的事,一个头颅只是增加了说服力,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总结一下:武库,即储藏兵器的仓库。东汉享国一百九十五年(25年—220年),刚开始估计还顾及组训,到了后期,哪个皇帝闲的没事干跑去仓库拿个头颅玩?王朝更替,就更加不会理睬了(晋朝也是大臣篡权,估计都不知道武库有这东西,不然早扔了),后来武库着火,估计翻出来老黄历才知道武库还有王莽的头颅

  • 如果觉得小编说的挺对,就关注转发一下呗!

  • 如果觉得小编说的不对,就留言讨论一下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