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黃土高原變成“綠水青山”,造福一方?看看專家有何致富法寶→


黃土高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居住人口超過1億人,長期以來乾旱缺水、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的脆弱,導致農作物不易生長,農民辛苦勞作,收成卻很少,生活長期處於低下水平,如何解決這一困擾黃土高原區域發展的問題,成為了一道世界性難題。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如今黃土高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部分山變綠了,黃河水也逐漸變清了,農民的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讓黃土高原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黃土高原究竟能不能變成農民的“金山銀山”?

3月29日21:30 CCTV-2財經頻道《中國經濟大講堂》特別策劃“奮鬥在科技前沿”專題系列,特別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吳普特帶來深度解讀。

如何讓黃土高原變成“綠水青山”,造福一方?看看專家有何致富法寶→

吳普特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我國農業水土工程領域主要學術帶頭人,擔任旱區作物高效用水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他研發出多項農業水土資源高效利用關鍵技術與產品,分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等獎項。他以及學校科研人員的多項科技成果,廣泛應用於黃土高原綜合治理與農業生產,他們的科技成果轉化讓農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科研人員的科技成果該怎樣轉化才能惠及農民,造福一方呢?吳普特校長為我們帶來了一系列生動的案例。

▶▶▶▶▶

吳普特:

黃土高原上的致富夢怎樣成真?

在黃土高原大體變綠、黃河水基本變清的同時,能否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靠什麼?怎麼做的呢?

首先我們的科學家針對黃土高原的自然條件優選出適合於黃土高原生產的作物,比如說玉米、土豆、小雜糧,再通過品種的改良、栽培技術的提高、節水灌溉的技術、水土保持的技術等等來解決這個地區吃飯問題。

這是一個陝單636的玉米品種,它是陝西省第一個審定的機械化收穫的品種,就是從耕種到收穫直接收成籽粒全程機械化。畝產達到多少呢?在黃土高原地區,在陝西的榆林達到畝產1000公斤。全國現在玉米的平均畝產大概多少?400公斤。畝產提高靠的是什麼?靠的是科技。

還有黃土高原也成為了我們國家馬鈴薯的重要生產基地,它的面積佔到全國的45%;小雜糧也是全國重要的生產基地,它的面積佔到全國小雜糧面積的50%,它的平均產量比全國的平均產量還高20%到30%。可能我們經常吃到的土豆就來自黃土高原,也可能我們吃到的莜麵、喝到的小米粥也就來源於黃土高原,這就是通過科技有效地解決了黃土高原農業增產的問題。

解決了吃飯的問題,農民的增收的問題如何解決呢?

新中國成立初期,外國專家給我們建議,陝西的秦嶺北麓是蘋果的適宜生長地。經過多少年的實踐,秦嶺北麓農民把好多蘋果樹都被挖掉了,為什麼?因為實際上它不是蘋果的適宜生長區,它是獼猴桃的適宜生長區,這是我們學校科學家研究的結果。那麼蘋果的適宜生長區在哪兒呢?在黃土高原。 1957年,我們學校就培養出了第一個我們國傢俱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秦冠蘋果品種。我們學校培養的一些品種包括:瑞陽、瑞雪、秦脆、秦蜜,還有延安紅。正是有這一批科學家的引領才使得黃土高原成為目前全球公認的、面積最大的、產量最高的、世界級的蘋果產業。那麼這樣一個生動的案例可以證明:在生態如此脆弱、如此乾旱缺水、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當黃土高原變綠以後也可以產生世界級的大產業! 那是不是黃土高原都適合於種蘋果呢?我再講一個紅棗的故事。常言道“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米脂是出美女的地方,在 陝北米脂縣銀州鎮孟岔村,這個地區的人民也非常聰明。當國家實施退耕還林政策以後,農民自發地不願意種生態林,他們種棗樹。因為生態條件相對惡劣,他們想著不如種經濟林, 還能收“三核桃兩棗”的,總得有收成。剛開始他們種的是那種喬木的棗樹,樹高是五米到七米,一畝地也就能種三十棵到五十棵。我們學校的科學家們幫助它矮化密植,變成樹高兩米左右,樹冠兩米左右,株行距3米×2米。這樣的話一畝地就可以種111株的棗樹,就這項技術使它的鮮棗的產量從過去的畝產150公斤到200公斤,變成畝產300公斤到400公斤,產量翻了一番。 農民是很聰明的,他們把溝道里邊的水打到山上去,他覺得灌溉也許能使紅棗增產。我們的課題組就告訴他我們可以搞滴灌,甚至再加上一些微噴,可以溼潤小氣候,讓它增產。但是農民一看到滴灌技術,他說你那個“黑管管出水水,還不如後生尿尿”呢。尿尿還是連成線的,你這還是一滴滴的,他就懷疑這滴灌能起作用嗎?我就讓我們那個學生待在那兒,看看農民們灌了幾次,結果他那一年灌了兩次,我們裝了個水錶,農民灌了多少立方水?169立方米的水。 我們和農民商量, 我們能不能給你做滴灌,如果畝產低於1000公斤產量的話,我們就賠償,這樣農民就接受了這項技術。結果我們設計的灌溉制度灌三次,乾旱年份,最乾旱的年份灌六次,每次是8.8立方米的水。算下來,即便是灌六次水,也才用了五十多立方米的水,減少了用水量。而產量還增加了,增加得很高,鮮棗畝產量達到了1320公斤! 這一項技術使得當地的農民在節約水資源的前提下沒有降低收入,甚至還增加收入,靠的是什麼? 靠的還是科技。

