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皮菜是什麼菜?它有什麼營養?

河湟山羊


1、“地皮菜”是什麼植物?

一提起“地皮菜”,北方的小孩子最熟悉,因為小時候在蔬菜供應不充足的時候,經常去野外採摘地皮菜做包子和餃子吃,它也算是農村最普遍的野菜,也是一種百搭食品,可以和白菜、韭菜、蘿蔔、青菜、雞蛋等一起做餡包餃子和素包子,可為口感細膩而獨特。我們西北管它叫“地軟”。

那麼“地皮菜”究竟是什麼植物呢?其實是一種藻類植物,學名叫做念珠藻(Nostoc commune),屬於念珠藻科念珠藻屬念珠藻。地皮菜主要生長的溼潤的荒地、坡邊、荒地溼潤的石頭上。適宜於的海拔範圍比較廣闊。大江南北均能見到。

2、“地皮菜”營養價值

地皮菜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少量的脂肪,維生素A、B、E、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及鈣、鐵等微量元素。 據科學定量分析研究,每100g 曬乾的“地皮菜”中含:鈣 500毫克、鐵 300毫克、磷90毫克、鎂 200毫克、鈉 70毫克,還有鉀、銅十幾種微量元素。

3、採摘“地皮菜”技巧

我們西北採摘地皮菜,通常在陰曆的二月份春雨之後,春雷未響之前。為什麼呢,春雷一向,萬物生長,“地皮菜”裡面會長蟲子的,採摘來的地皮菜包含大量的蟲子,蟲子會把有營養的東西吃掉,而且不衛生不健康;春雷響之後會下大雨,濺起大量的泥沙混入“地皮菜”裡面,不容易撿出來,而且口感不好,沙子會影響牙齒和腸胃。

4、“地皮菜”菜譜

最常見的就是“地皮菜”包子和燒湯。也可以包餃子、燉豬肉、與韭菜一起炒菜,涼拌木耳等等,你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5、“地皮菜”保健

涼拌地皮菜:能夠清熱解毒;

地軟炒豆腐:能夠益氣和中;

地軟炒韭菜:能夠補腎壯陽;

6、食用“地皮菜”注意事項

記憶力減退、心臟病、血液粘稠的人特別適合。

雖然地皮菜有很多用處、營養豐富,但不適合人人食用,腸胃寒涼的人不適合食用地皮菜。

7、 溫馨提示:每種食物都有兩面性,所以一定要科學飲食。


生態老總


我們稱裡稱作這種東西叫做雷公屎,因為這種只有打雷下雨之後才會石板上會出現,一般雨季的時候大街上都會有賣,賣價在三塊錢一斤左右,但是聽說這種東西特別的髒,很難洗乾淨,買回來洗的時候要放麵粉之類的去清洗,感覺特別的麻煩。買回去的話可以炒雞蛋吃也可以開湯吃都行的,記得小時候的時候吃過一次,但是味道怎麼樣就忘記了。今年清明節的時候我也是去山上面撿了很多回來,拿回家的我媽說這種東西特別的髒很難清洗的,而且吃也沒什麼味道就把它扔掉了。


S花花公子哥


我們叫地歟,溼的吋侯象發了水的木耳差不多。一般的長在河邊潮溼的綿沙地,不易清理,下雨過後比較多,小時候經常去漢江河邊拾地軟。媽媽給我們用他蒸包子,加泡菜炒耒下飯。四五十年沒有吃過這東西了。 不過小時候感覺還是非常的好吃。


毛疙瘩5


您好!清影說農幫您解開謎團!

一,地皮菜是一種什麼植物?

