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如何通過教育影響子女的階層流動?

元池喜


你的問題很準

教育是目前突破階層最好的辦法

可從一下幾點著手

1.不要逼她厭學

培養興趣大家都知道很好,但是怎麼開始很多人走入了誤區,報名這個班報名那個班,唯恐落在別人後面。這是本末倒置,很容易形成厭學情緒。

2.先找榜樣

興趣的培養,要依靠榜樣。多看看舞蹈,多去名校參觀,多去接觸學術界的信息等。看到別人那麼好那麼優秀,總有一個是孩子嚮往的,她的心總會追求點什麼,追求什麼呢,從所見所聞中來選擇。解除好的,自然就會選擇好的。

3.保護興趣不被打破

興趣或者志向已經形成,孩子願意去這方向努力,那麼你要做的就是保持孩子的興趣,不要輕易地扼殺。

4.不對比

對比,攀比無處不在,打亂我們前進腳步的往往是我們自己。我們要做到穩步前行就夠了。



項目總V先生


從《都挺好》到《小歡喜》,關於原生家庭與教育的議題總能引發熱議。教育作為一種公認的實現階級跨越的途徑,一直都是中式家庭的關注焦點。社會學家謝宇認為,家庭背景影響教育成就,進而促進社會流動。在這個過程中,他特別強調了中國文化的作用。

近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社會學家謝宇在南京大學舉辦了一場以“家庭背景、教育成就與社會流動:中國文化的作用”為主題的講座,探討家庭、教育對社會階層流動的影響,以及跨國對比研究中所發現的中國文化的特殊性。謝宇指出,在中國,文化對社會分層影響極大。

謝宇,社會學家,美國密歇根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知識分子》主編。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社會分層、統計方法、人口學、科學社會學和中國研究,代表著作有《分類數據分析的統計方法》、《美國亞裔人口的統計描述》等。

教育如何通過階層流動改善社會不平等?

在社會學的範疇中,關於社會流動的界定,通常以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為起點、以子女的政治經濟地位為終點。從起點到終點的距離便是社會流動的程度,社會流動程度越高,也意味著社會開放度越高,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也更加有益。

美國社會學家布勞與鄧肯的地位獲得模型則指出,父母對子女社會經濟地位的影響,主要通過教育得以完成。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社會公認的機制。而關於社會不平等,社會學家庫茲涅茨的倒U型曲線,很直觀地闡明瞭其中的發展規律。他指出,在不發達地區,社會不平等程度相對較低,隨著發展的加速,社會不平等程度也隨之增加。而當發展到較高水準後,福利制度隨之完善,便形成了福利型發達國家。這個發展過程,正好是一個倒U型曲線。

謝宇在講座現場用數據展示中國收入不平等程度。

具體到中國而言,謝宇認為,近幾十年中國社會不平等程度急劇上升。但他於2010年發表的論文《認識中國的不平等》中同樣指出,“社會不平等的問題本身在當今中國不太可能造成社會和政治的不穩定”。他列舉出了以下原因:中國的不平等大多由集體力量導致(或緩解),而非個人。傳統中國的話語體系促成了以業績為基礎的不平等,業績被定義為增進民眾的集體福利。換言之,中國人信奉業績,以此為基礎的不均分配,並不會引起太大的異議。高考、國考等選拔方式中的成績決定論便是如此。

除此以外,當今許多中國人認為,不平等是經濟發展中不可避免的後果。或者說,國人關注的焦點不在於機制本身的不平等,而是具體分配過程的不平等結果。同時,社會流動有利於促進社會穩定。在當下的中國,依靠個人努力對社會做出貢獻,從而實現階級上升這一公認機制仍然可以有效運行。其中,主要便是代際之間的流動,父母通過對下一代的投資,幫助下一代實現階級上升,而這種投資又主要體現為教育。

因而,教育便成為不平等社會中突破階級壁壘的主要手段,這也是寒門狀元等相關話題在國內總能引起熱議的重要原因。不過,在另一方面,對於新興中產階級而言,教育亦是幫助子女維持精英地位的重要手段。正如《小歡喜》中的父母們,即便擁有了北京戶口和學區房,面對子女的高考,依然毫不鬆懈。

熱播劇《小歡喜》中,陶虹飾演的母親一心想讓女兒考上清華、北大,不理解女兒為何要選擇南大。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子女的教育成就?

