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餘口罩保護世界!醫用防疫物資同迎“出海”機遇期

  隨著國內製造產能復甦,加上企業跨界生產口罩,國內消費者買口罩難題逐步緩解。與此同時,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海外醫療產品需求大幅增長。

  近期,意大利與中國企業達成了800萬隻口罩的供貨協議,韓國也決定採購1億隻口罩。

  而國內疫情防控逐漸趨好,多家醫用物資生產企業正積極推動口罩等醫用防疫物資在海外市場的銷售。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包括首航高科、瀚宇藥業、三鑫醫療、均勝電子等逾10家上市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相關防疫產品獲得美國FDA認證、歐盟CE認證,具備進入歐美市場的准入條件。

  如翰宇藥業3月21日公告表示,公司全資子公司成紀藥業生產的口罩產品獲得歐盟CE認證,公司正積極推動口罩產品在海外市場的銷售,努力為公司帶來新的盈利增長點。

  與此同時,還有較多上市公司的口罩“出海”計劃,也正在積極推進中。

  佛慈制藥3月25日在深交所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自產口罩出口需要進行相關認證,公司目前正在積極開展相關工作。此外,柏堡龍、尚榮醫療、吉宏股份、奧美醫療等公司也陸續表示有口罩出口訂單的生產意向和計劃。

  除了口罩外,疫情防控的另一主要物資消毒劑的需求同樣增長迅速。

  3月24日,中石化子公司江漢鹽化工將300噸漂粉精消毒劑通過上海、深圳等口岸第一時間發往海外市場。

  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將消毒劑銷售列入其經營範圍內,如紅太陽和海翔藥業等。海翔藥業此前公告,因公司業務發展需要,公司擬在原經營範圍中增加第二類醫療器械生產;消毒劑生產。

  中國口罩行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年產值超百億的成熟產業,口罩的貼合度、過濾效率、舒適性、便捷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事實上,一直以來,中國的口罩產能對全球影響巨大。據工信部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年產量佔全球約50%。另據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此前表示,“中國是全球口罩生產大國,多年以來,一直為世界各國提供醫用和民用口罩出口服務,每年出口數量穩定在生產規模的70%以上。”

  從2017-2021年中國口罩總產量及預測數據可以看到,在2017-2019年,中國口罩行業規模保持持續增長狀態。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在2020年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大量口罩行業上下游企業集體增產轉產,刺激了中國口罩行業的大躍進式發展。

富餘口罩保護世界!醫用防疫物資同迎“出海”機遇期

  據艾媒諮詢預測,2020年中國口罩行業市場規模在原有持續增長的基礎上,將有一個較大幅度的提升,達到714.1億元,預計在2021年又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但整個口罩行業市場規模總體仍呈擴大趨勢。

富餘口罩保護世界!醫用防疫物資同迎“出海”機遇期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口罩的需求下降,過剩的口罩產能將面臨較大的調整,總體產量也將在2021年有所回落。

  那麼富餘的口罩用於出口也較為合適。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口罩這種多環節生產且各環節生產工藝技術、生產要求不盡相同的產業,應當在生產環節優化產業結構,建立創新協同、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產業生態體系能更好地提升行業整體產出質量和效益。同時在銷售環節,應當加大出口,推動中國口罩產品成為世界口罩產品的主要供給者。

  另外,預計未來幾年,中國會出現一批類似3M公司的口罩企業,同時中國口罩行業會以這些企業為主導,進一步擴大口罩的出口規模。

  最後,雖然目前口罩等產品的出口訂單大增,醫用防疫物資迎來“出海”的機遇時期,但是多家上市公司表示,海外出口的前提是確保國內供應。也就是說,首先會保護好國內的人民,再用富餘的口罩等物品去保護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