有糧吃了,有水果吃了,還得吃肉,黃土高原能不能產肉呢?

大家看到這是當地的一個品種——秦川牛,這個牛是耕地的。農業實現了機械化,當用拖拉機耕地的時候牛去幹什麼呢?它的價值在哪兒體現呢?我們的教授、科學家不知道失敗了多少次,終於成功地將役用牛改為肉用牛。結果是什麼呢?不管是公牛還是母牛,它的重量都增加了150公斤以上,這150公斤牛肉算算增收了多少錢?這個牛肉也可以像三文魚那樣吃,把牛肉切片蘸著料生吃,這足以證明它的肉是鮮美的。還有奶山羊的問題,它的出欄率也在大大地提高,包括我們學校研發的、引進的、培育的、改良的莎能奶山羊,也成為黃土高原現在重要的產業之一。

他們的致富法寶是什麼?

可能大家會問一個問題,你這些成果是怎麼轉化的?我們學校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探索了一個新的模式,叫“政府推動下的以大學為依託、以基層農技力量為骨幹”的新型農業科技推廣模式,就是通過在主導產業區建立試驗示範站的方式,做給農民看,讓農民相信,然後教給農民學,幫著農民幹,最終再大面積推廣。我們的試驗示範站不僅建在陝西、西北、全國,現在還在中亞也建立了四個試驗示範站,把我們的技術也在向中亞地區推廣,助推國家的“一帶一路”建設。

那到底是怎麼做的呢?我想讓大家看看在樹上站著的這個人,他是令人尊敬的教授,他在修剪蘋果的樹枝,底下站的是農業技術人員。我們的技術就是這樣傳到田間地頭的。

如何讓黃土高原變成“綠水青山”,造福一方?看看專家有何致富法寶→

我們再看一張照片,站在那講課的是我們黃土高原的農民,坐在下面聽講都是大科學家或者是專家學者,在什麼地方呢?在美國哈佛大學,在一個國際農業農村技術的一個研討交流會上,我們的中國農民登上了哈佛大學講臺,去作技術交流,傳授我們中國的種蘋果的技術,傳授他致富的經驗,我覺得這是我們中國農民的光榮,是我們中國農民的驕傲! 他不僅學會了這樣的技術,還在組織更多的農民,成立合作社來推廣這樣的一個技術,發家致富,推動我們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建設。那農民到底富了沒有?我們看看曹謝虎的家,2000年他的家庭年收入是8000元,就是這樣一種場景,舊門、 土牆。2010年經過10年的努力,他的家庭年收入達到了48000元,增加了40000元。2019年也就是今年,他的家庭年收入達到了50萬元。

如何讓黃土高原變成“綠水青山”,造福一方?看看專家有何致富法寶→

這張圖表明瞭黃土高原自從1950年到現在它主要的指標的變化,生態和經濟指標的變化,當黃土高原變綠了以後,它的糧食自給率在(上世紀)50年代不到60%,現在達到了多少呢?大約是120%,也就是說除了自給以外還略有盈餘。人均的國內生產總值,特別是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以後增長的速度特別快。還有泥沙,大家看到黃河變清了,那麼它到底泥沙,現在減少到多少呢?你看三億噸以下,甚至個別年份兩億噸以下,甚至一億噸左右。這就充分證明了總書記的論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如何讓黃土高原變成“綠水青山”,造福一方?看看專家有何致富法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