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康熙一朝為什麼容不下吳三桂了?

天香雲外飄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三藩皆漢人,與朝廷互相不信任,開戰是早晚的事。為啥這事情會發生在康熙一朝,而不是其他皇帝身上。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康熙帝雄才大略,想要集權,必須清除對帝國不利的任何勢力,三藩擁有自己的軍隊,每年朝廷還有撥給三藩大量錢財,三藩還擁有鑄幣權,可謂是經濟上富可敵國,軍事上兵強馬壯,這對政權剛剛穩定的大清,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作為一個雄主,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康熙帝頂住巨大壓力,傾舉國之力,開始削藩。

二,康熙帝時期,政權逐漸穩定,滿人的江山坐穩,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南明勢力被剿滅的差不多了,三藩的使命完成了,清朝是時候卸磨殺驢了,三藩皆漢人,又擁有大量軍隊,很難讓帝王放心的,況且康熙帝還是一位雄主,更容不得三藩的存在。

三、三藩勢力大,不把朝廷放在眼中,況且康熙為新主,太年少,吳三桂更不放在眼中,常常稱病,不去覲見皇帝,讓康熙帝感覺吳三桂有不臣之心。康熙帝年輕氣盛,你吳三桂不服,我就打到你服。

康熙帝對三藩動武,也是賭了一把,吳三桂手下皆精兵強將,在剿滅南明勢力中,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要不是吳三桂年事已高,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饕餮中國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中國曆朝歷代,都很難跳出屠戮開國功臣的怪圈。只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他用”

杯酒釋兵權“的溫和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


吳三桂對於清朝的貢獻,當然是打開了山海關的大門,助女真鐵騎殺入了中原,並最終問鼎江山。於是吳三桂從此擁兵自重,企圖永鎮西南。


如果他碰上的是一個平庸的帝王也就罷了,可惜他碰上的是堪稱“千古一帝”的康熙。這位六歲登基,十三歲親政的傑出帝王,向來胸懷大志。怎麼能夠容忍在自己的管理範圍內多一個“國中之國”呢?因此,吳三桂和康熙的鬥爭是命中註定。除非吳三桂先低頭。

歷數康熙執政的六十一年,平三藩,與俄軍激戰雅克薩,準格爾之戰,多倫會盟、收服臺灣等等,幹出了不少大事。


至於吳三桂,只是他實現帝王抱負的一個註腳,是一定要打敗的。


任十三讀史


因為吳三桂的所作所為對於雄才大略的康熙大帝來說是不可容忍的!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下面我給大傢俱體分享一下原因!

康熙年間的吳三桂,不論是實力還是聲望,都是三個藩王中最強勢的,不但尚可喜和耿精忠不能比,就連朝廷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動他。吳三桂鎮守雲南數十年,對這個地形複雜的蠻荒之地,有著非常好的把控,把雲南地區治理的也一直很好,可以說為清廷解決了很大的後顧之憂。

但是一直以來都很好說話的滿清朝廷,在康熙皇帝親政之後,這位文治武功大有作為的小皇帝,眼裡卻再也不能容下吳三桂這個封疆大吏,吳三桂就像紮在康熙手腳上的一根釘子,讓他只要一動就感覺渾身難受。所以,一直想著有一番作為的康熙就對心腹大臣說:"三桂等蓄謀已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圖片

站在康熙當時的處境上,這個想法是很正常的,但是遠在雲南的吳三桂卻是委屈不少。康熙對於吳三桂忠誠度的懷疑,大多都是出於猜測,因為他根本沒有也不可能得到真憑實據。所以,如果就這樣貿然撤藩,不但吳三桂等人不服,恐怕就連滿朝的大臣們也不敢贊同。

果不其然,康熙在議論撤藩的事情時,絕大多數朝臣對馬上撤吳,都是投了反對票,包括大學士索額圖、圖海等重臣顯臣,只有刑部尚書莫洛、兵部尚書明珠等少數人主撤。但是儘管大多數人不同意,年輕的康熙皇帝根本沒有往心裡去,他力排眾議,大手一揮撤藩之事就這樣敲定了。而且是三藩同撤,馬上行動!

