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是不是未来二十年的热点?

东虢林哥


新农村建设是未来20年发展的热点之一。这毋庸置疑。主要原因是如下几点。

一是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的需要。破除过去联产承包的小农经济格局,整合碎片化土地,提高耕地的保有量,实现连片开发。是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新农村可以将居住分散、零星的农户集中起来,节约大量的土地。

二是合村并镇的需要。现在农村老年化严重,十室九空,空心村随处可见,分散、零星的居住环境无法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所以、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三是改变农村发展滞后、缓慢的状况,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的需要。

基于以上三点考虑,国家加强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所以未来20年是新农村建设的高速发展期。

那么,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有什么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笔者在与农民的接触中,总结了三点需要注意的事项,不知正确与否?是否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我不好说。但还是想提出来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请斧正!

第一新农村建设完成后,居住环境大大改善,再加上政策的支持,势必有大批的农民选择回乡创业,就业。而农业规模化和机械化的推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减少了很多环节。意味着很多的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消失。创业环境的恶化和就业岗位的减少。势必掀起第二轮外出打工的高潮。新农村有可能成为新的空壳村。

第二山区和丘陵地区,在我国占有很大的比重。陡坡田多,土地碎片化严重。阻碍了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大型机械无法耕作,小、微型农机具效率不高。在山区的陡坡地,小型璇耕机一天只能耕几亩地,相当于过去二具耕牛犁地的面积。而且需要1-2名壮劳动力操作。生产效率低下,成了推广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障碍。地理环境决定了农业的发展只能依靠小规模的农场和合作社。这种情况下,农民居住在新农村、会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他们必然不愿搬离祖居,新农村建设的住房成了空置房。

第三、二十年后,现在种植的老年人已无力耕种,有什么可行的措施,能让新一代新型农民自愿留在农村发展。如何培养和留住年青人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大道丰邑


新农村不能说是未来二十年的热点,是发展的必然形式

我先阐述下农村未来20年发展的未来

一:农村人口发展方向,农村人口必越来越少。国家方面的方针未来要不断的提高城镇化水平,这就要求大量的农村人口往城里转移。国家大势浩浩不可挡。而主力军就是农村年轻人群。带来的后果就是农村的消亡,城市的房价升高

二:农村农业发展方向,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少,土地面积不变,务农人口变少,不可避免的农业就要走机械化发展,这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带来的后果就是农村个体务农的消亡,务农的单位变成了合作社,农业公司。

三:农村土地发展方向,中国拥有5000年的历史,曾经的村庄部落的形成是由于战争的流离失所人口走到土地肥沃的地方就扎根生活,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形成如今的格局,未来20年,农村年轻人口流入大城市,剩余老人随着时间流逝,生命凋零,最后农村消失。在这种趋势下,未来农村肯定要走行政兼并路线,这就诞生了新农村。未来可能现在的行政单位镇会变成行政的最小单位,一个镇的人口集中在一个生活圈里。





村草的农村生活


未来20年,中国农村将是一个让人激动的地方,首先随着农村人口主体转化,年轻人的缺失会导致人口的减少,有些乡村会合并,消失改革势必会在10年内变更,随着工业发展,土地减少,耕地会越来越宝贵,粮食会是国家发展的最大问题,我相信未来20年经济发展会转向农村,投资会有所收获!

当然农村的最大问题在于体制,和中国固有的地制,国家必然会在不久开展土地改革,农民会从土地解放,实际是失去土地,土地必然由国家转租给公司经营,以维持粮食的安全,而且会对其监管,意义就在于这种关系最后会导致国有粮食企业直接控制土地,如果国家开放土地市场,允许私营投资,当然需要时间,随着现代化推进,粮食及其拉动的加工业,物流,仓储,旅游都将形成体系,到时,投资农业风险小,收获会很大。


苏北人在宁夏


什么是新农村?表面上新路新村新瓦房,但地荒人窜经济需输血。此为新农村。表面上空心村,只有无劳动能力者聚居,社长,会计,保管,代理人留守,但粮多猪多社队企业多,地不荒芜分红多,农副工为国造血,此也是新农村。第二种新农村未来二十年将成为热点。舍此,农业何去?


用户79332323030


看发展的速度


用户71744886351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