  • 地皮菜,又名:地達,地軟,地踏菜,地木耳等,是一種普通念珠藻菌類植物。而普通念珠藻又是一種固氮藍藻,我們平時所看見的就是其原植體,它的外面由薄薄一層膠包著,裡面的藻絲彎彎曲曲,相互纏繞之後,形成一片一片的形狀,袒露於地面之上。而它的顏色呈黑褐色或者黑色。

二,有關營養價值

  • 經過科學家研究發現,地達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特別是其所含的蛋白質高於雞蛋,木耳,牛奶等。因此,地達菜所含的氨基酸成分和香菇,髮菜相近。所以,多食地達菜對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起到了良好的補充作用。

關於地達菜,在我所生活的家鄉,人們都叫它:地軟。

三,採拾方面,主要以冬春兩季為好

  • 地達菜,一般生長在山坡荒野之上,或者路邊的雜草叢中,尤其喜歡在地面鋪滿乾枯碎草之中。

所以,在我的家鄉,人們喜歡在冬季比較農閒時,左鄰右里的媳們相約一起,爬山涉水,跑遍山頂,溝坡採拾野生地達菜。

  • 再一個原因,地達菜,在家鄉人們的口碑裡,冬天和春天的地軟品質最好。

  • 所以,家鄉的人們喜歡選擇春冬兩季拾掇地軟。
  • 地達菜採收到家以後,需要仔細挑揀裡面的一些細小的雜草和土疙瘩,挑揀乾淨以後,或者及時清洗乾淨,必須在太陽底下曬乾,存放在冰箱或者通風處保存。
  • 切記! 到了夏天,因天氣太熱,地皮菜若保存不當,容易發生驅蟲現象。


四,食用方面

地達菜需要食用的時候,淘洗過程非常麻煩。但是,好吃地皮菜的人們 ,一定不厭其煩!不怕淘洗過程中,需要換多少次清水,才能洗乾淨這個問題?!

其次,關於地達菜在家庭食用方面,我的家鄉人們習慣做成:地軟包子,地軟炒豆腐,地軟酸菜炒肉,地軟湯等等等美食。

關於地皮菜,我就特別喜歡它的哪種特殊的香味!

  • 雖然,地皮菜營養豐富,但是,脾胃虛寒,伴有腹瀉者,以及孕媽產後,寒性痛經和女性經期間都儘量避免食用。
  • 除過上述人群,地皮菜,適宜易疲勞乏力,頭暈眼花,心慌氣短;糖尿病症狀,以及中風和冠心病者;同時,若患有抑鬱,記憶力下降者都可多食之。

好了!關於地皮菜的是是非非,三言兩句說不清,道不完它的前世今生。就此打住。路過的朋友們,你們哪邊的俗語,把地皮菜稱呼為哪一種名稱呢?



回答完畢。沒有答到之處,希望後來者補充一下。

若喜歡我的回答,歡迎@清影說農,期待和大家留言區交流!望我所答,能夠幫助需要的農民兄弟姐妹們,乃我答之樂事也!

清影說農圖文原創/於2019年11月22日晚


清影說農


農村常見的"地皮菜"是一種什麼植物,有什麼營養價值?

這種"地皮菜"我們這裡俗稱"地連片",一般在雷雨過後的草地裡面出現,因為小時候我們這裡幾乎家家都會養一頭水牛,而這種植物又喜歡出現在牛屎附近,所以也叫"牛屎菜"。其實,通過查詢,它真正的學名叫"地衣"。

在本質上,地皮菜與木耳和紫菜一樣,都屬於藍藻,是一種藻類。它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氨基酸以及其他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屬於可以食用的藍藻。


以前只要聽到打雷下雨的時候,也就是我們最興奮的時候,雷雨過後,很多人會爭相跑到河邊草坡上面,到處尋找有牛屎的地方,基本上,這些地方就有地衣,往往會收集半桶,樣子看上去很髒,和腐爛的青苔差不多,但是卻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拿回家之後,會反覆清洗,這東西好吃是好吃,就是清洗起來很麻煩,不過這都不是問題,洗乾淨以後的地衣,和用水充分浸泡過的銀耳一樣柔軟細嫩,然後下鍋添加一些蔥薑蒜,最後熬成一鍋塘,好吃的忘不了,柔軟細嫩,滿口生香,放在嘴裡會融化。



現在很像再吃幾次,喝幾次塘。不過這10多年來,每到雷雨天我一有機會就會去河邊溜達,但是再也沒有發現過地衣的蹤影,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東西人工應該種植不了吧?


小龍蝦曬太陽


農村常見的“地皮菜”是一種什麼植物,有什麼營養價值?


