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業主提出“我住一樓,一萬年不坐電梯,憑啥要交電梯費”這樣的問題,物業該如何解答?

三晉新視界


一、我不知道為什麼非要給多層居民樓裝電梯?!

1、裝電梯費用是每戶用幾萬元說的,而且,還有維修費、大修理基金和電費。對多層住宅居民就是一個很大的費用,他們絕大多數是權衡利弊後,不會出這筆錢的。為什麼?

裝電梯的好處很微弱。

(1)對癱瘓病人在院內散心有利。可是,一是多層三樓以上有幾個癱瘓病人?連千分之一都不到。二是癱瘓了一般就不出門了,只能將就在屋內找一些散心的方式方法了。三是許多家有癱瘓病人的,都去租用一樓房子了。這個用不了多少費用差。

至於其他人,上下樓比較困難的人,可以慢慢上下,全當是一種鍛鍊。現在不是講究一天走多少步嗎?這個正好是個機會。

(2)、搬重東西方便。一是無非就是裝修時多掏幾百元上樓費。可是,他們多少年裝修一次呢?十年至三十年。二是搬魚缸多出一百至幾百元上樓費。可是,多層居民養觀賞魚的直到現在才達到幾百分之一。況且,搬上去一用就是十幾年。三是現在的面、米等都大多數是小包裝。

加裝電梯的壞影響。一是絕對影響一、二樓的空間。二是絕對妨礙所有不願裝電梯住戶的採光。影響人家己固有的空間和採光,必須在人家允許的情況下議談賠償的,人家不允許還不能施工。三是給多層裝的電梯基本上都是質量不太過關的,出了人身傷亡事故,誰來承擔?!

2、多層居民樓住戶經濟狀況概況。一是租住的大約佔3O%,他們大多數是社會底層人。

二是房主大多數是社會基層居民,經濟都不是很寬裕,花費大多數是卡尺等寸的。也就是說經濟上好些的都去住高層了。

舉幾個例子。比如改造暖氣費用每戶僅三千元上下,而且,暖氣的好處多了。就這種事,己經十幾年了,仍然有10%以上的樓房未裝。

又比如從傳統電錶換成自動計費交費電錶。己推動多少年了,為什麼裝者連30%都沒有?就是卡尺等寸。這次國家免費裝,他們當然樂意了。

許多小區都有更無賴的,如長期拖欠水費、電費、物業費。又如有車不交全年停車費,而是到處插空打游擊的放。

3、為什麼要強迫多層住宅裝電梯呢?!憑什麼強迫?!憑什麼囉囉嗦嗦的做工作?!電梯廠給物業多少獎勵?!

凡事不能強迫。你將通告貼出去,人家都願意裝了,馬上議合同。不願意了,大路朝天,各走各的。

4、關於一樓人用不用電梯的問題。一是幾十年沒電梯,他們還不是照常生產生活。二是現在的城裡人往往連對門都不搭話,還與樓上有什麼事?!現在人們都在公共場所交往,串門的還有幾個?!三是現在手機、微信這麼方便,憑什麼上樓去呢?!就是要上樓走樓梯費不了什麼,還能運動運動的。

二、關於買房時已有電梯的,基本上都是高層。

1、這個收費,應該在購房前的某個合同內明白說清,免得之後多費口舌,引起沒必要的矛盾和糾紛。

2、這種情況下,交費是應該的。也就是說直接收費就是,沒必要解釋和爭辯。

凡是在這個問題上交涉或賴費的,都屬於社會的另類。


魚磊衛靜


一樓,二樓該不該收電梯費,我說兩個故事。十多年前,我們隊上出工修工路,我們隊到國道有一公里,村道必須隊上自己出人工修。有一戶人家不出工,理由是他們家不拉東西。現在可好了,兩個兒子,一家一臺小車,開不進隊裡只有放大馬路上。還有一個修水渠的故事,我們隔壁隊缺水,他們商量去其它隊修渠引水吃,大家出工。有一家人屋後有一個小山泉眼,勉強夠他們一家用,他不出工。去年他的山泉無緣無故斷水了,這下好了,到處求情。讓別人同意他喝水。萬事沒有絕對的,即然住哪裡,給一點電梯費有什麼你家幾歲的小孩要去樓頂看看,難道走樓梯?


碧波萬里


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首先要明白這個“電梯費”是用來做什麼的?如果是舊樓加裝電梯,我認為底層不僅不需要交“電梯費”,還應該得到相應的補償;如果小區本就為電梯住宅,電梯費就應該是物業費的一部分,雖然於情上不容易解釋,但於理上是解釋的通的。下面就詳細說一下這兩個不同的情況。

如果是舊樓加裝電梯,對底層住戶來說沒有一點用處,反而杵在那裡怎麼都不是。還會影響一樓住戶的通風以及採光,更有甚者可能會影響底層人們的出行,例如停車以及過車的問題。所以,舊樓加裝電梯對底層來說只有弊而沒有利,不僅不應該收“電梯費”,還應該給予一定的補償,例如,減免物業費等措施。

再來聊一下電梯住宅的日常管理中是否應該收“電梯費”。我認為這時候的“電梯費”屬於物業費的一部分,應該收取。於情來說有些人認為“我一輩子不會用電梯,為什麼要交電梯費”。但於理來說,電梯屬於公共資源,公共資源歸位所有業主所共有,這是業主享有的權利,享受權利的同時自然要履行義務,法律規定任何人不得因為放棄權利而拒絕履行義務。