大臣們都驚呆了,這可是他們認為的下下策啊!要知道吳三桂在雲南經營幾十年,手底下都是征戰沙場的宿將老兵,這群人發起火來豈是那麼好收拾的?更何況當時的國內並沒有安定下來,各種民間勢力和邊疆勢力都對滿清的江山虎視眈眈。就算是要撤藩,也不能就這樣急於一時呀,更不能三藩同撤,把尚可喜、耿精忠逼到了吳三桂那一邊去。

而吳三桂更是懵了,他絕沒想到,自己當初的如意算盤,結果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他在接到了皇上恩准撤藩的聖旨,簡直就像當頭捱了一棒子,可想而知那是啥滋味。熱血疆場上的出生入死、雲貴高原上的苦心經營、榮華在手的富貴人生、權勢在握的叱吒風雲、昔日君主的皇恩浩蕩今日聖上的恩斷義絕,等等,猶如過電一樣,,在他腦海中閃現,內心翻江倒海、痛苦不解、委屈憤怒、猶豫彷徨。而吳三桂手下那幫隨著他西討南征的鐵桿文臣武將們,更是感到憤慨!既然皇上如此絕情,乾脆反了得了,咱兵精將勇,怕他啥?

而康熙皇帝對這些是不知道的,他對實際情況根本就沒有認真考慮過,更未靜下心來設身處地感受一下三藩們的真實想法,迫切、冒進、固執、專,完全佔據了他的大腦,竟天真地以為,只要他的聖旨一到,他們馬上會卷著鋪蓋回老家,困擾朝廷十幾年的問題立刻就解決了。他為了急於表現自己,想得太單純、太幼稚了,純稚得讓人不可理解,簡直匪夷所思。

吳三桂本還在徘徊猶豫,但看到了部將們對他的擁戴,反覆衡量以後,也下定了起義造反的決心。其實他也已經沒有了別的選擇,別看現在朝廷說的好,答應會給吳三桂和他的部屬們一個舒適可靠的安樂窩。但是一旦撤藩以後,自己將一無所有,而且像他這種聲名顯赫又手握大軍的藩王,本來就是朝廷所忌憚的,到時候他就成了案板上的肉,絲毫沒有了保護自己的能力,更何況自己曾經還有一段不是很光明的歷史,誰知道以後康熙會怎麼對付他。

更何況他又下的這些跟他多年的老將老兵,這些人打了一輩子的仗,除了打仗什麼都不會,而且平日裡都是強橫慣了的,怎麼可能甘心放下刀槍去鄉下種地?所以這些人是吳三桂最堅定的支持者,他們最不希望的就是看到撤藩。

這邊吳三桂已經開始磨刀霍霍了,而康熙那邊卻還渾然不知,全力做著撤藩的前期準備工作。好幾萬人呢,漫漫長路,線路怎麼走,途怎麼接待,到目的地後又怎麼安置,浩大的工程啊!康熙忙得不亦樂乎,其間有很多專門御批,足以體現他對撤藩之事的重視與對被撤之眾的關切。

而同時在吳三桂這邊,經過一番精心謀劃,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吳三桂終於正式反了!吳三桂也從此進入了人生最後一個階段,他前不見古人後不知是否有來者的奇詭人生也至此奠定。


冰之藍


康熙帝親自執政後,大力整頓朝政,獎勵生產,懲辦貪汙,使新建立的清王朝漸漸強盛起來。當時,南明政權雖然已經滅亡。但是南方有三個藩王卻叫康熙帝十分擔心。

康熙


這三個藩王本來是投降清朝的明軍將領,一個是引清兵進關的吳三桂,一個叫尚可喜,一個叫耿仲明。因為他們幫助清朝消滅南明,鎮壓農民軍,清王朝認為他們有功,封吳三桂為平西王,駐防雲南、貴州:尚可喜為平南王,駐防廣東;耿仲明為靖南王,駐防福建,合起來叫做“三藩”。
三藩之中,又數吳三桂最強。吳三桂當上藩王之後,十分驕橫,不但掌握地方兵權,還控制財政,自派官吏,不把清朝廷放在眼裡。康熙帝知道要統一政令,三藩是很大的障礙,一定得找機會削弱他們的勢力。正好尚可喜年老,想回遼東老家,上了一道奏章,要求讓他兒子尚之信繼承王位,留在廣東。康熙帝批准尚可喜告老,但是不讓他兒子接替平南王爵位。這一來,觸動了吳三桂、耿精忠(耿仲明的孫子),他們想試探一下康熙帝的態度,假惺惺地主動提出撤除藩王爵位、回到北方的請求。


這些奏章送到朝廷,康熙帝召集朝鉅商議。許多大巨認為吳三桂他們要求撤藩是假的,如果批准他們的請求,吳三桂一定會造反。

吳三桂


康熙帝果斷地說:“吳三桂早有野心。撤藩,他要反;不撤,他遲早也要反。不如來個先發制人。”接著,就下詔答覆吳三桂,同意他撤藩。詔令一下,吳三桂果然暴跳如雷。他自以為是清朝開國老臣,現在年紀輕輕的皇帝居然撤他的權,就非反不可了。


