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年清政府就能夠仿造出馬克沁機槍,為何沒有大量製造?

歷史總探長


我們知道,戰爭勝負的關鍵在人而不在裝備,再好的裝備也要看用在誰人之手,腐朽沒落的晚清政府,如冢中枯骨,風風火火的洋務運動一時,雖經過仁人志士多年努力,但終沒有擺脫百年國恥,魂舞大漠以為就是最好的明證吧。1888年,我們就仿造出國際最新的重機槍馬克沁,說明自古就有奇工巧匠之能的中國,在工業極端落後的情況下,說造能成,可以證明一樣事,中國從來就不乏匠人。然我們的匠人,志士仁人,挽救不了大廈傾頹難挽的國運,有馬克沁為證。

不一樣的馬克沁?

1884年,李鴻章在倫敦新槍發佈會,看到了此槍威力,半分鐘切斷了一棵大樹,於是決定購買了回國仿製,做為權重朝野的人物,他有此權力。四年後,在金陵製造局仿製成功,起名就叫賽電槍。有人以此證明,我們的工業能力當時超過了日本。魂舞大漠覺得這樣的結論,不符合歷史實事。所謂工業能力,不是說能造一點槍炮,還能造出平遠艦,就說明我們的工業水平有多高,整個社會還處於農業社會,對工業技術建立的理解和認知,還停留於農耕時代,而日本自1868年即開始了明治維新,是一場真正的社會變革,正式走向工業時代。觀察我國工業,只有大大小小40多家兵工廠,如此而已。能仿造出馬克沁,只能證明我們的匠人有多麼棒,有被大量列裝的可能了,如果得以大量列裝,對陸軍裝備的當有極大促進,然而並沒有成為實事,為什麼?

並非不需要!

看歷史上有人看見,與戰甲午,數場戰鬥,槍支被遺棄無算,大部分靠真金白銀買來的裝備,就這樣連帶國運,一同恥辱地為晚清送葬。戰不能戰,有槍沒槍一個樣,何況大量的金錢都投給了北洋水師鐵甲戰船。鐵甲戰艦又如何,網友說得有道理,都是渣渣。不得不承認,錢倒投進去不少。李鴻章一面哀嘆再發再棄,又一面抱怨此槍用不起,用不起嫌槍貴,不知陸軍裝備的重要,把賭注全都押在了海軍身上,只是他想不到的是,苦心經營多年的北洋水師,根本不頂事兒。他想不到,他的老師曾國藩早就想到了大清的日薄西山,留下了恨不早死的經典名句。


魂舞大漠


“太快!太快了!”1884年李鴻章在參加倫敦舉辦的新槍發佈會上大聲感嘆。馬克沁重機槍在半分鐘內一梭子打出300發子彈,將一棵大樹攔腰切斷。李鴻章立刻買了一挺帶回國研究。

李鴻章看到的馬克沁

這一年,離中日甲午戰爭還有10年時間,如果大量製造馬克沁重機槍,並大力發展陸軍力量,或許會改變甲午戰爭的結果。但是沒有如果,洋務大臣犯了下一個致命戰略錯誤,讓腐朽的大清失去了最後的復興機會。

李鴻章拿回的那挺馬克沁機槍,由金陵製造局於1888年仿製成功,命名為賽電槍,顧名思義就是像閃電一樣快、一樣猛,而英國陸軍1891也才開始裝備馬克沁機槍,大清比大英帝國還早了三年。在19世紀末期,也就是甲午戰爭爆發之前,在洋務派大臣張之洞、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的努力下,全國已經有以江南製造局、金陵製造局、福建船政局、漢陽兵工廠為代表的30多家規模型軍工廠,形成了基本完備的軍工產業鏈。

金陵製造局的馬克沁

他們不僅能夠生產“漢陽造”步槍,還能夠生產阿姆斯特朗式後膛快炮、半自動步槍“快利槍”、賽電重機槍等前衛新式武器。1880年天津機器局還試造了中國第一艘潛艇,福建船政局甚至建造了排水量2000噸第一艘國產鐵甲艦——平遠艦。直到將近100年以後,我們才再次擁用建造2000噸排水量以上軍艦的能力。甲午之前的清朝軍工產業水平遠遠在當時的日本之上。八路軍的馬克沁