地皮菜,是一種藻類植物,和木耳很像,也有人叫地木耳。作為食物來說,性涼,脾胃虛寒者不可多食。

說到地皮菜,之前也不知道這種東西,直到一次去往銀川出差,當地早點包子,都是這個餡兒,稱為地軟。個人感覺味道不錯。

那麼它的營養價值高嗎?我們需要從成分來看。地皮菜富含蛋白質較高,但是脂肪含量較低。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和半必需的 2 種氨基酸。

我們以100g地皮菜為列:檢測出含有鈣 406~3 091mg、鐵 284~574.6mg、磷82.85~140mg、鎂 79~670mg、鈉 79.9mg、鉀 110mg、銅 0.4~10.46mg、鋅 1.5~36.86mg、錳 3~90.91mg, 少量的鈷、硒、鍺微量元素,其中鈣和鐵含量最高。

營養物質成分分析看,都是人體正常新陳代謝和維持正常生理機能所需要的,長期使用有益身體健康,提高人體免疫力。

注意:脾胃虛寒,腹瀉者不可食用,婦女產後、寒性痛經以及女子月經期間也是不宜食用。


上古新農人


地皮菜我們農村叫“地母耳”,是一種藻類菜。它要連續下幾天雨後,地面上才會長,天晴後就會缺水乾枯。我們農民一般沒有吃它,因為把它洗乾淨是一個費時費力的活,洗得不好吃起來滿嘴是沙。但洗乾淨了吃起來軟滑滑的,有一種清香味,可我又無法用文字來形容這是什麼味。總之它好吃,富含豐富的礦物質,其中鐵和鋅含量最高。我們這裡一旦連續下雨,就有好多人開車到農村滿山遍野找尋它。要想找到又幹淨又大個的地皮菜,不防讓【留守傅姐】帶你們到地裡,去找尋質量上乘的地皮菜吧。

地皮菜一般長什麼地方

地皮菜不是每一個地方都長的,它一般生長在地勢比較高的沙土或者斜坡、斜坎上,山坡的茅草地、石骨子地(紅壤土質)、光坡地長得最多。其中石骨子地的最乾淨,含沙質沙,又長得大個;沙土長的含沙最多,也最不好清洗;茅草籠的最次,含雜質多。撿的時候有些地方的不能撿,需注意哦。

農村常用除草劑,有些地方不能撿

農村現在種莊稼的人少了,人手忙不過來,大多數除草就選用除草劑除。我們這裡就有人撿了地皮菜回去吃了上吐下拉的,最後住了7天院才好起來。追其原因,就是撿了噴除草劑地裡的地皮菜。所以大家撿地皮菜要找那種沒種莊稼的荒地裡撿,或者斜坎上撿它。有些地裡有狗糞,狗糞周圍的地皮菜也不要撿。反正撿的時候多觀察,觀察好了才撿。

地皮菜如何清洗

洗地皮菜是個細緻活,洗之前需把水裡放點鹽,把地皮菜浸泡半小時候再清洗。洗時小心翼翼把它裡面的沙弄出來,象這樣至少清醒5遍才能清洗乾淨。用它煎蛋、炒肉非常好吃。




地皮菜是一種藻類菜,好吃還營養,在農村撿拾它的時候,一定不要在種莊稼的地裡撿哦,那些有狗糞的周圍也不要撿。掏洗時要認真細緻,不然吃起來有沙哦。


留守傅姐


在農村最不缺的就是野草和野菜,有些野菜的營養價值超過了種植蔬菜,比如“地皮菜”,那麼什麼是“地皮菜呢”?它有什麼營養價值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地皮菜”是一種什麼植物?

“地皮菜”也被人們稱為鼻涕草,因為它的形態像人們的鼻涕一樣,同時也有人稱它為地木耳。當地皮菜還沒長熟時它像一個球形,但等到它完全長開的時候就成了一片一片的,它還能長高,最高能長到八釐米左右,但是長太熟的比較不好吃,一般剛成片的時候更好吃。地皮菜喜潮溼,出現比較多的地方是在潮溼的草地中,偶爾在田埂上也能看見。

“地皮菜”有什麼營養價值?