吳三桂在西南一帶勢力大,一開始,叛軍打得很順利,一直打到湖南。他又派人跟廣東的尚之信和福建的耿精忠聯繫,約他們一起叛變。這兩個藩王有吳三桂撐腰,也反了。歷史上把這件事稱做“三藩之亂”。
三藩一亂,整個南方都被叛軍佔領。康熙帝並沒有被他們嚇倒,一面調兵遣將,集中兵力討伐吳二桂;一面停止撤銷尚之信、耿精忠的藩王稱號,把他們穩住。尚之信、耿精忠一看形勢對吳三桂不利,又投降了。
吳三桂開始打了一些勝仗,後來清兵越來越多,越打越強,吳三桂的力量漸漸削弱,處境十分孤立。經過八年戰爭,他自己知道支撐不下去,連悔帶恨,生了一場大病斷了氣。公元1681年,清軍分三路攻進雲南昆明,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自殺。清軍最後平定了叛亂勢力,統一了南方。
但是,正在朝廷慶祝平定叛亂勝利的時候,在我國東北邊境又傳來沙皇俄國侵犯邊境的消息,這就使康熙帝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到北方邊境上面去。

三藩之亂


天丶麒


對於吳三桂來言,當他把明朝的永曆帝騙回殺掉後,就已跟清廷死死捆綁在一起,無法“回頭”了。因為倘若說,崇禎帝是李自成所殺,但明朝勢力卻依然存在的話,可這股勢力,卻隨著永曆帝的慘死,而被吳三桂給消滅了。

故而,吳三桂此舉使許多人對他恨之入骨。而在清朝內部,同樣也存在著對他的鄙視,認為他太不忠,不能重用。恰好,康熙就是這種觀點的信奉者和執行人。

哪怕大學士索額圖,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上書:殺掉那些建議撤藩的人。但康熙卻根本不同意。並且強悍表態:對耿精忠、尚可喜,我可以先不撤藩呢。但對吳三桂,是想也別想。由此可見,康熙的“削三藩”,其實主要目標就是憋著勁,要滅掉吳三桂!

這個結果,對吳三桂來言,可謂當頭一棒。因為他那時已是攻佔了長江以南,幾乎是清朝的半壁江山,是天下震動。可恰此刻,吳三桂卻要跟康熙議和,沒成想得到了這個結果!從吳三桂佔優時,主動議和可以清楚地看出,吳三桂還是很清醒的。

因為吳三桂清楚,自己名聲太醜,又沒有民意支持。哪怕他真把康熙打敗了,也休想坐穩江山。最多是成了別人的嫁衣罷了,這跟他的目標,完全背道而馳。

那麼吳三桂是什麼目標呢?就是想如大明朝的沐英一樣,子子孫孫永鎮雲南。也正是為了這個目標,吳三桂才誘殺了明永曆帝。結果吳三桂錯了,他不是沐英,康熙更不是朱元璋。

二、康熙的目標

那麼康熙是什麼目標呢?康熙早在決定撤藩前,就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意思就是說:如吳三桂這樣的藩王勢力太大,就算我不打算撤藩,他們遲早也要反了我,與其這樣,不如我先下手為強。

康熙的這個判斷正確嗎?公允來言,是錯誤的。從吳三桂的表現來看,他根本就沒有奪天下的大志,同時前文也說了,不存在這樣的民意基礎。吳三桂能看出來,康熙難道就看不出來?

故而,康熙撤藩的根本目標,其實就是削弱直至掃清,如吳三桂這樣的外人勢力,不管你忠心不忠心。因為這樣的勢力,對康熙來言始終意味著威脅——吳三桂不反,其手下那些人呢?他的後代呢?

這些問題,康熙必然要考慮。故而吳三桂的存在,是因其有“利用價值”而存在。比如,吳三桂幫著清兵打天下,剿滅前明勢力……可一旦這些威脅清廷的力量都不存在了,那麼吳三桂便處在了尷尬境界——他變成了,清廷最大的威脅了!