就像你說我和朋友去海底撈吃火鍋,都知道海底撈火鍋店的服務是出奇的好,你進去就和店長說:我這人受不了服務員這麼熱情的服務,我不用他們服務了,菜我去後廚端,調料我自己盛,我哥們兒以前做過廚師,鍋底我們自己做就行了。你看我不用你們的人不用你們的服務,我是不是隻需要付一半錢就行了?大家都能猜到結果會是什麼,雖然這個例子的比喻很誇張,但同樣的去海底撈享受服務是你的權利,付錢是你享受完權利所應該履行的義務,你並不能把權利自行縮減去拒絕履行義務。所以,從法律上來說,“電梯費”是一個業主的義務,像物業費一樣,不論你是否需要都應該交。

但也不能一概而論,“電梯費”的收取主要是物業在管理,國家並沒有電梯費的相關收取規定。所以如果物業規定按照家庭人數收費、按照樓層高度收費、按照房子面積收費都是合理的收費方式,不能因為某些規定對自己不利就否定其合理性。

小區物業管理上的一些其他收費大多也都類似,我們應該換位思考相互理解,少一些抱怨和爭論,小區才會更加和諧美好。


建聞君


說個題外話,本來中國商品房剛開始的時候,還沒有那麼多幾十層以上的高層住宅,有些人為了謀利,大力宣傳,高層的好處,什麼空氣好,看得遠。那時候很多人不願意買高層,金三銀四就是這麼來的,其實別墅基本上都建兩三層。

那麼問題來了,那麼高電梯很重要,我十幾年前就說過以後電梯要出好多好多的問題,後來果然應驗,因為從原裝改為國產以後那個質量可以說下降不知道好多,五六年前那些國產貨,質量可以說無法形容。

一樓肯定不會給電梯費,電梯和一樓有毛關係,我哦小區一二樓不交電梯費。

這次疫情,與世隔絕,我想住得太高的住戶,可能還是容易抑鬱些。


酒肉穿腸過美味留心間


如果這麼說、我家如果是200平米、我家每年交9000元物業費。鄰居家才40平米、每年交1800元物業費。物業服務是安按每戶一樣的共用共享區服務、門口保安、車庫、小區衛生、難到給我家多服務了嗎?我家只住2個人、鄰居40平米住4個人。這又怎麼算。不應該分平米數、應該每戶平均分攤物業的公共區域服務費吧?


海水說事


未使用電梯也要交費?那你把電梯拆除,看一樓的住戶叫不叫,若叫就叫他拿錢,最好單元誰叫得多誰叫得大聲要多交錢。

我以前住一樓,無電梯的(七層樓)。公共路燈費要平攤。來收費了,我說我不交平攤的,要不把公共路燈全關,看誰叫苦,後來十多年沒來收我的費用。


易勇軍260090596


當然要交。因為小區各種設施,包括地皮等都是大家分攤。既然選擇了住小區那就要接受這些,否則自己買一棟別墅住著多好呢,就沒那麼多事!


饒青林


我就是一樓的,底下有個架空層。原先也沒電梯的。所以我覺得可以協商解決。比如小區原先停車位不夠,人家有人有兩三部車的是不是可以給我留一個,規定一戶只能停一部車,竟然大家都講公平的話,什麼時候有絕對的公平呢?作為業主,同意安裝是你們的權利,但不同意安裝應該也是我的權利吧!沒安裝電梯不就是肯定不用坐電梯吧!而且如裝電梯的話肯定要裝在我客廳的窗戶旁樓梯旁,影響是絕對的。


Wa830621


關於電梯收費,無論怎樣處理都難讓住戶都滿意,只有低樓盤沒電梯靠11路車才沒矛盾!先說刷卡乘電梯,看試公平,其實操作起來麻煩,也有不公平。例於,我住二十八樓,你住五樓,是分層收費還是乘一次收費一樣,如果一樣,低層住戶肯定不同意,如果按層收費,每層就得一個價,不然大家心裡不舒服!如果一層一個價,那頂層人心裡不舒服,你五樓乘一次五毛,那我就得二元八,如果我家人比你家人多,一天上下幾次,十幾年後,是不是光乘電梯費就可以買你們低層一戶了?還有,刷卡乘電梯,家裡來客人了,是不是要下樓迎接,客人走了下樓相送?樓層住戶下班了,幾個人進電梯了,誰刷卡?我想誰都不願意為別人刷卡!再說說一梯不收費的,那二樓也可以說,我只上一層樓,也不走電梯,走幾步路,也沒問題,一大家人,一年可以省好多費用呢?如果三樓再碰到幾戶要節約的住戶,那不是都亂套了!我個人認為,世間上的事,沒有絕對公平的,唯有一刀切才便於管理,一樓住底層,電梯確實用得少,但你不上樓串門,上樓頂曬衣物,安太陽能?一樓底綠化,地面是你家花園呀!如果都去扯,怎麼公交車一站也是兩元,十幾站甚至幾十站也是兩元,有人去扯不公平嘛?如果你認為底層收費不合理,可以不買電梯樓盤呀!


半生浮沉皆看淡


比喻一下相比打開仗啦,你躲在家裡說打不著你不管,而有的人於血奮戰,再說一層不交費的,樓上基本都大爺大娘,我們就說援助些錢建電梯也說的過去吧,四川地震你能說我家沒震不損款嗎?我當時450元工資,損款5o元,現在人的思想怎就倒退得這麼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