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從出人頭地到人頭落地

現代史學研究中,對王莽其人其事眾說紛紜。身為一代大儒,卻以身篡漢,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生長生活在封建王朝,其思想卻有幾分社會主義色彩。宣稱託古改制,結果卻一塌糊塗。王莽究竟是何許人也?

外戚干政的傳統

王莽和皇家扯上關係,恐怕還得從漢元帝時期的一位廷尉史說起,他叫王禁。廷尉史是監獄的一個小官。其人育有八男四女,其中一女名為王政君,在十八歲的時候,王禁把她送入王宮之中,從此改變了王家的命運。

這位王政君入宮後,通過一系列的小概率事件,幸運的被選入太子宮,為當時的皇太子劉奭生下一子,深得劉奭之心,起名為劉驁。時任皇帝漢宣帝劉詢駕崩後。王政君之夫,太子劉奭登基,王政君成為皇后。史稱孝元皇后。

王莽——從出人頭地到人頭落地

孝元皇后王政君


自此,王政君成為皇帝之妻,太子之母。當自己的兒子駕崩的時候,繼續"輔佐"自己的孫子漢成帝劉驁。漢成帝、漢哀帝、漢平帝、漢宣帝相繼駕崩之後,王政君居然還健在,一人從皇后,成為皇太后。又成為了太皇太后。是實實在在的七朝老"臣"。在位六十三年之久。這樣一位位高權重的外戚的存在,勢必對皇室的劉性家族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也從此開啟了王家外戚專權的道路。

王莽——從出人頭地到人頭落地

王氏外戚與劉氏的關係


不過話說回來,王政君的道路也不是偶然,因為漢朝向來有外戚輔政的傳統。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其子漢惠帝劉盈在位時,朝廷權力就一直由劉邦之妻呂后掌握。漢武帝幼年時,也是由竇太后掌權。

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中央集權制度。中央集權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權力大,一個是高度集中,有多集中呢?一般情況下要集中到皇帝一個人。但是又不是代代君主都有雄圖大志,有些君主根本沒有意願和能力去統治一個國家。但是因為嫡長子繼承製(其目的是為了保證政權的穩定性),不得不當這個名義上的君主。

所以君主勢必要把權力交給自己信任的人,這時就有兩種選擇:官僚集團、外戚集團。考慮到漢朝時,中國作為一個同樣集權的國家不過兩百多年。官僚集團還未能博得皇帝對自己的信任,漢朝時的官僚集團只是作為打工仔。所以皇帝只能選擇自己家庭內部有才能的人,也就是外戚。

這就是為什麼漢朝外戚干政嚴重的原因。外戚干政不是一種病症,而政治還處於最初級的階段的表現。對皇帝而言,自己的親屬當然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後朝文官持政是在此基礎上的進化——皇帝基於信任把皇權交付給更博學,更專業的人。

王莽的上位

王莽的上位倒也沒有通過太多的個人奮鬥,因為孝元皇后王政君的存在,王家早就架空了劉家的統治,漢成帝即位時,只有二十歲,故其政事都交給自己的舅舅,王政君的親哥哥王鳳來打理。就連漢成帝想封個小官也不允許。

漢成帝在位二十多年的政事都是由王家所把持,大多是王政君的兄弟。在漢成帝在位的最後半年中,把持朝政的時是王政君同父異母的兄弟王曼的兒子——王莽。

王莽——從出人頭地到人頭落地

王莽


漢平帝駕崩之後,雖然繼任的漢哀帝想要反抗王氏外戚。可是無奈他駕崩之後,孝元皇后通過一系列政治手段,重新掌握了朝政。

自此之後王莽又立了只有兩歲的嬰兒劉嬰登基。自稱"假皇帝"。這一舉動激起了朝內一些反對的意見。可是王莽非但沒有改,還變本加厲,不顧孝元皇后的反對。"接受"劉嬰的禪讓自己成為了皇帝。改國號為"新"。自稱為"新始祖"。篡奪了劉家的漢朝。

王莽——從出人頭地到人頭落地

西漢最後一位太子劉嬰


王莽的陰謀

王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陰謀家,他"輔佐"最後一任皇帝,僅有兩歲的劉嬰時,為了不讓劉嬰長大後與自己爭奪皇權。他不允許任何人和劉嬰說話,這就導致劉嬰幾乎是在失語的狀態下長大。四五歲時便成為了白痴。

他"輔佐"的倒數第二任皇帝漢平帝,有傳言說是被他用毒酒給毒死。只是因為他總是想見自己的母親丁姬皇后。

王莽對自己的兒女也非常殘忍,他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逼死了自己所有兒女。甚至還殺死了自己兒子的老師和妻子。