所以,康熙說的那句話,無非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吳三桂都把兒子給你送來,讓你康熙攥在手心裡,還想怎樣?可康熙就要這樣——掃滅這些威脅,讓自己真正掌控天下。這才是康熙削藩的真正目的。

通過對比吳三桂和康熙的目標,可以清楚地看到,兩人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可惜吳三桂卻沒看清這一點。故而,他在戰優勢情況下主動議和,就是想以此為籌碼,使得態勢重回,康熙削藩之前。並逼迫清廷重新確認:我吳三桂就是清朝版的沐英,永鎮雲南,跟清朝生死捆綁在一起。

三、洪承疇的所謂良言妙計

對吳三桂這種幾乎掏心掏肺地向清廷表白的心思,其實另一位大明降將洪承疇,就看得非常清楚,並認為太天真了。

公元1659年,清軍攻破昆明後,洪承疇曾上書順治帝:由於雲南這個地方,地方險遠,而且少數民族眾多,所以要派一得力之人,領兵駐守在這裡。所以,這才有了吳三桂鎮守雲南。

洪承疇和吳三桂,都是前明降將,如今又都是清廷的“馬前卒”,自然有共同語言。但顯然,洪承疇要比吳三桂更老練許多,無論是對局勢的分析,還是對清廷的洞悉上。因此洪承疇作為前輩,曾這樣指點吳三桂:你若想安穩和安全,那就不要讓雲南太平無事。

這其實就是標準的“養寇自重”。可惜吳三桂卻沒有聽從,誘殺了明永曆帝。從此他的利用價值,也就處於不斷的貶值中,直至康熙削藩……

最終,吳三桂敗了,但不知死前,他想沒想到過,洪承疇說的這句話?必是想到過,卻也只能是一聲哀嘆:恨我不聽,洪承疇的良言妙計。

不過,筆者卻想說,即知如今,何必當初?就算你吳三桂聽了洪承疇的話,就真的能全身而退嗎?恐怕未必!因為連洪承疇自己,最終都沒逃脫,乾隆帝一句話,就把他打入《貳臣錄》中了……




風的使者F


宋太祖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清朝養三藩就是入關之初沒想到後面真的會拿下整個江山,開的口子太大,給的東西太慷慨,到後面真擁有一切時,又捨不得想反悔。

三藩其實是四藩,還有個定南王孔有德,不過被李定國乾死了。清朝養他們希望他們徹底解決南明,把任何一絲反抗的苗頭和希望都扼殺。

後世削藩時找到藉口諸如“佔賦稅預算、“有人事權”,這些全不是四個漢王自己憑空想象的,是清朝皇帝給的,當時需要他們賣命的時候什麼都好說,那會兒難道不覺得有問題嗎?


甲申十七年


不是容不容得下,是走獸死,良弓藏,打南明需要吳三桂衝鋒陷陣,南明已滅,吳三桂手握幾十萬重兵,那個皇帝也不會放心。吳三桂和另外的二藩要想保富貴,必須的舍兵權,參照後來的曾國藩,戰事結束,立刻解散湘軍,讓朝廷放心。


楊陽184317319


大家好,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不對之處,希望大家在評論區發表點評。

分析歷史問題,最常見的便是從當時的政治和經濟等方面入手,這個問題我們同樣也在這兩個方面來試著分析一下。


第一,政治方面。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知道吳三桂這個人的一些事,“衝冠一怒為紅顏”說的就是吳三桂。當然這些事是民間傳說也罷,還是真實的也罷,我們不討論。但是自古以來藩王受皇帝猜疑這是常事,更何況是吳三桂和康熙這兩個特殊的人了。為什麼特殊呢?吳三桂前明叛將,後封的王爺,還是有實權有封地的王爺,而且能力也是不一般的人物,看不起康熙小娃娃不說,還不尊朝廷的號令。康熙皇帝,千古一帝,雄才大略,不但不愚蠢,還很聰明。這樣兩個人放在一個池子裡面肯定都出事,況且一個皇帝,一個被皇帝猜疑的王爺。一山不容二虎,勢必遲早一戰。

第二,經濟。吳三桂當時擁有整個雲南以及四川貴州的部分地方,地盤很大,但是人家不但不向朝廷上稅,而且還以地方剿匪的名義經常性的問中央要錢要糧。清朝入關時間段民心剛剛穩定,國庫剛剛有點富裕,這時候吳三桂就每年都要問朝廷增加數量的要銀子,康熙聰明人,當然不幹。與其把國庫的銀子拿出來養虎為患,不如用這點銀子一勞永逸的消除後患。


最後,事實證明康熙是正確的,從朝廷給了吳三桂很好的待遇,但是吳三桂還是造反這一點可以看出來,吳三桂早有不臣之心,也可以說,吳三桂當初投靠清朝,也許是形式逼迫的,內心裡面從來都沒有真正的看得起滿清的!


夜雨滿秋池


因為他姓吳不姓康,明白了嗎?


重生46616


第一:清朝和明朝不一樣,明朝是讓自己的子孫去當王守邊疆。清朝封了那麼多鐵帽子王,都是隻有封地,人卻必須都在京都。

第二:康熙文治武功,吳三桂擁兵自重,康熙怎麼可能讓他繼續留著,最好的就是三藩和鐵帽子王一樣,離開封地,然後到京城當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