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对虾养殖中三大杀手藻,你只知道蓝藻?还有它们很致命


水产养殖:对虾养殖中三大杀手藻,你只知道蓝藻?还有它们很致命


绝大多数为具鞭毛的单细胞游动种类,特别是海产的,是水生生物食物链中的原初生产者之一;有些种类如多甲藻目中的膝沟藻在过量繁殖时形成'赤潮',使水呈红色、淡红褐色并发出腥臭味,使水的溶氧量降低,并且分泌毒素──石房蛤毒素及其衍生物,能使其他水生生物死亡,对水产造成危害。

由于近海水域的富营养化,导致甲藻爆发式的增长繁殖(如夜光藻、海洋原甲藻等),形成水华,使水变色,发出腥臭味,形成赤潮。密度过大后又造成死亡藻体滋生腐生细菌,使水中溶解氧急剧下降,并产生甲藻毒素,对鱼虾贝类危害较大。

水产养殖:对虾养殖中三大杀手藻,你只知道蓝藻?还有它们很致命

图1(40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一些快速游动的小黑点)

在鱼虾塘表现特征:水色褐色偏暗、绿色偏暗、酱油水等暗淡无光泽、藻相不清晰、昼夜PH值变化大于0.8的水体(图2)。

水产养殖:对虾养殖中三大杀手藻,你只知道蓝藻?还有它们很致命

图2

二、多发区域

高盐度近海养殖区域多发,河口、淡水养殖区域少发。

三、危害

1、苗期游塘,白体而亡。 放苗3-10天,虾塘出现甲藻,虾苗往往出现连续几天沿塘壁狂游现象,不及时处理的时候,4天左右虾苗肌肉发白、出现大量死亡。

2、养殖中期,不吃料白体起游而亡。养殖中期虾塘出现甲藻占优势,白虾往往首先出现减料、不吃料,最后肝胰腺严重受损、肌肉发白、在水面游动或者趴在池壁草丛死亡(图3),严重时20万苗的虾塘1天可死亡1-2万尾(接近10%日死亡率)

水产养殖:对虾养殖中三大杀手藻,你只知道蓝藻?还有它们很致命

图3

水产养殖:对虾养殖中三大杀手藻,你只知道蓝藻?还有它们很致命

四、治理

由于甲藻分泌毒素,特别是死亡甲藻,在养殖池通过药物杀死它来解决问题是个非常无奈的选择。从长远来说,这种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本人曾采用以下几个方案处理好不少甲藻问题,如果虾塘条件合适,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

1、水色不浓的甲藻问题。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养殖前期,藻类浓度不高,黄褐色偏暗水色,可以考虑从隔壁较浓绿色水调水过塘,调整池塘营养比例中硝酸盐的浓度(即添加尿素等),增加水体镁含量来提高水体绿藻成分,使之形成优势种群来压制甲藻、降解甲藻毒素,达成动态平衡,最终无害化。

2、水色不浓的甲藻问题。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添加淡水解决。

3、水色很浓的甲藻问题。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养殖中后期,可以通过大量排水,减低池塘甲藻总量(要达到60%以上换水量),再调动隔壁浓绿色水过塘(10-20公分水)及外来新水解决,但使用过程中在加水前必须做好PH缓冲体系(添加碳酸根)、虾体渗透压的保护,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天内解决甲藻引起的问题,但虾体受损肝胰腺需要通过喂食5天左右破壁酵母+寡聚糖类来恢复。

4、水色很浓的甲藻但附近没有绿藻水虾塘。有条件也可以采用整塘搬迁的方式,换不了水就搬家(哈哈)。当然也可以采取整塘全部换新水的方式了,但如同方案3,必须做好PH缓冲体系、虾体渗透压的保护,受损肝胰腺需要通过喂食5天左右破壁酵母+寡聚糖类来恢复。

芽孢杆菌的作用已被公认。但是,我们在使用时经常发现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效果。有的产品用量少效果好,有的即使大量使用也不见效。为什么呢?因为微生物制剂核心技术在于菌种的好坏和菌种的数量。很多养殖户误认为重量多数量就多。其实并非如此,先进的发酵技术和制剂技术可以使每克产品中的菌总数量达到500亿以上。一般的小厂家受制于技术和设备的制约很难达到。同时菌种的好坏更是决定了产品的使用效果。芽孢杆菌是带有孢子的杆菌总称,芽孢杆菌的种类多达上百种。有的适合人类肠道,有的适合水质改良,有的适合垃圾处理。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芽孢杆菌都适合水产养殖。因此,建议大家在选择产品的时候选择高含量的产品,因为只有大厂家才能做出高含量的产品,同时他们也会在菌种库当中选择适合水产养殖的菌种进行生产。



五、预防

运用正确的方法治理病害固然重要,但在白虾发病之前,及早做好预防,这更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平时做好每一个细节,防患未然才是高明之举,本人有以下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1、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是海区赤潮高发季节,这段时期尽量减少直接使用外海水;

2、养殖密集区域高位池使用一定比例(养殖池4-6:1蓄水池)的蓄水池,在蓄水池预先使用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处理有害藻类,再使用有利于有益藻类生长的茶麸来定向培养黄绿水,减少外源藻种对养殖水体的影响;

3、土池可以用部分塘养殖鱼类,虾塘用水从鱼塘取;

4、有条件虾塘尽量在养殖中期添加淡水至比重1.005-1.008之间。

甲藻的危害,足以让养殖户血本无归。总之,提前预防是防患未然,及时治理是防微杜渐。预防和治理的方法虽然可以层出不穷,但归根结底还是依靠养殖户自身对虾塘管理的重视和对甲藻危害的认识。

南美白对虾养殖季度杀手(二):蓝藻

南美白对虾养殖伴随着水温升高、太阳光照增强、养殖池水体营养化加剧,5月初粤西开始出现新的养殖问题-蓝藻,到5月中达到1个小高峰,此时,有6-7成出问题虾塘与蓝藻有关,到5月下旬粤西以阴雨天为主,太阳光照减少,蓝藻危害开始减少,但从养殖进程及天气正常变化而言,6-7月仍将是蓝藻高发季节,对虾养殖防范蓝藻的工作任重道远。

一、蓝藻特征

生物学特征:蓝藻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又叫蓝细菌、蓝绿菌、蓝藻或蓝绿藻; 常见的蓝藻有蓝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等。蓝藻都为单细胞生物,以细胞群形式出现时才容易看见,也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水华”。

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蓝藻水华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 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虾、蟹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简称MCs),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s。MCs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市面上的有机酸林林总总,建议大家选择含量高的,且最好浓缩,使用时一般用量较多,方便携带。超浓有机酸,超浓配方,五倍浓缩;解毒排毒,调水净水;适应于处理农药残留、藻毒素中毒、重金属超标、水质异常等场景:缓解养殖动物中毒及应激反应,加速体内毒素排出,提高水体透明度,稳定水体pH值


在鱼虾塘表现特征:水色蓝色、蓝绿色,严重时出现“水华”(图1、图2)。

水产养殖:对虾养殖中三大杀手藻,你只知道蓝藻?还有它们很致命

图1

水产养殖:对虾养殖中三大杀手藻,你只知道蓝藻?还有它们很致命

每个养殖户都不容易,选好正确的“养殖用品”很关键!点击文章下方“了解更多”,了解更多水产养殖优选“好物”,祝愿大家年年有个好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