儒生王莽

王莽雖然心狠手辣、精通陰謀。可是如果只看外表,卻是謙謙一君子。《漢書》形容他早年時,因為家裡貧窮父母早逝,對人恭敬,為人節儉("莽獨孤貧,因折節為恭儉")。勤奮好學("勤身博學")。侍奉母親和嫂子,照顧弟兄("事母及寡嫂")。有很高的社交能力。("又外交英俊,內事諸父。")

這些優良的品質使得王莽無論是在王氏家族內部還是在百官之中都為他博得了良好的聲譽,同時王莽也非常會經營管理自己聲譽,甚至逼自己的兒子自殺,來獲得大義滅親的名聲,只是因為他的兒子殺死了一個僕人。從而給大家留下大義滅親的印象。

這些舉動獲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漢書》中記載,漢哀帝時期王莽退隱時,百官們不斷歌頌王莽的功德,漢哀帝不得不把王莽請回來(日食,賢良周護、宋崇對策深頌莽功德,上於是爭莽。)

西漢的儒學

不過王莽雖說是儒生,可是西漢的儒學已經和春秋時期的儒學發生了變化,不再是一幫縱橫家所懷揣的政治理想了。儒學更向神學靠近,漢武帝時期的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把儒學與陰陽五行結合起來,通過災難和異常現象來反映時事政治。

王莽——從出人頭地到人頭落地

董仲舒


每每出現日食、月食、地震等的事,都有儒生藉此來討論其背後的天意。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往往藉此說事,而王莽作為儒生,掌握了一定的災異解釋權,當他篡漢的時候,便解釋出祥瑞之兆來證明自己篡漢是"奉天承運"。

王莽的改制

前文講到漢朝外戚干政,其實

外戚干政是世族力量的一種體現。世族力量的強大其實不止出現在中央,也出現在地方。一個個大世族形成了一個個自己自足的經濟體,從而完全脫離國家的經濟建設,加劇了土地兼併,阻礙了商品和貨幣流通。

當一個集團完全掌握了經濟,就有可能孕育出新的政權,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對中央集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想要消除,就必須加強中央對經濟的統治,削弱世族力量。

於是王莽開始了號稱託古改制的變法運動,從古代的經學中為自己的政策找依據。實際上是效仿七十年之前的桑弘羊變法。

改革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

  1. 幣制 為了讓世族們拿出手中的錢,王莽乾脆直接發行了一種新的貨幣。可是新的貨幣也馬上落入世族手中,王莽又如法炮製,再發行新的貨幣。短短七年之內居然發行了四種貨幣。大量的發幣也導致了惡性的通貨膨脹。使得
    政府信譽喪失殆盡
  2. 土地 為了讓世族交出手中的土地,王莽直接規定土地全部國有。可是中央政府又沒有那麼大的力量去回收所有的土地,最後不僅政策成為一紙空文,官員也利用政策敲詐勒索,為禍百姓。激起了世族的嚴重不滿。
  3. 財政 為了削弱世族對經濟的掌控。王莽實行了一系列國營政策,全面恢復鹽鐵專營和均輸、平準二法。企圖從民間掙得利潤。可是民間本身就窮。這樣一來不僅國家沒能富裕,百姓變得更加貧窮,盜竊搶劫者不不計其數,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危機。

王莽的失敗

王莽最終以掉腦袋的結局結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王莽失敗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

他幾乎動了上上下下所有人的蛋糕

。土地國有化引起中產以上利益集團的集體反抗。而幣制改革造成了基層民眾受損。

急於求成導致強硬的政策配上軟弱的官吏,最終結果就是,目的沒達到,還導致商賈和官吏沆瀣一氣,為禍百姓,虛設賬本,掏空國庫。

王莽自己的政權取得本身就是非法,政權尚未穩固時就進行變法,利用自己儒學家的身份大行欺騙之道。謊言被人揭穿,自然難以獲得信任。比如拿虛構出來的《周禮》當作自己改制的依據。

王莽——從出人頭地到人頭落地

《周禮》是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世傳為周公旦所著,但實際上成書於兩漢之間


今日再回首

從王莽身上我們能學習到什麼?很多人都認為今不如古,盲目地追求傳統,其實不一定有道理。某些情況下的復古行為,無異是漠視了這其中發展,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

還有一點教訓就是不能讀死書,變法道路必須要與現實國情相結合。用馬克思哲學來解釋就是:“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應該一切從實際出發”

也正如朱永嘉在《商鞅變法與王莽改制》中所說:

改革不能唯上、唯書,只能唯實,從實際存在的社會矛盾和問題出發,調節好各個群體間的利益關係讓多數人受益,從而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它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實質。這就是王莽改制留下的教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