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的用人之道

西貝的用人之道

西貝之道。

從最初的一家“黃土坡小吃店”發展成為在全國擁有 264 家店和 2 萬多名員工的知名餐企,西貝已經走過整整 30 個年頭。

創始人賈國龍曾有一句話:員工第一,顧客第二,領導第三。這一理念貫穿著西貝三十年的發展歷程:從 2007 年建立愛心互助金,到今年的子女教育基金、普及重疾險;從交流平臺《品味報》、早安貼,到親子活動、組織員工家屬旅遊……除了“賽場機制”,西貝也在把對員工的關懷滲透進他們的生活,方方面面。

“把小西貝辦成大西貝,把大西貝辦成大家的西貝。大家的西貝就是我們的西貝,就是我的西貝。”不過分講求狼性,甚至不吝付出,就是這樣像家人一樣維繫的信念,讓西貝歷經 30 載春秋,成就今天。

賽場上是領導,也是家人

凡是工作,沒有不辛苦的。西貝的賽場機制已經是許多餐飲人學習的激勵模範,不過分嚴苛,卻能讓每一位員工都積極自覺地去達成高要求。

西貝的用人之道

真誠笑臉,用心服務

這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上嚴肅而溫和的要求和激勵。每天早會,門店小團隊都會設立當天的業績目標,並且細分到每一位服務員。同時,也會有開場舞和音樂激發大家的活力。

業績的壓力會讓每個人都參與感受其中,獎勵和反饋也是。優秀的表現和銷售業績會直接體現在現場打賞中,工作細節也會計算在崗位評級的要求裡。即使最後沒法做到店長領導層,一位勤奮工作、認真負責的服務員,都會通過 ABC 評級收穫自己的價值。

西貝的用人之道

不論什麼崗位,每一位員工都能通過努力實現自我價值

競爭考核機制激勵了員工的積極性,在共同工作生活的時間裡,西貝也在營造幫助員工提升成長的氛圍。堅持統一住宿管理,提供好的食宿條件,每週門店劃出單獨的資金,更換新菜譜,即使這樣做比補貼員工出去租房更費事費錢,“企業發展有一定需要這樣做的事,就必須去做。”

一位西貝曾經的服務生,說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慶生活動。壽星被戴上電視劇裡娶親戴的大紅花,在煽情的背景音樂裡被肯定業績,分享感言。雖然燭光和禮物的場景可能不那麼驚豔,但在儀式感中,他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感到自己被認可。

而這也是每一位西貝的員工在工作中能感受到的。制度的細節讓他們有目的地執行,晉升的完善讓他們有動力去成長,環境和氛圍讓他們與企業維繫在一起,成為共同拼搏的一份子。

有難關,一同度過

餐飲行業基層服務的員工,大多來自農村,背井離鄉外出討生活。一旦遭遇不測,往往會是毀滅性的打擊。一次員工意外的集體募捐之後,西貝在 2007 年建立了愛心互助金項目,用公益捐贈和無息借款的形式,讓所有西貝員工都能在遭遇意外變故的時候,有一把力量幫他們度過難關。

西貝的用人之道

愛心互助回訪

這些錢來自整個西貝大家庭:員工自願捐款、愛心義賣、賈國龍夫婦每年捐出 1000 萬……不論多少,每一筆錢都凝聚著團隊的付出,而又帶著企業的關懷。每年西貝都有例行的義賣活動,定期還會在門店和西貝大學內做愛心宣講。這些活動都是團隊凝聚力的一遍遍鞏固,傳遞企業的關懷和信心。

截至 2018 年 8 月 1 日,共有 526 名員工和家屬受到愛心互助金幫助,受助金額超過 1099 萬元。他們其中有罹患癌症的廚工,也有不幸失去頂樑柱的寡母,有我們不願想象的各種不測。但不約而同的是,在跨過難關重拾希望之後,他們幾乎又都回到了西貝,並且帶著更多的力量——親戚、孩子、朋友、老鄉,繼續在西貝打拼。

西貝的用人之道

攜家帶口在西貝

這幾乎成了一種現象。山西一位財務,帶來了一整個小村莊的鄰里鄉親。雲南的一位女服務生,先後介紹來 200 多人。今年參加年會的 1000 多名夥伴中,有 130 多位因西貝而結緣成家。對於很多員工來說,他們的整個家庭都是和西貝維繫在一起的。


去年,西貝舉辦了 3000 多場親子活動,大約 6 萬個孩子從搓莜麵的遊戲認識這個品牌。今年開始,西貝嘗試拓展愛心普及範圍,拓展了子女教育基金和父母養老補貼,幫助員工解決“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此外,西貝為所有工齡 2 年以上的員工及家屬覆蓋了重疾險,大約能惠及近 5000 人。

西貝的用人之道

與孩子、與家庭有更多維繫

這一切,都是西貝在嘗試用品牌收益,來為員工傳遞一種信心和力量,在艱難窘境時給他們以安全感。不論最終是否能度過厄運,這種希望會始終維繫著員工和企業,在工作也在生活。

個人成長,企業文化,共同願景

西貝曾經的一個分部督導夥伴,外出創業後回頭給愛心互助金捐贈了 100 萬元,這是除賈國龍夫婦外個人捐贈數額最大的一筆。當問及原因的時候,這位夥伴說,曾經在西貝工作得到了很多幫助,希望用這筆錢回報感恩,並且幫助更多有需要的西貝人。

30 週年慶,西貝邀請了工齡在 20 年以上的在職員工參加,一共有 50 人,他們分佈在各個崗位。20 年前的西貝員工一共才有 100 多人。這意味著,大約有一半的員工,選擇把人生幾乎最有價值的 20 年奉獻給西貝,並且始終如一。

體會過從農村到城市打拼的艱難,又經歷過在工作中成長的一點一滴,可能就不難體會他們這種近乎執念的感受。每家門店都會有家長群,員工好的表現會讓家裡人看到,家裡關心他們的喜怒哀樂也會有溝通。企業於他們而言,已經融合工作生活,融入家庭,維繫成為一體。

西貝的用人之道

年輕、奮鬥、成長

因為維繫,所以深情。他們從工作中收穫到的不止是養家餬口的本錢,更是能力的成長、地位的提升,是自身價值的實現,和更難得的歸屬感。

這也是在賺更多錢和做更大市場之外,企業願景的體現:讓那些沒有華麗出身的員工也能得到成長的機會,也能得到應有的尊重,也能實現大家創造的願景:“全球,每一個城市,每一條街,都開有西貝,是顧客最愛用餐地,因為西貝,人生喜悅!”

西貝的用人之道

走向國際

而成效也是明顯的。2017年,西貝年營收達 43 億元,賣出菜品 9000 萬道,為 5000 萬人次消費者提供了服務。甚至消費者都有參與到愛心互助金的捐贈和義賣中來。

這就是西貝之道。這“道”“不是硬邦邦寫在牆上的,是一言一行,是鼓勵和底線,融入日常生活”。未來 10 年,西貝要開 1500 家莜麵村,要進入新賽道,要嘗試中式快餐模式……有“人”助力,秉承此道,西貝正在實現更大的事業,譜寫更輝煌的願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