由此可見,大清完全具有大規模量產馬克沁機槍的技術能力。太平天國運動結束後,大清迎來了迴光返照的“同治中興”,洋務派手中有權有錢,完全有能力大規模發展以步槍、重機槍、後膛炮為主要武器的陸上武裝力量,打造一支讓列強膽寒的陸軍。

也許是在海上被列強打怕了,也許是對陸軍能力的過分自信。洋務派把目光放在了海上,聚全國之力打造北洋、南洋海軍,耗費巨資從歐洲引進的大量先進的鐵甲艦,錢都讓海軍花完了,陸軍成了後孃養的。上節提到了那些陸戰武器都沒有大規模列裝,最簡單的步槍產量也只達到每年1500支,根本經不起一次大規模戰爭的消耗。

解放軍的馬克沁

甲午戰爭北洋艦隊全軍覆滅,登陸後的日本軍隊幾乎沒有受到太多的抵抗,人們不禁要問當年血戰金陵的湘軍、淮軍哪裡去了。僅僅從武器這項來看,甲午戰爭的清朝陸軍已經落後了日軍。如果清軍大量裝備馬克沁機槍等重火力陸戰武器,那日俄戰爭馬克沁收割鬼子小命的場景將提前10年上演。

志願軍的馬克沁

即使海軍覆滅了,強大的陸軍照樣可以將登陸的日軍趕下大海,清廷也不會因為擔心從遼東半島、膠東半島登陸的日軍,南北夾擊威脅京師了,也就不會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了。當伊藤博文正在馬關與李鴻章討價還價時,有情報顯示大清可能號召全國軍隊赴京師勤王,他也嚇得瑟瑟發抖,日本並沒有與大清在陸上決戰的實力與勇氣。

民兵的馬克沁

中國的優勢在於龐大的人口基數,在於廣闊的陸上戰略縱深。洋務大臣如果選擇大力發展陸軍,而不是發展昂貴的海軍,或許還能有立足世界的可能。四五十年後的抗日戰爭、半島戰爭再一次證明了這一點,即使沒有海空力量,我們也能打贏最強帝國。洋務大臣放棄“馬克沁”,選擇“鐵甲艦”,說白了就是拔苗助長、好高騖遠的戰略短視。

軍博館的馬克沁

甲午戰爭以後,清朝終於意識到了這一點,著手籌建北洋新軍。而然他們已經喪失了戰略機遇期,袁世凱的新軍最後成了清朝的掘墓人。馬克沁機槍的命運,就預示著大清的命運,歷史往往就是小事件、小人物決定的,正所謂“蝴蝶效應”。


紅龍軍團長


馬克沁機槍在1884年問世,而清政府在1888年就能夠偽造出這種機槍了,足以顯示中國人仿造能力之強。可是,當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來的時候,為什麼我們的印象裡清軍用的還是大刀長矛?如果馬克沁機槍真的這麼好,為什麼清政府沒有大量製造呢?

首先,我們仿造出來的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若說批量生產,那還是有難度的。因為,當時中國是農業大國,且閉關鎖國很久,認為自己是天朝大國,外來的都是蠻夷。所以,當西方的科學技術傳到我們這裡時,我們並沒重視。直到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中國人才領悟到西方的科學技術已經領先中國。而此時,中國沒有正規的軍工廠,技術水平還不足以批量生產馬克沁機槍。

西方生產馬克沁機槍的流程都和我們不同。西方生產馬克沁機槍,操作過程非常專業,而且是流水線生產。而且,西方製造武器,都有圖紙,可以通過看圖紙進行步驟性操作。而中國就不行了,瞎拆瞎湊,我們是沒有正規的操作流程的。

值得注意的是,清政府在軍費開支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卻收效甚微。這又是為什麼呢?

很明顯的原因是,清政府官員的貪汙腐敗,像一隻巨大的蛀蟲,蛀空了國家的錢庫!在洋務運動的時候,清政府就投入了一億兩白銀,仍無法建設一個正規的軍隊,沒有建造出一個正規的軍工廠。除去科學技術的落後外,投入的資金最後究竟用在了哪裡,這還是個問題。

雖然說,清政府在1888年仿造出了馬克沁機槍,但能不能使用,能不能打出子彈,還很難說呢,所以怎麼可能去批量生產呢?中國真正仿造出馬克沁機槍其實在1935年。當時德國跟中國交好,並且把馬克沁機槍的圖紙,以及設計流程都告訴了我們,在德國專家的幫助下,我們才仿造出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馬克沁機槍。

