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才女是誰?

千古第一才女是誰?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父親李格非任禮部員外郎,藏書甚富,是當時著名的學者,母親知書能文。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李清照雖屬名門閨秀,但她敢於掙脫封建禮教的束縛,獨立而前衛。《如夢令》中,她酣暢飲酒,“沉醉不知歸路”,“誤入藕花深處”,顛覆了封建淑女端莊矜持的形象。《點絳唇》中,她快意盪鞦韆,“見有人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那個懵懂害羞、激動慌亂的懷春少女形象極為鮮活,充滿了對愛情的由衷嚮往。

李清照18歲與宰相趙挺之之子趙明誠結婚。難得夫妻志趣相投,他們常常切磋詩文,共同進退。受趙明誠的影響,也對金石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其實李清照同樣也是考古學的一個重要的奠基人,她和她的丈夫趙明誠共同完成的《金石錄》,其實是中國的金石學,也就是早期考古學的最重要的奠基之作。

但趙挺之是王安石變法的積極擁戴者,與反對變法的蘇軾結怨頗深,而李格非屬蘇門後四學士,政見相左的二人聯姻,此後的矛盾不難預料。婚後第二年,李清照就被捲進複雜的政治鬥爭中。新黨蔡京任右相,極力打擊舊黨。

就在趙明誠出任萊州知府時,金兀朮南下,江南一片人心惶惶,建康爆發了一次內亂。在這次內亂中,趙明誠為了逃命,竟拋棄全家和全城百姓,自己一個人溜了。隨後,李清照寫下了著名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由此可見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的名號,當然不止侷限於一個簡單的“才”字,她的人生不僅有詩情畫意,更有著濃濃的愛國之思!

  李清照於池陽之際,收到趙明誠報病的書信。原來趙明誠因為日夜兼程,旅途奔波過於勞累,加之三伏天氣酷熱,不幸染上瘧疾,病情日益嚴重。李清照匆匆乘舟東下,三百里兼程,一晝夜趕到時,趙明誠已病入膏肓。八月十八日,趙明誠“取筆作詩,絕筆而終。”李清照悲不自禁,在祭文中寫道:“白日正中,嘆龐翁之機捷。堅誠自摧,憐杞婦之悲深。”

  身處亂世的李清照,終於在晚年之際遇到了另一個他。初識張汝舟,他是那樣體貼溫柔迷人,在他的層層追求下,李清照考慮到手中僅有的文物需要保護,再且自己晚年也需依靠,便答應了他。

  可是,婚後的張汝舟才原形畢露,原來他的目標並不是李清照,而是李清照死守懷中的那幾件價值連城的文物。這是屬於趙明誠留下的念想,李清照斷不肯交與張汝舟,於是張汝舟便對李清照百般家暴,逼迫她交出文物。

這讓性情中的她無法忍受。並將張汝舟重金買官一事告發了,並留下一紙休書。休夫,需要的是更大的勇氣。妻子告夫者,在那個時代絕無僅有,可是李清照卻這樣做了。在過去,妻子告發丈夫要一同入獄,李清照也身陷囹圄,(根據宋代法律,妻告夫離婚,妻判三年),後因親友的大力營救,在關押九日後獲釋。

此時的李清照深切地感到自己像是落在四面不著邊際的深淵裡,一種可怕的孤獨向她襲來。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葉黃花中,吟出這首濃縮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確立了她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的《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少女時代非常的聰慧羞澀,婚後卻是相思纏綿,老年後卻是凝重悲傷,她的一生所寫的詩詞都把她的心境融於詩詞裡,都與作品融為一體。

這就是李清照,被上天寵愛過,也遺棄過;享受過最美的相聚,也經歷過最心酸的別離;在殘酷的現實中孤獨地漂泊過、掙扎過、恨過、抗爭過,也我行我素、酣暢淋漓地愛過、活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