眾所周知,東西方文化從起源到發展都存在極大的差異。在教育領域同樣如此,從教育成果上看,東西方之間差異顯著。簡而言之,東方學生的成績相對好於西方學生。

根據PISA、TIMSS、PLRLS等多項評估項目,東亞學生的成績普遍優於歐洲、北美等西方地區的學生成績。而在美國、英國等多種族國家內部,亞裔學生的學業成績則優於同國家的白人、黑人等族裔。

從結果上,東西方學生在教育成就上差異顯著,那麼,影響教育成就的因素又有哪些呢?謝宇給出了兩種可能的路徑:

一種是家庭(即父母)的政治經濟地位影響了他們在面對子女教育時的態度及行為,進而對最終的教育成就產生影響。又或者,家庭政治經濟地位直接作用於教育成就。而家庭對教育態度和行為產生影響的過程中,文化發揮了作用。在家庭(或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投資中,可分為物質性與非物質性的。謝宇指出,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相比於物質性的投資,父母的非物質性投資往往對最終的學業成績有更為直觀的影響。這種非物質性的力量,如教育期待等,正是文化在教育中的影響之所在。

另一種則是結構性因素的影響,即地域、城鄉、時代、政策、師資等外在客觀因素。這些結構性因素或者直接影響了最終的教育成就,又或者通過對教育態度與行為的直接作用,潛在影響了最終的教育成就。具體就中國而言,這種結構因素主要體現在城鄉與地域之間。就城鄉而言,城市的教育資源、成果等優於農村;而區域之間,大體而言,東部地區優於中部地區,中部地區優於西部地區。在關於中國教育不平等的討論中,這種結構性的差異也往往是討論的核心。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劇照,該電影展示了中國鄉村教育的種種難題。

以上述這種分析為基礎,謝宇及其團隊針對中國、美國及德國的相關教育數據做了極為詳細的整理與跟蹤調查,試圖分析家庭與結構性因素對子女教育成就影響的跨國差異。具體而言,家庭因素是父母受教育年限,結構性因素則是城鄉、區域、種族等問題。具體測量指標為數學得分與字詞得分。

調查結果顯示,在中國,相比於父母受教育年限所代表的家庭因素,城鄉和地區等結構性因素對學生的學業成績影響更大。而在美、德這兩個西方國家,城鄉、地域的影響相對較小,影響最大的結構性因素是種族,但整體而言,相比於結構性因素,西方國家的父母受教育年限對子女的影響更大。

更具體地講,在中國,無論父母受教育年限如何,對子女教育問題都相當重視,且都願意盡己所能給予物質性與非物質性的投資。因而,在內部比較中,城鄉、地區等結構性因素更容易導致最終教育成就的差異。

而在西方社會,因為相對發達的社會福利制度與教育體制,城鄉、地區等結構性因素不會導向太大的教育差異,父母受教育年限等家庭因素便成為主要的影響原因。父母的受教育年限越低,對子女的教育投資、教育期待也相對較低,因而最終的教育成就便相對較差,反之同理。

由此可見,在家庭因素對教育成就的影響上,東西方呈現出了顯著的差異。謝宇在講座中使用了這樣一個例子來進行說明,同樣在考試中獲得80分(百分制)的中美學生,美國家長可能因子女拿到了優秀的成績感到高興,並以鼓勵為主;而中國家長則更傾向於尋找學生丟失了20分的原因,以鞭策為主。這種差異的背後,正是文化的作用。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教育期望亦是不同

基於以上兩個部分的討論,謝宇認為,文化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的影響極大。因而,他以教育期望作為一種直觀化的文化因素,試圖探討家庭背景對教育期望的影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教育期望亦是不同的。

謝宇及其團隊以東亞地區的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和美國、德國、澳大利亞三個西方國家為樣本,探討在東西方文化背景下,家庭背景對教育期待的影響差異,以及美、德、澳等多族裔國家內部,亞裔群體與白人之間在這一問題上的差異。

最終的結果顯示,在東西方的比較維度上,東亞國家或地區的父母受教育程度對“教育期望”的影響較小。無論父母受教育程度如何,對子女的教育期望都相對較高。

在講座中,謝宇特別指出,在東亞與亞裔群體中,新生兒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是各個年齡段中最高的。以其團隊進行數據採集的甘肅省某貧困縣為例,根據採集的數據,該地70%的新生兒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待是北大。

在西方國家,父母受教育程度對“教育期望”則影響極大。一般而言,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對子女的教育期望亦越低,反之亦然。

在多族裔國家內部同樣有這種差異,對亞裔家庭而言,無論父母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如何,對子女都保有一定的教育期望,大概與白人中產階級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持平。而在白人及其他族裔中,父母社會地位與子女受教育期望成正比。