回過頭看,清代末年,國庫空虛,如果繼續研究馬克沁機槍的話,那就是拿國家開玩笑。而且,馬克沁機槍所需要的子彈甚多,就是買子彈的錢,清政府也是供不起啊。

清政府1888年仿造出的步槍,離1935年真正意義上仿造出的步槍,差了近50年,等到了1935年,工藝、設計流程弄清楚後,才有足夠的條件製造出第一把24式重機槍。


謀士說


其口徑為 11.43毫米,槍重 27.2千克,採用槍管短後坐 (19毫米)式自動方式,水冷槍管;採用容彈量為333發6.4米長的帆布彈帶供彈,彈帶可以接續,理論射速 600發/分,可以單、連發射擊;也可以通過射速調節器調整為慢射速 100發/分。馬克沁機槍結構複雜,採用水冷槍管較為笨重,帆布彈帶受潮後可靠性變差,但在近代戰爭中曾被普遍使用。

馬克沁重機槍首次實戰應用是在1893─1894年南中非洲羅得西亞英國軍隊與當地麥塔比利──蘇魯士人的戰爭中,在一次戰鬥中,一支50餘人的英國部隊僅憑4挺馬克沁重機槍打退了5000多麥塔比利人的幾十次衝鋒,打死了3000多人。真正讓馬克沁出風頭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德軍裝備了MG08式馬克沁重機槍,在索姆河戰鬥中,一天的工夫就打死60000名英軍,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從那以後,各國軍隊相繼裝備馬克沁重機槍,馬克沁由此成為聞名的殺人利器。




但是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馬克沁機槍於1884年正式製造生產,1888年我清政府金陵製造局仿製成功,這一年,離中日甲午戰爭還有10年時間,如果大量製造馬克沁重機槍,並大力發展陸軍力量,或許會改變甲午戰爭的結果。但是沒有如果,洋務大臣犯了下一個致命戰略錯誤,讓腐朽的大清失去了最後的復興機會。

李鴻章從國外拿回的那挺馬克沁機槍,由金陵製造局於1888年仿製成功,命名為賽電槍,顧名思義就是像閃電一樣快、一樣猛,而英國陸軍1891也才開始裝備馬克沁機槍,大清比大英帝國還早了三年。在19世紀末期,也就是甲午戰爭爆發之前,在洋務派大臣張之洞、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的努力下,全國已經有以江南製造局、金陵製造局、福建船政局、漢陽兵工廠為代表的30多家規模型軍工廠,形成了基本完備的軍工產業鏈。




金陵製造局的馬克沁他們不僅能夠生產“漢陽造”步槍,還能夠生產阿姆斯特朗式後膛快炮、半自動步槍“快利槍”、賽電重機槍等前衛新式武器。1880年天津機器局還試造了中國第一艘潛艇,福建船政局甚至建造了排水量2000噸第一艘國產鐵甲艦——平遠艦。直到將近100年以後,我們才再次擁用建造2000噸排水量以上軍艦的能力。甲午之前的清朝軍工產業水平遠遠在當時的日本之上。

由此可見,大清完全具有大規模量產馬克沁機槍的技術能力。太平天國運動結束後,大清迎來了迴光返照的“同治中興”,洋務派手中有權有錢,完全有能力大規模發展以步槍、重機槍、後膛炮為主要武器的陸上武裝力量,打造一支讓列強膽寒的陸軍。

也許是在海上被列強打怕了,也許是對陸軍能力的過分自信。洋務派把目光放在了海上,聚全國之力打造北洋、南洋海軍,耗費巨資從歐洲引進的大量先進的鐵甲艦,錢都讓海軍花完了,陸軍成了後孃養的。上節提到了那些陸戰武器都沒有大規模列裝,最簡單的步槍產量也只達到每年1500支,根本經不起一次大規模戰爭的消耗。


並且馬克沁機槍在晚清政府的那個時代,可以說是時代超前的武器,因為思想短淺使得李鴻章沒有看清楚馬克沁在作戰中的潛力,畢竟是在1884年問世之後,馬克沁真正在戰場上運用達到巔峰的則是一戰時期,對於李鴻章而言,這已經是三十年之後的事情了,也正是因為這一眾原因的促使之下,使得晚清政府雖然能在1888年的時候,仿製出馬克沁機槍,卻是並沒有大量的製造運用。馬克沁重機槍從1883問世,到清朝政府在1888年仿製出來,可以說是非常的快。但是馬克辛重機槍設計理念非常超前,並不符合當時戰爭的思維。再加上馬克沁重機槍當時還處在雛形階段,很多地方需要改進,技術不算成熟。綜上所有原因故使得清政府沒有大量裝備。