地皮菜的營養價值堪比人參,比如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一百克的地皮菜就有15克的蛋白質。地皮菜除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同時還有豐富的鈣、磷等植物元素,烹飪起來要比較雞蛋好吃多了。地皮菜還能降低脂肪的產生,所以具有減肥的效果,深受女性的熱愛。此外地皮菜還對肝腎也好,這種菜在菜市場是買不到的,很多人採摘後都會留起來自己吃。

地皮菜不僅可以炒,同時也可以涼拌,涼拌的口感要比炒的口感要好些。朋友們有沒有吃過這種菜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哦。


鄉辣梅子


地皮菜,又叫:地皮菇、地耳、雷公糞等,我們這裡叫它地瓜皮。

我不知道它有什麼營養,只知道它好吃。畢竟不是專家嗎,不敢妄加言論。

它生長最多的地方是山溝裡,季節性流水的地方,長流水反而不長。

每年雨季來臨時,地皮菜就出現了,並且生長迅速,三兩天的時間就會長得一堆堆的。

它外形酷似用水泡開的木耳,不過它們的顏色是綠色的,有透明感。

如果連續下三天以上的雨,河灘上也會有它們的身影出現,不過沒有山上長得旺盛。

如果水被

太陽曬乾了,它們就消失了。

不是真的消失了,而是它們失去水份後體積迅速變小,體積比減小上百倍。如果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它們的存在。

但是隻要有充足的水份,它們還會快速生長的。

它們就像是隨著雨水從天而降的一個樣,所以有人就叫它們"雷公糞"😜

這種東西很好吃的。就是附著在它們表面的沙子草屑什麼的,難以去除。食用時有牙磣感。😜😜😜

我每到雨季就去山上撿拾,弄回家後洗淨,一道地皮菜炒雞蛋就上桌了。

鮮美無比啊!

可惜的是超市裡沒有賣的,只存在於野生狀態!

要想食得此菜,最好是夏季連雨天,來大美綠水家做客!😂😂😂方得此菜!


大美農村綠水


地皮菜是一種藻類。它比木耳更加薄,柔軟,透明。在夏秋的雨季後,樹林,草叢,草原,森林中多能看到地皮菜的身影。

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山區,高原的河灘砂石地活著是荒郊野嶺中,夏秋季節陰雨過了以後,你就會看到一簇簇,一朵朵黑裡透綠銅錢般大小的地皮菜從草根裡面長出來,軟軟的鋪在地面上,這個時間點便是地皮菜採摘的最好時機,採回來以後新鮮的地皮菜要及時的洗乾淨,晾乾,保存,它也像木耳一樣可以隨泡隨吃,有一點告訴大家,回來洗的後要多洗幾遍,不容易弄乾淨,這就是買的時候為什麼不便宜的答案了。


地皮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磷、鋅、鈣等礦物質,有資料顯示,鐵的含量要比木耳高2倍,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補鐵養血的食品,而且,除了豐富的營養,地皮菜的味道還是非常不錯的,因為它的口感像木耳,但是它比木耳更嫩,潤滑而不膩,給人以爽口舒適的感覺。

地皮菜是多數球形的單細胞串聯而成,沒有根也沒有葉,墨綠色的珠狀,外皮有透明的膠質物,集成片狀,個木耳很相似。

地皮菜喜歡生長在潮溼的土壤表面,或者是混雜在雜草的基部的莖葉之間、大樹的基部以及苔蘚植物群中,通常是出現在夏季雨後的樹林或者是草叢中。


它的吃法多樣,可以和雞蛋一起炒,用開水焯一下可以涼拌,能和豆腐一起燉,但我認為最好吃的是地皮菜,雞蛋,再放幾根韭菜做包子,美到爆。

另外地皮菜還有藥用價值,能夠清熱明目。

有的地方叫地耳,地衣,地木耳,地軟兒,我們老家叫地軟,你們都叫什麼名字?

地軟圖片是我在重慶區縣農村的池塘邊下完雨後拍到的,包子是妹妹問我吃不吃地軟包子,當然是看不到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