謝宇在講座現場展示亞裔學生與白人學生之間的差異。

謝宇認為,這種差異的深層次原因,正是文化的作用。文化心理學家Richard E. Nisbett從文化差異的角度提出了這樣的觀點,相較於西方,東方普遍認為自我是更有可塑性。即東方文化更傾向於認為,人的能力不是天生,而是後天形成,因而強調後天的努力。

Carol S. Dweok在《Mindset》

(心態)

一書中進一步指出,“心態”

(即mindset)

將影響一個人的態度、行為,對學業產生影響,並在社會地位獲得過程中起到持久的作用。他的研究表明,持有“能力是後天可塑”的心態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Harold W. Steveson通過對中美教育的比較研究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即在中國的教育中,普遍認為能力是後天的,而成就是持久的練習與後天的結果。

謝宇將這種文化原因進一步追溯到了孔孟的儒家思想,他指出,孔子的“有教無類”正是這種文化集中體現,即無論家庭出身如何,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教育獲得功名。在教育面前,機會對於每個人都平等。他並援引中國的科舉傳統佐證這種文化淵源。

然而另一方面,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雖然有“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種強調後天努力的因子,但同樣有強調出身與血統的“龍生龍,鳳生鳳”等。因而,文化對於教育有一定的作用,但現實情況未必全然符合文化的設想。不過無論如何,正如謝宇所言,這仍然是一種極具吸引力與安撫性的觀念。


櫻桃番茄GO


自律能力應該是優秀人士的元能力,其他的一切優勢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生長出來,像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人基本上是沒有童年的,超強的自律能力讓他們面對與學習無關的誘惑就像手碰到火一樣會本能的縮回來;其次理智的傳播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教育子女一定要親力親為,別人無法替代,只要養成了良好的自律能力,保住現有階級或者跨階級向上流動應該不算很難。


青銅與鐵


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是孩子教育總設計師;不僅付出的是愛、財力更重要的是陪伴、時間精力;只有生養的父母“原生家庭”才有這數十年的耐心去教育和生命去守護;原生家庭父母持什麼樣教育觀,就會給孩子安排什麼樣教育路徑,有的注重分數成績考名校,有的注重孩子快樂健康放養,有的注重孩子素質特長,在接下來兒童教育教什麼、怎麼教、誰來教就會有不同選擇和安排:

比如選擇什麼樣幼兒園決定了孩子童年的青梅竹馬,3-6歲兒童習性養成關鍵期,正如孔子所言,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所以方有孟母三遷擇鄰居,對於當下鄰居社交弱化,泛同學社交當下,我們父母因為孩子上同所幼兒園而結交,一起相約培訓班,一起春節遊,一起過生日,形成友好家庭。

原生家庭父母教育觀決定給兒童選擇什麼樣培訓班,兒童文體藝術興趣愛好,決定了孩子將來社交方式和群體,任何交往都是以共享時間為積累,大家在一起時間越長認同感越強,像美國以倡導體育運動的學校社交,各種籃球、棒球社團,在學校都是風雲際會,即使在中國社會越來越標籤化社交,像高爾夫企業傢俱樂部,兒童街舞、兒童培優。

小學的選擇往往是代表家庭對孩子學習能力、態度和未來期待不一樣,所謂重點小學都是比較雞娃+雞媽,從進入小學哪天開始起就是小升初/中考/高考倒計時,目標名校、學霸、競賽,這些學校雲集都是三高群體;所謂國際學校那就是IB、A-LeveI目標就是出國了,這些學校大多是有家產、忙事業的家庭;就近入學的則是循序漸進的或者說還沒有被焦慮,不被老師叫家長就OK,兒童自有兒童福;三類基本就是一個正態分佈的社會階層縮小版。

常道人生有三次改變命運:一是出生,各種二代,二是大學,金融出自五道口,三是結婚,新的原生家庭;接下來中學、大學,其實都是原生家庭教育觀、消費力延續,會因為兒童不同階段教育結果不一樣而取捨或妥協接受,但是近幾代兒童成長中受原生家庭介入或干預力度越來越強,從養娃到供娃讀書、家教、再到陪娃讀書、雞娃,這大概與社會競爭加劇、進步變革比較大帶來的憂患意識有莫大關係,其實每次變革就是一次社會階層代謝、打破階層固化,這符合我們上層治理觀,也有利保持社會活力,生命就在於折騰,終有一天我們都會老的就慢慢地不折騰了,前三十年父母為了孩子,後三十年為了父母和孩子,再活三十年為自己;兒童是未來,承載了原生家庭新希望,教育是希望最好的傳承。