大老二爺


清政府是沒能力大批量製造的。關鍵原因:沒錢。

清政府的洋務運動確實打造了一批近代工業,但普遍都是燒錢賠本的,即缺乏成熟的企業管理,也缺乏國家持久的財政支持。



以造船為例,1870-1880年代由於經費充足,江南和福州兩大船廠非常興旺,生產了大量近代艦船。但進入1890年代就開始衰敗了,一方面新式艦船造價成倍提高,一方面清政府財政卻不是成倍提高,而且還要花在修園子等其他用場。這一時期,清朝用於軍工的投入明顯增速放慢甚至還有減少。到了1895年後,甚至連幾百噸驅逐艦也造不起了,因為每艘造價都超過了從前2000噸的巡洋艦。

馬克沁機槍也是如此。引進外國零件組裝,甚至仿造,對於清朝軍工完全沒問題。但是這種複雜機械的造價,卻幾十倍於普通步槍,戰時耗費子彈更是百倍。



更關鍵的是,當時由於引進零件和製造機械的成本原因,國產貨造價還要高於進口貨。如果不能很堅定貫徹國產化政策,大批國產是做不到的。


陶式防務評論


對,你沒有看錯,晚清政府在馬克沁機槍1884年問世後僅僅四年就仿製成功,洋務運動後期洋務清政府為了擺脫外國對中國軍械生產的操控,打破技術壁壘,一直在仿製西方武器, 1888年金陵機器製造局仿製出了馬克沁機槍。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段文字都會大為驚奇,天吶,清政府竟然能夠仿製出馬克沁機槍,簡直不可思議,要知道在很多人的認知裡面,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中國軍隊還拿著大砍刀,怎麼可能在1888年就生產出這樣一大殺器。

其實,我們的仿造(山寨)能力自古就很優秀,這一點不用謙虛,我們很驕傲,但是要說能夠仿製出完全一樣的,縱橫是絕對不相信的,中國和西方生產思維不一樣,西方製造武器都是直接引進流水線,有專門的流水化操作,並且還有校正的檢驗樣板,就是先有圖紙再進行製造;

中國在洋務運動時期的仿製,其實是有一定的“自主研發”能力的,每一款仿製,都是一次創新,為什麼這樣說呢?就是因為清政府仿製的時候沒有圖紙,根據武器樣品拆分後,按照逆向思維製作出圖紙,然後進行仿製,製造出來能打出子彈,就是仿製成功,如果不行,那就換一樣武器繼續仿。

這種自主仿造給清政府帶來巨大的投入,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洋務運動時期,清政府建立大大小小的兵工廠達40多個,每年投入研發武器的經費就在幾百萬兩白銀以上,前前後後砸裡面也有一億白銀,結果清政府仿製出來最NB的武器就是抬槍,用兩個人進行操作的那個武器,西方人看了後差點驚掉了下巴。

武器仿造之路,實際上特別艱難,以國民政府打造的中正式步槍來說,1928年決定按照德國1924毛瑟步槍進行仿製,在有了圖紙的情況下,一直到1935年才成型,前後用了七年時間,真正到量產的時候,已經是1942年,這還只是一款步槍。

相比於普通的步槍來說,馬克沁重機槍的結構和製造工藝更加複雜,要知道這可是一把改變了時代的機槍,是世界上最早的依靠子彈自身的動力完成發射的機槍。

在沒有圖紙,沒有配套工藝,沒有指導的情況下,金陵機器局製造出來就已經是奇蹟了,但是我相信,製造出來的這款步槍很符合一句哲理,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條河,金陵機器局製造出來的馬克沁機槍也一樣,沒有完全相同的兩挺(縱橫都懷疑,子彈能不能通用也是一回事)。

中國真正仿製馬克沁重機槍是在1935年,中德在軍事領域合作後,德國將MG08式馬克沁重機槍的設計圖紙交付中國後,中國才開始進行仿製,也就是後來的民24式重機槍。

兩者相差將近40年,所以,你認為洋務運動時期仿製的馬克沁機槍能靠譜嗎?

洋務運動時期的仿製,主要是依靠當時的工匠,隨著一批工匠的更換,仿製的工藝更加不行,因此,即使能夠仿製出來也不會批量的去生產。

在馬克沁機槍1884年剛剛面世的時候,李鴻章正在歐洲採購軍火,也親眼看到了展示的馬克沁機槍,當時的李中堂驚奇的連忙說,太快了太快了,要知道馬克沁機槍一分鐘能夠打出六百轉,火力方面絕對是壓制的。李鴻章隨後表示,太貴了,用不起。並不是說機槍買不起,而是子彈買不起,以當時清政府的財力,想要駕馭射速這麼快的機槍,簡直是拿國力在開玩笑。

李鴻章當時比較青睞的機槍是早已經成熟且定型的加特林機槍,加特林一分鐘可以打四百發,火力上夠用,價錢還能相對便宜一點,實際上,金陵機器製造局在1884年就已經能夠生產加特林機槍了,按照先入為主的的概念,並且已經生產了大量配套的加特林槍彈後,清政府不可能改弦易轍。

清政府沒有大量製造或者採購馬克沁機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馬克沁的射擊火力太過超前,遠遠超過了時代的需求,不是說李鴻章看不到馬克沁的作戰潛力,而是在大規模的現代化戰爭之前,重機槍的作用不是那麼明顯。

1884年馬克沁機槍面世,到二十年後的日俄戰爭中才大顯身手,到三十年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才算達到巔峰,以李鴻章的眼界來說,至少在他有生之年不會看到馬克沁一展雄風。

當時西方各國普遍不看好馬克沁機槍,包括俄國、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對讓馬克沁的推銷碰到了釘子,就是因為當時的馬克沁機槍火力太強,已經超出了時代的需求,而且剛剛問世的馬克沁機槍性能也不穩定,日俄戰爭中和一戰中的馬克沁都是改良後的機槍,並非原始版的。

總結起來,清政府沒有大量生產就是因為,清政府大量生產不出來,或者生產出來質量不行;射速太快,子彈消耗不起;清政府已經有了加特林,對重機槍的需求不是特別大;馬克沁火力已經超越時代,造成了火力浪費,不適合當時的戰爭形態。


史論縱橫


清朝生產的真正機槍,是1884年生產成功的德國克魯森式37毫米2磅子後膛炮和美式諾登飛多管排列機槍。1888年,金陵機器製造局仿製成功馬克沁重機槍。1908年,廣東製造軍械總廠生產出了麥德森輕機槍。

懦弱的軍隊都只喜歡遠距離交火,懼怕近戰和刺刀見紅,最喜歡將彈雨潑過去,將子彈遠遠的射過去,讓敵人因為害怕而不敢前進。所以,清軍很喜歡各種機槍和速射武器,

司馬遼太郎在《坂上風雲》一書中寫道:我們的步兵進攻時,遭到敵人機關槍交叉射擊的密集火網,我軍像小蟲子一樣被殺死。

1888年,金陵製造局成功仿製了馬克沁機槍,被稱為“賽電槍”, 1881年,英軍試裝了第一挺馬克沁重機槍,而正式批量裝備要到1893年。那麼清軍是什麼時候裝備馬克沁重機槍的呢?1895年,清軍批量列裝了馬克沁重機槍,世界上第2個裝備馬克沁機槍的軍隊。

只不過,清軍主要裝備的是進口重機槍,甲午戰爭的時候,榮祿手下守衛京城的武衛軍,守衛天津的聶士成的武毅軍,的甘軍董福祥部,都是裝備著毛瑟1871和1884單發和彈倉步槍,馬蒂尼亨利步槍,馬克沁機槍,諾頓菲爾特速射機槍….

清朝禁衛軍的裝備時當時最好的毛瑟,還配有18門150毫米的野戰炮,30挺馬克沁重機槍。其他新軍,特別是北洋新軍也開始大量進口武器,重機關槍開始大量輸入,最初為德國的馬克沁和法國的哈乞開斯兩種。

實際我國真正可以大批量生產馬克沁重機槍,還是從民24式重機槍開始的,也就是1934年,從德國得到了完整模板和圖紙以後的事情。之前的仿造的馬克沁重機槍質量都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這也是清朝不批量生產,而是進口重機槍的一個原因。


深度軍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先說個笑話。

大家知道三十節重機槍嗎?