常道


不管是什麼樣的家庭,不管是想要階層流動還是單純希望子女以後過得好,教育真的是一個關鍵且高深的學問。從我所經歷的或者所看到的來說,教育孩子必須注意幾個問題:

01 父母應注意言傳身教,如果沒有能力做到言傳身教,起碼不要隨意發表自己的觀點或者作出某些自以為很有智慧實則非常愚蠢的行為。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中國自古以來相當注重言傳身教,通過父母的言行給孩子樹立學習、模仿的榜樣。然而,並不是每一位父母都會具備言傳身教這樣的素養和智慧的,那些不具備一定的見識和閱歷的父母,我建議最好是閉嘴。有親兄弟兩個家庭,農村人,兩對夫妻學歷都不高。大哥夫妻從不對孩子的學習評頭論足,只是對孩子說,只要你想讀書、能考上好學校,我拼命也送你上學。而弟弟一家不知道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當孩子考試好一些的時候,總會當著孩子的面對鄰居說,讀那麼好書幹嘛啊,反正都是要出去打工的,還不如早早出去打工。後來,哥哥家幾個孩子全部是大學生,帶著父母搬到大城市居住。弟弟家幾個孩子全部未滿20歲即生育,2個女兒均離了兩次婚,長期單身混日子,沒一份正經工作,兩夫妻除了接濟已成年的兒女還要養未成年的孫子。


02 環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對的環境,能激發孩子積極向上的心態和自發學習的熱情。

有個親戚2個孩子,學習都很好,一個孩子考上了非常好的高中學校,一個孩子因為不太自信,怕分數上不了那所好高中,就報了另外一所高中,結果是與好高中失之交臂。就這樣的一個分叉點,導致了兩個孩子的人生南轅北撤。讀了好高中的孩子一路上名牌大學,後來研究生畢業,工作體面、生活幸福。讀了不好高中的孩子受環境影響,越來越不愛學習,最後都沒有參加高考,隨便讀了一個技校,目前生活極為艱難,長期靠兄弟接濟。

03 具備一定經濟基礎和見識的家長,在督促孩子做好學習的基礎上,還是要注重孩子的眼界開拓和愛好的培養。

單純學習好,可以讓孩子脫離貧困、自力更生、自給自足。若是還想過得更好,取得相對成功的事業,眼界的開拓、獨立的思考必不可少。而愛好的培養,會讓人更加的專注和開朗,對於與人交際也有一定助益。我們這一群同學,最有成就的並不是學習最好的,而是那些學習相對好,課外活動也非常豐富的,非常能折騰的那一撥。


教育是一個複雜的話題,我們都在摸索著前進。


閒坐寥寥


經常聽到大家說階層或者圈層凝固,導致人才的上升通道越來越窄等等,引發了社會前所未有的焦慮。那麼什麼是階層呢?就是佔有資源、調動資源的能力。階層越高,對資源的佔有越多,可調配的資源越多,其享有的自由度和選擇權就越大。到底我們有什麼辦法實現階層的流動和躍升呢?我想說三點。

1 首先是抓住機遇。正所謂:取勢而優術。我國改革開放近40年,時光驚豔了那些激盪人心的歲月。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經歷了改變命運的七次機遇:比如:高考歸來、鄉鎮企業、雙軌生意、九二下海、資源巨潮、樓市瘋狂、網絡紅利。然而那些敏銳的哪怕是抓住了一次機會的人們,早就實現了階層的躍升,成為了時代的弄潮兒和寵兒。

2 其次是重視教育。無數歷史人物的璀璨人生都證明了:知識改變命運,奮鬥成就未來。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中,知識就是力量,就是價值,是徹底改變個人命運的第一推動力,誰擁有知識和才華就等於把握住了自己命運的咽喉。

3 最後是執著的追求與拼搏。趟過階層的河流,需要善於向時代借力的智慧,需要勇於做關鍵選擇的睿智,也需要敢於告別舒適的魄力,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來說,永遠都不該有放棄努力的那一刻。希望囊螢映雪,奮鬥一生的我們在漸漸老去的時候,可以對自己的孩子說:爸媽在長輩的基礎上向上提升了一小步,現在,輪到你了。加油!

 

早起養心媽媽


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的確遠遠超出你的想象,但是很多時候作為父母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為孩子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父母在知道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的情況下,其實,自己的行動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