這是美製M1917式重機槍的中國山寨。

最初,有個美國跑單幫的軍火販子,帶著M1917式重機槍找到直係軍閥頭子吳佩孚,推銷這種重機槍。

時間是1921年,民國已經建立10年了。

吳佩孚看到M1917式重機槍以後,設法拖住了那個美國佬,隨後找來漢陽兵工廠廠長。

當時漢陽兵工廠,是全中國最優秀的槍械製造工廠。

吳佩孚問,你們看看這挺機槍, 能不能仿製出來。

廠長仔細研究了一番,說可以仿製。

於是吳佩孚就以走私軍火的罪名,將這個倒黴的美國軍火商軟禁起來。

這邊,漢陽兵工廠把M1917式重機槍全部拆散,一個零件一個零件仿製,前後花費了半年時間,終於仿製成功。

吳佩孚就釋放了那個美國佬,將重機槍還給他,還給了一些路費。

當時民國軍閥混戰,國際社會對中國進行武器禁運,美國軍火商走私軍火是違法的。

他只得吃了啞巴虧,認慫走人。

本來吳佩孚是很高興的,認為仿造美製重機槍成功,以後就不用花巨資購買了。

誰知道,這挺命名為三十節的重機槍,仿造是成功了,但性能極不穩定。

只要持續射擊,就很容易出故障,很少有能夠一次打光一個彈帶的。

那麼,三十節實際等於不可用。

吳佩孚極為惱怒,將漢陽兵工廠廠長喊來臭罵了一頓。

廠長表示,重機槍結構過於複雜,並不是拆卸仿造零件再組裝就能搞定的。

無奈之下,吳佩孚只得拿錢去向美國勃朗寧公司購買技術轉讓權。

得到全部資料以後,才解決了三十節的嚴重質量問題,還進行了一些改進。

即便如此,工廠初造時月產量只有幾挺,後來才增加到每月25挺。

大家看看,到了20年代尚且很難仿造重機槍,何談30多年前的清末。

其實,賽電槍這些玩意,清末根本就不可能大量裝備。

拋去仿造的質量問題,滿清也沒有大量製造重機槍的能力。滿清產量最大的江南製造局,年產步槍也只有1500支。

至於槍彈的生產,連北洋大臣李鴻展本人,都是心知肚明,1878年他在奏摺裡就叫苦:僅後膛槍彈的生產,就是“遇有戰事,十年之蓄,不夠數月之需”。平時看著生產紅紅火火,一打仗就不夠用。

看看,連最基本的步槍和子彈都生產嚴重不足,何談重機槍。就是三十多年後,每月才能生產多少!

裝模作樣的生產幾挺裝門面,又有什麼用。


薩沙


“生不逢時“可以形容馬克沁重機槍在清朝的誕生。很多人,對於清朝仿製出馬克沁機槍表示“震精”。事實上,清朝後期很多大佬對引進洋鬼子的東西,對付洋鬼子,都很積極。甲午戰爭前夕,我大清該有大殺器的都有:什麼巡洋艦、什麼加特林機槍、什麼克虜伯小鋼炮、什麼馬克沁機槍......應有盡有。

馬克沁機槍,1984發明的時候,以高射速、全自動、威力大,而聲名在外。大清一點沒沒落後於人,李鴻章很快就引進、仿製。馬克沁機槍發明4年後,我大清就能生產出山寨貨。而且在1891年,馬克沁機槍在實戰中展示了大殺器的威力——英國人50個人的小分隊,依靠4挺馬克沁,成功抵擋住了非洲祖魯人5000人的進攻,3000多人命喪馬克沁。馬克沁機槍,絞肉機的本色初顯崢嶸。

然而,大清已經從根子上爛掉了,話說“好馬配好鞍”,人不行,有好東西也糟蹋了。甲午戰爭中,大清的軍隊裝備不比小鬼子落後,不但列裝了馬克沁機槍、還有哈齊開斯機槍、雷明頓步槍。可是,沒有聽說,馬克沁打出什麼戰績來,反而是日軍摧枯拉朽佔領了大連灣、屠城了旅順。

我曾經參觀過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的老戰場,在晉西北,兩個山頭上各架一挺重機槍,基本上可以封死一個山谷,沒個三五千人別想攻進來。

人家馬克沁機槍在一戰的時候,在德軍手裡那是驚天地泣鬼神的“絞肉機”,索姆河戰役,鐵絲網、壕溝、馬克沁一天絞殺6萬英軍。這樣的大殺器,在清軍手裡還不如燒火棍。

好東西在清軍手上也是燒火棍,當然大量製造也就是浪費。當然這只是氣話,真實情況是,在一戰前,很多國家都沒有給予重機槍足夠重視,都沒有大量裝備馬克沁。馬克沁重機槍,當時還有好多缺陷。

其一,馬克沁本身造價昂貴,每分鐘600發的射速,射出去的子彈也都是錢啊。在沒有大規模實戰證明它的價值之前,理所當然被人們認為“性價比極低”。

其二,當時的子彈,還是採用黑火藥加鉛彈的模式,持續射擊時間短,故障率相當高,威力也比不上後來改進後的。

其三,馬克沁採用水冷,製造工序複雜,個頭大,重量大,攜帶移動都不方便。關鍵是,它的水冷不能循環。作戰時,不但要攜帶彈藥,還得攜帶製冷用的水。

直到德軍改進版的馬克沁,在索姆河戰役大發雄威之後,世界各國才真正重視起重機槍的作用。此後幾十年,戰壕、鐵絲網、機槍,成為防守陣地的標配。


爾朱少帥


我是秋草獨尋,有幸回答此問。

題主這個問題實在是有技術含量,所以必須小心謹慎的回答。

在這裡需要闢兩個謠,

第一,看到超半數回答者都濫用一張圖說是1884年李鴻章去國外考察觀看馬克沁機關槍。歷史不能如此粗糙。

李鴻章1884年在國內主持中法戰爭以及朝鮮事件,沒有時間,第一次出國是李鴻章已經賦閒1896才出使全球,一生也才一次。

第二、馬克沁機槍第一次實戰應用。是在1894年南中非洲羅得西亞英國軍隊與當地麥塔比利──蘇魯士人的戰爭中,一支50餘人的英國部隊僅憑4挺馬克沁重機槍打退了5000多麥塔比利人的衝鋒,打死了3000多人。


還需要明確的事實,1888年,是金陵製造局開始仿製,不是仿製成功。

而且當時的機關槍性能也不穩定,馬克沁沒有有水冷方式及許多的工藝在後期逐步完善之後才能達到戰時性能。

所以仿製成功是做出了個模樣一樣,還是能夠演示,還是能夠實戰,沒有明確的說法。

顯示的資料是1893年僅造了4挺機關槍,即停止生產了。


二、機關槍這種軍事工業量產標準是如何理解。

1、馬克沁機關槍屬於一種相對複雜的工藝原理與製造標準。需要在較長的時間內製造、測試、實戰、反饋、再改進。這是任何重要武器都需要經過的一個過程。

馬克沁機槍原型槍(注意早期的機槍是沒有冷卻套管的,其他的裝置就更差了,如調節俯仰刻度系統、缺乏移動輪)


而且馬克沁機關槍經常在射擊時槍管要持續承受近3000℃的高溫,否則很容易使槍彈變形而出事故。所以對於整個槍械繫統的指標是很高的,比之於步槍而言又高出太多。

最典型的英軍的阿姆斯特朗炮,在1860年已裝備部隊,並參與鴉片戰爭八里橋戰役,取得了效果,但在1862年薩英戰爭中,發射28發炮彈之後,就出現了因為過熱控制不足造炸膛事故,死亡20多人,之後問題不斷,英國只能停止裝備軍隊,直到十年之後才重新裝備英軍。


武器量產的流程:以英國相應的武器製造到量產到實戰的流程為參考。

製造樣品——軍隊測式——實戰測式——技術反饋——軍代表駐廠——技術改進——測式與實戰再測式——技術反饋——量產——實戰測式——技術再反饋——全面裝備或否決,大批量產與否。

1862年阿姆斯特朗炮是走到了量產,未全面裝備,被英軍方否決了。


三、為何不量產?需要了解軍事工業在清朝的水平

1、清朝的軍事工業是官辦企業,效率與機制之僵化可想而知。在張之洞到漢陽鐵廠時還坐八抬大轎,見面下跪,工人遲到罰打板子,一不如人意就是衙門上刑的做法。技術人員在能否發揮多大作用取決於官員個人的素質。如現在的國有企業的效率你懂的。


舉個例子,連李鴻章自已親自創辦委託英人馬格里管理的金陵製造局,在1875年試製林明敦擊針式步槍時,也問題頻頻,不僅造價要高出進口步槍的一倍,而且故障頻頻,所以,李鴻章也無可奈何,淮軍最後只有裝備進口的林明敦步槍。

上圖為1885年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觀看馬克沁操作馬克沁機槍。


1876年馬格里金陵製造局試製前膛炮出現事故,死三人,馬格里本人受重傷,後來在天津再次測試仍然失敗,而且這種還是常規測試,並沒有進行高強度測度。可見當時的企業管理的水平與能力。


2、沒有輕工業的體系是很難提升軍工企業的量產速度與能力——洋務運動的問題就在這裡,一下子直接模仿對方的高端產業,沒有任何基礎輕工產業是很難做到的。

漢陽鐵廠1895年開始投產,到真正生產出合格鐵已經到了1908年,直到李維格先生全面從歐洲考察回來才能量產,而漢陽鐵廠一直就沒有真正贏利過。

上圖為英國1895年仿製首批《1895式》7.92毫米馬克沁重機槍

如馬克沁機關槍比起林明敦槍更是困難,涉及的各部件如彈簧鋼、合金槍管、齒輪鋼、冷凝管、進彈機械、刀具、精密軸承、機體鑄造等都需要配套的治金工業及加工廠,不是一個企業可以完成的,而且需要這些企業配套水平接近,如同今天的汽車企業是一個道理。

撥送彈鏈的主要零件是一個棘輪帶動的轉輪在當時都是一個難以做到硬度高又耐磨及戰時的強度標準。

如果平常有一些做民用的有經驗的專業輕工企業進行配套,相對的技術難度與量產水平會簡單許多。但當時清朝還沒有輕工製造業。


簡單又典型的製造問題——如果連質量問題都解決不了,那麼技術問題就更難解決。


《M1905式》馬克沁機槍結構圖

當時洋務軍工產一個製造精度的問題都很難解決,如傳動銷與銷孔加工精度都難以做到,間隙過大,正常情況下就容易快速磨損、噪聲大,故障率高。間隙過小會導致轉動困難,事故率高。且不說特殊情況。

這個問題很簡單嗎?簡單,你說不簡單嗎,他又簡單。

且不說,馬克沁的金屬套管、密閉系統加工、拋殼系統,還不說加工的高精密度。需要更新的測量儀器、設施、熱處理工藝等設施,當時都沒有能力做到。



其內部各裝置的複雜系統在當時步槍生產都困難清朝來說的是有很高的難度

當時的大部分製造槍械配件都需要進口,實質上進行組裝也需要有相關的技術能力。

3、很典型的一個問題,清朝軍工企業沒有引入軍代表制,通常在外國,軍隊對於產品性能的要求會通過不斷的試用生產,並不斷調整。不至於等到企業覺得可以了,到了軍隊一試用如果不行,又要推倒重來。

何況許多問題,在軍隊正常訓練中還難以預計得到。


如前述所說的阿姆斯特朗炮就是在部隊試用時沒有發現問題,在具體氣候及環境、戰況激烈程序發生大變化時,問題就往往容易發生。

實際上洋務軍工企業反映的問題還不僅僅是這些,我在這裡不是否認洋務運動,只是如同張鳴教授所說的洋務運動的方向存在,畢竟他為中國培養了開放的意思與人才,認清了與國外的差距。


所以,在清朝雖然仿製造出了馬克沁機槍,可以說只是樣品,在當時實測中就已經問題多多,譬如說重機槍的搬運、必須有水的陣地,子彈及彈帶的製造,更難以用於實戰測試,更達不到量產及相應的技術反饋。

如在當時水平最高的天津機器製造局,在1894年甲午年間,連開花彈都做得不合格,戰時只能用實心彈。北洋艦隊的官兵還需要用銼刀去修正炮彈,要不有的連炮管都放不進去。


總的來說,我們認識武器的製造與量產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在甲午戰爭中有很多假消息,說清軍裝備了馬克沁。我們從日軍繳獲的裝備來看就知道清軍最多也就是連發槍。日軍把清軍進口的與仿製的步槍,根本就統例為雷管槍系列明細就可以看出對於仿製的態度如何。



相關資料:

《日清戰爭》

《洋務運動》張鳴

《怎麼區別馬克沁機槍和其他水冷式機槍》騰訊網

《兵器檔案:大名鼎鼎的MG08式馬克沁重機槍》新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